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针对目前海上搜救工作效率低、成本高、信息技术利用率不足和尚不具备完整有效的搜救业务化支持系统的问题,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的分析技术,结合搜救与撤离业务需求及搜救业务信息化建设的特点和要求,构建海上搜救与撤离模型系统的软件框架并介绍其功能。阐述系统数据库的建设方案,探讨基于GIS平台的海上搜救与撤离模型系统的关键技术和模型实现方法,通过利用缓冲区分析、叠置分析(Overlay Analysis,OA)和网络分析(Network Analysis,NA)等关键技术,初步实现系统功能。研究结果表明:借助GIS分析方法设计的海上搜救与撤离模型系统能有效辅助搜救行动中方案的制订,为搜救决策指挥的规范化、流程化和科学化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2.
《珠江水运》2008,(7):69-69
据悉,天津市海上搜救中心目前已实现海上搜救信息“全景化”,海上搜救成功率得以大幅提高。天津市海上搜救中心办公室副主任、天津海事局通航处处长程俊康介绍说,海上搜救信息“全景化”就是充分利用VTS系统、船舶报告系统、AIS船舶自动识别系统、CCTV实时监控系统、电子海图技术等先进科技手段,实现各种信息的现场采集和实时显示,提高搜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目前各国海事搜救机构普遍采用全球遇险与安全系统设备获得与传送搜救信息,其效果不尽人意.文中通过分析船舶配备的AIS、LRIT及GMDS等设备的技术原理和工作性能,探讨了AIS、LRIT对获得与传送搜救信息的重要作用和优点,证明AIS、LRIT设备可应用于搜救信息的获得与传送.  相似文献   

4.
海上搜救移动指挥系统是以3G无线宽带通信技术和计算机网络为基础,集成现场视频采集压缩、无线网络传输、应急指挥通信、数据库管理等信息化技术,建立海上搜救现场与搜救中心的宽带网络连接,为海上搜救行动的指挥决策提供事发现场的即时视频图像信息,实现海上搜救指挥决策的可视化、信息化和科学化,从而在现有搜救力量的基础上大幅提升海上...  相似文献   

5.
移动定位作为海上搜救的支撑技术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也在实际应用中暴露了定位信息获取方式、信号有效覆盖范围和隐私方面的问题。针对上述应用中的问题,本文总结了使用自动化数据接口改善信息获取、使用海上载体拓展移动通信信号覆盖范围、使用预授权和自主上报方式解决隐私信息使用权利问题等改进思路。本文最后针对海上搜救中报警和搜救两个应用场景,设计了基于移动定位的海上搜救辅助系统。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海上搜救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结合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发展现状,将原本孤立的技术、成果综合起来,并引入北斗报文服务系统最新技术成果,形成综合化的海上搜救体系。该系统特有的持续信号传输和短报文信息服务功能,彻底的改变了"盲搜"的局面,实现了搜救双方位置"互见"和信息"互通",为准确、及时、可靠地实现海上搜救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7.
建立海上搜救信息网络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友多 《中国水运》2003,(12):35-35
我国海上搜救工作起步晚,信息网络建设滞后,给海上搜救工作造成很大的限制.为提高搜救管理的工作效率,建议我国海上搜救部门建立水上网络电子海图及船舶信息查询数据库.  相似文献   

8.
港口疏浚驳船载运状态监控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传感技术、微机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及多信息融合技术,利用液位传感器采集疏浚船舶吃水信息,通过数字电台无线收发讯设备,实时准确地接收、发送、转换、记录监控目标的吃水和全球定位系统的船位信息,并结合电子海图地理信息系统,实现对疏浚驳船全面的实时监控.  相似文献   

9.
海上搜救并不同于一般的搜救行为,海上搜救环境恶劣,在搜救过程中存在诸多潜在风险,其中的不确定因素较多。本文理清了海上搜救风险的特征,并对风险进行分类和分析,并从搜救装备、搜救技术、搜救专家知识库、培训等方面提出了对降低海上搜救风险的一些建议和思考。  相似文献   

