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于有来是北海航海保障中心大连航标处老铁山灯塔灯塔长,2022年7月将年满60岁退休.自1982年参加航标工作以来,至今已守护老铁山灯塔40年.守护百年灯塔,一件事一做40年,于有来说:"灯塔就是我的老朋友,退休后我也会常'回家'看看."  相似文献   

2.
我是守灯人     
<正>守灯人是干什么的?是守护灯塔的人,也叫航标工。灯塔是除了传统意义的灯塔外,还包括灯标、灯桩,因为岛上还有导航台、AIS基站等,所以,驻岛的守灯人往往一并对它们进行养护,包括保养与维修。两个故乡,两座灯塔我有两个故乡,一个在四川的大竹县,一个在广东的汕头市。一个是生我养我的广袤山区,一个是我驻我守的环海小岛。山里有我魂牵梦绕的父母坟莹,岛上有我日夜守护的德州灯塔。  相似文献   

3.
2005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网上看到<中国海事>杂志创刊了,我心中激起阵阵涟漪.特别是"海事博览"这个栏目,让我倍感亲切,它就像给我设置的栏目一样,从此我与<中国海事>结缘.  相似文献   

4.
童孟侯 《航海》2022,(6):20-23
<正>上篇:漂流瓶和灯塔的对话有一天,一只漂流瓶来到一座灯塔下,大声招呼:“喂,喂,灯塔老哥,下来,下来,跟着我去旅行吧!”灯塔愣了一下,瓮声瓮气地回答:“我为什么要跟你去旅行?这里是我的岗位,我不想离开我的岗位。我离开了,谁来代替我值班?你真是的。”漂流瓶哈哈笑着说:“你这个死脑筋,一天到晚站在那里,50年不动,100年不动,有啥意思吗?什么岗位不岗位的?人家设了岗位都有交班和接班,都是轮换的,听说过‘轮岗’这两个字吗?  相似文献   

5.
正周成祥是北海航海保障中心青岛航标处朝连岛、千里岩灯塔长。从1976年参军入伍,分配至朝连岛灯塔执勤开始,他一直坚守在海岛守塔岗位上,至今已整整41年。"坚守朝连岛和千里岩岛灯塔,已经40多年了。一片海,两个岛,一份工作,两块菜地,这是我平凡的人生。"这是60岁的灯塔长周成祥在他的工作日记里写下的话语。2017年7月26日,周成祥在朝连岛上站完最后一班岗后,他挥泪与相守了几近一生的灯塔告别。即将退休的  相似文献   

6.
苏贵聪是广东海事局汕头航标处的一名灯塔养护工,值守在香港至汕头航线间的红海湾遮浪岛上的灯塔。30年来,他“像爱护[睛一样爱护灯塔”,在单调枯燥的养护工作中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创造了灯塔复光率30年100%的记录,为粤东沿海这条重要航线安全畅通作出了重大贡献,被船员们亲切  相似文献   

7.
蔡庆斌 《珠江水运》2012,(21):32-35
这就是来自广东海事局汕头航标处的灯塔工朱汉轩——他的人生就像伫立海边的灯塔一样默默奉献,他的精神就像夜里的航标灯一样引领前行,他的事迹就像航标事业一样未完待续。  相似文献   

8.
正南方的寒冬本就不冷,今年,好像是寒风为了证明自己,格外凛冽,夹杂零星的小雨,让我感受了一把脚下有雨、眼底有霜的独特招待,歌词里说"一杯敬故乡,一杯敬远方",以中国博大精深的酒文化,第一杯敬的,都是自己最尊敬的人,我干杯,你随意,作为一个酒量本就不好的人,这样热血的话,我也就敢说给"故乡"了,远方教会我成长,而故乡,则守着我的善良。年关将至,"回家"总是能勾起  相似文献   

9.
正这是一张我乘直升机飞越大沽灯塔上空时拍摄的照片。照片中的大沽灯塔是我国自行设计、自行建造的第一座水中灯塔,1978年5月1日正式发光,是船舶进出天津港的重要象征。它像一颗夜海明珠,指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航船往来于天津港水域,为天津市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据记载,早期的大沽船民靠狼烟、篝火给航船指引回航方向,直到1878年,天津海关利用一只旧趸船改装为灯船(1911年改为钢制灯船),泊于海河口拦江沙外水深8米  相似文献   

10.
我的航海梦     
徐阿海 《珠江水运》2011,(10):66-66
太阳发出刺眼的光芒,好像对我无情地嘲笑。我漫无目的地走着,心情糟糕透了。我想起来刚才的课就烦,简直像无字天书似的在我眼前翻来翻去,翻得人心烦意乱。我的自信也一点一点地消磨殆尽。我来到了旧操场,仿佛来到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躺在草坪上闭上了  相似文献   

11.
正舢舨洲灯塔,位于广州市番禺区东南方向的珠江口东莞虎门水道和伶仃洋交汇处,距龙穴岛2.5公里。灯塔建于小岛的顶部,是一座五层方形砖砌建筑,外观像手枪,也似蓄势待发的捆绑式火箭。近百年来,外轮从外海驶入广州港,都要依靠灯塔的指引,被誉为"珠江口上的夜明珠"。机塔巧合1915年,被英、法等国把持的粤海关,为方便西方列强的船舶进出广州港,建成舢舨洲灯塔。灯塔由法国人设计,主塔高13米,灯高31.5米,副楼高6米,作为灯  相似文献   

