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为贯彻落实上海市领导指示和专题会议精神,上海市将进行新一轮轨道交通网络规划,保障轨道交通的高速发展需求。为更好地引导新一轮轨道交通网络规划、建设和运营工作,需要对现状轨道交通运营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分析,为新一轮轨道交通网络规划研究和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提供研究基础。一、轨道交通总体评价截至2014年6月,全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共计15条(含磁悬浮,不含金山支线),建成运营车站332座,运营线路长度达到568.4公里。轨道交通日均客运量  相似文献   

2.
深圳轨道交通4号线与沿线其它客运交通方式接驳的情况对稳定轨道交通客流、提高服务水平、保证运营效率、促进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市域轨道交通是特大型城市解决市域客运交通的重要方式之一.为实现其快速功能,以上海市轨道交通11号线南段工程为例,在分析了线路与客流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确定功能定位、提高线型设计标准、控制站点设置数量、实行断点运营与快慢车运行组织,以及选用合理的车辆配置等方面,实现11号线南段工程快速功能的设计方法,为其他市域轨道交通线路的规划建设提供了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王灏 《轨道交通》2009,(1):40-42
轨道交通作为城市基础设施,高额的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注定了它的资源稀缺性,但它的高效性和长期性决定了它不断发展的进程。在注重可持续发展的21世纪,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更是值得我们思考,需要我们回顾过去,分析其内在本质,总结教训,应用于未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5.
文章介绍了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现有运营指标体系的来源以及相关的统计办法,并对目前的上海轨道交通运营统计系统的弊端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如何完善上海轨道交通运营统计分析系统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上海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理论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强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理论方法的研究是提高客流预测准确性的重要手段之一。结合过去20年上海市轨道交通发展的实践经验和教训,总结了影响轨道交通客流预测精度的因素。对轨道交通客流预测的理论、方法和参数进行了深入研究,重点分析了客流预测在理论研究和模型方法改进方面应注意的问题和研究的方向,并指出客流预测参数取值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在预测技术方面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提高轨道交通客流预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介绍上海轨道交通系统的基础上,结合上海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经验,提出了轨道交通在运营模式、换乘形式及控制系统方面的特点,为我国其它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提供参考,使我国的轨道交通建设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城市轨道交通以其容量大、安全便捷、环保节能等优势,已成为市民日常出行无可替代的公共交通方式。由于其特殊的运输方式(不同于一般公交、出租车),所涉及线网的研究、规划、设计、投资、建设及运营等众多学科领域,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若规划设计是从根本上决定地铁效率、工程建设是从硬件上决定地铁效率,那么,运营的服务管理就是从软件上决定了地铁效率。  相似文献   

9.
2009年9月的石家庄.从各大主流媒体到市井小巷,人们都在不约而同的谈论着一个话题——短短1个月的时间里,这个城市的速度一下快了不少。快1路、快5路、快32路……从7月底到8月中旬,20条快速公交线路开通.70部大载客量环保公交车已经正式上路。  相似文献   

10.
截争2012年,上海市公共交通客运最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日均客运总量达到1701万乘次,同比增长2.0%,其中轨道交通为客运量丰要增长源。轨道交通客运量保持快速增长,日均客运量622万乘次,占全市公共交通客运最的36.5%;公共汽电车客运量堪本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11.
针对城市轨道建设方案比选和决策问题, 建立了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城市轨道交通广义全寿命周期成本模型。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外部成本构成, 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阻断成本概念, 并构建了城市轨道交通阻断成本模型。以石家庄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为例, 定量计算了城市轨道交通不同线路敷设方式广义全寿命周期成本。计算结果表明: 采用传统的全寿命周期成本评价方法, 城市轨道交通地面线的全寿命周期成本为72.16亿元, 成本最低; 引入阻断成本的广义全寿命周期成本对各方案进行评价, 地下线的广义全寿命周期成本为173.45亿元, 总成本最低, 为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12.
城市轨道交通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城市轨道交通全寿命周期成本构成, 定量分析了地铁成本各分项指标及各指标所占比重, 计算了地铁土建成本和机电设备成本。应用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理论, 建立城市轨道交通的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数学模型, 并提出分析步骤, 最后以地铁通风空调系统为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对象进行实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 在地铁建设8项成本中, 土建成本比重最大, 占36.36%, 平均每公里造价为1.97亿元; 其次为机电设备成本, 占19.83%, 平均每公里造价为1.07亿元。利用所建模型计算通风空调系统与屏蔽门系统的全寿命周期成本, 结果分别为4 180.4万元和3 237.8万元, 屏蔽门系统全寿命周期成本较低, 因此, 前期建设成本高的方案可能后期运营成本低, 其全寿命周期成本可能较低。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构架的形成,城市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城市轨道交通的商业资源作为它的主要资源,其经营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其资源价值能否得到充分发掘。本文首先对城市轨道交通商业资源进行了简单分类并归纳了各类商业资源的特点,其次分析了商业经营的五大模式,然后结合城市轨道交通资源的特点,分析探讨得出利于城市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14.
张戎  王林平  闫哲彬 《城市交通》2009,7(2):13-18,12
如何充分利用已建停车换乘设施的能力,又不会由于需求太大在换乘点产生拥堵是政策制定者和P+R停车场(库)运营者的一个挑战。选取上海市地铁1号线两个车站和9号线1个车站进行停车换乘需求行为调查,分析P+R潜在使用者的行为特性,得出换乘点停车费用是影响出行者选择停车换乘的一个重要因素,可利用价格杠杆引导停车换乘选择行为。将换乘点停车费用作为变量构建停车换乘选择Logit模型,得到停车换乘分担率与换乘点停车收费的函数关系。以上海市地铁莘庄站为例,将相关数据和目标分担率代入模型,反推得到其停车收费标准为5元·次^-1。  相似文献   

