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隐痛     
李政平  朱江 《驾驶园》2001,(10):13-14
石砚石曾红幼年丧父"爸爸出远差去了" 石砚是一个看上去活泼又有几分忧郁的男孩,今年7岁,上小学一年级.见小伙伴经常得到父母的呵护,心里很不是滋味,他快两年没有得到爸爸的呵护了.每提及爸爸,爷爷、奶奶、妈妈都说:"出远差去了.""爸爸出远差了,到底什么时候才回来呢?"他盘算着、盼望着……在他童稚的心里,爸爸总有一天会突然出现在他的面前……  相似文献   

2.
《摩托车信息》自从1987年第1期出版以来,一直就受到各界人士的青睐。如今,她已迎来了100期和9岁生日。在这里,我向她表示衷心的祝贺! 《摩托车信息》,她服务行业、服务企业、服务读者。更重要的是她给我爸爸带来了及时可靠的信息,给我和妈妈带来了宝贵的知识。因此,我们一家都喜欢她。爸爸是一家摩托车发动机厂的科技人员,出于工作的需要,他爱好摩托车,更爱看《摩托车信息》;他不光看,而且还给《摩托车信息》投稿。他对我说:“《摩托车信  相似文献   

3.
中国宗申车队在燃油车运动领域里征战了12年,历经了无数国际国内大小战役。从国内全国公路摩托车锦标赛到中国超级摩托车锦标赛;再到亚洲公路摩托车锦标赛、亚洲杯公路摩托车锦标赛;直至世界摩托车耐力锦标赛、世界超级摩托车锦标赛(WSBK)和世界摩托车大奖赛(MotoGP),都烙下了中国宗申车队深深的足印。他们赢得了无数的荣誉,其中最骄傲的是摘取世界摩托车耐力锦标赛的年度总冠军,创造了中国车队在世界摩托车运动中最好战绩。2011年,中国宗申车队转变新思路、新观念,迈向新能源运动领域,全  相似文献   

4.
阿哲在路上     
正张哲,80后,北京市人,在外企从事技术管理工作,痴迷摩托车,酷爱在路上。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一个平常的夏日午后,童年的我正在大杂院里专心听爷爷讲故事,忽然听到从外面胡同里传来了"突突突"的声音,我便急忙跑到院外一探究竟。原来是老叔骑了一辆崭新的黑色嘉陵90(也许是70)摩托车来看望爷爷。看我围着摩托车前后左右地打量,问东问西,老叔说:"要不我带你兜一圈儿吧!"那时我还太小,老叔把我抱上车,坐在他  相似文献   

5.
爱"玩"的江文远又踏上了征程. 江文远是四川乐山人,生性喜欢山水,又在旅游部门工作,自然是有许多逛山水的良机,他骑摩托车远游的原因非常简单:爱骑摩托车,爱旅游,附近的风景游遍了就想出去看看.就这样,爱"玩"的江文远在48岁时开始了单骑万里行.1999年5月,他自驾力帆LF100-2型摩托车从夹江出发,单骑旅游云南、贵州、重庆,途经70余县,完成了第一次一万余公里的西南之行;之后的两年里,他又驾驶摩托车陆续旅游了川北、川南、川西的数十个地区,还两次翻越夹金山、巴朗山.  相似文献   

6.
《摩托车》2017,(7)
正上世纪90年代初,刚接触到摩托车的我就爱上了摩旅,有空就一个人骑车到处跑。那时还没有"车迷"的概念,我也不清楚本地车迷圈子的状况,只知道一个人疯跑。进入新千年,因工作原因逐渐接触到市区和郊区车迷之后,我才发现:我只是徐州地区的第二代车迷,在我之前,我的那帮车迷老大哥们早已玩得风生水起,他们所达到的高度令我钦佩;他们所取得的成就,即使是放在今天也值得骄傲。他们是徐州地区摩托车运动的开拓者,他们用不懈的付出和坚持,在中国摩托车运动的史册中画上了浓重的一笔……  相似文献   

7.
HELLO,摩托     
雷虎 《摩托车》2011,(2):106-108
1885年,当德国人戈特利伯·戴姆勒将一台马达安装到一辆带框架的自行车上时,他怀揣的只有机械师的骄傲,他兴奋地用马达的谐音和它打招呼:hello,摩托。他没有想到,从此,摩托车会成为"男人的新装",他更没想到,摩托车会成了我们生活中的"不可或缺"。在那些光影交错的摩托车题材电影中,摩托车以它张扬显摆的造型,风驰电掣的速度和激情奔放的品格。与爷儿们"车人合一",把男人情怀展现得淋漓尽致。电影中摩托车只有两种用途:旅行和耍酷。一箭双雕,射中了男人爱流浪、爱闷骚的基因。因此,有摩托车的地方,就能嗅到飞扬的男性荷尔蒙。  相似文献   

