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通航隧洞是一种常见的浅水航道,属于典型的狭窄形航道,船舶在此类受限航道中航行,船舶两侧的不对称水域、船行波以及充泄水振荡波的反射叠加,将对船体产生不对称的侧向力,增加船体控制难度。针对船舶在隧洞航行时的波动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具有立柱和横板的消波设施,采用物理模型开展船舶试验,分析设施的消能效果,经验证该设施可有效减小波动。  相似文献   

2.
<正>某日,沧州海事局安检员对辖区内靠泊的散货船XXX轮开展船舶安全检查,该船满载排水量59558吨,安装船舶岸电系统船载装置(AC400V/50Hz/800A),检查时船舶正在使用岸电,通过检查船舶受电设施接线箱发现船舶受电设施接线箱岸上控制回路P7(第二路电缆P3)、P11(第三路电缆P3)、P15(第四路电缆P3)断开,由于不能确保岸方控制回路线路形成回路,拔出电缆插头,控制回路不会发出切断信号,岸基供电断路器也不能分断,不满足确保插头不能带电插拔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余琼蕾 《船艇》2007,(4B):16-21
1、“阿拉帕霍”(Arapaho)概念产生 美军“阿拉帕霍”直升机保障系统概念是通过提供一个模块化的、自给的设施,能够在商业集装箱船上完成航空中间维护的系统,该系统能够在船舶航行过程中和锚泊状态下完成作业,甚至能将该系统移至岸上进行操作。  相似文献   

4.
蒋庆 《水运工程》2007,(9):123-126,136
对20万吨级以上、动力要素十分复杂的海域,码头轴线的确定需要考虑船舶对码头结构的作用、码头可作业天数及作业效率、航道引水靠泊作业等多种要素。以大连矿石专用码头工程为背景,通过物理模型试验,系统测量了波浪、潮流、风等动力要素耦合作用下的船舶对码头结构、系缆设施及护舷的作用;给出了波浪和潮流不同夹角时船舶系靠泊状态下的运动量及缆绳拉力的变化规律。通过对水文资料及水动力试验结果的综合分析,考虑航道引水靠泊作业之要素,优化确定出码头轴线方位,该结果可为同类码头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引言 近几十年来.航运业的发展给船上带来的变化凸显为船舶硬件设施的巨大的改善和船上配员标准的改变。船舶构造及船舶设备(如AIS、VDR、ECDIS以及轮机自动化设备等)的改进大幅提高了海上航行的安全性,事故发生的频率和严重性都有所降低,但船舶事故仍然不断,在船舶安全检查(FSC/PSC)中,  相似文献   

6.
刘超 《中国船检》2014,(8):68-70
直线航行是船舶运行的重要形式之一,对于降低船舶运营成本,提高船舶航行效率、缩短航行时间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在实际航行中,直线航行会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首先,船舶的航迹模型具有较强的非线性特性,传统闭环控制策略很难处理这一复杂的系统;其次,船舶航行系统为典型的欠驱动系统,即此类系统的控制变量比控制输入的数量多,进而增大了控制器设计的难度;第三,通常情况下,船舶的运行环境较为恶劣,易受到风浪等因素(如航行中会受到风流压差角)的影响,从而导致船舶实际航迹偏离期望的航行路线。因此,设计高性能的航行控制器,保证船舶的直线航行、节约船舶运营成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介绍船舶航行的非线性模型和航行控制器设计中常用的理论技术,为实际中船舶航行控制器设计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张丽颖 《水运管理》2008,30(7):23-25
阐述船舶压载水的危害和国际公约的建立以及我国为之付出的努力,明确完善船舶压载水有关公约建议,并提出加入公约应采取的措施:(1)加强船舶压载水管理立法工作;(2)明确公约履约主管部门;(3)进行全面、深入研究,包括港口国监督程序、船舶压载水取样和分析标准、船舶沉积物接收设施配备、港口国检查官培训、有害水生生物及病原体的风险评估等。  相似文献   

