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研究目的铁路勘察设计是铁路工程的灵魂,改革铁路勘察设计,公开招标是公平、公正、择优选取勘察设计单位的有效途径,如何在实际中推广使用是一个必须重视的问题。研究方法本文对现行铁路勘察设计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介绍了罗岑铁路设计招标的基本做法、评标标准、效果和意义,通过对比、分析,阐述了设计招标的优点和现实意义。研究结果提出了铁路行业设计招标的可行性,罗岑铁路设计招标的实例介绍对今后推广铁路行业设计招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研究结论设计招标增强了铁路行业的设计市场竞争意识,有利于提高勘察设计质量和降低工程造价,通过硬化合同提高设计单位的服务意识,有利于项目建设高效、快速、有序地进行。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升东平水道特大桥的设计水平和成品质量,以达索3D体验平台和TEKLA软件为主要工具对其开展BIM设计。BIM设计过程中的技术要点包括:协同设计、骨架设计、引桥设计、钢箱梁设计、钢束设计、钢筋设计;本桥的BIM应用价值点包括用钢量统计、钢结构出图、标准验证、有限元分析、钢筋二维出图。作为国内第一座采用BIM设计的公铁两用斜拉桥,与传统设计手段相比,BIM技术的应用显著提高了其设计效率。同时,依托本项目对铁路工程信息模型数据存储标准进行了研究。东平水道特大桥BIM设计对类似工程项目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铁路机务段设计具有涉及专业多、专业接口复杂的特点,传统二维设计容易出现管线碰撞及设计缺陷。为提高设计质量,以迁建西安机务段项目为依托,对BIM技术在大型铁路工程中的应用进行探索。本项目运用Inventor、Revit、Navisworks等设计软件作为BIM设计工具,将所涉及的14个专业工程内容全部进行BIM设计。通过建立族库、各专业BIM设计、模型整合的流程,构建一个覆盖全专业的数字化仿真模型,并总结出一套机务段BIM设计流程。实现了模型可视化展示、二维出图、属性信息添加、工程量统计、碰撞检测等应用。机务段工程设计复杂,专业接口众多,运用BIM技术可直观展示设计意图,并能轻易发现各专业设计中的错、漏、碰、缺问题,为提高设计质量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4.
铁路EPC项目工程建设具有专业性强、工程结构复杂、技术要求高等特点,工程方案的系统性、可实施性、经济性、安全性等问题需要从设计源头进行控制。通过从技术创新、系统设计、精细化设计、投资控制、设计与施工融合、设计与采购融合、BIM技术应用、绿色设计及文化传承等9个方面分析设计对铁路EPC项目的源头控制作用,提出设计源头控制手段,采用标准化设计和差异化设计相结合的方式,体现以设计主导的铁路EPC项目技术优势。  相似文献   

5.
室内综合管线设计是地铁车辆段管线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现有的室内综合管线设计主要基于二维图纸。文章提出一种新的设计手段,将三维设计引入地铁车辆段室内综合管线设计,旨在从设计上避免管线差、错、碰、漏等现象发生,阐述了三维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探索了室内综合管线的三维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6.
文章介绍了马其顿动车组项目司机台,从造型设计、人机工程设计、CMF设计、人性化设计四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司机台的设计方法和设计特点,并对基于TSI规范的司机台设计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7.
结构设计是构成设备整体的一个复杂过程,在考虑到机械设计、造型设计、安全防护设计、人机关系设计、接口设计、系统设计和经济性设计的同时,应根据设备电磁兼容的要求进行电磁屏蔽设计,提高设备整体质量和可靠性。作者总结了在进行铁路通信信号室内箱、架、柜外形结构统一标准的研制中机柜结构电磁兼容设计思路和经验,对于箱、架、柜外形结构电磁兼容设计具有非常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列车电磁环境和相关标准,阐述了100%低地板现代有轨电车电磁兼容性设计的布局设计、布线设计、接地系统设计、屏蔽设计以及辅助供电电源设计的设计思路,特别强调了低频磁场的防护措施。100%低地板现代有轨电车的电磁兼容性设计涉及到了总体布局、布线、电气设备、电气材料、屏蔽、接地等多个方面,较复杂,需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9.
客运专线铁路桥梁设计新理念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客运专线铁路桥梁有不同于普通铁路桥梁的特殊要求,从而带来新的桥梁设计理念。从桥渡设计、景观设计、以桥代路设计、立交设计等桥梁设计几个方面对铁路客运专线桥梁设计新理念进行阐述,并介绍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0.
基于车辆的设计应用要素,从工业设计造型、装饰表面、色彩设计等方面切入,以双层卧铺动车组客室的顶板、侧墙、间壁、卧铺设备等为研究重点,在轨道交通行业设计流程的基础上,提出双层卧铺动车各设计要素之间的相互运用与设计实践方案。  相似文献   

