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船员人身伤亡赔偿的责任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船员人身伤亡赔偿的责任基础进行探讨,认为在民事责任竞和的情况下,船员可以选择行使请求权,同时建议在我国的船员立法中,应当确立船员人身伤亡侵权损害赔偿的无过错责任制。  相似文献   

2.
吴剑平  张悦 《世界海运》2005,28(4):42-44
依据我国《海商法》的有关规定,认为互有过失碰撞的船舶对其造成的船员、旅客的人身伤亡应该承担连带责任,同时对船员与旅客的人身伤亡的法律救济及责任限制进行了论述。对于船员而言,不同的诉因将导致不同的赔偿责任和责任限制的适用。对于本船旅客侵权索赔,本船可以在责任份额内适用责任限制,而他船不能援引责任限制,并承担连带责任。  相似文献   

3.
《世界海运》2017,(9):41-45
船员对航运业的发展起着制约和促进作用,所以应当尽力保障船员的权益。船员是一个特殊的职业,一旦船员发生人身伤亡事故,应当注重保障船员的权益。从分析船员与船东的法律关系入手,研究船员及其家属从何种渠道获得赔偿救济,如用人单位的赔偿、第三人的侵权损害赔偿以及工伤保险补偿等。在对上述赔偿进行研究的基础之上,着重研究工伤保险赔补偿和侵权损害赔偿的关系,以求能使船员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  相似文献   

4.
由于我国目前尚无完善的人身伤亡赔偿制度,在处理海上人身伤亡赔偿纠纷中缺乏统一严密的制度可资遵循,给海上人身伤亡赔偿纠纷的解决带来了很大难度。通过对《海商法》关于海上人身伤亡损害的相关规定的分析来确定责任主体在不同情况下所应承担赔偿责任的性质。同时,根据《民法通则》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表明请求赔偿的权利人的范围和顺序,以及直接赔偿义务人与间接赔偿义务人的分别应承担的赔偿责任。以期待能够为类似纠纷的解决提供一点参考。  相似文献   

5.
《世界海运》2009,32(11):42-45
船舶碰撞造成船员人身伤亡后的索赔问题是关系到受害船员及家属利益的重大事宜,同时涉及碰撞当事船舶,工伤保险机构等赔偿主体,在解决受害船员的工伤保险赔付和民事侵权损害赔偿的关系问题上存在较大争议,使得如何处理好上述两者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一、公约明确规定了船东对于船员人身伤亡的赔偿责任 公约对作为船员雇主的船东设定了一系列责任,其中的大部分责任船东通常会安排保险.公约规定:(1)船旗国应当确保海员有权利得到遣返(包括在船东破产时得到遣返)而不向他们收取费用;(2)在因就业而产生的疾病、受伤或死亡导致的经济后果方面对海员予以保护;(3)确保在船舶灭失或沉没时对海员进行赔偿.  相似文献   

7.
海上人身伤亡损害赔偿责任限额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法律对海上人身伤亡损害赔偿的规定并不完善,作为民法之侵权行为法和海商法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海上人身伤亡损害赔偿制度,其理论基础研究在民法学界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针对现有法律法规对海上人身伤亡损害赔偿之责任限额规定中存在的问题,本文运用一般的民法理论和比较分析的方法,提出了完善相关法律的建议:即在海上人身伤亡损害赔偿中,应逐步缩小涉外与国内的差距,使赔偿限额最终趋于一致,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中规定的海上人身伤亡最高赔偿限额不应适用。  相似文献   

8.
针对船员劳务合同中优先权问题进行了探讨,指出在船员与船舶所有人没有劳动合同的情况下,船员仍对劳动报酬享有船舶优先权;船员劳动服务机构就船员工资及船员人身伤亡不享有船舶优先权。  相似文献   

9.
我国对海上人身伤亡赔偿的法律规定过于简单,不足以指导司法实践,尤其是关于我国《海商法》等163条和第169条第三款中的“第三人”的范围在理论和实务界争议颇多。因此,从法律解释技术和法的价值追求两方面对之进行探讨,对于构建我国完美的海上人身伤亡赔偿体系是有积极意义的。  相似文献   

