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2008年11月8-9日,第八次国际造、检、航三方会谈在中国船级社总部召开。来自船东、船厂、船级社行业的近20。个国际和地区性航运相关组织,如国际航运公会、国际独立油船船东协会、国际干散货船船东协会、波罗的海国际航运公会、国际造船特别问题专家委员会、国际船级社协会、油公司国际海事论坛、国际船东互保协会以及来自欧洲、亚洲、中国、日本、韩国航运、造船协会等方面的8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对国际规则、安全、环境保护、安全操作和运营、海事劳工、海事经济等方面共22项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2016年2月8日至10日,国际劳工组织在瑞士日内瓦国际劳工组织总部,召开了《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专门三方委员会第2次会议。会议由Naim Nazha先生(加拿大)担任会议主席,70个成员国政府、船东组织、海员组织的代表和国际非政府组织的观察员应邀参加了会议,我国代表团出席了本次会议。会议通过了涉及《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导则B4.3和标准A5.1.3的修正案,明确了针对保护海员不受  相似文献   

3.
王孟霞 《中国船检》2004,(11):14-16
日前,国际劳工组织海事技术预备会议在日内瓦召开。来自国际劳工组织88个成员国的三方代表近700人参加了该次会议。我国政府积极参与了本次会议,由国家外交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交通部、中国海员工会和中国船东协会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政府、船东、海员代表组成了三方代表团出席了会议。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国际劳工组织海事劳工标准三方高级工作组准备的《综合海事劳工公约(草案)》。会议以全会、三方分组会和技术委员会的形式召开。公约草案的讨论主要在技术委员会中进行,政府、船东和海员在每天的委员会会议前分别召开分组会议。此外,会议期间还安排了亚太、拉美、欧盟等地区性协调会议。  相似文献   

4.
<正>2014年10月13日至17日,国际劳工组织在瑞士日内瓦召开海事职业安全与健康专家会议,中国派代表团出席了本次会议。会议讨论并通过"实施《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海事职业安全和健康条款导则"。该导则按照体系管理的原理和标准,对海事职业安全与健康的管理给出了标准和建议,旨在为实施《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相关要求提供指南。  相似文献   

5.
《中国船检》2012,(1):I0002-I0002
国际劳工组织(ILO)于2011年12月12日-14日在日内瓦ILO总部举行《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公约)三方筹备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二百多名各国政府的官员、船东组织和海员组织的代表等出席了该会议。该次会议主要讨论由ILO理事会起草的《〈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特别三方委员会议事规则》草案。  相似文献   

6.
《珠江水运》2012,(21):78-79
中国一东盟海事磋商机制第八次会议10月30日至31日在珠海市召开。来自中国海事局和东盟各国海事主管部门的60多位代表就区域内国际海事劳工公约履行、海运温室气体减排、海上搜救应急合作等热点问题进行了协商。《2006年国际海事劳工公约》被称为全球海员的“权利法案”,具有针对性强、采用检查和发证程序、引入港口国监督机制、确立不予优惠原则、  相似文献   

7.
《中国海事》2013,(11):61-61
10月9日-11日,国际海事组织(IM0)第二届国际渡船营运安全国际会议在南京召开。来自澳大利亚、印度、韩国、新加坡、缅甸、中国等16个国家的交通运输主管和海事当局、渡运企业以及IMO秘书处官员50名代表出席了会议,另有50余名国内海事和渡运业界的观察员列席会议。本届会议由交通运输部主办,江苏海事局承办,交通运输部国际合作司副司长唐国梅和中国海事局副局长翟久刚率中方代表团与会。  相似文献   

8.
《航海教育研究》2007,24(4):6-6
“作为航运大国和海员大国,中国不仅在国内致力于海事劳工保护工作,并在(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的制定和实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07年10月17日,在由中国交通部和国际劳工组织联合主办的(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简称《公约》)国家级三方研讨会上,来自国际劳工组织、国际运输工人联合会和国际航运工会的专家对中国在海事劳工保护方面所做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 《珠江水运》2012,(21):78
中国—东盟海事磋商机制第八次会议10月30日至31日在珠海市召开。来自中国海事局和东盟各国海事主管部门的60多位代表就区域内国际海事劳工公约履行、海运温室气体减排、海上搜救应急合作等热点问题进行了协商。《2006年国际海事劳工公约》被称为全球海员的"权利法案",具有针对性强、采用检查和发证程序、引入港口国监督机制、确立不予优惠原则、赋予缔约国政府灵活性原则等5个特  相似文献   