11.
针对电气化铁路集装箱站装卸线采用不悬挂接触网运输方式,结合目前集装箱站设置方案,研究集装箱装卸线两端接触网行车可能的安装方式,对牵引供电系统的接触网悬挂及下锚安装进行分析,为实现列车牵引供电—接触网在集装箱站装卸线范围内不悬挂接触网行车,设计出两种有针对性的接触网终锚结构方式,满足了列车进出集装箱站装卸线的牵引供电需要。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武广铁路客运专线路基典型断面变形、应力监测方案,对CFG桩复合地基中桩身压缩量、不同深度范围内桩间土压缩量的监测结果进行整理分析,探讨了路基填筑、停载、超载预压、超载卸除等施工过程中CFG桩复合地基的变形发展规律。现场实测结果表明:在施工过程中,CFG桩复合地基中的桩、土变形并不协调,其变形差随着复合地基中应力不断调整而逐步减小;基于复合地基压缩变形的93.4%发生在CFG桩加固深度内,准确计算加固区沉降是提高复合地基沉降计算精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循环加卸载对泡沫轻质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对湿密度为700 kg/m~3的泡沫轻质混凝土试样开展3组方案的循环加卸载试验,重点研究循环加卸载对其应力-应变曲线、峰值强度、弹性模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循环加卸载的进行,应力-应变曲线出现不断迁移的现象,且对于3种试验方案,第一次循环加卸载引起的迁移值最大,而后,采用加卸载方案1、方案2,迁移值随着加卸载次数增加而减小,采用加卸载方案3,迁移值随着加卸载次数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加;对于3种加卸载方案,峰值强度随着加载幅值的增加而增大,且随着循环加卸载次数的增加而增大;对于3种加卸载方案,第1次加卸载对弹性模量影响最大,而后,对于试验方案1、方案2,弹性模量随着循环加卸载次数的增加而增加,而对于试验方案3,弹性模量随着循环加卸载次数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14.
研究设计以当日出发车为基准的装卸完整率计算方法,解决当前以十八点报告为基准的计算方法无法精确定位、报告不完整的问题。采用模拟车站系统作业的方法,以铁路运输信息集成平台到发报告、装卸报告为主要数据源,生成包含车辆基本信息及作业信息的车辆登记表,进而以该表为基础汇总计算车站的装卸完整率。通过由该方法计算得到的装卸完整率,管理人员或作业人员能够快速找到没有上传装卸报告的装卸作业,从而精确、快速地定位问题车辆。  相似文献   

15.
研究目的:随着国内大型集装箱中心站建设的快速发展,优选18个集装箱中心站主箱场的装卸工艺,对中心站运营效率的提高起到关键的作用。 研究方法: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集装箱中心站主箱场装卸工艺方案的影响因素及子因素的权重。 研究结果:得出了集装箱中心站主箱场优先采用轨道龙门吊装卸工艺。 研究结论:层次分析法对集装箱中心站主箱场装卸工艺的选择有很好的指导作用;装卸工艺各评价指标之间的比较取值越精确,则装卸工艺的选择越适合。  相似文献   

16.
该机构的特别之处在于加载过程和卸载过程中,摩擦副的角度是变量,因而力的放大倍数亦在加载开始时较大,加载结束时较小。只要选择适当的设计参数,就可以使加载曲线急剧上升之后再缓慢上升。这样可以有效提高缓冲效率,并且可以按照需要灵活地设计缓冲器的初压力。  相似文献   

17.
简要介绍了冶金企业厂内铁道线路铺设用的石碴及建筑废料的专用运输车辆,分析了石碴运输、装卸特点,提出了石碴车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8.
铁路货运装卸时间的精准预测可提升铁路货运系统的调度合理性和服务质量,但装卸时间受多种因素影响。文章针对铁路货运装卸时间预测问题,从铁路货运运单全流程信息中挖掘运单属性与货运装卸时间的关系,以分类与回归树为基础模型,在LightGBM框架下构建梯度提升决策树模型;对铁路货运运单全流程信息中的相关数据进行整合、对数变换、增加特征等预处理,形成运单数据集;采用该数据对构建的模型进行训练,结果表明,构建的模型对货运装卸时间的预测性能优于与其对比的其他机器学习模型。将该模型应用在实际货运装卸业务场景时,实际准确率依旧高于其他对比模型。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广播控制系统单元已经难以满足日益发展的地铁旅客信息系统应用需求。文章提出下一代地铁广播控制系统单元(ACSU)的设计思路与实现方案。介绍其系统原理和功能划分,重点分析了其硬件和软件设计。经装车验证,该ACSU提供的下一代地铁智能化应用反馈良好。  相似文献   

20.
电气化区段集装箱物流中心装卸线不挂网行车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电气化区段集装箱物流中心装卸线不挂网行车试验的背景、模拟牵引计算及试验结果,为电气化区段集装箱物流中心装卸线不挂网建设方案的可行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