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沥青路面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已建成通车高速公路约25000km,80%以上为沥青路面。一些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通车后不久即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早期病害,本从沥青路面结构的底基层,基层施工入手。较全面地分析了半刚性底基层、基层和沥青面层施工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技术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2.
针对中国沥青路面超载现象较多,而设计规范中轴载换算公式不适用于超载情况,半刚性基层弯沉检测标准值需进行修正,计算半刚性(底)基层弯沉验收标准值时采用的设计回弹模量与实际工程中半刚性基层材料模量相差较大的问题,通过温度-龄期公式计算出半刚性(底)基层的实际回弹模量,基于层状弹性体系理论,采用BISAR软件计算出不同轴载下半刚性(底)基层顶面的弯沉检测标准值。  相似文献   

3.
在半刚性底基层上铺设级配碎石作为基层,形成级配碎石柔性基层和半刚性底基层组成的组合式路面结构,以解决半刚性路面排水不良、反射裂缝等问题。分析研究了这种组合式沥青路面的结构性能,并通过试验路的实践证明该组合式结构具有优良的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4.
帕尔玛在路面基层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国虹  刘伟 《公路》2001,(5):63-65
该文分析了水泥稳定砂砾半刚性基层的缺陷和不足,阐述了帕尔玛半刚性半柔性基层的特点及其在各级道路上的应用前景,为解决半刚性基层早期破坏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概念。  相似文献   

5.
魏淑艳  姜炎 《公路工程》2020,(1):126-129,189
以某新建公路工程为背景,运用ABAQUS软件建立路面结构三维模型,针对工程初步设计供选的三种耐久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进行力学响应和疲劳寿命对比分析,得出以下结论:①RCC基层、加强型半刚性基层路面结构的路表弯沉峰值较于倒装式半刚性基层路面要小,故该路面结构的承载能力更优;②RCC基层、加强型半刚性基层和倒装式半刚性基层路面结构的沥青层层底拉应变差距较小,故均具有良好的抗疲劳损伤性能和使用性能;③倒装式半刚性基层路面结构的沥青下面层层底拉应力峰值较小,故抗拉开裂性能较优;④RCC基层沥青路面结构的半刚性基层和底基层的层底拉应力以及疲劳寿命较于其余两种路面结构要小,故RCC基层沥青路面结构的抗疲劳能力、抗拉压性能较优;⑤三种路面结构中RCC基层的各项性能较优,故工程路面结构推荐RCC基层。  相似文献   

6.
针对半刚性材料作为长寿命沥青路面基层使用问题,通过拟定典型路面,采用BISAB3.0计算了不同沥青层厚度下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承载能力和疲劳寿命,分析了沥青层加厚对半刚性基层的基层应力和半刚性材料干缩、温缩的影响,研究了半刚性材料作为长寿命沥青路面基层的适应性.结果表明:相同荷载作用下,沥青层厚度增加,半刚性基层层顶压应力和层底拉应力明显减小,基层疲劳寿命大幅提高;半刚性基层受温度、水等外界因素影响明显减弱,半刚性基层的开裂、冲刷和路面反射裂缝等问题得以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7.
陈燕 《华东公路》2010,(5):19-21
基于弹性层体系理论,使用有限元计算软件ANSYS10.0计算了移动荷载作用下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动力响应,分析了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在不同车速车辆动荷载作用下设计指标——路表弯沉、基层底弯拉应力、底基层底弯拉应力、路基土顶面压应变的变化规律,得出了相关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广泛应用的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特点以及普遍存在的车辆轴载超限现象,采用理论分析法,以半刚性基层的层底拉应力为控制指标,利用有限元计算程序对典型结构进行荷载应力分析,并根据材料疲劳方程建立了相应的轴载换算方法。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高速公路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早期主要病害及原因,结合实际并借鉴国内外有关先进技术和工艺,提出在重交通荷载作用下,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结构组成设计和大修方案,以及养护方面有关新工艺、新技术。  相似文献   

10.
高等级公路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维修方案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是我国高等级公路路面的主要结构形式,因此,优选该路面的维修方案就显得十分重要。文章结合我国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的特点,分析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破坏特征。对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维修方案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对不同的方案进行了综合效益的分析以及优选。  相似文献   

