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车辆混合动力系统的结构分析与动力控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魏跃远  林逸  林程  申荣卫 《公路交通科技》2006,23(11):133-136,140
为了有效的实现行星齿轮机构的动力耦合功能,分析了双动力源与单排行星齿轮机构连接方式的系统效率,提出了实现混合动力汽车多种工作模式的结构方案,建立了行星齿轮机构的动力学模型,针对启动加速这一工况,建立了电机助力的控制策略,基于matlah/simulink建立了仿真模型,基于该模型进行了加速工况动态仿真并获得了良好的控制效果。该分析有助于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匹配与优化控制。  相似文献   

2.
利用在Matlab对混联式混合动力汽车进行建模仿真,将整车分为5个子模型,分别是车辆动力学模型、行星齿轮模型、发动机模型、能量管理模型和电力驱动模型,并对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的动力耦合部件——行星齿轮机构进行了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3.
一种新型混合动力汽车驱动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甫  谢利理 《汽车技术》2005,(1):15-18,39
在丰田公司Prius混合动力汽车的驱动结构及其控制策略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多模式混合动力汽车驱动系统的实现方案。该方案采用了行星轮系和4组齿轮副的传动机构,实现了驱动机构在7种工作模式下的连续传动。  相似文献   

4.
混合动力汽车用行星齿轮机构的理论研究与仿真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步曦  杜爱民  薛锋 《汽车工程》2006,28(9):834-838,853
对差动行星齿轮动力分配装置进行了详细的计算分析,确定了分析计算行星排特征参数p的一般方法。从混合动力汽车特点出发,定量计算动力部件同行星齿轮系统中3个构件的6种不同连接关系,确定其作为动力分配装置的最佳型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混合动力汽车各动力部件的性能特征,分别对发动机、电动机、发电机和蓄电池进行了选型及建模,并完成了仿真计算。  相似文献   

5.
提出一种基于无级变速传动(CVT)与行星齿轮机构的新型功率分流式混合动力汽车耦合系统,分析其工作模式,并建立其动力学模型,以获得其混合驱动模式下的动态特性.  相似文献   

6.
自动变速器的双排行星齿轮机构有辛普森式、拉威挪式和串联式。这几种齿轮机构在实际应用中都比较普遍。现以通用了THM440—T4变速器为例介绍串联式行星齿轮机构的动力传递。 如图1所示,从变速器整体看,发动机的动……  相似文献   

7.
混合动力汽车行星耦合传动系统的图论建模及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混合动力汽车行星耦合传动系统的图论模型。采用行星耦合机构邻接矩阵和构件邻接矩阵的组合来描述图论模型,并根据邻接矩阵输出编码来判断传动系统的同构方案。在考虑行星耦合机构和各构件的转动惯量的基础上,基于图论模型分别对单、双排行星耦合机构传动系统进行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为后续性能分析和传动方案优选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基于对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的两种耦合(转矩耦合或转速耦合)方式的结构和运动特性的分析,提出了一种转速耦合与转矩耦合交替工作的动力耦合系统,并根据行星齿轮机构的转速特性的分析计算了系统的结构设计参数。在MATLAB/Simulink平台上对该系统进行了联合仿真,结果表明:其动力性指标满足设计要求,而且与其他单一耦合系统相比,在动力性能指标相同的情况下,能有效减小动力部件的尺寸和质量。  相似文献   

9.
图1所示为北京现代悦动车A4CF1型自动变速器双排行星齿轮机构装配剖视图,图2所示为动力传递原理图,换挡执行元件的工作情况见表1所列,前、后行星排正面图如图3所示。  相似文献   

10.
4.行星齿轮机构不同的组合方式 由以上行星齿轮机构传动比分析可知,简单的行星齿轮机构不能满足汽车行驶时对不同速比(包括倒档)的要求,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常常采用多个单排行星齿轮机构进行串、并联或换联主从动构件的方法来满足汽车行驶档位的需要。将两个单排单级行星齿轮机构组合起来形成的双排单级行星齿轮机构,称为辛普森结构;将一个单排单级行星齿轮机构和一个单排双级行星齿轮机构按特定的方式组合起来,称为拉维那式行星齿轮机构。  相似文献   

11.
基于行星齿轮运动分析,本质反映了共用行星轮组合式行星齿轮变速机构的传动特性,并对某8速自动变速器的传动原理进行分析,提供了各挡传动比的计算方法。基于行星轮的分析方法,为研究复杂行星齿轮机构传动问题和设计汽车自动变速器提供了具体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传统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换挡过程中的动力中断问题,同时提高整车动力性与经济性,提出一种将行星机构安装在AMT输入端构成的新型自动变速器(N-AMT),并对N-AMT基本结构进行详细介绍,同时就驻车、起步和换挡过程中行星机构工作模式进行详细分析。首先根据最大、最小传动比、挡位数和相邻速比的设计要求对N-AMT进行速比初步设计,然后结合AMT换挡和双离合(DCT)换挡各自特点,以动力性为约束,NEDC工况最佳燃油经济性为目标进行遗传算法速比优化设计。利用速比优化设计方法进行不同挡位N-AMT方案设计,并根据动力学关系建立整车模型,对N-AMT进行动力性与经济性分析。综合考虑不同挡位数方案的分析结果和变速器结构成本等因素,确定8挡N-AMT为最终设计方案。最后对8挡N-AMT进行台架、起步和顺序换挡试验。研究结果表明:8挡N-AMT的NEDC循环工况油耗为6.38 L·(100 km)-1,较5挡AMT原型车工况油耗6.95 L·(100 km)-1减少了8.86%;N-AMT可以有效消除部分挡位间动力中断的问题,在30%加速踏板开度下,8挡N-AMT的起步时间为1.55 s,较5挡AMT起步时间1.61 s减少了3.7%,整车动力性得到提高;N-AMT换挡时间保持在1.05 s以内,且换挡平顺性较好。  相似文献   

