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阐述JYJXC-160/260型有极加强接点继电器在使用过程中的优缺点,针对JYJXC-160/260型有极加强接点继电器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故障进行分析,结合检修与整治所采取的方法和产生的实际效果,为进一步提高JYJXC-160/260型有极加强接点继电器的运用质量提出轮修方法.  相似文献   

2.
牵引电动机是电传动机车动车产生驱动力的重要部件。在可靠性方面,由于牵引电动机不良造成的机车故障占机车总故障的30%左右。由此可知,电传动机车动车是否可靠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牵引电动机是否可靠。国外有关部门非常重视牵引电动机的可靠性,做了大量的研究统计工作,取得一定的效果。本文想在概略介绍国外牵引电动机可靠性的基础上,着重阐述异常振动的形成原因、对牵引电动机的危害以及防护办法,常发故障环火的预测及保护,并在“预防修与可靠性预测”一节中叙述预防修的优点,推荐两种简便的可靠性推算方法,最后对如何作好在用的一万五千台牵引电动机的维护提出几点看法。这些内容不一定都对,仅供参考,并欢迎读者提出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3.
TQFR-3000型同步牵引发电机是东风_4型内燃机车的主发电机。其工作可靠性直接影响到机车的运行可靠性。在运行中发电机暴露出的惯性故障主要有三方面,下面谈谈我们针对这些问题所进行的结构、工艺改进。一、定子绕组短路前几年,由于定子绕组短路引起的发电机定子烧损是严重的,据1980年统计占发电机总故障的44%。  相似文献   

4.
继电器的使用寿命是继电器能否长时间可靠、安全运行的关键技术指标。通过对该指标的试验和分析,可以有效发现继电器潜在的失效模式,消除安全隐患。以PIC18F45K80单片机为核心,对铁路继电器的寿命试验进行技术研究,提出一种新的寿命试验系统。通过监测继电器接点的工作状态,识别出接点接触不良、接点熔焊、接点桥接等故障。相比于传统的寿命试验只进行终检判断的模式,该技术能够实时获取接点实际功能状态,有助于更准确地评估继电器可靠性与安全性水平,及时发现潜在风险,为铁路继电器的研发、生产及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必要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5.
电力机车分布式逻辑控制与检测单元的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机车速度的不断提高,对机车运行的可靠性、安全性及高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力机车有触点继电器控制系统将越来越不适应铁路高速和重载发展的需要。本文作者开展了电力机车分布式逻辑控制与检测单元研究工作:一方面,用功率场效应管I、GBT等电力电子元器件代替中间继电器直接驱动电磁接触器等控制线圈绕组,保证各种控制命令的可靠执行;另一方面,用计算机软件实现机车各种电器的逻辑联锁关系和故障诊断,保障机车安全行驶。  相似文献   

6.
从电力机车数据库1983~1984年统计的故障类型中,可知电线路的故障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如1983年全路电力机车电线路故障引起的机破为总机破件数的19.4%,发生的临修为总件数的7.1%。1984年电线路故障引起的机破为总件数的25%,临修是总件数的8.3%。如果再看看宝鸡电力机务段近十年来的统计资料(如表1所示),不难看出,虽然经过努力,机  相似文献   

7.
车载牵引制动故障控制板是车载ATO(列车自动运行)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提高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车载设备故障的响应效率,弥补车载牵引制动故障控制板的检测技术空白,研发了车载牵引制动故障控制板的测试装置.采用该测试装置分别对牵引继电器、制动继电器、故障继电器进行测试,测试时通过观察继电器的励磁情况、接点电阻、线圈电阻等数据来判断控制板是否发生故障.该测试装置的研发成功,实现了对列车车载牵引制动故障控制板的可靠检测,为维保人员提供了查明故障原因的测试手段,并为将来对该类车载牵引制动故障控制板的计划修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8.
柳州机务段在增吨提速新形势下,出现大量机破故,使机车运用的可靠性明显降低。针对严重影响机车运用可靠性的增压器破损、油水管路裂漏、牵引电动机故障和轮对落修等故障,提出了相应预防办法和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9.
东风型内燃机车上使用的NHZ-110型电阻制动转换器(HK),在运用中经常发生主触头烧损的故障。造成机车临修多、碎修多,HK落修率高。这一惯性故障在我段的机车上更为突出,有的HK装车后使用1~2个定修期就因主触头烧损而落修,有的机车在一个架修期内落修几次制动转换器。这一惯性故障给机车的检修工作增加了许多工作量,影响了机车的正常运用。这一惯性故障是我段多年来的攻关项目之一。  相似文献   

10.
内燃机车过渡装置检测仪是用于机车自动过渡状态检测或故障检修,可对多种机型的自动过渡装置进行检测,提高了机车过渡系统故障处理的准确性以及机车运行可靠性和安全性,为机车实现机车修检分离的检修厝式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检测手段,降低了机车机破临修率。  相似文献   

