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交通拥挤路段收费费率的问题,建立了交通拥挤收费的双层规划模型,上层模型为最小化交通路网的拥挤度,下层模型为固定需求的用户平衡。在下层模型中广义出行成本函数考虑了出行时间、油耗和费率。并采用遗传算法进行求解。通过算例分析,得出结论:当广义出行成本函数考虑了油耗的因素时,要使路网的流量达到系统平衡状态,路段收费的费率是不相同的;合理的收费费率能获得最小的路网拥挤度,路网的拥挤度和用户总出行时间并不能同时达到最优。  相似文献   

2.
城市快速路常发性交通拥挤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城市快速路交通流实测数据,分析了常发性交通拥挤的特征.划分了6种交通流状态,对其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进而提出了"状态跳转"的概念和判别方法,揭示了拥挤形成过程;根据交通拥挤的形成原因将其分为主动和被动式.介绍了用时空速度变化图寻找拥挤源头以及选择交通控制措施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城市快速路交通拥挤形成时机判定及其控制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城市快速路交通拥挤特性的分析,提出了交通拥挤形成时机判定的思想,力争在拥挤产生之前就对交通流加以控制,避免交通拥挤的产生;并从全局最优的角度,提出了以路段服务流量最大为目标的可变限速和入口匝道联合控制策略,建立了相应的模型及算法;最后对该方法进行了仿真试验,并与原始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这一方法将城市快速路的服务流量提高11.3%,可避免拥挤的产生,维持车流的稳定.  相似文献   

4.
“交通状态”具有外延不明确的模糊信息特征,交通流自身特征和评价主体的专业知识都不可忽视。因此,基于快速路检测线圈数据,引入了基于知识的模糊系统来判别快速路交通状态。在充分分析各种交通现象的基础上,提出了交通状态划分原则、依据,评价指标,以及状态判别的模糊集和模糊规则。该方法可以动态的显示路网的交通拥挤范围,为实施交通信息发布以及后期交通瓶颈的判别和改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交通状态"具有外延不明确的模糊信息特征,交通流自身特征和评价主体的专业知识都不可忽视.因此,基于快速路检测线圈数据,引入了基于知识的模糊系统来判别快速路交通状态.在充分分析各种交通现象的基础上,提出了交通状态划分原则、依据,评价指标,以及状态判别的模糊集和模糊规则.该方法可以动态的显示路网的交通拥挤范围,为实施交通信息发布以及后期交通瓶颈的判别和改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交通状态具有模糊性和随机性的特点。基于北京市快速路检测线圈数据,引入了基于云模型的模糊系统来评价快速路交通状态。在充分分析交通流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交通状态划分原则、依据,评价指标,以及基于云模型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算法流程。为实施交通信息发布以及后期交通状态的改善提供依据。最后,以北京市快速路系统为例,进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城市快速路交通状态转变时刻的确定方法。在分析快速路拥挤状态和不拥挤状态交通流参数特性的基础上,根据Dganzo等提出的交通流参数调整累计曲线,设计了一种用于确定交通状态转变时刻的方法:利用流量和时间占有率两个参数的调整累计曲线来判定快速路交通状态转变时刻。论文利用北京快速路系统的调查数据检验了该方法,得出的交通状态转变时刻与实际情况相符,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交通拥挤转变时刻的确定可以应用于道路交通状态判别、交通波理论研究以及现有交通事件检测方法的技术评价。  相似文献   

8.
我国大中城市近十余年建设快速路的经验表明:城市快速路是一把"双刃剑",科学合理的快速路规划设计直接关系到项目建成后的运行状况和实施效益。结合规划阶段的具体工作,提出以设施后评价、交通运行后评价、城市交通一体化衔接后评价、实施效果后评价、经验和教训组成的城市快速路规划实施后评价方法体系。利用该后评价方法体系,对武汉市快速路系统进行规划实施后评价,以指导未来城市快速路建设。  相似文献   