13.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总体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插电式混合动力已成为新能源车型发展的主流。文章以一款中级前置前驱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为例,给出了动力总成总体设计方法,对行星轮机构、电控离合器及单向离合器等几种动力总成复合装置方案进行了对比,针对所选定的结构方案分析了相应整车工作模式,对动力系统性能进行了仿真,确定了动力系统总体方案。  相似文献   

14.
The hybridization of the conventional thermal vehicles nowadays constitutes a paramount importance for car manufacturers, facing the challenge of minimizing the consumption of the road transport. Although hybrid power train technologies did not converge towards a single solution, series/parallel power trains with power-split electromechanical transmissions prove to be the most promising hybrid technology. In fact, these power trains show maximum power train overall efficiency and maximum fuel reduction in almost all driving conditions compared to the conventional and other hybrid power trains. This paper addresses the model and design of the electro-mechanical configuration of one of the most effective HEV power trains: case study of the 2nd generation Prius. It presents the simulation work of the overall operation of the Toyota Hybrid System (THS-II) of the Prius, and explores not only its power-split eCVT innovative transmission system but also its overall supervision controller for energy management. The kinematic and dynamic behaviors of the THS-II power train are explained based on the power-split aspect of its transmission through a planetary gear train. Then, the possible regular driving functionalities that result from its eCVT operation and the energy flow within its power train are outlined. A feed-forward dynamic model of the studied power train is next proposed, supervised by a rule-based engineering intuition controller. The energy consumption of the THS-II proposed model has been validated by comparing simulation results to published results on European, American and Japanese regulatory driving cycles.  相似文献   

15.
液压传动柔性特征适用于起步工况,机液传动高效无级调速特征适用于作业工况,机械传动高效变速特征适用于转场工况。分析集液压传动、机液传动和机械传动为一体的多模式机液复合传动装置的设计思路在汽车工程上具有理论研究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研究了机液复合传动的功率流传递机理,分析了换挡机构处于功率分流机构、复合传动机构、功率汇流机构和后置换挡机构一处或多处时,分段式机液传动装置各自的性能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功率分流传动方式多适用于中小功率车辆,且马达转矩与传动装置输出转矩比值保持不变;功率汇流传动方式多适用于大功率车辆,使小功率液压件传递大功率成为可能,并能够在输出端起到减速增矩的效果;功率分流和功率汇流互换的传动方式可通过控制行星齿轮双接口及后置换挡机构,保证机液复合传动在不同速度分段中的高效运行;当换挡机构在行星齿轮之间时,可在2个不同区段改变行星齿轮机构的特性参数,使得在整个工作区范围内保持合理的功率配额;当采用多段式行星齿轮功率汇流传动方式时,后置换挡机构扩大了传动装置转速和转矩的覆盖范围。根据上述5类机液传动设计思路,提出对应的多模式机液复合传动装置设计方案。以一款用于扫地车的机液复合传动装置为研究对象,进行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确定相关参数,绘制调速曲线和效率特性曲线,并对其挡位切换优化问题做了简要介绍。该方案充分利用液压传动的无级调速性能和机械传动的高效变速性能,较好地满足了车辆起步、作业和转场工况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新型混合动力汽车动力切换动态过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对基于行星齿轮机构的新型混合动力系统由纯电动驱动切换至发动机驱动过程中的转矩波动进行研究,建立了新型混合动力传动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对动力切换过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该过程的转矩协调控制策略,并通过仿真和台架试验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转矩协调控制策略能有效减小纯电动驱动切换至发动机驱动过程中的转矩波动和对整车的冲击.  相似文献   

17.
As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interests increase, the need for eco-friendly vehicle such as an electric vehicle (EV) has increased rapidly. Various research of enhancing EV powertrain efficiency and relibility have been studied. In this study, 2-speed shift gears mechanism is designed by using simpson type planetary gear train. This transmission has two planetary gear unit. Gear position is determinded by which ring gear is fixed. Internal components of the transmission are designed for satisfying the required specification of EV. We analyze gear strength, gear mesh efficiency, and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By manufacturing the transmission prototype and performing some experiments, we verify the application suitability of this transmission.  相似文献   

18.
工程车辆智能换挡规律的仿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装载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工程车辆自动变速系统的结构及原理,建立了工程车辆电控自动变速系统组成原理图。针对工程车辆的作业特点,以适应性和在线实时性等综合性能最优为控制目标,确定了工程车辆智能换挡规律控制原则。基于仿人智能模糊控制方法,对换挡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建立了装载机动力传动系统动态仿真模型,并应用Matlab/Simulink软件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将仿人智能模糊控制方法应用于工程车辆智能变速系统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