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FSI是英文"Fuel Stratified Injection"的缩写,意指燃油分层喷射,是直喷式汽油发动机领域的一项创新性技术。FSI发动机就是"缸内直喷发动机",采用的是燃油分层燃烧技术。FSI发动机在中低速时采用分层注油模式,此时的节气门为半开状态,当压缩行程接近尾声的时候,少量燃油直接喷射到气缸中,空燃比可达30左右,属于稀薄燃烧。FSI发动机的优点是:燃油消耗量低,HC和  相似文献   

2.
FSI系统使发动机的污染更小、燃油经济性更好、而且使发动机输出更加强劲.日趋成熟起来的FSI技术,在大众集团内已经普遍采用.  相似文献   

3.
奥迪轿车装备的发动机采用缸内直喷技术,这种缸内直喷发动机被称为汽油直喷式发动机(FSI),直喷式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均得到了较大提升。  相似文献   

4.
德国大众汽车公司于2001年推出了直接将燃油以较高压力精确地喷入燃烧室内的发动机燃油分层喷射(Fuel Stratified Injection,FSI)技术,与传统的汽油燃油喷射技术相比,FSI可使发动机的功率提高10%以上,而燃油消耗则至少降低10%。在此基础上,大众公司又把增压技术与FSI技术结合起来,推出了双增压器分层直接喷射(Twincharged Stratified Injection,TSI)技术。TSI发动机融合了高压、分层直喷、增压、精密等诸多现代发动机技术特点,具有高效节能、转矩与功率大、更加环保以及体积小巧、噪声低等性能特点,其外观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5.
2004年奥迪公司将20L—T—FSI分层直接喷射增压汽油机推向市场,这是该公司第一次在直喷式汽油机上应用废气涡轮增压,而最新的1.8L—T—FSI直喷式汽油机是在全新设计的基础发动机上应用了升级版的增压燃油分层直接喷射(T—FSI)燃烧过程。不断创新的T—FSI技术为这种最新的机型提供了更大的低速扭矩和更低的燃油耗,同时新一代的发动机管理系统和喷油系统还能满足未来特超低排放汽车(SULEV)废气排放法规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奥迪TFSI技术     
事出有因:FSI技术,它代表着今后汽车发动机的一个发展方向。在说TFSI之前,先来说说奥迪的FSI专利技术。FSI(Fuel Stratified Injection)即燃油分层喷射燃烧技术,燃油分层喷射技术是发动机稀薄燃烧技术的一种。那什么叫稀薄燃烧呢?稀薄燃烧就是指发动机混合气中的汽油含量低,汽油与空气之比可达1:25以上,使达到燃烧效率高,经济、环保等目的,它代表着今后汽车发动机的一个发展方向。而顾名思义,TFSI就是带涡轮增压(T)  相似文献   

7.
大家都认为日本车和欧美车最大的区别就在于燃油经济性上,那么影响燃油经济性的关键在哪里呢?其实就是发动机技术。而德国大众汽车公司开发FSI 发动机的目的就是想改写德国车耗油的历史,将省油进行到底。  相似文献   

8.
FSI是Fuel Stratified Injection的词头缩写,意指燃油分层喷射,是直喷式汽油发动机领域的一项创新的革命性技术。  相似文献   

9.
Eagle 《当代汽车》2006,(12):72-73
大家都认为日本车和欧美车最大的区别就在于燃油经济性上,那么影响燃油经济性的关键在哪里呢?其实就是发动机技术,而德国大众汽车公司开发FSI发动机的目的就是想改写德国车耗油的历史,将省油进行到底。[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现代轿车降低燃油消耗量的最有效、而对用户价值不起负面影响的方法就是长期坚持实施轻量化的技术,但是,尤为重要的是发动机本身效率的改善。为此,奥迪(audi)公司为其未来的S1(Spark Ignkion)火花点火发动机精心开发了FSI(Fuel Spray Iniection)燃油雾化喷射技术。此外,燃油消耗量的显著降低,使这些直接喷射的sI发动机展现出的WOT节气门大开时的扭矩大幅提高给人们以深刻的印象,还有汽车的动力学性能方面也大为改善。在2003年,奥迪公司以其2,0升4气门FSI燃油雾化喷射发动机的完全创新的发动机概念投入生产。这种新概念是专门为直喷式SI火花发动机的要求而开发的。和这种新发动机一起,还有为数众多的新技术第一次投入批量生产。这些新技术如:全世界首创的空气一导向的燃烧系统(Air-guided combustion system)、持续控制的翻滚(搅拌)(Tumble)系统、可按需控制的1个活塞的高压燃油泵和一种数字NOx传感器等。由于气缸盖是全新设计的,因此,在以低油耗的部分负荷运转和高效率的WOT节气门大开的运转之间不存在需要互相让步的问题。新的奥迪2.0升、4气门FSI燃油雾化喷射发动机,以其部分负荷时很低的比油耗数值(Specific Fuel Consumption Volues)为大量生产的SI火花点火发动机确立了一项新标准。另外,在WOT节气门大开运转时,其最大扭矩达200Nm,并能稳定保持在3250-4250r/min之间。因此,新的FSI发动机以其优异的性能,在其所有竞争对手中名列前茅。  相似文献   

