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面对“家电下乡”,摩托车企业热情高涨,但传来“摩托车下乡”因“汽车下乡”而延后的消息时,沮丧和失望传遍了整个行业,难道“摩托车下乡”就是中国摩托车企业的那根救命稻草吗?是的,除此之外,中国摩托车企业很难看得到前路上的光明。这让我们意识到:2009年的中国摩托车行业,注定在希望与失望中沉浮,2009年的中国摩托车行业,或许不得不因为伤了脚而在奔跑中停下来。  相似文献   

2.
躲猫猫:一种游戏,亦称捉迷藏。而“躲猫猫”则是由其具有搪塞理由之功效而引申开来的流行用语。中国摩托车产业因为国Ⅲ这事,就玩了很久的“躲猫猫”游戏。当前,世界正在跨入“低碳文明时代”的大门,中国也在向“低碳经济”发展。在这样的时代潮流中,中国摩托车产业该走什么样的道路?答案就是使这个行业成为“低碳经济”的一部分。实施国Ⅲ,就是行业向“低碳经济”踏出的重要步伐,这也是我们一再谈国Ⅲ,把国Ⅲ炒得这样红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近来,全球经济大环境出现了异常,中国摩托车行业受此冲击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行业发展受到影响和,中击,摩托车企业士气低沉。在众多摩托车企业为未知的前途而困惑之时,集“中国摩托车产业示范基地”和“广东省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于一身的“中国第一侨乡”——广东省江门市,再次为摩托车行业吹响了集结号,鼓舞了行业士气。  相似文献   

4.
2006第五届中国国际摩托车博览会将于2006年6月8-11日在享有“摩托车之都”美誉的重庆市召开,此展会经商务部批准正式升格为国家级摩托车专业展会,这将是摩托车行业的一次盛会。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摩托车技术》杂志社将在展会同期举办“2006中国国际摩托车博览会技术论坛”。该论坛将着眼于目前摩托车行业普遍关注的技术和行业管理热点,邀请国内外专家作专题技术讲座,并邀请政府相  相似文献   

5.
金秋送爽.天高云淡。今天,“2004中国汽配行业发展论坛”在山清水秀的十堰市隆重开幕了。本次论坛在“聚焦汽配流通行业发展方向,共论汽配售后市场热点话题;关注汽配产业发展趋势潮流,研究汽配产销企业发展对策。”主旋律的指导下,共同研讨中国汽配行业的发展之策,这对于行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我代表全国工商联汽车(摩托车)配件业商会、  相似文献   

6.
2013年12月20日,第四届中国国际摩托车、电动车及零部件交易会高峰论坛在广州市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广交会展馆)举行,本次论坛由中国摩托车商会主办、摩托车信息杂志社承办,以“如何实现摩托车行业的‘结构调整’”为主题,邀请相关部门领导及行业精英、摩界领袖人物等共计200余人出席。  相似文献   

7.
<正>2014年9月25日,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汽中心)《摩托车技术》杂志社和中国摩托车商会共同主办的"2014中国摩托车技术发展国际论坛"在重庆成功举办,中国摩托车商会秘书长王敏、中汽中心情报所副所长孟岩出席了论坛并致辞。论坛以"技术促进产业升级"为主题,共有来自国内外行业组织、国家级摩托车检测机构、先进摩托车整车和零部件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的100多位代表  相似文献   

8.
吴玺 《摩托车信息》2014,(11):108-109
9月25日,2014中国摩托车技术发展国际论坛在重庆隆重举办。此次论坛的主题为"技术促进产业升级",来自摩托车相关企业、研究机构、行业协会的领导专家济济一堂,就摩托车行业里的最新技术动向、发展趋势进行了热烈的交流和探讨。当前,中国摩托车行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节点,行业持续低迷,传统低端的发展模式已经举步维艰。同时,国Ⅳ排放标准也呼之欲出,电喷化的升级,对行业也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9.
面临着技术之困、经营之困、生存环境之困的中国摩托车产业如何才能突破重重壁垒,找到一条浴火重生之路,已成为中国摩托车行业的共同课题。2006中国摩托车经济发展国际论坛为业界提供了一个集思广益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之上,相关人士畅所欲言,其目的无非是为中国摩托车行业寻找一条“破局”之路,促使中国摩托车产业重新步入健康、有序发展的快车道。  相似文献   