8.
《摩托车》2017,(5)
正"从娃娃抓起"这句口号喊了一个世纪,各行业也都在为了口号做着不同的尝试。而在今天,这句口号更多是喊在学习和补习上,能够在其他方面开创先河的成功案例实在是凤毛麟角,更别说在摩托车运动这个很多成年人尚且避之不及的领域,"从娃娃抓起"喊起来突出一个无力的感觉。可就在三年前,一位来自深圳的爸爸把自己的孩子推进了摩托车运动圈子,并一发不可收拾,创立了国内首家儿童赛车学院,正式为更多家庭和儿童进行系统性的教学和训练,把"从娃娃抓起"这个口号付诸了行动,这个人就是NIU国际儿童赛车学院创始人周立。  相似文献   

9.
摩友老连     
"走火入魔"是用来形容一个人对做一件事的痴迷程度,今年46岁的大庆采油工程研究院修理工连玉生对摩托车的喜爱就有过之而无不及。要是一天不见摩托车,他浑身不自在,觉就睡不香。等到第二天,一定要到车库骑在摩托车上"嗄悠"几下,心里才舒坦,即便是心脏病发作,见到摩托车也会好许多。骑了6年摩托车,老连先后便换了10辆车,  相似文献   

10.
正"爸爸!你慢点儿!"在安徽省安庆市的一条干道上,一个坐在摩托车上、被夹在爸爸和妈妈中间的小男孩大声喊出这句话。安撇省是我国目前为数不多向靡托车完全开放路权的省份,所以这边的摩托车骑行环境和市场都很不错。但在笔者观察看来,与之不够匹配的是摩托车驾驶员的安全驾驶愆识和行为,仅仅是饭后散步的十余分钟内,逆  相似文献   

11.
摩托伴一生     
31年前,第一眼看到来村里送信的幸福250A,我就预感到摩托车将在我的人生里扮演一个重要角色, 总认为来村里送信的"电驴子"神奇无比,巧合的是命运之神也让父亲当上了邮递员,他也骑上了绿色的幸福250摩托车.贫穷的童年平淡无奇,父亲和他的摩托车给我带来了无尽的乐趣.  相似文献   

12.
阿明对摩托车已达到痴迷的程度.几年来,他买一辆车又卖一辆车,至今已换过几个品牌好几辆车了,新买的这辆嘉陵250更成了他的心肝宝贝.摩托车对他来说,上下班时是他代步的工具;散步(兜风)时似乎是他手挽手的伴侣;长途旅游时便成了他的骄傲;维护保养时就像他在精心呵护着的儿子.为此,他买了不少摩托车方面的书籍,摩托车类的杂志更是见一本买一本,日积月累,他具有的广博精深的摩托车方面的知识,不亚于一个专家.上至国家对摩托车产业的政策和摩托车产业的发展方向,中到全国及世界品牌摩托车企业产销量的增减变化,下到摩托车的结构到每一个零部件的技术的更新材料的优化,他都可以说得头头是道,如数家珍.如果哪一次摩托车专业会议请他去作一报告,他定会亳不逊色地讲它个三五小时而且让听众口服心服.他那漂亮而贤慧的妻子经常不无妒忌地揶揄他:耶!你对摩托车好像比对我还上心呢!……  相似文献   

13.
我是一个性格外向、开朗、活泼,带有三分野性的女人."爱"上摩托车是因为我的男人,是摩托车成就了我与他的夫妻情缘,是他对摩托车的痴迷感染了我,使我也"爱"上了摩托车,但也是他对摩托车的痴迷使我常常会被酸酸、苦苦的感觉笼罩着,使我觉得他对摩托的痴迷超过了他对我的爱恋,车友们经常开玩笑说:"在他心里我永远都是第二位,摩托车永远是第一."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对于一个女人来说,她只想有个温馨的家,有个疼她爱她的男人,更希望她的男人会对家有责任心.在女人的世界里这些似乎是很容易做到的,但在男人的世界里这些似乎很难,尤其是我的男人.  相似文献   

