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信息公告     
正交通运输部等四部委建立国际航行船舶联合登临检查工作机制2016年12月28日,交通运输部、公安部、海关总署、质检总局联合下发《关于建立国际航行船舶联合登临检查工作机制的通知》,部署有关事项。通知指出,各港口海事管理机构是国际航行船舶联合登临检查的召集单位,负有联合登临检查的组织协调责任,要及时汇  相似文献   

2.
正3月9日上午,由吴淞海事、洋山边检、上海海关和浦江检验检疫四家查验单位组成的联合工作组乘坐边检执法巡逻艇"3166艇"登临停靠绿华山锚地的海洋科考船"张謇"轮,根据各自职责开展检查工作,完成了上海口岸锚地首次船舶联合登临检查,标志着上海口岸国际航行船舶联合登临检查工作机制全面开启。  相似文献   

3.
大连口岸实行国际航行船舶新的检查办法从4月20日8时起,大连口岸开始对国际航行船舶进出口实行新的检查办法。新的检查办法主要是对现行的检查机关(港监、海关、边检、卫检及动植检)登轮检查的传统方式进行了改革,检查机关对国际航行的船舶一般不再登轮检查,而是...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航运市场的持续景气和我国造船业的迅速发展,近几年来,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船舶改造现象,由于原来按照国内航行的技术规则设计的船舶其主要依据的是《国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与国际航行的船舶在设计规范上有一定差距。针对这类船舶,作为港口国监督如何在安全检查中更好把握其共性,便于更好的对这类船舶进行监督检查。本文以干货船(500吨以上)为例,以船舶的图纸资料、结构及设备配备上比较国内航行船舶与国际航行船舶的不同作为对这类改造船舶的检查参考,提供一种针对该类船舶的安检思路。  相似文献   

5.
《机电设备》2020,(1):I0005-I0005
2020年2月13日,中国船舶燃料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中石油辽河石化,在大连海关的大力支持下,顺利将中国联合石油有限公司申报的5300吨供国际航行船舶低硫船用燃料油卸入中国船燃大连公司出口监管仓库.由此打通国产低硫船用燃料油供给国际航行船舶的“最后一公里”,标志着国内燃料油资源出口退税正式拉开帷幕。该批油品入库后,预计2月15日即开展对国际航行船舶的燃油供应作业,首票供应量为3900吨。  相似文献   

6.
从近日起,海口港口岸各检查机关在海口港联检大厅正式挂牌实行联合办公。凡国际航行船舶进出海口港口岸。船方或其代理人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到海口港口岸船舶联检办公室办理进出口岸手续。  相似文献   

7.
开航前检查,是指由海事部门牵头,会同船舶检验机构,以船舶安全检查的名义,对部分国际航行的中国籍船舶,以港口国监督检查项目为主要内容进行的强制性检查.  相似文献   

8.
一、采取便利措施的必要性 五十年代以来,中国对国际航行船舶入出境检查方式是由港务监督、海关、边防检查和卫生检疫部门分别派员集体登轮进行的。这种联合登轮检查方式,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对于维护国家权益,保护船舶运营和港口的正常生产秩序,促进港航事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尽管在此期间船舶入出境检查部门根据新的情况,对检查的内容和方式做了些改革,便利了船舶进出港作业。但是,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  相似文献   

9.
宁波 《中国海事》2008,(9):43-43
东京备忘录和巴黎备忘录近期联合发布声明,通告两个区域性备忘录组织将于2008年9月1日至11月30日联合开展对所属各成员国船舶航行安全集中检查活动。届时两区域性备忘录组织所属43个正式成员国将在3个月的活动期间内,严格依据《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OLAS公约)第五章的有关要求,对与船舶航行安全相关的设备、证书和文书进行详细检查和校验,确保有关设备满足公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林志忠 《世界海运》2003,26(4):21-22
总结了各港口国监督对船舶实施ISM检查的要点,针对检查中被经常列为“不符合”项目所造成的原因进行分析,得出具有指导意义的结论,以便国际航行船舶采取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国际海事组织便利运输委员会第32次会议通过了《1965年便利国际海上运输公约》附则修正案。该修正案对附则中船舶进出港时须向有关口岸检查机关提交的国际海事组织标准的国际航行船舶进出港检查单证(包括总申报单、货物申报单、船舶物品申报单、船员物品申报单、船员名单、旅客  相似文献   

