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问车热线     
《汽车知识》2008,(12):90-96
Q 为什么一些汽车的前后轮距不太一样,一些跑车的前后轮距差别更大,同是后驱车,为什么有的是前轮距大于后轮距,有的则相反?  相似文献   

2.
徐满年  连汶 《汽车科技》1998,(5):8-10,29
叙述了汽车横向尺寸的设计方法,对EQ1061车型的横向尺寸设计进行了分析总结,论述了内容包括车架宽度,悬架钢板弹簧中心距,后轮轮距,后轮双胎中心距,车箱外宽,驾驶室外宽尺寸方法,并提出了整车合理外宽下限的判断方法及采用前后等宽车架的判断方法。  相似文献   

3.
汽车前轮侧滑量的检测已经成为汽车安全性能检测的重要内容。但是,许多车主对侧滑仍然感到很陌生,当遇到侧滑检测不合格时也不知如何调整维修。那么,什么是前轮侧滑呢?我们知道,汽车为了保证转向的轻便和直线行驶,必须正确配置主销内倾、主销后倾、前轮外倾和前轮前束等4个参数  相似文献   

4.
专家门诊     
Q熊老师您好!一辆路虎四轮制动疲软,空气总是排不干净,该车制动总泵为串联式双腔液压制动总泵,一个油腔的油压分配给右前轮和左后轮;一个油腔的油压分配给左前轮和右后轮。更换过总泵、分泵,感觉制动油中的空气还是排不干净,浪费了很多制动油,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请老师指导!  相似文献   

5.
基于Matlab/Simulink建立了考虑汽车车身侧倾转向的3自由度仿真模型,研究了车轮外倾角对汽车高速转向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前轮正外倾角、后轮负外倾角有利于提高转向稳定性,特别是在大转角的危险工况可以避免发生侧滑和侧翻。  相似文献   

6.
车辆制动时,前、后轮同时接近于被抱死,才能获得最佳的制动效率。如不能同时被抱死时,常以被抱死的先后顺序来评价制动稳定性的好坏。前轮先被抱死时,常以被抱死的先后顺序来评价制动稳定性的好坏。前轮先被抱死时,汽车将失去方向的操纵性,后轮先被抱死时,汽车的侧向附着力消失,在外力作用下产生侧滑  相似文献   

7.
<正>汽车侧滑是由道路和车辆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就道路原因而言,附着力越小,侧滑可能性越大,比如冰雪路面、泥泞路面、潮湿路面及因暴晒而化油的沥清路面等。就车辆而言,既有车辆设计原因,也有车辆驾驶和保养调整不当的原因,比如制动力调整不均就容易造成侧滑。如果后轮先制动、前轮后制动,车辆容易侧滑,即使装上防滑链,也只能改变汽车的制动距离,不能改变侧滑方向;如果前、后轮同时制动,车辆在低速行驶时有轻微的侧滑;行驶速度越快,侧滑越严重。  相似文献   

8.
以滨松(Hamamatsu)为基地、有进取心的制造摩托车和轻型汽车的铃木厂,已更新了她独特的吉姆内(Jimny)4×4汽车。这种新型和漂亮的吉姆内、符合于日本“轻型级”类别的要求,是一种小巧的车辆;它全长3195毫米,总宽1395毫米,轴距2030毫米,前轮距1190毫米,后轮距1200毫米。这种吉姆内可做成全封闭的货车车身,也可以是敞逢式的;后者具有可拆卸的帆布门,或固定的半钢门,或带有升降窗的整体门。它的底盘包括一个坚固的阶梯式车架,前后驱动桥架持在纵向的半椭圆叶片弹簧上。针对日本市  相似文献   

9.
对前轮和后轮进行定位称为四轮定位。前轮定位是指汽车的转向轮、转向节和前轴三者之间的安装具有一定的相对位置关系,以确保汽车直线行驶的稳定性、转向的轻便性和减少轮胎的磨损,包括主销后倾、主销内倾、前轮外倾和前轮前束4个内容。后轮定位是指后轮与后轴之间安装的相对位置关系,以减少轮胎磨损和提高汽车行驶稳定性,包括后轮外倾和后轮前束。四轮定位不准会造成许多不良后果,如表1所示。  相似文献   

10.
<正>飘移(Drift)是指在汽车转弯发生转向过度而甩尾时,通过反打方向同时精确控制油门,使车辆侧滑并维持这种姿态,按照一定行驶轨迹继续转弯的技术。汽车飘移的原理汽车飘移的产生,不管多少种动作与方法,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后轮失去抓地力而产生侧滑,同时保持前轮的  相似文献   

11.
前轮前束是汽车两前轮前后中心距之差,是汽车行驶系的重要参数之一,它关系到汽车的行驶性能和轮胎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2.
基于AI选型的汽车悬架系统参数化设计流程构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立了用于汽车悬架系统选型的多层前馈型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它采用自适应调整的BP算法。选型推理的依据有:轴距、前轮距、后轮距、整备质量、驱动形式、最高车速、制动形式、发动机最大功率和发动机排量。推理结果为前、后悬架的具体型式。经测试,其与实际情况的吻合率,对前悬架达到了100%,对后悬架达到了70%。进而开发出典型悬架型式的三维参数化设计模板,并集成相关技术环节,构造出基于AI选型的悬架系统参数化设计的一般流程。  相似文献   

