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高速动车组的空调通风系统会对车内外产生一定的压力差,而塞拉门的开启与关闭需在一定的压力范围内才能正常工作。针对无法开关塞拉侧门的故障进行了分析,主要是由于车内外的压力差引起,从而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了一定的改进和优化,以保证侧门的正常开闭。  相似文献   

2.
孙玉昆  陈垒 《铁道车辆》2023,(4):33-37+72
针对“复兴号”动车组在经过部分隧道多、海拔落差大的路线时出现乘客耳鸣及车体变形等问题,对西成线在线运营的“复兴号”动车组进行了实车跟踪测试,测试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一致,即当高速列车连续穿越海拔变化的隧道群时,为了保证车内压力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压力保护阀长时间处于关闭状态。当列车驶出隧道后,因海拔高度和连续隧道的综合影响,车厢内外压差较大,若此时压力保护阀强制开启,列车内外压力在短时间内会迅速达到平衡,从而导致车内压力变化剧烈。文章采用数据分析的方法对被动式压力保护系统的开闭阀、强制开阀逻辑进行了优化,并通过增加泄压模式来降低车内外压差。经测试,优化后的车内1 s、3 s、10 s和60 s的最大压力变化率分别降低了68%、80%、83%和59%,远低于车内压力控制标准,人体感受较好,提高了乘客的乘坐舒适性和列车的运行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对两起CRH1E动车组车门集控故障进行案例分析,通过试验模拟,还原故障现象,对车门不能释放、车门不能打开、车门不能关闭等三种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途中应急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4.
准高速客车空调通风系统性能试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我国首批准高速客车在北京进行了空调通风系统性能。本次试验除按试验规范的要求测定了一在静止状态下和运行速度160km/h状态下的空调性能参数,还进行了一些研究性试验项目-列车运行速度对空调机组新风量,冷凝风量的影响,车内外压差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运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A型动车组各典型断面进行传热分析,并计算了车体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及各断面的权重。由计算结果可知,空调车厢有窗断面的权重传热系数最大,空调车厢有门断面及受电弓处有门断面的权重传热系数较大。分析了权重传热系数大的原因,提出采用热导率较小的玻璃、并适当增大双层玻璃中空气层厚度等措施来提高窗户处的保温性,提出车门框架采用热导率更小的材料来改善车门处的保温性,并提出增大受电弓处的车厢顶部保温层厚度来增强保温效果。  相似文献   

6.
针对乘客触发全自动驾驶列车车门紧急手柄的情况,分析车门及其紧急装置的特性,在车载A T C和车辆接口中增加保持门关闭信号作为车门打开的最终授权,通过研究各种场景下车载A T C和车辆之间信号或信息的时序,保持门关闭信号可以对触发车门紧急手柄的情况起到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缩比为1:8高速列车模型在8m×6m风洞进行的列车风洞试验,研究列车零部件其中包括空调导流罩,受电弓,受电弓导流罩,车门的形状位置发生变化时,对列车气动性能的影响,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受电弓的位置和布置形式会对整车阻力产生影响,当中间车门凹陷时,整车阻力增加,加有导流结构的门有效的改善了门凹陷引起的阻力增加,空调导流罩很好的顺形结构对阻力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8.
根据突尼斯内燃动车组项目技术规范中关于车内外噪声要求和评定标准,介绍了动车组噪声源、不同区域断面结构的声学优化设计、车内外噪声预测和采取的降噪措施,通过车内外噪声的测试,验证了预测的准确性,试验与噪声预测结果基本一致,噪声测量值达到了项目技术规范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针对沈阳地铁1号线既有车辆客室车门无法打开的故障,全面分析探讨故障产生原因及处理方法。介绍通过采用TMS的显示状态及报出的故障信息、车门各部件的动作情况、门控器指示灯的点亮情况、门控器故障记录及ER数据等故障判断方法,提出正线出现车门无法关闭故障后的应急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10.
高速列车司机室空调进排风口空气压力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给高速列车司机室空调机组冷凝风机设计提供依据,文章对“中华之星”号高速列车动力车司机室空调机组进、排风口位置空气压力进行了实车测量,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列车运行速度增加,进、排风口压差减小,且动力车作为尾车时进、排风口压差减小程度大于作为头车时的减小程度。  相似文献   

