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本期的主角是笔者的小老乡,一个才华横溢的80后音乐人,一个骑着摩托唱着歌行走他乡的摩旅人。还是先请他来给车友们打个招呼吧——"大家好,我叫冯丹,因为我个子大,体形偏胖,所以在朋友圈子里大家都亲昵地叫我大丹,多年来,这个亲切的称呼一直伴随着我在音乐圈子、摩托圈子里直到现在……"  相似文献   

2.
《摩托车》2020,(2)
正2020开年第一期,我们推出了全新的"摩托英豪"专题。本专题的主角是为中国摩托车行业、摩托文化发展作出贡献的团体、企业和个人。在第一期专题中,我们向读者们介绍了一个经历丰富的资深车迷。本期专题的主角不再是车迷,而是一家在车迷中享有很高关注度的车企。这是一家中国摩托车行业的老牌摩企,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屹立摩坛数十载,在"一线"的阵营中呼风唤雨。本期专题,身为70后车迷的笔者就以这些年来的所见所闻,与车友们一起回忆从前的钱江,看看现在的钱江……  相似文献   

3.
杜启弘 《摩托车》2023,(11):76-81
<正>摩托佬这个词应该是起源于广东一带的南方,泛指90年代前后大街小巷、车站码头多如过江之鲫的摩的司机。本期的主角仲宏伟不是摩的(有偿载客摩托车)司机却自称“摩托佬”。他认为,以无褒无贬平和的眼光来看,“摩托佬”的称谓非常适合他这种年过50油而不腻的中年大叔,区别是:摩的司机的骑行是为了生存,他的行走则是源于探寻的渴望……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摩托车信息》杂志创刊25周年之际,接到编辑部约稿,希望我能为这个重大庆典写点什么之后,摩托这两个字就萦绕在我这个退休赋闲人的脑海里挥之不去……它勾起了我埋藏在心灵深处那一丝丝永远无解的情结。  相似文献   

5.
《摩托车》2021,(8)
正眼下活跃在摩托圈的年轻人中,我比较欣赏的是小名"真真"的钟盛真。这个95后的摩托女孩真正爱着摩托车,爱着行走他乡,活出了专属自己的精彩。这几年里,每一次见到她之后,我最真切的感受就是:在摩托车的世界里,她的心态越发成熟,在车迷的路上走得更加坚定和执著……  相似文献   

6.
《摩托车》2021,(4)
正许小妞这期内容,花费的时间不短。这个痴迷摩托车、爱上行走他乡的陕南女孩,在说起自己时却老是"卡壳"。为了我们想要的玩车经历,她花了大约9天的时间,酝酿了很久的情绪,最终只是列出了一段"摩托简历",让我们"加工"起来非常费劲。其实,许小妞与许多车迷一样—不善用言语表达自己,只会用行动演绎精彩……  相似文献   

7.
中裕摩托祭     
莫明 《摩托车信息》2006,(17):10-10
前一阵子,广东江门的中裕摩托从行业报表中淡出,引起众多猜测,虽各说不一,却无不为中裕摩托的前程担一把心。后来,终有确切信息传来,中裕摩托已经倒闭,彻底地离开了中国摩托车舞台。中裕摩托曾经有个美好的过去,在广东江门这个摩托车重镇,除了庞然大物大长江,排在第二位的就是中裕摩托。这样一个看似优秀的摩托企业,说倒闭就倒闭了,不知到底是忧还是喜?已经倒闭了的中裕摩托,拟人化地看待应该是亡者。为亡者尊是中国文化的一种特点,但我们还是愿反其道而行之,将亡者中裕摩托挑出来是非一番,虽然有点残忍,可对中国摩  相似文献   

8.
杜启弘 《摩托车》2022,(8):80-85
<正>2006年5月30日,我在徐州《都市晨报》看到一篇有意思的报道—《3岁幼童能识别百余种汽车》。记者说,在徐州南郊的汽车越野训练基地上,刚过完3岁生日的沈连一当着大家的面,一口气说出了现场数十辆汽车的品牌和车型,又在旁边的公路上正确说出了几乎所有路过车辆的品牌型号。这个当时的幼儿沈连一,就是本文的主角,现在的摩托青年沈连一……  相似文献   

9.
兰川平 《摩托车》2012,(19):92-95
摩托车品牌中,很多厂家不约而同地选择翅膀,作为厂家标志,如本田、哈雷、摩托·莫里尼等……这次要介绍的"翅膀"是摩托·古奇。在摩托·古奇摩托车的油箱上,打的徽标是一只展翅翱翔的雄鹰,意蕴着三重含义:一是纪念摩托·古奇的创业元老之一乔瓦尼·雷弗利(Giovanni Ravelli),他在一次空难中与世长辞。  相似文献   

10.
胡羽 《摩托车信息》2006,(20):44-47
百年前美国摩托车手联盟(FAM)开维权先河百年后美国摩托车协会(AMA)致力立法规章2003年,对于美国摩托车行业来说,是一个十分重要且值得纪念的"双百"年份。其一,美国哈雷·戴维森摩托车制造公司,迎来了辉煌鼎盛的百年诞辰;其二,以摩托车手权力运动为己任的美国摩托车手联盟(FAM),昂首挺胸走过了百年的风雨历程。1903年,一群摩托车发烧友为了"创建一个保护自身利益的全国群众团体"这个共同目标,志同道合地走到一起来,联手创办起美国摩托车手联盟。美国摩托车手联盟从成立伊始,不仅为摩托车竞技运动筹划统一规则,而且对加入联盟的每一位摩托车手活动详细记录,并竭尽全力维护摩托车手的正常驾驶权利。面对美国各地高速公路寥寥无几的落后状况,他们发起了声势浩大的"修好路,开摩托,保安全"倡导运动,力促美国政府下大力气建造和维护高速公路;目睹美国各地摩托车驾驶执照互不认可的怪现状,他们发起了席卷全国的"一个国度,一个执照"的维权运动,推动美国政府颁布了统一全国摩托车执照的法令,使得摩托车手在州与州之间穿梭时再不必为领取新的执照而劳力烦心。  相似文献   