11.
一、概述机车运行途中比较突出的故障或者说机车诸多故障的综合反映是功率低或无功率。本文仅就功率低故障谈点看法。济南西机务段自1984年10月陆续配属95台ND_5机车,至1987年11月机车运用三年来,仅功率低故障有统计的就发生64次之多。造成机破24次,占电器机破的30%,临修53次,占电器临修的16%。给运输安全带来一定威胁,给运输生产造成较大经济损失。功率低故障可分为保护性故障和非保护性故障两种。所谓保护性故障,即“减少励磁”故障。这主要是考虑对于机车在运行途  相似文献   

12.
针对电力机车辅助回路接地引起“机破”、“临修”等故障,提出预防对策,并给出电力机车辅助回路加装实时绝缘检测装置的实用方案,可实现故障实时预报,提醒机车司机或检修人员采取相应的处理手段,把故障消灭在萌芽之中。同时绝缘检测装置通过实时显示绝缘电阻值也给故障机车的分析和检修带来方便,能提高整个电力机车控制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
一、序言过去的机车中,即使是十分复杂的控制电路,也是全部由继电器构成的。然而,作为实现电气回路无接点化、无电弧化的E D75型电力机车大量采用了新术术,特别是控制回路中动作频繁,电路复杂的调压开关转换控制回路更是广泛地采用了无接点、无电弧方式。为此,过去的ED75型机车上采用了快速反应磁放大器,而ED75700型机车则首次  相似文献   

14.
分析CRH380BG型动车组300T型ATP车载设备运行过程中发生诸如继电器接点接触不良、输入输出模块故障、ATP总线故障引起更换动车组的安全隐患,并对此3种情况进行技术分析且指出相应的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15.
韶山型电力机车辅助系统,采用单相交流—劈相机—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的传动方式。从多年的运行实践看,这种辅助系统基本上满足了机车运行要求,但也暴露出设计制造上的一些问题。韶山1型机车在阳安线自1977~1981年投入运用以来,辅助电机故障引起的机破占13.9%,居第二位;临修占17.6%,在临修部件中居首位。可见辅助电机烧损故障已成  相似文献   

16.
1前言DF4D型内燃机车自1997年底开始配备我段,至1999年4月份完全替代DF4B型机车而成为我段主型机车,现有90台,每台机车装有6台530 kW的ZD109B型牵引电动机,运用中电机出现问题较多的就是引出线故障,包括引出线外包绝缘层磨破接地、断股烧损、线耳烧损,引出线断损的位置大多是在出线夹出口处,在车上无法处理,只能将电机落修.我段DF4D型机车牵引电动机故障落修台数按原因分类统计如表1,从表中可以看出,1999年故障落修47台,因引出线故障落修21台,占落修台数的45%,2000年故障落修71台,因引出线故障落修36台,占51%,2001年1~4月故障落修25台,因引出线故障落修12台,占48%,还有一些可以不落修处理的故障,如引出线磨破、线耳处断股等没有统计.  相似文献   

17.
我段目前配属机车仍为63台,1~6月份总走行3738690公里。其中客运机车为2325723公里,货运机车为1412974公里。落修电机为2.94件/10万公里,吊修电机为0.17件/10万公里。东风_4型内燃机车牵引电机故障多,不仅反映了产品在结构设计和制造工艺上存在的问题,同时也暴露了我们运用部门在检修和保养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内燃机车柴油机增压器的超临修故障统计,用具体的数据进行分析,针对故障的特点提出预防措施,达到提高增压器可靠性的目的以保障机车正常运用.  相似文献   

19.
对东风_4内燃机车牵引电动机的故障与可靠性,大家谈论得比较多,而对TQFR-3000主发电机(以下简称主发电机)的故障与可靠性,相对说来,则谈论得较少。但从厂修中暴露出来的问题看,主发电机的故障也较多,特别是定子方面的故障,更为突出。而且定子方面一旦发生故障后,一般说来,机务段都不具备修复条件,必须送工厂进行修理。所以,不但影响机车的运行可靠性,而且造成的经济损失也较大,因此,对主发电机,特别是对主发电机定子方面的故障与可靠性进行研究和探讨,是非常必要的,应该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和注  相似文献   

20.
我段配属了45台DF_4C型内燃机车,1996年元月份陆续发生了两次动态接地(主回路接地)故障,具体情况如下.1 故障现象(1)1996年DF_4C4190号机车在运行中多次出现接地继电器动作、机车卸载现象,有时一趟车出现4~5次,而有时连续几天都不出现,接地继电器动作大都发牛在机车速度高,上、下坡道或弯道地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