10.
<正>由温哥华海事仲裁员协会主办的第18届国际海事仲裁员大会于2012年5月13日至5月18日在加拿大温哥华泛太平洋大酒店召开,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的130多名代表参加。会议举办了14场专业研讨会,主要有国际海事仲裁新发展、仲裁与防海盗、租约的仲裁、海事仲裁裁决执行、造船合同争议解决等专题,共有48位代表发言。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组团15人参会,主要由上海海事法院、宁波海事法院和广州海事法院的法官,中海集团法律总顾问,中国船舶工业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上海海事大学和大连海事大学教授,海事律师事务所律师和海仲秘书处人员组成。海事仲裁代表团向大会提交8篇论文,有7  相似文献   

11.
海外来风     
《中国船检》2006,(3):4-5
国际劳工会议通过新海员公约在日内瓦举行的第94届国际海事劳工会议日前圆满结束,大会以314对0票的压倒性多数通过综合性海事劳工公约。ILO总干事苏马维亚称,公约是划时代的海事劳工条款,有助改善全球超过120万名海员的福利及待遇。目前,新公约条款仍有待ILO旗下30个会员国作个  相似文献   

12.
《中国船检》2011,(4):I0022-I0022
《〈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船旗国检查指南》于2008年9月在由来自全球近300名专家参加的第三方专家会议上通过。意在协助船旗国履行其检查及发证责任。  相似文献   

13.
8月29日,第12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了批准《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的决议。11月12日,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及瑞士其他国际组织代表团常驻代表吴海龙大使,代表中国政府向国际劳工组织总干事盖·莱德先生递交了中国政府批准《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的批约文书,标志着中国政府批准加入了《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该公约将于2016年11月12日对我国生效。那么《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是什么呢?下面通过一张图帮您看懂《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以下简称《公约》)。  相似文献   

14.
正3月20日至24日,第18届亚太地区海事局长会议在马来西亚兰卡威召开,来自中国、澳大利亚等20个国家/地区海事机构局长及国际海事组织(IMO)、国际海道测量组织(IHO)及国际航标协会(IALA)等观察员共计60余名代表参加会议。按照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安排,中国代表团由来自部海事局、上海海事局、福建海事局的4名专家组成,福建海事局局长徐增福担任团长。  相似文献   

15.
2006年2月23日,在日内瓦举行的第94届国际海事劳工会议上,海事劳工公约获得通过。这样一套世界统一的、新的国际海事劳工标准,为全球海运业搭建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从而更好地满足了国际海运业的健康发展和保护全球海员根本利益的新要求,该公约因此也被称为全球120万海员的“权利法案”。  相似文献   

16.
<正>2015年8月29日,第12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了批准《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的决议,11月12日,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及瑞士其他国际组织代表团常驻代表吴海龙大使,代表中国政府向国际劳工组织总干事盖·莱德先生递交了中国政府批准《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的批约文书,标志着中国政府批准加入了  相似文献   

17.
《中国船检》2011,(4):I0021-I0021
《〈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港口国控制官员检查指南》(PSCO指南),于2008年9月在由来自全球近300名专家参加的第三方专家会议上通过,意在协助港口国控制官员对进入其港口的他国船舶进行检查。  相似文献   

18.
20 0 0年 10月 16日至 2 0日 ,“第二届亚洲海事英语研讨会”在大连海事大学召开。此次会议是由“国际海事教师协会”和大连海事大学共同主办的世界范围的海事英语盛会 ,有来自英、德、俄罗斯、荷兰、澳大利亚等 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 6 0余名专家和教授参加了会议 ,其中PeterTrenkner教授、CliveCole先生、CalentinaPetrenko教授是“世界海事组织”(IMO)的海事英语专家。他们就我国海事英语教学的现状进行前期评估。中国海事局和交通部科教司的领导参加了会议。会议期间 ,代表们就多语种、多文化…  相似文献   

19.
<正>2015年8月29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了批准《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的决定。11月12日,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代表吴海龙大使向国际劳工组织总干事盖·莱德递交了中国批准《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的外交文书,标志着我国政府完成了批准《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的程序。根据公约规定,《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将于2016年11月12日对我国正式生效。该公约的批准将对我国海员群体、整个航运界  相似文献   

20.
《集装箱化》2013,(10):12-12
2013年10月22日,由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承办的第十九届亚洲船东论坛海员委员会会议在舟山举行。来自中国、日本、韩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越南、菲律宾等亚洲国家和地区的30余名委员以及航运企业和高校的代表共计百余人参加会议。与会代表探讨海员雇佣和培训、国际劳务、防止海盗及武装抢劫、海员服务、《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1978年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国际公约马尼拉修正案》等议题,并交流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员发展情况。上海海事大学杂志总社社长、《集装箱化》主编袁林新编审应邀参加此次会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