15.
应用离散决策分析法与条件价值法, 设计了双边界二分式调研问卷, 计算了考虑拥挤度的轨道交通出行总成本;通过延长车厢内乘客出行时间的方式来换取车厢内乘客密度的减少, 从而得到车厢内不同拥挤度下的等价出行效能;通过调研得到乘客对两轮投标的选择概率;分别采用双变量Probit估计量和随机效用估计量来推断时间边际负效用的标准化值, 得到时间乘数, 进而估计乘客的延时意愿和支付意愿;基于2015~2016年北京地铁1号线和5号线具有代表性的15个车站站台调查获得的数据, 对轨道交通车厢内6种拥挤度下的时间乘数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车厢内的乘客密度和时间乘数存在线性关系, 而改善后的车厢内拥挤度和广义成本呈反比例关系;出行者支付意愿随车厢拥挤度的减少而增加, 当车厢拥挤度由5人·m-2改善为4人·m-2时, 早、晚高峰时段的支付意愿分别为1.58元和3.02元, 当车厢拥挤度由5人·m-2改善为3.5人·m-2时, 早、晚高峰时段的支付意愿分别为2.47元和4.99元, 因此, 晚高峰时段出行者的平均支付意愿达到早高峰时段的2倍左右, 不同时段出行者对改善拥挤度的支付意愿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自1993年上海地铁1号线开通营运,到目前已有5条轨道交通线路投入营运,另有5条轨道交通线处于建设阶段.预计至2010年上海的轨道交通通行里程将达到460公里.上海逐步形成了以轨道交通为骨架,其他公共交通为补充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  相似文献   

17.
通过调研分析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指导建立符合市场需要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结果表明未来几年该专业人才的需求将急剧增大.最后对高职院校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思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车辆由运用车、检修车和备用车组成,通过研究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检修与运用的关系问题,合理排布列车的维修运用计划,给出每列车适宜的日运行计划,优化检修车和备用车的配置数量.以列车每日运行需求、检修计划为约束条件,建立车辆运用计划模型,并以某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为案例,运用mathmatica计算,对比月修、架修、大修时列车的每日运行计划,优化每日列车开行次数,准确得到列车的到达检修时间及周期,从而避免大量列车同时到达检修周期.研究结果有助于解决列车的欠(过)修问题,使列车运用更加合理,为未来智慧化轨道交通的列车排布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9.
城市轨道交通对城市的发展具有极大的支持和引导作用。本文以北京市轨道交通规划和建设情况为例,分析了北京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和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关系,分析阐述了轨道交通与城市形态、土地利用的相互作用。分析表明轨道交通可以促使中心城土地功能布局的调整和优化,引导新城的合理发展,要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控制,为建设宜居城市提供有力保障,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开行大小交路列车可有效应对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客流不均衡问题,为更加真实地反应客流特征,考虑乘客出现二次候车情况,以乘客候车时间最短、列车运行总千米数最少为目标,列车发车频率、线路通过能力、列车最大编组为约束,建立多目标模型,并设计遗传算法进行求解.以西安市地铁6号线为实际案例进行验证,案例结果表明:当地铁6号线小交路选择锦业二路站-田家湾站时,采用6辆编组方案为最优.通过案例验证模型的有效性,为大小交路列车运行组织方案的设计和优化调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