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河滩高路堤老路路面裂缝成因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拥军 《公路》2002,(5):49-53
淮江公路扬州段老路路面裂缝病害严重,严重影响了道路的使用功能,改造过程中对河滩高路堤老路路面开裂原因进行了分析,对不同裂缝类病害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通过介绍高新大道现状路面技术状况,分析病害原因,根据检测数据推算设计参数,采用长寿命路面设计理念,对老路加铺、全部破除新建、部分破除新建3种路面改造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确定老路加铺连续配筋混凝土复合式沥青路面的总体设计方案,并在此基础上对现状道路局部病害处理和特殊路段路面结构进行深化设计.  相似文献   

3.
以浙江省省道中樟线富阳段改造设计为例,以老路实地测量、平纵拟合、实地调查、实测弯沉值等资料为依据,对老路路面改造采用了不同方案,并对老路桥梁和路面病害采取了相应的处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根据老城区道路路基路面结构调查、取样试验结果,提出对老路不同路基路面结构的处理方法;针对旧沥青路面不同破损情况,设计了路面结构层对应的补强方案,并将玻纤网防止裂缝反射技术运用于试验路.  相似文献   

5.
根据老城区道路路基路面结构调查、取样试验结果,提出对老路不同路基路面结构的处理方法;针对旧沥青路面不同破损情况,设计了路面结构层对应的补强方案,并将玻纤网防止裂缝反射技术运用于试验路.  相似文献   

6.
结合江苏205国道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的实践,介绍如何对现有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综合检测,以确定长期运营后的路面各项参数,为加铺层改造设计、老路综合病害分析和相关治理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交通量的迅速增长,道路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病害和破损,已影响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对老路的改造设计迫在需要,对原有公路改造,对老路现状调查十分重要,老路的现状直接影响到改造方案、工程投资。笔者参加了改造设计,以老路实地测量、平纵拟合、实地调查、实测弯沉值等资料为依据,对老路路面改造提出设计方案,为同仁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公路》2021,66(10):84-89
结合乌奎高速公路现有老路现场检测试验,对老路使用状况、路面强度、病害类型及严重程度分析评价,通过对道路交通量、交通组成、车辆轴载的深入分析,提出乌奎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路面设计以老路病害检测结果和实测路表弯沉值为主要控制指标,新、老路面结构设计方案基于分车道、分车型的交通流运行管理模式,结合老路使用状况,选择适宜的加铺、补强方案,为落实老路充分利用、提升路面结构整体耐久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沪宁高速公路扩建工程中的老路病害调查方法并应用该方法对路面进行了病害调查,根据病害Ζ调查的结果对不同类型的病害分析了成因,针对不同的病害类型给出了相应的处理方法.实施结果表明,在沪宁高速公路扩建工程中的老路处理既合理地利用了原有旧路,也没有留下隐患,是扩建工程中合理利用老路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谌元帅  徐鸣锋 《交通科技》2011,(Z2):42-44,48
通过无锡市锡山经济开放区春笋路改造工程,对老路路面破损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了产生病害的原因,并提出采用排除法选择适合城市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建的"强基薄面"方案。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津滨高速公路的调研,根据2009年检测的路面弯沉资料、路面结构层钻心成果和实地考察,对路面结构的改造制定出一套方案,并提出一种计算旧路补强时旧路路面计算弯沉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姜洋  董靖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3,(4):62-63,84,9
以开封市大梁路、西门大街、东西大街道路绿化改造为例,分析开封市老城区道路绿化改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3.
对旧沥青路面进行加铺设计,应对现有路面状况进行调查评定。其存在病害的,应根据病害的成因、类型和严重程度进行处治。城市道路由于处于城镇内,交通特性、服务对象及建设条件等具有与公路不同的特点,城市道路应根据自身的特点进行加铺补强设计,确定适宜的加铺厚度、加铺类型、结构组合及材料。  相似文献   

14.
旧水泥路补强设计不同于新建路面设计,其设计目的是为满足一定时间内的交通需要,因此旧路补强设计应根据道路等级、交通量、改扩建规划和有经验确定适当的设计基准期。该文以浦星公路(外环线-区界)改建工程为例,阐述水泥路面上加铺沥青面层的设计过程和方法,可供同行借鉴。  相似文献   

15.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的主要方式是在面层上加铺沥青路面。该文以深圳市彩田路北延段路面改造工程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路面状况及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沥青层时的设计与施工关键问题,提出了路面改造设计方案及施工过程中主要问题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6.
从老城区交通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针对老城区道路的现状条件,从道路横断面型式的确定、交通模式的选择,以及交通设计的细节处理3个方面阐述老城区道路改造的设计方案优化。  相似文献   

17.
该文重点探讨了泡沫沥青产生机理以及泡沫沥青混合料特性,分析了利用泡沫沥青混合料作为基层的路面结构的受力特性,说明泡沫沥青冷再生技术应用于旧路改造,对优化路面结构受力,降低路面结构对重载交通的敏感性,延长路面结构使用寿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在我国旧路改造工程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面层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城市道路中,加铺路面病害也日益显著。城市道路由于其不同的行车特点以及施工周期,路面的破坏特点、机理与一般的高速公路有一定不同。如何正确掌握裂缝产生原因并制定有效防范措施,是沥青加铺技术控制的重难点。结合武汉市珞狮南路改造旧路加铺施工实践,对上述问题进行简明阐述和总结。  相似文献   

19.
ATB40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建中的应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建实体工程,对大粒径沥青稳定碎石基层(ATB40)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代替半刚性基层的应用技术,包括路面结构设计、ATB40的配合比设计、路用性能以及施工技术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TB40应用于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建中,可以有效防止路面反射裂缝的产生,并具有良好的高温稳定性和水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