11.
我国沥青路面基层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民欢 《中外公路》2003,23(4):65-67
通过对我国沥青路面基层发展及使用现状的分析,重点总结了当前大量使用的半刚性基层的成功与不足,继而对两种近期出现的新型基层结构进行了分析,并与半刚性基层对比,对当前基层发展趋势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反射裂缝形成机理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成忠  陈万祥 《东北公路》2002,25(3):25-27,30
本文通过对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材料性能进行分析,着重探讨了半刚性基层的温缩机理,干缩机理和疲劳机理,介绍了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开裂模式,提出了反射裂缝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高等级公路半刚性基层几个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炼  曾波  齐文喆 《中外公路》2003,23(5):49-52
提出了刚性路面和半刚性路面的基层强度应有所差别,并就半刚性基层的裂缝及透层、防水层方面的问题通过工程实例进行了讨论,认为广东地区的沥青路面结构和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的基层表面应设置透层和防水层。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半刚性底基层在高速公路工程中的大量应用,出现了开裂、进水不易排出等许多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人们采用级配碎石这种柔性材料取代半刚性材料,但级配碎石底基层在江西省高速公路中应用的时间不长,有必要对其施工工艺进行总结、提高。本文根据某高速公路一路面标段级配碎石底基层试验路的现场施工经验,对级配碎石的施工工艺进行简单阐述。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影响半刚性基层、底基层层底弯拉应力因素的基础上,应用正交试验方法分析了影响基层、底基层层底弯拉应力各因素的敏感性,并采用极差及方差分析法对各因素敏感性进行了评价。分析表明,影响基层底拉应力最大的因素是层间约束,而影响底基层底拉应力最大的因素是基层厚度,合适的基层厚度是获得最佳路用性能的保证。  相似文献   

16.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开裂原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邓有左 《公路》2001,(6):54-66
对德宏州境内铺筑使用的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裂缝形成机理、裂缝状况,开裂原因进行分析研究,导致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开裂的因素主要有材料特性、车辆荷载和路面结构设计、路基强度及其均匀性、底基层强度及其均匀性,自然环境等,采用提高路基;千钧一发生及其强度,合理确定路面结构及其厚度、严格控制施工`中铺沥青贯入式防裂层,用铁丝网处理横向裂缝,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加强养护维修等措施对裂缝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7.
该文将半刚性路面结构的底基层以上结构简化为一个简支梁力学模型,并使用这一模型来模拟半刚性基层路面在循环载荷作用下土基逐渐失去承载力时,底基层结构发生极限破坏的过程.为了模拟底基层材料的极限破坏行为,使用了混凝土弹塑性耦合标量损伤理论对底基层的破损进行模拟.同时对于在何种尺寸范围内土基失去承载力,基层以及上部结构可能在标准载荷发生断裂行为进行了探讨.最终确定了当土基失效范围为10 m左右时,底基层以上部位可能在标准载荷作用下发生准脆性断裂.  相似文献   

18.
沥青路面复合基层的合理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确定沥青路面柔性基层与半刚性基层组成的复合基层的合理结构.通过构建复合路面计算模型.利用BISAR程序计算了不同轴载作用下路表弯沉、路面各层底应力、各结构层的顶面压应力及各层面剪应力.并对其分布规律进行了探讨。通过调整面层、柔性基层与半刚性基层的厚度.对复合基层沥青路面进行了重载作用下结构内力响应分析,并提出了复合基层设计参数的合理取值。  相似文献   

19.
施工养护期间半刚性基层干缩开裂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孙同波  丛林 《公路》2003,(3):111-115
通过试验研究了2种主要半刚性基层材料的失水收缩特性和间接拉伸强度,并运用基层板体的收缩摩擦模型定量地分析了施工养护期间半刚性基层的干缩裂缝发展过程及空间分布情况,为半刚性基层施工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性病害维修方案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结构性病害,从病害产生的机理和各种维修方案的优缺点剖析出发,评价常用方案的适用性,并在区别不同结构性病害形态的基础上,为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性病害的维修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