10.
《中国水运》2015,(3):78
日前,由青岛市研发的"基于自动识别(AIS)技术的个人海上搜救系统的研制"项目,获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立项支持,标志着国内首个海上生命自动搜救系统研发成功,并进入实验应用阶段。该项目研制的个人搜救终端设备配置在救生衣上,具有GPS和北斗定位功能。当遇险船舶发出遇险信号时,岸基站将接收到的遇险船舶信息通知岸基救援机构或过往船只前往出事海域进行搜救,遇险人员携带的AIS个人搜救终端设备发出的求救信号,能够自动定位遇险人员漂移的方位和距离,并显示在救助船舶电子海图上,缩短搜救时  相似文献   

11.
陈筱 《中国海事》2012,(11):44-46
海上搜救任务协调员是海上搜救的组织者、策划者、指挥者、总结评估人,主导着收集、评估信息,制定行动方案,组织搜救力量实施救助.责任重大。因此,有必要对其资格与职责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任茂 《珠江水运》2016,(5):76-77
本文概述了我国直升机海上搜救特点,着重介绍了直升机海上搜救前对救助点信息的预判,通过综合分析选择科学且可行的搜寻模式、高度、速度和吊运方式,进而优化搜救计划,保障救助工作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3.
8月28日上午,日照海事局与连云港海事局在日照海事局共同签署了两市海上搜救与防污染区域性合作协议,建立了区域性合作机制。双方同意共同利用海上搜寻救助的现代技术设备和通信网络等资源为对方海上搜救工作提供谘要的支持和配合,实施资源共享,以便迅速确定和救助海上遇险人员、船舶和设施,提高遇险人员的生存几率与搜救成功率。同时,双方要对对方关注的重要搜救信息进行通报,确保搜救应急联动信息传递及时、准确、到位。  相似文献   

14.
王海潮 《中国海事》2010,(11):F0003-F0003
<正>10月18日至21日,中韩海上搜救事务级会谈在西安举行。双方签署了《2010中韩海上搜救事务级会谈纪要》,就继续保持现有的事务级会商机制、进一步加强搜救信息通报、积极建立两国地方搜救机构的密切合作关系、探讨建立人员定期交流机制等内容达成了一致。  相似文献   

15.
GIS通过对空间信息进行存储、描述、分析、输出,能够在海上搜救中为搜救工作提供技术辅助,在提高水上搜救效率层面引入了新的研究方向,可以为建设准确、快速、经济的搜救体系提供助力,有助于提升海上搜救成效,增强水上安全稳定性,筑牢海上安全防线.  相似文献   

16.
《中国海事》2020,(3):7-7
海上搜救价值理念体系海上搜救的核心价值观:惠海泽航人本至善海上搜救的精神:险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团结就是力量海上搜救的行动指南:“八个最”最快的速度获取;最有效的手段配备;最准确的信息情报;最精干的搜救力量;最科学的决策制定;最满意的效果回馈;最完善的施救方案;最关切的社会期待。  相似文献   

17.
从搜救协调值班员的角度出发,根据海上救援工作的实际情况,结合个人的思想体会,粗浅地分析探讨搜救协调值班员最初在信息收集、评估、传递及应对措施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个人的工作建议,目的在于进一步完善工作方法,快速、有序、正确地对海上突发险情采取行动,为海上搜救争取非常宝贵的一分一秒,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及水域污染,提高搜救值班员的海上应急处置能力,更好地完成海上搜救工作。  相似文献   

18.
介绍发展海上搜救装备的重要意义及海上搜救装备体系的构成,分析国内外海上遇险救生通信装备、海上自救互救装备、海空救援装备、海上救治后送装备的建设情况,指出国内海上搜救装备在规模、功能、智能化等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一定差距。提出建设海上搜救信息系统,发展无人化、智能化海上搜救装备,研究搜救平台医疗改装技术等具体建议,为我国海上搜救装备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船级社在充分评估水面智能搜救机器人应用现状和行业最新发展需求,并对其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依据进行专题研究的基础上,编制了《水面智能搜救机器人技术指南(2021)》。指南主要内容如下:1)对非船舶上及船舶上配备的搜救机器人提出技术要求;2)针对不同型搜救机器人,从环境适应能力、水中性能、救生能力和救援能力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检验依据和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水上搜救能力,实现各种海况下船体的稳定平衡,利用数值波浪水池模拟船艇在基于波浪补偿技术条件下实施现场搜救的可行性。基于CFD理论对船艇搜救模型的波浪补偿过程进行数值分析,计算出船艇搜救时保持稳定平衡的波浪补偿量。结果表明,波浪补偿的数值分析验证了该技术在恶劣天气条件下实现出艇搜救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