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专家对沈阳市交通事故总结了一些规律:城市出入口交通事故数倍于市区;星期一交通事故明显多于其他时间;晚9:00左右死亡人数最多;交通事故责任者中,31~40岁年龄段所占比例最高;事故高发驾龄多在1~3年;事故当事人中,工人与个体劳动者的比重明显偏大;工作出行的交通事故占主体,其中运输工人和道路作业者占87.3%:在不同方式引发的交通事故中,汽车占主导,  相似文献   

2.
对比分析了我国与发达国家交通事故状况,分析我国交通事故的特点,提出了预防和减少我国交通事故的对策,希冀促进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对交通事故持续时间分析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综述.首先简要介绍了交通事故的定义,事故种类和交通事故管理系统,并分析了交通事故持续时间的统计分布.然后,对最近应用的几种主要的交通事故持续时间的分析方法及结论进行了概述.主要包括:方差分析,线性回归,非参数回归,决策树法,hazard duration method,模糊逻辑.主要的结论包括;大量的研究发现交通事故持续时间的分布形状是向左偏斜的钟型分布.交通事故数据采集标准化是事故分析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传统的统计分析方法处理不完整的数据有局限性.最后,本文提出了将来的发展方向,包括应用人工智能方法建立事故持续时间模型,及建立交通事故数据库标准.  相似文献   

4.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而交通安全则是交通运输正常运转和快速发展的前提条件。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交通事故已经成为一个很严重的社会问题,它不仅给人类带来了严重的人员伤亡,还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据WHO估计,全世界每年约有120万人死于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数多达5000万,平均每天有3000多人死于交通事故,预计到2020年道路交通事故伤害将成为全球第三大人员死亡和受伤原因,每年全球道路交通事故伤害的损失估计为5800亿美元。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经济持续发展阶段,道路建设和汽车工业高速发展,交通安全形势十分严峻。2006年全国交通事故死亡89455人,受伤431139人;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交通事故1671起,造成6611人死亡;发生一次死亡5人以上交通事故326起,造成2244人死亡,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交通事故38起,造成558人死亡。我国交通事故多发的严峻形势,严重影响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经济和道路交通的飞速发展,我国已进入道路交通事故的高发期,道路交通事故成为危害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因素,交通事故多发,尤其是重特大事故的频频发生,严重危害了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给社会增添了新的不安定因素,遏制道路交通事故上升趋势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6.
城市道路交通事故分布特点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针对目前中国城市道路交通事故发生次数多、发生频率高、城市交通安全问题突出的特点,通过对以西安市作为典型的城市道路交通事故的研究,提出了城市道路交通事故的时间分布、空间分布、人群分布等特点,即交通事故时间分布存在“高峰”现象,多发区域分布在城乡结合部位和主干路上,机动车驾驶员是事故的多发人群,但行人引发的事故死伤严重;在此基础上针对这些特点进行了成因分析,并进一步探讨了控制和减少城市道路交通事故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7.
分析变通事故因素,也就是分析人、车,路对于交通事故形成的影响。随着公路建设和经济发展,道路沿线环境的变化对交通安全的影响越来越大,在某些情况下,甚至成为交通事故的直接原因。科学地鉴别事故多发地点,找出诱发事故的因素,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对减少交通事故的危害具有重大意义。本对昆明石安公路碧鸡关至明波路段采用事故数法与主成分分析法相结合进行了综合分析,确定了交通事故多发地点和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使该路段交通事故,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明显降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道路交通事故的各种成因,用主成分分析理论对引起道路交通事故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得出影响交通安全的主要矛盾,并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从而达到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的次数和强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道路交通事故预测中的灰色预测GM(1,1)模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针对交通事故发生的特点,探讨了灰色模型GM(1,1)在道路交通事故预测中的具体应用,介绍分析道路交通事故的灰色性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灰色预测理论的GM(1,1)模型,并用其分别对道路交通事故的死亡人数、交通事故量进行了预测,其结果是可信的。GM(1,1)模型是最常用的一种灰色模型,它对于“不确定问题”的研究的主要意义是通过信息覆盖,构造生成序列的手段来寻求现实现象中存在的规律,可以相对减少对历史数据的依赖性和“少数据建模”的特点。它尤其适合于交通事故预测这样“小样本”的随机不确定问题。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交通事故发案总量也随之不断攀升,大量的交通事故处理工作量给基层公安交通管理机关带来沉重的负担,交通事故处理效率成为群众关注的焦点,交通事故已经是城市交通拥堵的重要诱因。如何削减交通事故处理工作量,方便群众、提高处置效率,减少交通事故对城市交通的影响,是公安交通管理机关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和急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根据云南省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固有规律,结合云南省道路现状和分布特征,分析和对比道路环境对交通事故的影响,阐明了提高道路等级、完善交通设施是全国降低交通事故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为全面推进四川省交通事故处理岗位正规化建设,切实提高交通事故处理办案质量,四川省交警总队决定组建“交通事故处理教官团”。来自成都、自贡、巴中、宜宾、雅安、眉山、资阳、泸州、达州、乐山、内江和高速公路的29名交通事故处理业务骨干在成都进行了集中培训、考核和选拔。通过考核和选拔,拟选出10至15名业务骨干组成“交通事故处理教官团”,在全省分片区巡回授课,担负起提高全省各地交通事故处理民警业务水平的任务。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对沪宁路近三年半交通事故统计分析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沪宁高速公路交通事故严重程度、形态分布、时间分布等特征,采用改进的事故频率法对事故黑点鉴别,详细分析了事故黑点的成因,进而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交通事故黑点整治对策。  相似文献   