11.
流云  沐念 《摩托车》2013,(11):76-79
对摩托车进行改装,已成为许多车迷摩托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通常所说的改装基本都是在原有车型的基础上"再加工",若是自己造车,是否也能归于改装的范畴?本文的主角有点不太同意大家称他的作品为"改装车",因为这车的确不是改出来的,而是他一丁一点做出来的……  相似文献   

12.
《摩托车》2020,(5)
正2020年春节期间,编者跟一个河南信阳地区的读者微信聊天,听他说起一件事:他在2019年中秋节走311国道路过徐州西郊的铜山区时,在政府门前的"善行义举"宣传栏里看到一个玩车人的介绍。他说政府宣传部门对这个摩托车迷的介绍充满正能量,肯定是个有故事的人,建议我做一期他的内容。聊过天的第二天下午我就去了城西的那个宣传栏,一看人物照片和内容,乐了。橱窗里的"徐州好人",原来是我认识多年的车迷三哥。三哥,本名周长彬,生于1967年,因排行老三,本地车迷圈的车友们都叫他三哥。因忙于工作,两年没见三哥了,想不到他已成为政府"善行义举"的模范。忍不住替他高兴,也有点埋怨自己失职—身为摩托车媒体从业者,身边有一个这么"正能量"的车迷却毫不知晓,还要外地车友来提醒……于是,立马联系三哥,挤牙膏般,让不善言谈的他一点一滴挤出了自己的摩托故事……  相似文献   

13.
2011年对中国摩托车行业来说注定是一个震荡之年,同时又是精彩之年。它就像一部国产武侠大片,演绎着本就不平静的摩托江湖的那些事,情节跌宕,扣人心弦:各大帮派争地盘,抢份额招数频出,花样不断;真假国Ⅲ龙蛇混杂……一幕幕精彩的演出,让我们从中看到了中国摩托人对其行业的坚守与执着,看到了行业的梦想与希望。只要坚守这份热爱,行业的春天将不再遥远。  相似文献   

14.
正每个人在一生中都会经历许多幸福时刻,而婚礼,无疑是人生中最大的幸福之一。现在,越来越崇尚个性的人们让婚礼的形式多变,但最个性的婚礼却属于摩托人。对摩托车迷来说,一场"摩托化"的婚礼无疑是车迷路上和人生之旅的一个亮点;对于这个圈子而言,越来越多的"摩托婚礼"正在成为摩托文化的一个载体。许多未婚的车迷都想将摩托车融合到自己的婚礼中,但囿于所处环境和当地车迷圈条件,执行难度是  相似文献   

15.
蓝素琼 《摩托车》2005,(10):34-36
每年3月,戴托纳摩托周就会光临美国,佛罗里达州的戴托纳海滩上举行的这个摩托车盛会,空前热闹,吸引着很多摩托车爱好者。如果不能亲赴这种集狂欢、竞赛、展览于一体的摩托周当然是件很遗憾的事情,幸好有各大媒体的介绍和报道,聊且算是“望梅止渴”吧。这次,请跟随我们一起,对20  相似文献   

16.
周婷 《摩托车信息》2007,(11):41-41
在江苏省徐州市,只要你向玩摩托的车迷打听"摩托世界"没有不知道的."摩托世界"原来是网络中的一家摩托论坛,这个论坛自2005年5月创立后访问的人数越来越多,截至2006年12月,其人气已在国内摩托论坛上处于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17.
《摩托车》2021,(3):80-85
在国内摩托圈,父子或者父女都爱摩托车的家庭并不罕见,但像孔祥琦家这种祖孙三代都是铁杆车迷的摩托家庭却是不常见的。从首都北京到呼伦贝尔大草原,从彭城徐州到大理古城,这个一直在路上的摩托家庭,演绎着在他乡的不同精彩……  相似文献   

18.
《摩托车》2020,(6)
正这几年里,大批车迷成为本刊"在他乡"栏目的主角,他们精彩的车迷经历感动着、影响着我们,也让我们坚持把这个栏目做下去。何为在他乡?对于车迷而言,在他乡就是一种摩托生活的状态,这状态在呈现形式上又因人而异、缤纷多彩。在他乡更是一种情怀,让骑士胸中燃烧着行走天涯的激情……  相似文献   

19.
《摩托车》2019,(11)
<正>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发展至今,庞大的中国摩托车迷群体已呈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近年来,除了众所周之的数量庞大的摩托俱乐部之外,一种新兴的车迷组织正在迅速发展壮大,在某种程度上甚至有取代常规摩托俱乐部的势头。本期专题,我们将带着车迷们走近这个特殊的摩托群体—摩托群,了解其背后的故事,探寻其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摩托三味     
摩托骑了十年,路程走了近十万,不但没有摔断胳膊碰破头,反而骑出了一番滋味。骑摩托的好处首先就是快。想办什么事,上车点火给油,"嗡"地一声跑起来,几十里的路程眨眼功夫就到,该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