10.
时值新世纪、千禧年双喜之际,本刊秉承传统,摆设论坛,名曰“千禧年行业巨头又峰聚,新世纪摩托大势再纵论”,力邀摩托车行业协会领导、实力派摩托企业老总悉数登场,针对新世纪之新机遇、新起点、新挑战、新发展发表高谈阔论,为21世纪中国摩托车行业赢得全面振兴和发展擂响第一声战鼓。请听,鼓声业已响起……  相似文献   

11.
李元友 《摩托车》2006,(7):20-21
中国的摩托车行业从表面来看是一派繁荣的景象,产销数据连年攀高,但实际上处于—种“虚胖”状态,行业在发展中可谓困难置重、危机四伏。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很多,既有自身的,也有外在的,既有表面的,也有深层的,从整个行业来讲亟须找到一条“破局”之路。2006年8月25日至27日,由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中央电视台农业节目)、广东省江门市人民政府、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摩托车分会和中国汽车工程协会摩托车分会共同组办“2006中国摩托车经济发展国际论坛”,就下面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研讨。  相似文献   

12.
5月8日下午3时,“新常态新思维新作为”2015年第三届中国(偃师)三轮车新能源车行业发展高峰论坛在河南省偃师市胜利召开.本届高峰论坛由中国摩托车商会、偃师市人民政府主办,摩托车信息杂志社、偃师市产业集聚区管委会承办,是中国三轮车行业规模最大、档次最高、影响最广的顶尖沟通交流平台.偃师市市委书记宋义林、市长李灵敏,中国摩托车商会秘书长张洪波,国家摩托车检测中心天津所所长刘欣,宗申产业集团总裁刘钢,西藏新珠峰工业集团总裁严凯,广州飞肯摩托车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滨,洛阳北方易初摩托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旭,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郝廷木,江苏宗申公司副总经理王亚军,深圳固高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宏,摩托车信息杂志社社长李学平等政府领导与行业巨头莅临论坛,与偃师当地三轮车企业老总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经销商和消费者共同见证了一场攸关中国三轮车产业未来发展的“华山论剑”.会议由摩托车信息杂志社社长李学平主持.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摩托车行业发展战略及相关政策研讨会”上,前10大摩托车企业的老总们就当前中国摩托车工业发展的现状慷慨陈词,表现出了他们对自身企业及整个民族摩托车工业发展的喜与忧。我们认为,代表今天中国摩托车工业发展水平的这10家企业的老总的话也反映了当前整个摩托车行业的心声。现选登部分老总的会议发言,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4.
根据环保部的有关规定,2010年7月1日,摩托车国Ⅲ及燃油蒸发标准将全面实施,届时,中国摩托车行业将正式进入“国Ⅲ时代”。国Ⅲ标准成为中国摩托车行业共同面对的课题,由于技术储备和经济实力的不同,不同的企业选择了不同的应对路线。但无论采取何种技术路线,企业都希望在“国Ⅲ时代”到来之际能够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相似文献   

15.
日本经济产业省于9月2日联手相关摩托车企业、行业团体和地方自治体在三重县铃鹿赛车场举办"第一届BIKE LOVE FORUM(BLF)in铃鹿"论坛。论坛主旨为"向世界传递无国界的极品摩托车"。论坛上,与会的摩托车厂家、销售方和相关社会团体围绕社会对摩托车的认知与接受、摩托车如何与步行者及其它交通工具共存、摩托车的未来等议题展开讨论。通过摩托车论坛的召开,在世界范围内推动无国界的摩托车文  相似文献   