8.
夏运强  夏风京  王海峰 《船舶工程》2015,37(S1):269-271
针对船舶海洋工程中浮式设施系泊物理模型试验对系泊线的模拟要求,在借鉴吸收行业经验和长期实践的基础上,总结提出一套可行的对缆绳、锚链等不同材质或性能的系泊线试验室模拟方法,供试验技术人员在相关的物理模型试验中采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即将试运行的Galileo(伽俐略)卫星定位系统为基础,设计了一个对进出港口的船舶导航和进行安全防护的系统,该系统综合应用先进的无线通信、数据处理、电子海图和计算机技术,保证船舶在航道狭窄和能见度很低的气象条件下进出港口的航运安全,具有航线设计、船舶导航、岸上监控、引航作业等功能。  相似文献   

10.
李贺 《中国海事》2013,(3):56-56
丹麦海事局加强了对从事国内航行的客、货船和港口设施的安全要求,同时减少了对行业的行政和认证要求。在与丹麦警方全国委员会(丹麦安全情报局)合作后,丹麦指挥部、丹麦海岸管理局和丹麦海事局的首席官员修改了关于从事国内航行船舶的安全规定。未来船舶将不再按照欧盟有关加强船舶和港口设施安全性的法规(ISPS规则)进行认证、检验和批准。相反,船员和船东必须具备程序评估对船舶的安全威胁。  相似文献   

11.
船舶系泊问题的试验研究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峰  孟祥玮  郑宝友  李焱 《水道港口》2012,33(2):106-112
随着码头及船舶大型化的发展,船舶系靠泊安全是港口设计及使用中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之一。船舶及停靠的码头组成了一个极其复杂的相互作用系统,自然环境中的风、浪、流等动力条件以及不同水位、载度和船型的差异均会影响船舶系靠泊的条件,其系泊与作业期间的6个自由度运动量、系缆力和撞击力及其能量分布都是需要关心的重要因素,因此前期的试验研究十分必要。文章通过对目前船舶系靠泊试验研究技术的发展现状的阐述,分别对物理模型试验方法、仪器设备情况以及目前国内外数值模拟技术的发展情况作了相应的探讨与分析,指出船舶系靠泊试验技术的难点与待解决的问题,并结合未来研究的发展趋势,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根据实际集装箱码头的要求,构建轨道式港口集装箱码头物理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西门子S7-300系列PLC以及PROFIBUS-DP总线设计了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控制系统,并运用西门子Step7编程软件编写了控制程序,包括自动卸船程序、自动装船程序、各个机构的点动控制程序、机构复位程序、异常处理程序以及应急程序等。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和控制程序成功地运用在模型中,并且可以移植到实际控制系统中。  相似文献   

13.
A sequential assimilative system has been implemented into a coupled physical–biogeochemical model (CPBM) of the North Atlantic basin at eddy-permitting resolution (1/4°), with the long-term goal of estimating the basin scale patterns of the oceanic primary production and their seasonal variability. The assimilation system, which is based on the SEEK filter [Brasseur, P., Verron, J., 2006. The SEEK filter method for data assimilation in oceanography: a synthesis. Ocean Dynamics. doi: 10.1007/s10236-006-0080-3], has been adapted to this CPBM in order to control the physical and biogeochemical components of the coupled model separately or in combination. The assimilated data are the satellite Topex/Poseidon and ERS altimetric data, the AVHRR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observations, and the Levitus climatology for salinity, temperature and nitrate.In the present study, different assimilation experiments are conducted to assess the relative usefulness of the assimilated data to improve the representation of the primary production by the CPBM. Consistently with the results obtained by Berline et al. [Berline, L., Brankart, J-M., Brasseur, P., Ourmières, Y., Verron, J., 2007. Improving the physics of a coupled physical–biogeochemical model of the North Atlantic through data assimilation: impact on the ecosystem. J. Mar. Syst. 64 (1–4), 153–172] with a comparable assimilative model, it is shown that the assimilation of physical data alone can improve the representation of the mixed layer depth, but the impact on the ecosystem is rather weak. In some situations, the physical data assimilation can even worsen the ecosystem response for areas where the prior nutrient distribution is significantly incorrect. However, these experiments also show that the combined assimilation of physical and nutrient data has a positive impact on the phytoplankton patterns by comparison with SeaWiFS ocean colour data, demonstrating the good complementarity between SST, altimetry and in situ nutrient data.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more intensive in situ measurements of biogeochemical nutrients are urgently needed at basin scale to initiate a permanent monitoring of oceanic ecosystems.  相似文献   