9.
如何确定城市快速路系统的合理规模,以保证城市快速路系统的规划建设与城市协调发展,实现社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是众多中国城市决策者和规划者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现引入组合数学图论中的连通度法,通过快速路系统对城市内部主要交通集散点的连接度,进行城市快速路系统合理规模测算。该方法更为直观地还原了城市快速路系统的功能本质,对于不同城市规模和空间布局均具有一定的适应性。济南应用实例表明,该方法的分析结果可以作为综合确定城市快速路建设规模的一个重要参考依据,且在规划实践中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0.
与传统的服务水平评价不同,采用能够综合反映道路管理者和道路使用者共同要求的评价指标——临界密度比对城市快速路基本段的运行状况进行评价;根据快速路交通信息采集系统提供的大量数据,比选了适合的交通流模型,并对临界密度进行标定;最后给出了评价指标的等级划分和对应状态的描述。  相似文献   

11.
面向公路建设市场竞争的加剧,根据我国公路工程造价迫切需要实行动态控制的要求,充分利用我国高速公路的工程造价资料,提出利用模糊类比快速动态地评估项目工程量及其造价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影响公路旅客满意度因素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公路旅客满意度影响因素以及评价指标的模糊性,提出可以应用模糊数学方法对公路旅客满意度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公路旅客满意度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并应用实例验证了模型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
侯丽萍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3):9-11,17,M0005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城市交通需求量也持续膨胀,使得交通拥堵成为城市发展亟须解决的问题。鉴于此,首先,以车道占有率和速度跃迁概率为基本指标,提出一种新的交通流状态划分方法。随后,研究了交通流参数时变特性及不同车道间的交通流特性,提出了交通拥堵状态的判定算法和指标。最后,分析了城市道路交通拥堵评价层次和评价体系(指标),并得到了评价特定区域内交通拥堵严重程度的城市交通行程时间指数模型。  相似文献   

14.
基于模糊-集对分析模型的公路建设施工安全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忠广  李秀芳 《公路》2012,(5):243-247
针对影响公路建设施工现场安全的因素具有模糊、不确定性的特点,综合模糊综合分析方法与集对分析方法的优点,提出了基于模糊-集对分析的评价模型。根据公路施工的特点,构建了公路施工现场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计算了集对联系度,得出了参评公路施工现场安全状况发展趋势与不确定性排序。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同时考虑安全评价中信息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用于公路施工现场的安全评价能够得到较好的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15.
为了分析公路交通供需之间的适应程度,按性质和功能对区域公路交通需求和供给进行分类,分别从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和双车道公路三方面对公路交通需求和供给进行量化分析,分析各等级公路每个车道的适应交通量,研究各参数的计算方法,引入路网供需匹配度的评价指标,构建路网供需匹配度的评价模型,提出评价标准,为地区公路网建设规模的合理性评价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AHP和模糊评价法相结合的公路网规划方案评价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李嘉  张翊 《中南公路工程》2006,31(2):51-53,72
根据公路网规划评价系统多层次和多目标的特点,从技术、经济和环境3个方面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一种将层次分析法(AHP法)和模糊评价法结合起来评估远景公路网规划方案的方法,该方法使用AHP法确定评价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运用模糊评价方法对模糊指标进行评定,结合加权综合型算法,最后得到各个方案最终评定值。  相似文献   

17.
为弥补单点检测器判定交通拥堵方法研究的不足,在对实测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利用临界占有率将交通流状态划分为拥堵状态与非拥堵状态,提出了以速度-占有率比、速度差双指标判定交通拥堵状态发生、结束时刻的方法。并以北京城市快速路实测数据为例,对各判定指标阈值进行标定,判定结果表明:基于单点检测器设计的拥堵判定方法能够有效判定检测器断面拥堵发生时间、持续时间、结束时间。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交叉口交通拥挤度评价的研究现状,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属性决策的交叉口交通拥挤度评价方法。该方法以延误、饱和度、排队长度、停车次数、占有率等为评价指标,以多属性决策算法为评价算法。经过验证,评价结果比较准确、客观,适合一般交叉口交通拥挤度的评价要求。  相似文献   

19.
李燕  徐维祥 《公路》2008,(5):104-109
交通影响程度评价是交通影响分析的决策依据。鉴于TIA涉及因素多、定量描述困难等原因,提出了利用模糊评价方法求出项目的"交通影响度"。以北京市进行的交通影响评价为基础,借鉴美国、英国、香港等交通影响程度评价方法,选择合理的交通影响程度评价指标,建立了两层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此为基础构造交通影响程度二级模糊评价模型,得到建设项目"交通影响度"。以北京市西城区某改造项目为例,说明采用模糊评价方法求出的项目的"交通影响度"符合审批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