16.
2004年8月20日.备受关注的“2004中国汽配行业发展论坛”在十堰市隆重举行。此次论坛由全国工商联汽车(摩托车)配件业商会、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十堰市政府、十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共同主办。十堰市市长陈天会在开幕式上致欢迎词。陈天会说。中国汽配行业发展论坛的举办。必将对全国汽配产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对做大做强汽配产业起到促进与指导作用。东风公司副总经理童东城代表公司总部和党委对参加论坛的来宾表示热烈欢迎。他介绍说,作为中国特大型汽车制造企业,东风经过35年发展,特加是改革开放后26年的建设,已成为从十堰内陆山区走向全国、跨地区布局的汽车行业骨干企业,已成为全方位、多层次融入国际经济合作、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和经济实力的集团公司。在未来的五年。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的五年,是加快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五年.东风公司将继续贯彻“竞争合作、融入发展、做强做大、优先做强”的发展战略,力争早日实现“再造新东风,实现新跨越”的目标.把一个自主开放、可持续发展的“新东风”推向世界。全国工商联汽车(摩托车)配件业商会会长霍交光在致开幕词中说,新形势、新变化给汽配生产和流通企业带来了新的困惑.本次论坛的目的就是在了解中国汽车工业和零部件产业发展新形势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国内外汽配流通业发展动态。探讨繁荣中国汽配流通业的对策.以加强中国汽配行业信息的交流与沟通,共同建立健康有序的汽配流通秩序。本次论坛共有10余位业内专家、行业领导分别登台作了精彩讲演。《中华汽摩配》杂志将在“本刊特稿”栏目里陆续刊登专家的发言.本期将刊出国家商务部市场体系建设司副司长陈林和上海东方杂志社有限公司总经理、总编辑罗锦陵在“2004中国汽配行业发展论坛”上的精彩发言。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出路何在?     
今年一季度过去已远,有关一季度国内摩托车行业的生产经营资料陆续到手,在认真拜读审视过后,隐忧凸现。笔者以为,中国摩托车行业目前形势不容乐观,尽管尚不到召唤大家纵声高唱“国歌”的时刻,但积极行动起来,深入探讨中国摩托车行业发展出路却显得十分刻不容缓了。这之前,有人指出,1998年是中国摩托车行业“大减速”的一年,因为企业重组、产品结构调整、假冒伪劣丧失市场等等,出现生产滑坡不足为奇。然则,事实或许并不这么简单。甚至可以这样说,中国摩托车行业的宏观调控力,远还没有强到  相似文献   

18.
丁羽 《摩托车信息》2010,(11):10-11
中国摩托车界最高规格的、引领未来发展方向的一场世界性论坛! 中国汽摩行业资深前辈张小虞、中国摩托车商会会长陈永强等行业领导现场对话!  相似文献   

19.
“九五”相对于中国摩托车行业而言,在肯定发展这个主旋律的同时,酸甜苦辣皆备——年产量上千万辆,雄踞世界第一产量大国之巅,而企业的经济效益连年下降,老牌名企节节退守,几被逼入一隅;国家对摩托车行业的政策大环境口头上也许优惠了一些,但始终不见实质性利好出台;城市对摩托车的禁限牌蔓延着,摩托车行业头上的达摩克斯之剑时刻高悬;经过这么多年发展经验的积累,摩托车企业终于明白了技术进步、科技创新的至关重要性,掌握核心技术成了企业老总们的口头禅……悲喜交加,拯救不能依靠任何人,中国摩托车行业的铁汉们,在重负下挺直腰杆往前走,从“九五”中走来,向着“十五”走去,因为他们心中揣着信念与希望。  相似文献   

20.
信息广角     
2001年“中国名牌产品”评选结果日前揭晓,摩托车行业的嘉陵、豪爵、钱江金榜题名,荣获2001年“中国名牌产品”称号。据悉,这次“中国名牌产品”评选具有极高的权威性,由中国名牌产品战略推进委员会组织进行。全国共有45家企业的57种产品加冕“中国名牌”称号,行业涉及彩电、空调、电冰箱、洗衣机、摩托车等,代表了中国产品当今的最高质量水准,并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质量水平,均为市场上热销畅销产品。我国摩托车行业自1993年雄踞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