14.
基于单片机的液力耦合器模糊控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液力耦合器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以C8051F330单片机为控制核心,以高速开关阀代替比例阀,设计了液力耦合器智能监控系统的硬件电路,通过控制伺服油缸活塞的进给量来调节液力耦合器的输出转速;最后建立了伺服油缸的数学模型,用Matlab软件的Fuzzy Logic和Simulink工具箱对模糊控制器的控制效果进行了仿真分析,得出了模糊控制器的量化因子、比例因子等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  相似文献   

15.
针对珊瑚礁岩土的工程分类欠缺、钻探技术效果不佳、原位及物探测试手段不足以及物理力学性质评价指标及其体系需要重建等系列问题,进行珊瑚礁岩土的勘察技术研究。基于勘察实例,证明常规的技术方法多不适用于勘察珊瑚礁岩土。需集中对珊瑚礁岩土工程地质特性(如地质环境特性、动力工程环境、岩土组成及其描述、基本物理特征、力学特性、颗粒破碎特性、岩土工程评价等方面)和勘察技术(如钻探取样、物探、原位测试、室内试验等)进行研究,并不断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6.
丁甡奇 《水运工程》2004,(10):66-68
介绍“重庆河段泥沙模型计算机自动测控系统”以及对流量、流速、水位等多种物理量实现计算机实时测量与控制技术,着重介绍应用透光法实时测量含沙量、沉降法测量颗粒粒径的计算机测量原理与方法。该系统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泥沙模型试验自动化测量控制水平,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7.
胡昕  赵颖 《水运工程》2012,(5):30-33
通过流固耦合三维数值模型与先进的GPU计算技术相结合,为模拟分析波浪与防波堤护面块体等水工构筑物的相互作用提供突破性的研究计算手段,能够克服现有连续介质波浪数学模型的不足,解决许多目前需要波浪物理模型才能解决的问题。该模型具有边界改变方便、成本低、分析速度快的特点,能满足多方案设计对科研的要求,因此在工程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余力  石爱国  肖冰  代亮  杨波 《船舶》2006,(6):52-56
舰载直升机起降训练仿真系统是以计算机可视化技术及直升机、舰船运动数学模型为基础的复杂系统。提出了研制舰载直升机起降训练仿真系统的具体思路和设计方案,详细介绍了本系统中的海浪生成、舰船运动、直升机操纵等模块的数学模型及仿真实现。  相似文献   

19.
杨帅  魏明晖  方从启 《水运工程》2017,(12):198-203
采用ANSYS建模和LS-DYNA显式动力分析的方式,分别使用HJC、脆性损伤、盖帽和混凝土损伤等4种混凝土本构模型,对钢筋混凝土墩柱的侧向冲击过程进行仿真。从系统能量的角度验证数值计算的正确性;并将冲击过程中的冲击物块加速度和钢筋应变的历时值与试验值进行对比,进一步证实仿真计算的正确性。从各本构模型的计算结果、模拟所耗费的计算时间以及所需的参数数量等方面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20.
李永锋 《水运工程》2020,(7):223-226
针对传统预制场斜坡式下水滑道末端水深不足无法满足大型沉箱下水出运的问题,研究了起重船大吊力助浮沉箱出运技术,采用理论计算与物模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沉箱吊点设置、大型钢结构吊架系统、助浮吊力与沉箱吃水和定倾高度的相关关系等进行了详细分析,提出一套全新的适用于斜坡式下水滑道沉箱出运助浮吊装系统,并成功应用于大连港大窑湾北岸配套码头工程。为现有斜坡式下水滑道预制场大吃水沉箱出运提供了成熟可靠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