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研究螺旋桨转速和直径对船机桨匹配的影响,以某149.8 m近海散货船为研究对象,采用NAVCAD软件进行螺旋桨匹配设计。针对设计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分析了低转速大直径和高转速小直径螺旋桨对螺旋桨推进效率及船舶的动力性和经济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柴油机额定转速时,低转速大直径螺旋桨比高转速小直径螺旋桨的敞水效率高,船舶动力性和经济性更好。  相似文献   

2.
1 船用柴油主机选型方法简介 当需要对某一船舶进行柴油主机选型时,首先必须确定该船舶的下列特性:船型(如油船、散货船和集装箱船等)、设计船速、净吨位和设计吃水等。 当船舶的主要特性确定后,根据如"Harvald"或"Holtrop & Mennen"等有关确定螺旋桨功率的方法确定螺旋桨功率,此时的螺旋桨功率是不带海况储备的、在平静海面上的船舶试航功率,即螺旋桨设计功率;根据如"Wageningen"、"SSPA"(瑞典海运研究协会)、"MAU"(改进的AU)等螺旋桨系列,就能确定螺旋桨的有关尺寸、转速及轻桨运行曲线。该螺旋桨的有关尺寸、转速、设计功率和轻桨运行曲线可作为主机选型时的参考值。  相似文献   

3.
超浅吃水多工况船舶推进方式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多工况拖船采用不同推进方式的性能比较表明导管螺旋桨优于普通螺旋桨,可调螺距螺旋桨优于导管螺旋桨,二档变转速的导管螺旋桨与可调螺距螺旋桨的推进效果相当,建议在多工况船的螺旋桨设计中采用二档突转速推进方式。  相似文献   

4.
在一定的转速内,船舶螺旋桨的转速越高,产生的推力就越大,航速也就越快。但当螺旋桨超过最佳转速后,由于它转动时周围的水来不及流过来,会产生“空泡”现象,因此就降低了它的推力,船跑得反而  相似文献   

5.
闫秋莲  赵楠  邹义  周琦  王锋  闻静 《船舶工程》2023,(2):27-31+60
某工程船试航时在恒转速低工况下艉部舵机舱存在异常局部振动现象,且振动频谱峰值并不对应机电设备主激励频率。为了诊断艉部振动的原因,在恒转速低工况下对艉部结构振动速度及螺旋桨脉动压力进行测量和分析。初步判断振动与螺旋桨桨叶相关,引起艉部较强振动的原因是恒转速小螺距工况下螺旋桨面空泡破裂,进而激发螺旋桨前2阶模态引起桨叶共振,然后通过桨轴传递给船体。改进建议是优化叶形以减小面空泡。该案例对船舶设计具有以下指导意义:螺旋桨设计时要考虑强度和刚度,尽量避免叶梢比刚度过低;对于调距桨,在螺旋桨0.7R~1.0R(R为螺旋桨半径)范围内螺距卸载要缓和,避免大幅度螺距卸载。  相似文献   

6.
以8154型拖网渔船为例,利用螺旋桨设计软件系统,对不同螺旋桨转速、不同主机功率以及不同作业工况下的船、机、桨参数进行了分析。显示在条件允许范围内,低转速、大直径的螺旋桨可以改善渔船的作业性能;主机不能一味追求增大功率,应选择满足设计要求的合理主机功率。  相似文献   

7.
造船工作者都知道、在按最佳线设计的情况下,用大直径低转速的螺旋桨要比小直径高转速的螺旋桨达到较高的效率。大直径低转速螺旋桨在七十年代中期以后逐渐引起了人们的注意,目前已成为人们公认的重大节能措施之一、由经验公式分析大直径推进器由于至今先进的环流理论设计还没有能够找到螺旋桨效率、直径、螺距等螺旋桨要素的数  相似文献   

8.
螺旋桨切割对船舶推进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前言实船中,常有因各种原因使螺旋桨出现负荷过“重”的现象,造成主机达不到额定转速或超负荷运转,此时除新换重新设计的螺旋桨外,尚可用修正方法予以补救。常用的方法有: 1.减小直径法,即将桨叶叶梢部分削掉一截,如图1所示。此时虽然螺距未变,但扭矩显著减小,因此在同一功率下可使转速上  相似文献   

9.
为了明确船舶推进中功率、力等各物理量之间的平衡关系,正确使用船舶主机防止其超负荷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文章分析了螺旋桨的推力与船舶航行阻力的动态平衡过程.推导了螺旋桨转速、船舶的航速、螺旋桨的相对进程以及螺旋桨所消耗的功率等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即:当螺旋桨的相对进程一定时,船舶的航速与螺旋桨的转速成正比,螺旋桨消耗的功率与其转速的三次方成正比;而当螺旋桨的转速一定时,随船舶航行阻力系数的增大,船舶的航速将减小,螺旋桨消耗的功率将增大.最后,在上述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螺旋桨的转速发生变化时,船舶的航行经济性问题.  相似文献   

10.
以双螺旋桨水面无人艇的推进控制系统为研究对象,以永磁同步电机作为推进电机,在取消常规舵的情况下,设计一种利用左右螺旋桨转速差来实现舵效的桨舵合一系统。设计转速协调控制器,通过模糊PID算法对常规PID进行补充,实现对直行情况下航向的稳定控制,最终验证了双桨推进的转速协调控制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