10.
文中就外派海员人身伤亡赔偿的依据和赔偿额度进行了分析,对给予外派海员合理赔偿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世界海运》2015,(12):41-45
针对雇主责任险中容易引起争议的保险责任问题,从法理原则和人文关怀的角度出发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为尽管船员本身有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但在不能排除工作劳累等工作原因可能会触发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发生的情况下,应得出属于保险责任范围的论断;船员是否在工作岗位,如从时间上判断,应以船员为登船离家起,至船员离船回到家止;如从例外角度判断,在该时间段内,除非船员上岸时由于自身的违法行为,否则都应视为在工作岗位。针对船舶碰撞等侵权行为导致船员人身伤亡情形下,侵权方的赔偿是否应抵销保险赔付的问题,认为侵权方的赔偿应按保险代位求偿权可以得到清偿的比例从责任保险人应赔付的金额中扣除。  相似文献   

12.
海上人身伤亡中的"第三人"应包括船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对海上人身伤亡赔偿的法律规定存在阙如,在司法实践中引发不少争议.如关于我国<海商法>第163条和第169条第三款中的"第三人",由于法律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对其应包括哪些主体,在理论和实务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从法律解释技术和法的价值追求两方面对该问题进行探讨,对于构建我国完善的海上人身伤亡赔偿制度是有积极意义的.  相似文献   

13.
论海上人身伤亡中的精神损害赔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航运、港口作业、捕捞等为主体的海上各行各业,尤其是航运业一直是事故频发的行业,动辄就会出现人身伤亡的情况,而伤亡一旦发生就不可挽回,给受害人及其家属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难以弥补的精神损害,于是事后的人身损害(包括精神损害)赔偿机制就成了缓解和弥补当事人及其家属损害的唯一救济方式。但是,我国目前对于海上人身伤亡尚无一套统一而严密的法律制度可循,司法机关在处理相关纠纷时依据的是最高人民法院的一系列司法解释,而且其中主要的还是一般性的人身损害赔偿的规定,这在实践中通常会造成司法混乱。因此,在当前各界都主张对《海商法》修改的契机下,本文对海上人身伤亡中的精神损害赔偿的讨论就显得有了较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于新平 《世界海运》2012,35(4):43-44,49
依照我国法律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期间受到人身损害,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但雇员有故意或重大过失行为的,应减轻或免除赔偿义务人的赔偿责任。雇主雇佣船员为其看船,船员在看船期间擅自过量饮酒,构成重大过失,不慎落水溺水死亡,自己也应承担一定的责任。  相似文献   

15.
所谓人身伤亡的侵权行为是指对受害人的生命权、健康权的不法侵害。因船舶碰撞、港口作业、渔业捕捞作业造成人身伤亡事故时有发生。正确处理好此类案件,对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规范航运秩序均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造成人身伤亡事故的种类、责任原则、赔偿依据、赔偿范围几个方面,根据《民法通则》、《海商法》的基本原则,结合审判实践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韩国有关船员灾害赔偿的法律主要有《韩国产业灾害补偿保险法》、《韩国船员法》及《韩国船员保险法》。这些法律根据不同标准从灾害赔偿的适用对象及补偿范围等方面对船员的灾害赔偿作出了比较明确、具体的规定,其中的一些制度很值得我国船员立法予以借鉴。  相似文献   

17.
中国是海运大国,是世界上拥有海员最多的国家。我国法律对海上人身伤亡损害赔偿的规定存在诸多问题,急需完善。文章针对现有的海上人身伤亡损害赔偿责任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做出阐述,以探寻更为合理的海上人身伤亡损害赔偿制度。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职业稳定性影响因素,结合我国船员职业发展特征,总结分析了我国船员职业发展稳定性的影响因素,进而对提高我国船员职业稳定性的相关对策建议进行了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19.
海事精神损害赔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旭成 《水运管理》2005,27(8):26-28
通过对《民法通则》、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司法解释的分析研究,论述在海上事故中造成人身伤亡时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赔偿权利义务主体以及确定海事精神赔偿数额所应考虑的因素。  相似文献   

20.
徐少林 《中国水运》2006,6(5):177-180
在船舶责任的特殊领域(船舶污染损害、残骸清除和海上旅客人身伤亡领域),相关国际公约和国内立法均建立起强制保险制度,以保证对受害人的充分赔偿,并赋予索赔人对保险人的直接索赔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