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橡胶悬置动特性试验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橡胶悬置动特性试验的分析模型,详细讨论了橡胶悬置本身的质量、结构阻尼以及输入端质量对其原点和跨点动特性的理论值和测试结果等的影响,有助于正确进行橡胶悬置的动特性试验和数据分析。  相似文献   

2.
冯振东  王立公 《汽车工程》1994,16(4):193-198
本文建立了带惯性通道的解耦盘-膜式液力悬置动特性的力学模型和数学模型,对其动特性的表征参数如动刚度,滞后角和力传递率等进行了仿真计算,与试验相比,二者吻合良好。此外还分析了模型参数对动特性的影响。本文为此类液力悬置动特性的设计计算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轮胎滚动速度效应对轮胎侧偏动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尚进  管迪华 《汽车工程》2000,22(6):377-380
在利用试验模态参数建立轮胎侧偏非稳态模型基础上,本文重点分析了轮胎滚动速度效应对侧偏动特性的影响。解析模型计算结构的变化趋势和文献的试验研究结果一致。表明计入轮胎滚动所带来的速度对侧偏动特性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它会对不同速度下行驶汽车的操稳性及横向振动产生影响。滚动速度效应对轮胎侧偏特性影响的成功建械表明了利用模态参数对轮胎建模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4.
基于Fancher模型采用最小二乘算法实现了钢板弹簧动刚度拟合,仿真与试验对比结果表明,Fancher模型具有较高的拟合精度,能够较好地模拟钢板弹簧的迟滞特性。进一步基于不同组数和行程的试验结果进行拟合精度研究,结果表明,基于2组试验数据即能够实现高精度拟合。结合2组动刚度试验结果和Fancher模型,通过参数辨识即可获取钢板弹簧动刚度特性,能够达到显著降低试验成本、缩短试验周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应用非线性空气弹簧模型,研究了空气悬架整车的动力学仿真和主观评价。结合空气弹簧频率、振幅相关性模型与Simulink仿真,给出了空气悬架整车7自由度模型,对比了不同路面情形下悬架动行程和簧上加速度的均方根值和功率谱密度。从时域和频率2个角度分析了不同速度、路面及减振器阻尼情形下空气悬架整车的动态特性。对装有不同空气弹簧的整车进行主、客观试验测试。结果表明:悬架动行程预测误差小于7%,簧上位置加速度共振峰值预测误差小于6%,共振频率预测误差小于6%;从而验证了所提模型的普适性和精确性;反映了带空气悬架整车的动态特性,解释了平顺性主客观试验的机理。  相似文献   

6.
基于泥质红砂岩粗粒土填料,采用MTS分别模拟地震荷载、交通荷载、加-卸载多循环荷载进行大尺寸模型试验,研究了钢网面板土工格栅加筋土挡墙在上述荷载作用下的动力特性,获得了不同峰值的水平地震激励下模型挡墙不同位置的水平动位移、竖向动位移峰值响应等实测值;采用不同频率、不同幅值的竖向交通荷载正交试验法,获得了该模型挡墙在重复荷载作用下的最大水平变形、最大沉降量及位置等动力特性参数值;通过7种荷载、21组加卸载循环试验,获得了加一卸载多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实测沉降值。试验结果表明:该加筋结构具有整体变形的特性,是优良的抗震结构,能承受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的地震荷载;同时该加筋结构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抗破坏性,重复荷载的幅值和振动次数对结构动力变形特性的影响较大,而振动频率对变形特性的影响不显著;多循环荷载作用下该加筋结构能够明显减小不均匀沉降。过长的筋材并不能明显地改善加筋土挡墙的动力特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岩盐动力特性及累积变形规律研究匮乏的情况,分析了不同试验条件对岩盐动力特性和累积变形发展规律的影响.通过室内动三轴试验,研究了动应力幅值、围压、含水率和加载频率等影响因素作用下岩盐的动强度、动剪切模量和累积应变发展规律.基于Monismith等提出的指数模型,建立了能够合理预测岩盐累积变形的计算模型,并确定了相关参...  相似文献   

8.
惯性通道—解耦膜式液压悬置动特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范让林  吕振华 《汽车工程》1997,19(4):226-233,239
本文以Audi100轿车总成液压悬罩为例,建立了惯性通道-解耦膜式液压悬的非线;力的非线性力学模型和数学模型,对其原点动特性和跨点动特性进行仿真计算,经与试验结果相比较,二者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9.
应用Superpave沥青标准预测低温开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志栋  黄晓明 《中外公路》2004,24(3):100-103
1976年美国在宾夕法尼亚州采用6种沥青铺筑了试验路,在7年寿命期内经过对试验路路况进行评估后发现,不同的沥青结合料在寿命期内表现出较大的低温特性差别。该文主要介绍了采用Superpave的沥青规范标准对沥青混凝上路面的低温歼裂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0.
为了分析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的温度特性,对选用的2种沥青、3种矿料级配的沥青混合料进行不同试验温度条件下的车辙试验,并利用给出的Boltzmann S形成长曲线模型,量化分析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变化规律,提高了传统的60℃动稳定度的适用性。试验结果表明: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试验温度"试验结果与Boltzmann S形成长曲线有良好的相关性,不同沥青种类及混合料类型条件下曲线拟合的相关系数均在0.97以上;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随温度变化而产生突变的温度节点出现在软化点附近0~5℃,并且在选用的温度范围内,改性沥青混合料对环境温度的敏感程度整体上要大于基质沥青混合料。  相似文献   