13.
包尔慨 《驾驶园》2007,(8):42-43
汽车在滑溜的路面上(附着系数小)以较高速度行驶, 对传统制动系的汽车而言, 当紧急制动时或当制动器制动力大于地面附着力时, 车轮会抱死,容易出现侧滑、 甩尾和失去转向能力. 下面分析当后轮抱死和前轮抱死时汽车的运动状态.  相似文献   

14.
捷豹XKR-S GT     
《汽车与运动》2013,(11):17
XKR S GT是一辆公路跑车,也是适合客户在赛道上驾驭的赛车,它既有永不妥协的精神,也有平易近人的一面作为纪念捷豹性能的汽车R车型25年历史,捷豹最近推出了XKR-S GT。它从成功的XKR S coupe进化而来,XKR S GT更加突出空气动力学定律,增加了直线行驶时的下压力和优化高速过弯能力。通过高架后扰流板等使XKR S GT的最大下压力达到了145kg。XKR S GT会是XK coupe的终极赛道版吗?XKR S GT的前后悬架都进行了重新开发,包括更宽的前轮距、更夸张的轮  相似文献   

15.
ESP系统实际是一种牵引力控制系统,与其他牵引力控制系统比较,ESP不但控制驱动轮,而且可控制从动轮。如后轮驱动汽车常出现的转向过多情况,此时后轮失控而甩尾,ESP便会刹慢外侧的前轮来稳定车子;在转向过少时,为了校正循迹方向,ESP则会刹慢内后轮,从而校正行驶方向。ESP系统包含ABS(防抱死刹车系统)及ASR(防侧滑系统),是这两种系统功能上的延伸,因此,ESP称得上是当前汽车防滑装置的  相似文献   

16.
不同型号的汽车通常具有不同的造型,包括不同的外形尺寸,如整长、整宽、整高、轴距、轮距和前后悬,不同的外部造型如前后保险杠、格栅和前后组合灯的造型等等。这些造型的不同体现在车身覆盖件上就是具有不同走向的分块线以及由分块线分割出的不同形状的覆盖件。分块线作为汽车造型整体的一部分,并不是在汽车产品设计之初就确定好的,而是当整个汽车造型形状确定后综合考虑汽车造型优化、汽车各覆盖件总成装配的实际情况以及制造厂的工艺水平协调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ABS、EBD和BA     
现代汽车上最主要的安全装备当属ABS,ABS的英文全称anti—lock brake system.意为防抱死制动系统.又称制动防抱死系统.其作用是在汽车制动过程中控制车轮不锁死。大量的研究试验表明.汽车在制动时.车轮与地面之间处于似转非转的状态时,轮胎的纵向、横向的抓地力都最强,这不仅意味着汽车这时获得的制动力最大.而且此时汽车还能够准确地转向.这对遇有突发事件.在紧急制动中还要通过转动方向避让障碍物非常重要。车轮在制动中如果锁死不转动,就会导致:①后轮先锁死.车辆必将出现侧滑甩尾;②前轮锁死.汽车将无法进行转向:③前后车轮都锁死.还会延长制动距离和加剧轮胎的磨损。因此ABS的第一位作用是防止后轮锁死避免汽车制动侧滑:其次是防止前轮制动抱死,保证转向有效:减少制动距离是第三位考虑的。  相似文献   

18.
专家门诊     
读者免费咨询电话:13971609317咨询时间:周二、三、四、五上午8:30-10:30读者免费咨询电话13971609317咨询时间周三四五上午8301030微博:http://weibo.com/u/2625116770,搜索"汽车医生熊荣华"特别提示:由于熊荣华老师工作繁忙,请不要在其他时间电话咨询,以免影响他的工作和休息,敬请谅解!如不是很紧急的问题,也可发送邮件到editor@motorchina.com咨询。Q熊老师您好!现在汽车由积炭引起的故障越来越多,很多车主不喜欢用拆卸汽缸盖的方法清除积炭,所以各种汽车免拆清除积炭的产品应运而生。请问免拆清洗能清洗干净吗?对发动机有没有危害?清洗中有哪些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9.
前一时期,我单位一辆解放CA141汽车制动阀发生故障,其现象是:当气压升至0.7MPa以上时踏制动踏板,后轮无制动,但前轮制动良好.经拆检制动阀通往后轮制动气室的管路,发现气压很低,但输入管路中气压却正常,说明故障出在制动阀. 1.故障分析根据上述情况,我们对制动阀进行分解检查,但未发现异常,于是便象以往解决老解放那样首先对其平衡  相似文献   

20.
<正>Do you Know?大众汽车MOB平台斯柯这全新明锐是上海大众首款MQB平台车型,也是引进的来自MQB平台的第一款三厢车型。因此全新明锐在技术创新上有许多优势。MQB平台提供了可变的轴距、前后悬、宽度等设计尺寸,使得车辆造型拥有较大的灵活性,同对车身形式具有较强的衍伸性。MQB平台采用了大量的轻量化技术,在保征舒适性、安全性的前提下,使得全新明锐的整车重量得以降低。模块化设计令前悬、后悬、前轮距、后轮距等都可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