14.
我是一个性格外向、开朗、活泼,带有三分野性的女人."爱"上摩托车是因为我的男人,是摩托车成就了我与他的夫妻情缘,是他对摩托车的痴迷感染了我,使我也"爱"上了摩托车,但也是他对摩托车的痴迷使我常常会被酸酸、苦苦的感觉笼罩着,使我觉得他对摩托的痴迷超过了他对我的爱恋,车友们经常开玩笑说:"在他心里我永远都是第二位,摩托车永远是第一."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对于一个女人来说,她只想有个温馨的家,有个疼她爱她的男人,更希望她的男人会对家有责任心.在女人的世界里这些似乎是很容易做到的.但在男人的世界里这些似乎很难,尤其是我的男人.  相似文献   

15.
塞外牛仔     
《摩托车》2015,(5)
<正>郭宝良,辽宁阜新人。车靴、皮夹克、长发,一副墨镜再搭一顶牛仔帽,单从外表看,的确与他的网名相符:塞外牛仔。在阜新、在辽宁、在东北乃至全国摩托车运动的圈子里,"塞外牛仔"的知名度甚高。不仅因为他"玩车"的资历深,更因为他几十年来对摩托车文化的坚守、推动与挚爱。特别是近几年,他的身影总会出现在省内、国内各种摩托车运动的赛事活动当中。小时候,看着大人们驾驶摩托车,郭宝良心里很是羡慕,觉得很酷,充满了男  相似文献   

16.
爱你爱不够     
《摩托车》2003,(11)
我从小就迷恋摩托车,那时,公路上奔驰的摩托较少,大多是幸福250和嘉陵CT500。家里一有骑车的客人来,我就常常围着车看个不停,摸摸这儿,动动那儿。 记得有一次去邻居家玩,看见电视里在主人公潇洒激情的玩车动作,我就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摩托车。这个计划一直在我脑中谋划着,一直到我结束学生生涯以后才得以实现。那是一个星期天,我一个人在街上闲逛,遇到从前的一位好友。无意中我听同学讲,他表哥又买了—辆新车是宗申150-A加长太子款的,特棒!想把以前的那辆旧车转让,问我是否能牵一红线。我顿时灵机一动,问了该车的一些情况后,便对他讲,自己有  相似文献   

17.
汤米的麻烦     
你知道照片上这个小家伙是谁吗?不知道?他可是我们辖区里顶顶有名的人物汤米,托尼的宝贝儿子。托尼为这个小家伙感到神气和骄傲,但也为他操碎了心。小汤米不愧是托尼的儿子,不但长得像他爸,而且也跟托尼一样痴迷摩托车,平时最喜欢的事就是让托尼用摩托车带着他去兜风。一次托尼夫妻俩带他去逛商场,走到一辆儿童摩托车(实际上是一辆外表像摩托车的带有平衡轮的电瓶车)跟前时,小家伙说什么也不肯走了,非要那辆车不可。面对着又哭又闹的汤米,夫妻俩无可奈何。托尼说:“买  相似文献   

18.
幽默     
一个青年骑摩托车准备行驶时,被后面一辆摩托车撞了一下,小青年手指着车牌子对那人吼道:“你看看我车牌号码,(00544)动动我试试。”那人指着自己的车牌子对他说:“试试就试试(44944)。” (范延庆)  相似文献   

19.
我们长沙市旅游摩托车队的"常青树"唐运章先生今年71岁了,大家都亲热地叫他唐老师。唐老师自幼热爱体育运动,已经玩了20多年摩托车,先后买过两辆50轻便摩托车、一辆五羊本田125-A、一辆铃木王125、一辆宗申125T运动踏板车。骑125的车在国道上跑,上坡时总感觉储备功率不足,于是唐老师便想买一辆功率更大、配置更好、排量在200ml~250ml之间的摩托车,这辆车的车体要轻,加速要快,车重在130公斤左右,必须配置前后盘式刹车,而且要带简易ABS防抱死装置,发动机须配散热器,他觉得这  相似文献   

20.
<正>2018年12月20日,值国家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2018中国汽车摩托车运动联合会会员代表大会在河南郑州召开。各界代表近500人出席了本次会议。会议由中国汽车摩托车运动联合会专职副主席何建东主持。中国汽车摩托车运动联合会主席詹郭军同志以"积跬步,至千里,开创汽摩运动新局面"为题做出了2018中汽摩联的年度工作报告。2018年,中国汽车摩托车运动联合会全年共计完成114场赛事,其中全国性赛事10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