12.
<正>回顾2018★亮点:保障国内航行船舶进出港2532万艘次、国际航行船舶进出口岸50余万艘次。实施船舶安全检查10余万艘次、船舶现场监督检查29万艘次。组织开展搜救行动1902起,成功救起遇险人员12463人、遇险船舶1295艘次。全国共发生一般等级及以上中国籍运输船舶水上交通事故176  相似文献   

13.
郭冲 《世界海运》2021,(1):38-40
介绍三起新型船载航行数据记录仪(VDR ) PSC检查的典型缺陷案例,解读相关决议中最新的航行数据记录仪和简化航行数据记录仪年度试验指南的技术通告相关要求,对国际航行船舶新型船载航行数据记录仪的在船使用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国际航行船舶进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口岸的管理,便利船舶进出口岸,提高口岸效能,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进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口岸的国际航行船舶(以下简称船舶)及其所载船员、旅客、货物和其他物品,由本办法第三条规定的机关依照本办法实施检查,但是,法律另有特别规定的,或者国务院另有特别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务监督机  相似文献   

15.
机损事故案例 1996年1月,某国际航行船舶在离港慢车航行时,轮机部的值班人员突然听到主机发出异常声响,主机滑油压力下降,遂停机检查,发现No.6缸连杆瓦破碎,拆检后发现造成这起事故的根本原因是:滑油太脏,已经乳化,起不到润滑作用。1999年7月,某万吨级国际航行船舶No.2发电机  相似文献   

16.
海上船舶登临制度是由海战法上的登临拿捕演化而来的,后期分化为军舰战时临检和政府公务船舶平时执法登临两个方向,1982年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基本确立了登临权法律体系。基于海洋法实践的差异,中美两国的船舶登临执法程序有较强的可比性,虽然美国至今尚未签署和批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但以该公约为基础制定了相对全面完善的海上船舶登临执法程序。当前我国海上船舶登临法律制度多纲领条款、少具体行动程序,多原则条款、少细节分类及规范,部分术语的用法也不准确。通过对比中美船舶登临执法主体、对象、行使要件、行动程序,给出优化完善我国海上船舶登临法律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关于国轮在设置、使用AIS设备中存在的问题和一些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前言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 IDENTIFICATIONSISTEM以下简称AIS设备)旨在提高海上航行安全、人命安全和保护海洋环境。国际海事组织(IMO)已经要求300总吨以上的国际航行船舶在2004年12月31日前,500总吨以上的非国际航行船舶在2008年7月1日前强制安装AIS设备。中国海事局在2005年10月14日发出《关于部分沿海航行船舶安装船载自动识别系统的通知》,要求沿海航行的所有客船、500总吨以上的油船、危险化学品船、集装箱船于2006年4月30日之前配备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设备)。2006年5月1日起开始检查AIS设备的安装情况,…  相似文献   

18.
为有效减少国际航行船舶氮氧化物排放,助力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改善,介绍船舶排放氮氧化物的来源和控制方法,阐述《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中有关船舶氮氧化物排放控制条款,指出我国控制国际航行船舶氮氧化物排放所面临的问题,提出若要有效减少国际航行船舶氮氧化物排放,则需要在接受并实施有效的激励政策、设立公约认可排放控制区、推动公约控制船舶氮氧化物减排规则完善等方面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19.
《航海教育研究》2014,(4):77-77
正2014年11月21日,在伦敦总部举行的国际海事组织海事安全委员会第94届会议上,国际海事组织通过了具有强制性的《极地水域船舶航行国际准则》,即极地航行规则。评论称,这标志着国际社会在保护船舶以及船员在极地水域航行安全方面进入了一个历史性的新阶段。据悉,来往极地水域的船舶安全和极地自然环境保护一直是国际海事界关注的重要问题,在两极环境下航行的船舶也会面对很多特殊的危险和挑战。近年来,国际  相似文献   

20.
本文阐述了国际航行船舶柴油机高压燃油套管系统的相关公约要求和工作原理,列举了该系统存在的常见缺陷,提出了PSC的检查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