11.
汽油直喷发动机问世已经将近十年。这种发动机以其卓越的燃油经济性而备受关注。但足,由于稀薄燃烧而带来的尾气后处理过程中NOx排放物的净化比较复杂而使其推广尚有一些困难。目前在欧洲市场上已经有多种搭载汽油直喷发动机的轿车正在销售。奥迪公司的2.0L四气门FSI发动机具有。定的代表性。这里的FSI是“燃油  相似文献   

12.
<正>奥迪FSI发动机的发展历史FSI(Fuel Stratified Injection,直译为燃油分层喷射)是大众集团奥迪公司开发的气流引导型(air guided)GDI发动机系列。大众集团最早于2000年底第一次用1.4L/77kW的FSI发动机配备路波(Lupo)车,百公里油耗低于5L。  相似文献   

13.
《汽车与配件》2005,(31):10-10
博格华纳涡轮增压系统日前与奥迪公司合作开发出世界上第一台燃油直喷涡轮增压汽油机——Audi 2.0L FSI。该发动机结合了燃油分层喷射(FSI)与废气涡轮增压的优点,动力强劲、性能好,且油耗适中.能满足EUIV和ULEV排放要求.以及未来OBD(车载诊断)系统的要求。该发动机被应用于奥迪新款A3 Sportback轿车,最近又用在奥迪A4、高尔夫GTI和帕萨特上。  相似文献   

14.
FSI发动机是发动机领域的一项创新技术。文中以奥迪2.0LFSI发动机为例,说明了FSI发动机的结构特点及优点,分析了其工作原理,介绍了目前国产车应用FSI技术的情况。  相似文献   

15.
张鑫  索克 《车时代》2007,(3):82-91
FSI是“Fuel Stratified Injection”的缩写,也就是“燃油直接喷射”技术,奥迪FSI发动机曾经荣膺UKIP Media & Events汽车杂志公布的“年度最佳发动机”大奖;而“quattro”即奥迪全时四轮驱动系统,它赋予了车辆令人赞叹的操控稳定性能,有了这两大核心法宝,身为标准行政商务用车的奥迪A6L便拥有了近乎完美、甚至是有些“疯狂”的性能表现。  相似文献   

16.
首批进入中国市场的奥迪Q7装备了奥迪全新的4.2L FSI汽油直喷发动机,该机在勒芒24h耐力赛中证明了其强大而稳定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装置在发动机尾部的双级链传动系统用于驱动发动机的4根凸轮轴,系统由3个独立的传动链组成,便于维护。气缸体采用铝硅合金铸造;缸套材料为高强度硅晶体。  相似文献   

17.
<正>一、燃油泵控制单元原理采用汽油缸内直喷(FSI)发动机的大众车型都带有燃油泵控制单元,其位于后座椅右侧油箱上部,是个两端带有插头的电气元件,一端连接主线束,另一端连接燃油泵(见图1)。发动机起动后高压泵需要低压部分供应压力约为6bar的燃油,燃油泵控制单元控制燃油泵的运转来满足这一要求。燃油压力低压传感器能够测量低压燃油系统中的燃油压力,发动机控制单元接收到这个传感器的信号后,会发给燃油泵控制单元一个脉冲信号,燃油泵控制单元根据此信  相似文献   

18.
一、发动机设计的侧重点不同 德系汽车的发动机,十分注重其动力表现,因而,其技术设计的核心,主要是围绕如何能够最大限度提高发动机的动力表现。而日系汽车的发动机,更加关心的是燃油的经济性,因此,其一切技术架构都主要围绕着如何降低油耗来进行。比如:大众的FSI和TSI发动机,都是以强劲动力著称的,它们一般都可以和比自己排量大0.2升和0.6升以上的发动机相抗衡。而日系车发动机,  相似文献   

19.
汽车新技术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珅  王娜 《汽车维修》2004,(8):48-49
FSI技术不仅可以增加发动机的功率输出,有效地发挥发动机动力,而且可以使油耗降低约15%,从而延长了停车加油的间隔时间。FSI技术采用类似于TDI(直接喷射涡轮增压)柴油发动机的技术,通过一个活塞泵提供10MPa以上的压力,将燃料提供给位于气缸内的电磁喷油器,控制的精确度接近毫秒。  相似文献   

20.
奥迪FSI发动机的燃油供给系统分为低压油路和高压油路两部分,低压油路利用电动汽油泵建立压力并通过燃油泵控制单元来控制低压油路的压力;高压部分利用机械驱动式油泵建立压力并由燃油高压传感器来监测压力数值。高、低压油路的故障最终都会引发燃油高压过低而使发动机不能正常运转,但从接触的故障案例来看,以低压油路引发的故障更多一些,下面就是由低压油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