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铺筑级配磨耗层与级配路面工程中,将土壤进行篩分试验与计算配合比是一项繁重的工作。在配料计算时,有试算法和各种图解法,其中以矩形图解法较能全面照顾到各种粒径的配合情况,又不用计算就可得出配合比来,所以采用的也比较多。但是矩形图解法仅限于做配合比(如图1)。至于检查混合料的塑性指数是否  相似文献   

2.
级配各筛孔通过率的变化对沥青混合料马歇尔指数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通过合理控制关键筛孔的通过率可以获得最优性能的沥青混合料配合比。采用L50(511)正交表进行了粗粒径(AC25)沥青混合料的马歇尔试验,并采用SPSS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分别建立了沥青混合料的马歇尔指数和体积参数与各两两筛孔间的百分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对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流值和体积参数显著影响的因素,关键筛孔并不只是一个4.75mm筛孔,而是存在显著的交互影响,而且交互影响的筛孔并不一定是两相邻筛孔。影响显著性排列的顺序也存在一定差异。此外受1.18~2.36mm和13.2~16mm两个筛孔间的百分用量影响很小或不受影响。利用本文提出的模型,在给定的马歇尔参数下,通过编程迭代计算,可计算出满足性能要求的沥青混合料配合比,大大减少试验工作量。  相似文献   

3.
安徽省六安至寿县的102公里公路,因沿途不产石料,每逢下雨天或雨后三、五天内部不能通车;晴天虽可通车,但车辙坑槽很多,不仅行车速度仅有20公里,并且极不平稳,灰尘很大。1955年夏,安徽公路局在这段路上做了三种改善土路的试验: 一、砂土改善土路: 1.材料:用渒河细砂,纯洁不含土,95%透过0.5公里筛,每公方重1420公斤。用土有好几种(因路上多系粉砂土,故由路外采来),较好的有三种:塑性指数13.9的土,每公方重1280公斤;塑性指数9.0的土,每公方重1150公斤;塑性指数7.52的土,每公方重1000公斤。 2.配合比:效果较好的有以下几种:1:1(土砂体积比)的混合料,塑性指数6.78;1:1的混合料(体积  相似文献   

4.
问题解答     
《公路》1957,(4)
[问] 何谓塑性指数?(黄宗儒)[答] 塑性指数是表示土壤粘结性的程度的。土壤在干的时候,一般为块状或粒状;加水变湿后,就具有粘性。这种使土壤最初带有粘性时的含水量,叫做塑性限度。凡土壤含有任何水分而不能搓成细长条的就叫做无塑性土壤。当土壤已经达到塑性状态时,如再加水,土壤就由塑状变为半流体状,稍加外力,就要溜动,这时土壤的含水量叫做液性限度。土壤在液性限度时,它的粘性儿等于零。以液性限度与塑性限度之差,即两者含水量以百分数表示的差数,叫做塑性指数。  相似文献   

5.
泡沫沥青作为一种新型的道路建筑材料,主要应用于病害道路的冷再生工程中。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中沥青是以发泡的形式掺加,这使得沥青同集料接触更为充分,因而传统的热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对这种新兴材料并不适用。为了提高再生混合料的抗剪切变形和整体稳定性,该文通过对泡沫沥青再生基层混合料强度构成原理进行分析,提出以获得混合料最大黏聚力为目标的配合比设计方法。试验通过对拟定的不同组成级配进行力学强度试验,对目前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推荐级配范围进行了检验与分析,建议泡沫沥青混合料级配设计应尽量靠近规范推荐级配范围中限。同时该文通过对关键筛孔过筛率变异性研究,确定了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关键筛孔4.75mm过筛率的允许波动范围。  相似文献   

6.
施工级配波动对沥青混合料质量影响的分析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4个标准配合比为研究对象,初步分析探讨了在施工质量检验级配范围内关键筛孔通过量的波动对不同类型沥青混合料质量的影响。评价了不同级配类型沥青混合料对材料波动的敏感性,阐述了级配控制对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文中通过对AC-13、SAC-13和AK-13A相应筛孔通过率的上下限分析,把9.5mm、4.75mm、1.18mm三个筛孔通过率作为空隙率影响的因素,采用正交试验方法进行试验分析,找出这三个筛孔通过率对集料空隙率的影响程度,为优化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沥青混合料是目前工程领域使用较为广泛的一种路面材料,其配合比是影响其性能和使用状况的一个关键性的指标,所以,对于沥青混合料而言,配合比的确定至关重要。与之类似的沥青砂浆,其配合比应该怎么确定,一直是困难的问题。文章根据现在工程中所使用的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通过相同骨料表面积包裹相同数量的沥青的原理来计算沥青砂浆的油砂比,旨在类比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计算方法,得出适用于沥青砂浆的配合比计算方法,以服务工程实践。  相似文献   