11.
汽车发动机磁流变悬置隔振效果试验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采用四端参数法对加速度振级落差模型进行理论推导及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可测量、易操作的加速度振级落差对悬置系统的隔振效果进行试验评估。汽车发动机分别采用橡胶悬置及磁流变悬置,对采集得到的动态激振力数据进行了自功率谱函数估计,对振动加速度数据进行了频谱分析,并根据加速度频谱中二阶主频处的数据对悬置系统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磁流变悬置不仅被动隔振效果的评估结果优于橡胶悬置,而且发动机低速段采用较大电流、高速段采用小电流的控制策略使得隔振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一种惯性通道半主动控制式液力悬置的设计开发。该液力悬置不改变橡胶主簧刚度和液体黏度,随发动机转速变化,由步进电机控制旋转阀的旋转角度,改变惯性通道的工作段(各段具有不同的长度),从而改变液力悬置的动态特性,使发动机—悬置系统的振动传递率最小。装车试验表明,所设计悬置具有较好的宽频带减振隔振性能。  相似文献   

13.
桥梁结构的自振特性是结构动力分析和抗震分析的重要参数。该文通过建立有限元模型进行模态分析和动荷载试验分析来获得梁拱组合桥的计算和实测自振特性,并测得了桥梁的自振频率、振型和阻尼比,并对实桥测试结果和计算分析结果进行了比较,得到该桥在动力荷载下的实际工作状态,以此判断该桥整体结构的安全承载能力和使用条件。  相似文献   

14.
基于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了某SUV主驾驶员座椅在加速时抖动较大的问题,结果表明,主驾驶员座椅2号安装点的振动加速度峰值在44.5 Hz附近远超目标值,是引起座椅抖动较大的主要原因。结合基于平均驱动自由度位移法所获得的理想挂钩布置点、排气系统结构和车身底部空间,优化了挂钩位置。通过挂钩尺寸和搭接结构优化,大幅提高了排气系统挂钩的一阶局部模态。优化方案各挂钩-主驾驶员座椅安装点的振动传递函数峰值明显降低,最大降幅百分比为36.7%。样车道路测试时主驾驶员座椅靠背测点的振动加速度峰值由1.19 mm/s2降至0.66 mm/s2,主观评价结果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5.
桥梁结构的自振特性是结构动力分析和抗震分析的重要参数。该文通过建立有限元模型进行模态分析和动荷载试验分析来获得中承式钢筋混凝土拱桥的计算和实测自振特性,并测得了桥梁的自振频率、振型和阻尼比,并对实桥测试结果和计算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得到该桥在动力荷载下的实际工作状态,以此判断该桥整体结构的安全承载能力和使用条件。  相似文献   

16.
基于柔性基础的多层隔振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研究了多层隔振系统的动力学分析和求解方法,通过隔振系统运动分析、考虑弹性特性的基础运动分析和多层隔振系统的综合求解技术,得到了一条多层隔振系统动力学求解的技术途径。针对某型重载车辆,在考虑车体弹性特性的基础上,根据优化得到的两层隔振装置物理特性参量,对该车动力舱双层隔振系统进行了动力学响应求解。分析结果表明,该双层隔振系统起到了良好的隔振效果,达到了预期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17.
针对皖江城市带典型软土路基复杂特点,结合现场监测,对高真空击密软基处理法的软土路基强夯加速度效应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加固效果进行了现场载荷试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高真空击密过程中土体最大加速度与夯击点距离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均服从lgy=algx+b的双对数曲线关系,夯击点离测点越近,振动加速度在土体中传播衰减率越大;高真空击密的第一遍低能量强夯在水平方向上的有效影响距离为30 m左右,而在竖直方向上的有效影响深度为6 m左右。加固后的路基承载力特征值达到135 k Pa以上,超过路基设计承载力特征值120 k Pa,现场载荷试验验证了高真空击密法能够较好地处理皖江典型软土路基。  相似文献   

18.
以植生沥青混合料河岸护坡工程为对象,采用室内模型试验,分析了植生河岸护坡动力承载力特性、变形特性和护坡内动态土压力分布,揭示了循环荷载作用下河岸护坡的动力破坏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随振次的增加,竖向累积沉降急剧增大,护坡内部土体发生整体滑移;坡顶位置处侧向变形较坡中和坡脚位置处稍大,加载板正下方测点土压力峰值与均值明显大于其两边测点;植生拉结作用对竖向位移的发展起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陈明 《天津汽车》2010,(1):43-45
车身振动特性对整车的动态特性具有重要意义,不同的车身附件对车身的动态特性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文章以试验模态分析理论为基础,对某轿车车身依次装配不同附件,对不同装配状态下的车身进行试验模态分析,从而获得不同状态下的车身动态特性,指出不同的车身附件对车身动态性能的影响也不同,通过对车身动态特性的分析,可以为车辆结构设计和模态试验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在钢箱梁的荷载试验中,利用梁格法建模分析与实测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通过两者在不同荷载试验工况下的挠度和应变的变化趋势和结构振型,分析梁格法在该结构下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在静载试验中两种曲线的趋势基本相同,在动载试验中两种振型基本相似,说明梁格法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