12.
五年前,我与编辑部同仁怀着激动的心情开始了<中国海事>杂志的创刊,就像母亲呵护着自己的孩子,五年里我亲眼目睹了她茁壮成长.而今,在各级领导和广大读者的关怀下,在编辑部全体同仁的不懈努力下,<中国海事>的羽翼日渐丰满,并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特色,她以浓重的笔墨,或尽情讴歌,或倾情鞭挞,或苦心求索,或高声呐喊,她关注着国际海事和中国海事的发展,像一座灯塔不断捕捉着中国海事最新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三代守标人     
从为了国家,到离不开--陈义 70多岁的时候他说,俺决不能离开灯塔,要义务为它服务一辈子. 80岁时他说,俺不算老,俺还要干它十年二十年呢! 1985年8月12日凌晨,硇洲灯塔管理员陈义在他值守的灯塔里安然逝世,享年80岁.从1955年上岛当灯塔管理员,他守了整整30年灯塔.从昂扬的来,到安详的走,作为一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者,他为祖国的革命与建设事业奉献了自己的所有,却孑然一身什么也没有为自己留下.  相似文献   

14.
<正>作为毕生从事于中国航海保障工作的我,对于灯塔有着特殊的深厚情结。而最令我难忘的,就是大连那历史悠久、风景优美、文化底蕴深厚、充满爱国情怀的著名灯塔——老铁山灯塔。1951年底,为了反封锁、反禁运,恢复北方航标以保证海上航运安全,我随"流星"航标船,从黄海驶入渤海湾,在船上驾驶台惊奇地发现海面上出现一条如同"海宁观潮"时涌潮线一样泾渭分明的海水分界线。这正是大自然赐予黄、渤海的分界线,这条分界线南达山  相似文献   

15.
正蚊尾洲灯塔位于佳蓬列岛的一个小岛屿上,始建于1890年,塔高18米,灯高43米,射程15海里。白色、方身、球形顶,结构错落有致,造型独特,宛如一座神秘的古城堡,是保存较为完整的百年灯塔。最难建的灯塔蚊尾洲是一个仅千余平方米的小岛。1890年,由英国人建造的灯塔就在岛的西峰上。灯塔建设时,几乎所有材料都要从外面运来。从远洋驶过来的商船很大,加上风浪不断,停靠在蚊尾洲岛边上的船很危险,所以先修建码头,同时分别修建了两  相似文献   

16.
对一个港口的落后样本的深层解读,就像一次时空穿越,不是去看前人的热闹,而是拿来读史,明鉴未来,让我们的思维与行动具有更前瞻的眼光和理性的张力。汕头港历史上的辉煌不再,汕头港的沉浮见证了一个特区城市的荣耀与兴衰。在"十二五"开局、特区"扩胸"的历史关节点上,汕头再不能短视地狂热,或是无序地前进,汕头港必须首先具有冰冷的理性、海洋的包容,站在灯塔上认识事物发展的规律。首先是对交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到位,应该具有超前的战略眼光。港口城市,最可贵的资源  相似文献   

17.
鱼儿鱼儿水中游,游来游去乐悠悠。有了你的我怎么会寂寞?你就是快乐!鱼儿鱼儿水中游,游过了许多的春夏秋冬。你总是会在我身边陪我,一起游过不同的河流。我觉得自己就像一尾鱼,总是在寻找最适合于自己生活的水。渡边之则这样说。我觉得自己就像一尾鱼,注定了要依水生活。秀秀这样说。  相似文献   

18.
闪光的灯塔     
<正>人们总是把灯塔形容得那么多情、那么俊俏:什么"闪烁的星星"啊,什么"指路的明灯"啊,还有"航海者的情侣"……其实,用这样的笔调形容灯塔的人,往往是没有上过灯塔的,甚至是没有登过灯岛的,他们也许只是远远地望着灯塔发出的光束,就觉得它是那么的迷人。其实,灯塔所在的位置,恰恰是礁石嶙峋、危机四伏的危  相似文献   

19.
<正>圣诞节,中午时分的广澳海事处职工小食堂像往常一样温暖热闹。这天是"明叔"陈俊明同志的退休日,想到以后耳边不再有他那爽朗的笑声和关切的叮嘱,我的眼睛渐渐湿润了,往事一幕幕呈现出来....他说:"把我当成亲人。"去年春节前夕,明叔端着一盘他亲手包的饺子走到我面前:"小刘啊,你离家远,在这里就把我当成亲人。"明叔这样说,也这样做。他就  相似文献   

20.
三代守标人     
<正> 每一个时代都有它独特的精神。岁月流逝,沧海桑田,对于几代守标人来说,海风海浪侵蚀老去了容貌,却留下了他们耐苦的足迹和绕梁不去的时代精神!——题记从为了国家,到离不开一陈义70多岁的时候他说,俺决不能离开灯塔,要义务为它服务一辈子。80岁时他说,俺不算老,俺还要干它十年二十年呢!1985年8月12日凌晨,硇洲灯塔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