9.
拌和站热拌沥青混合料的质量监控,基于GTM的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和基于目标配合比的生产配合比设计计算方法,通过从拌和楼采集的各料仓集料重量,并根据热料仓比例及料仓筛分结果,使用传感、移动通讯和互联网技术,将数据上传至服务器,在服务器上通过编制软件将拌和站生产过程中的每一盘生产数据进行分析和计算,得到级配曲线、油石比、矿粉及关键筛孔等分析数据。有效控制沥青混合料拌合质量,保证道路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10.
该文系统介绍了均匀设计法在排水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中的应用。级配设计时通过5因子与4因子试验设计的分析比较,说明了4因子设计的合理性。按4因子10水平进行试验安排,运用回归方法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了混合料空隙率与主要孔径筛孔通过率之间的关系,并验证了所得关系的正确性。摒弃了传统的马歇尔试验法,对最佳油石比的确定采用了析漏试验和飞散试验,辅以马歇尔稳定度做参考,最终完成配合比设计。通过排水性环氧改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表明均匀设计在配合比中的应用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1.
低剂量水泥改性级配碎石是一种优质的路面基层材料,在工程应用中对低剂量水泥改性级配碎石并没有相应的级配范围与合适的级配设计方法。通过SAC级配计算方法,根据关键筛孔设计得到不同的级配,针对这些级配组成的混合料进行CBR试验,探讨关键筛孔对强度的影响规律。在满足强度要求的条件下,以级配范围最大为原则,确定改性级配碎石的级配范围,并分析该上下限的合理性。另外,提出了适用于施工的改性级配碎石配合比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2.
TLA改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冯新军  郝培文  查旭东 《公路》2007,(4):170-176
采用马歇尔试验配合比设计方法分别对TLA改性沥青混合料和基质沥青混合料进行了配合比设计并对其路用性能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由于TLA改性沥青中灰分的掺入,TLA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油石比与基质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油石比之间存在一个转换系数,并使得TLA改性沥青混合料最终合成级配比原合成级配变得略细,而且主要影响2.36 mm以下筛孔的通过率。TLA改性沥青混合料具有优良的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和抗渗性,可应用于我国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工程中。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过程中集料级配的计算、设计、调整和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评价指标的研究,提出了变i法及相应计算公式,给出了满足AC-16、SM A-16和Sup-12.5级配的i值范围;将0.075 mm筛孔作为最小控制筛孔,提出了FAP指标,以此来检验0.075 mm筛孔的通过率,完善了贝雷法对设计级配关键筛孔通过率的检验,给出了满足SM A-16型级配的CA比和FA比检验的合理指标范围,为SM A的设计和检验提供了理论依据;提出了综合考虑行车速率、累积变形量和最大永久变形量等因素对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影响的动抗压强度(DCS)指标,结果表明动抗压强度指标能较好体现工程实际中车辙的形成规律,并有效提高了对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评价的区分率。  相似文献   

14.
《公路》2020,(6)
为充分利用旧路铣刨料,选择合理的冷再生混合料级配类型及RAP分档方法,分别通过RAP筛分结果与不同级配类型混合料的级配范围以及超粒径比例对比的方式,确定RAP适宜的级配类型。根据分档筛孔设置的考虑因素,选择满足条件的分档筛孔,结合RAP在对应筛孔的实际筛分情况,确定适宜的分档筛孔。通过RAP利用率、新料的添加规格及比例、泡沫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结果等,综合分析不同级配类型RAP分档适用性。分析结果表明,依托工程采用9.5 mm、13.2 mm进行RAP分档,粗粒式级配类型优于中粒式;粗粒式级配类型采用9.5mm筛孔进行RAP分档优于13.2mm筛孔。  相似文献   

15.
矿料级配对开级配沥青稳定碎石性能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开级配沥青稳定碎石ATPB材料组成设计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试验及理论计算,深入研究了矿料级配对ATPB混合料马歇尔性能及排水性能的影响。针对混合料设计过程常采用的设计空隙率的方法,拟合了关键筛孔通过率同空隙率之间的回归关系式,发现2.36mm及0.075mm筛孔通过率同混合料空隙率有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一种以胶粘剂为结合料的大空隙排水性沥青路面坑槽修补用冷拌混合料,并对其进行了配合比设计,通过路用性能试验以评价其作为排水路面坑槽修补材料的适用性和耐久性。依据热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试验结果,以连通空隙率为主要评价指标,确定了冷拌混合料的最佳矿粉用量。路用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冷拌混合料满足水稳定性能、高温性能、低温抗裂性能和排水性路面渗水要求,可用作排水性沥青路面坑槽修补材料。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将天津地区高速与南方部分工程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进行分析对比,发现天津地区混合料中各筛孔尺寸的通过百分率对比南方部分省份稍微偏低,级配稍微偏粗。本文以天津地区某高速公路为例,分别调整细集料、粗集料和矿粉含量,研究其对沥青混合料各个性能的影响,并分析沥青混合料级配对坑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中外公路》2021,41(2):286-291
为了降低沥青路面建设成本,提高沥青路面使用寿命,该文研究不同黏合材料改性沥青的性能及其混合料的路用性能。采用红外光谱分析仪(IR),对不同黏结剂的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通过马歇尔试验优化配合比,得到橡胶粉的最佳用量为18%,最佳油石比为7.3%;分析不同黏合材料的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结果表明:相比于SBS改性沥青混合料,ARAC-13橡胶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更好,而细度为20目的橡胶沥青混合料的抗疲劳性、水稳定性高于40目的橡胶沥青混合料。最后,通过跟踪采用不同黏合材料铺筑的沥青混合料试验路面,分析路面损坏状况指数PCI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9.
通过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针对AC-13沥青混合料骨架结构,寻找对该混合料级配设计贡献突出的细集料敏感筛孔.研究基于颗粒堆积学和逐级填充理论,采用敏感筛孔的判定及两阶段试验验证方法,确定0.3 mm筛孔为AC-13沥青混合料骨架结构的敏感筛孔,并提出了一套适应于该类骨架结构沥青混合料细集料敏感筛孔的判定方法.  相似文献   

20.
以综合性能较好的SMA-16沥青混合料为研究对象,根据相关材料及严寒地区气候特点对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进行设计,并对其路用性能展开研究,以有效延长沥青路面使用寿命,节约养护维修费用。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关键筛孔4.75 mm通过率在25%~30%之间,0.075 mm筛孔通过率控制在8%以上;适当增加级配中细集料的含量,降低粗集料的含量的建议,可有效提高严寒地区沥青路面的路用性能,延长路面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