11.
CRH2型和CRH380A型动车组气动侧拉门有着结构简单、故障率低的优点,但存在车门功能比较单一,硬件升级困难,越来越不能满足列车智能化的需求。文章基于原CRH2型动车组侧拉门的关键技术,重新设计了气动门的车门控制系统,并在原气动控制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电子门控器等电气部件,通过电子门控器控制气动门的开关门动作;优化了车门的设计结构和控制逻辑,增加了网络通信、故障诊断和下载等功能,消除了既有气动门在运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和功能单一问题。通过台架试验表明,车门达到了设计要求,保证了列车高速运行时的安全与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2007年10月,德国联邦铁路(DB)首次从庞巴迪公司订购了42列Talent 2型428系动车组,首列列车已经完成制造,并将在2009年交付。这些列车将于2010年在纽伦堡的SBahn路网投入使用。该动车组为4辆编组,装备空调系统和旅客信息系统,列车每侧有6个上下车车门,以及1个便于残疾人使用的卫生间。为实现车门的安全控制,安装了光栅机构,  相似文献   

13.
CR200J型动车组设置了车门安全环路,并可实现对拖车外侧塞拉门的集中控制。文章对动车组车门安全环路的电路结构、控制原理进行说明,针对失效模式进行分析并给出处置建议。  相似文献   

14.
结合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通过HVAC Monitor软件准确的对动车组空调系统进行故障检测、分析。本文主要研究CRH3动车组空调故障的检测及分析,通过故障代码确定空调系统的工作性能,有效防止动车组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空调系统故障,影响动车组的运行安全及旅客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快速地铁列车在隧道内运行时的“列车-隧道”耦合空气动力特性,在杭海城际铁路开展实车试验,分别对列车以100 km/h与120 km/h的速度通过隧道时的车内外压力变化情况进行研究,计算压力峰-峰值、3 s压力变化幅值与1.7 s压力变化幅值,对比列车进隧道与出隧道过程中车内外压力变化情况,分析不同车辆编组位置与不同列车运行速度对车内外压力变化的影响,研究空调机组状态与车内压力变化幅值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快速地铁列车进出隧道过程中压力变化幅值相近;列车进入隧道并在隧道内运行时,尾车车内压力变化速率最快,车外压力峰-峰值从头车向尾车逐渐减小,而车内压力峰-峰值沿车长方向基本不变;当列车速度不同时,车内外压力对比应在无量纲时间下进行,随着列车速度的增大,车内外压力峰-峰值增大,压力变化速率加快;关闭空调机组可以显著减小车内压力变化速率,可为乘客舒适性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广州地铁A2、A3型车辆使用的是国外生产的外挂车门,其密封性较差,车厢内与隧道间易产生窜风,噪声大且舒适性差.外挂密闭门改造是在外挂门的基础上增加12mm的向车体内侧塞拉的行程,从而使车门在关闭时,门扇密封胶条和门框紧密贴合,保证了车辆的密封性能.车门改造后,客室内噪声降低2.0 dB(A)以上,提高了乘客乘车的舒适性,也间接降低了客室空调制冷能耗.  相似文献   

17.
对出口伊拉克内燃动车组二等座车的空调送风系统进行了设计,通过建立仿真模型对送风系统经过多次调整后,进行了送风道匹配试验,试验结果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8.
根据动车组客室车门系统故障数据对车门进行寿命分析,获得了其故障间隔符合威布尔分布的结论。在车门系统可靠性满足运营要求的条件下,建立以单位时间维修费用最低为目标的维修模型。结合所提维修模型,对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的CRH2A型动车组客室车门系统维修周期进行优化,并验证了优化后维修模型的实用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19.
张冲 《电气化铁道》2023,(S2):144-147
列车车门关闭信号和锁闭信号是车辆和信号系统重要的载客运行条件。在目前的运营线路中,对车门关闭和锁闭信号的处理不尽相同。本文对车门紧急解锁方案、车门锁闭信号丢失后紧急制动施加方案、紧急制动施加后车门保持方案在原理、安全性以及对运营效率的影响和适用性方面进行分析,给出了适用于有人驾驶线路和全自动运行线路的相关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20.
以CRH380B动车组在制动试验期间占用端头车人机界面报出193B故障为线索,通过对不同车型及不同版本软件故障在线模拟测试对比分析,对故障发生的具体原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制定了故障整改措施,从源头予以解决,确保车组安全、正点,"零故障"载客运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