14.
《交通标准化》2010,(16):10-13
同志们:近一段时间,全国连续发生了多起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损失。特别是辽宁阜新“5·23”特别重大道路交通事故,共造成33人死亡、24人受伤,是近年来伤亡最为惨重的一起道路交通事故,教训极为深刻。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频发,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要求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坚决遏制群死群伤事故多发的势头。  相似文献   

15.
我国预防交通事故工作起步较晚,且长期只有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以下简称“公安交管部门”)唱独角戏。进入21世纪,政府重视程度有所提高,但缺乏预防交通事故基础理论指导,负有职责的十多个政府部门工作思路模糊,各自为政甚至相互制约,有限的行政资源被大量浪费。交通事故频发和紊乱的预防交通事故格局。与“以人为本”的基本国策不相适应,亟需采取有力措施予以改变。为此,政府领导应当尽快提高对道路系统商品属性、交通事故性质及发展规律预防交通事故内涵的认知度,提高预防交通事故责任主体意识,及时修补缺失的理论,科学界定政府有关部门工作定位,构建政府领导下的预防交通事故体系,最大限度整合政府有关部门行政资源,充分发挥部门专业优势,促使科学预防交通事故工作顺利展开。[编按]  相似文献   

16.
一、交通事故调解的意义交通事故调解是在公安机关交巡警部门的主持下,在当事人互谅互让的基础上,就其民事权利、义务达成协议,合情、合理、合法地解决交通事故民事损害赔偿争议的一项活动。调解作为交通事故处理整体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007年,镇江市市区共受理各类交通事故10999起,京口、润州两个法院受理交通事故案件710起,  相似文献   

17.
一、前言 交通事故影响到每一个人,根据Cafiso,Lamm和LaCava的数据统计,每年全球发生数百万次交通事故,有50多万人死于交通事故,1千5百万人受伤。也就是说每分钟有一人死于交通事故。虽然交通事故的发生有很大的人为因素,但是与道路交通工程设计也有很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该文根据收集的交通事故资料,通过统计分析有关数据和资料,着重论述了道路因素中路面情况、地形、路口路段形式、路面线型与交通事故的关系,并对交通事故的空间分布作了简单分析,提出通过改善道路条件可减少驾驶员犯错误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9.
我国已经进入道路交通事故的高发时期,应及时地对公路交通事故防控对策评估理论和方法进行研究。本文对构建公路交通事故防控对策支持系统做了初步构想,对其意义、内容及建立方法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道路交通事故已进入高发期,交通安全形势异常严峻。2003年,全世界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为50万人,我国为104172人,占五分之一还多,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居世界第一。交通事故已经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第一大公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