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日前,记者就刚刚通过的《1999年国际扣船公约》,采访了联合国国际海事组织扣船外交大会主席、著名海商法专家朱曾杰先生。 关于制定新公约的原因,朱曾杰告诉记者,自《1952年统一扣留船舶若干法律规定的公约》生效以来,已经半个世纪,国际运输及相关法律已有很大变化。具体表现为:首先,很多主要海运和贸易国未加入1952年公约,包括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中国、印度、日本、俄罗斯及北欧、拉美一些国家;其次,1952年公约规定只能根据17项海事请求扣押船  相似文献   

2.
1999年3月,在瑞士日内瓦由联合国贸易发展委员会(UNCTAD)和国际海事组织(IMO)举行的外交会议上讨论和通过了新的国际扣押船舶公约,即《1999年国际扣押船舶公约》(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on Arrest of Ships 1999)(以下简称《1999年扣押公约》)。该公约即将生效,将对国际航运界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国际海事组织于2002年12月召开《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缔约国外交大会,以外交大会第1号决议通过了一套关于海上保安的公约修正案,并以第2号决议通过了《国际船舶和港口设施保安规则》(以下简称“规则”)。根据外交大会的决定,修正案将按照公约规定的  相似文献   

4.
《水运管理》2010,32(7):47-47
2010年6月21日至25日,国际海事组织(IMO)在菲律宾马尼拉召开了《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国际公约》(《STCW公约》)缔约国外交大会,89个国家和地区以及20个政府间和非政府间国际组织派代表出席会议。菲律宾副总统诺利·德·卡斯特罗出席会议开幕式并致辞,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向大会发来贺辞。  相似文献   

5.
作为加强海上安全、打击针对海运的恐怖主义行为的一系列措施之一,国际海事组织召开的海上保安外交大会于2002年12月12日通过了一套涉及海上保安内容的《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修正案(以下简称“修正案”)和《国际船舶和港口设施保安(ISPS)规则》(以下简称“保安规则”)。根据外交大会通过的决议,上述修正案和保安规则将按公约规定的默认接受程序于2004年7月1日生效。  相似文献   

6.
魏明 《中国港口》2007,(8):40-43
<正>2002年12月,国际海事组织(IMO)外交大会通过了《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OLAS公约)海上保安修正案和《国际船舶和港口设施保安规则》(ISPS规则),公约和规则从2004年7月1日生效。我国作为IMO的A类理事国,积极参  相似文献   

7.
《中国船检》2004,(3):64-65
国际海事组织(IMO)于2004年2月9日至13日在英国伦敦召开了船舶压载水管理国际大会。我国政府派代表团出席大会。大会通过了《国际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控制和管理公约》。 一、 会议总体情况 IMO环境保护委员会(MEPC)经过多年的讨论与协商,于MEPC 49届会议完成了《国际船舶  相似文献   

8.
为了简化从事国际航行船舶抵达、停留和离开港口的手续和减少这方面的文件要求和程序,在一些航运发达国家的要求下,1965年4月,国际海事组织(原名为政府间海事协商组织)在伦敦召开外交大会制定了<便利国际海上运输公约>.该公约由十六条法律条款和一个附则组成,附则分为五节,每一节都有若干"标准"和"推荐做法".该公约于1967年3月5日生效,现有缔约国106个.此后于1973年作过修改,并分别于1969年、1977年、1986年、1987年、1990年、1992年、1993年、1996年、1999年、2002年和2005年对附则作过几次修改.除2005年修正案将于2006年11月1日生效外,其余各项修正案均已生效.  相似文献   

9.
压载水公约要求下的港口国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14年的讨论和准备,国际海事组织(以下简称IMO)召开的成员国外交大会于2004年2月13日在伦敦通过了《国际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管理与控制公约》(以下简称压载水公约)。该公约已于2004年6月1日开放供各国正式批准和加入。压载水公约由22个条款和1个规则组成。为了在全球范围内一致地履行公约,IMO已经通过了13个技术性导则,还有1个正在制定中。  相似文献   

10.
《航海》2009,(3):13-13
5月11-15日,周际拆船公约外交大会在香港特区举行。这次大会是国际海事组织有史以来在亚洲举办的首次外交大会。共有来自近70个国家和10多个国际组织的500多名代表出席了大会。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曾荫权先生出席开幕式并致欢迎辞。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徐祖远副部长出席会议并当选为大会主席。大会顺利通过《国际安全与无害环境拆船公约》。  相似文献   

11.
《中国远洋航务》2010,(1):48-48
5月11至15日,国际海事组织(IMO)在中国香港召开“安全与无害环境拆船国际大会”(亦称IMO拆船外交大会)。这是IMO首次在亚洲召开的外交大会。在为期五天的大会中,500多位与会的各国(国际组织)代表围绕《国际安全与无害环境拆船公约(草案)》,进行了热烈、认真和务实的讨论和谈判,并最终达成共识。5月15日,正式审议通过并命名为:《2009年香港国际安全与无害环境拆船公约》。  相似文献   

12.
《中国海事》2007,(8):30-32
2007年5月14日至18日,国际海事组织在肯尼亚内罗毕召开外交大会。会上,各缔约国对《2007年内罗毕国际船舶残骸清除公约》进行了审议,通过并明确了该公约将在10个国家批准后12个月后生效。各缔约国意识到残骸若不予清除可能对航行或海上环境造成危害,确信需要通过统一的国际规则和程序,以确保船舶残骸及时有效清除和赔付所涉及费用,鉴及1982年12月10日订于蒙特哥湾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及国际海洋习惯法之重要性,公约具体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13.
危敬添 《世界海运》2007,30(4):50-53
1背景情况2007年5月14日至18日,国际海事组织在联合国驻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办事处召开外交大会,审议并通过了《内罗毕国际残骸清除公约》,其目的是明确沿岸国对专属经济区内残骸清除的权利和义务,以确保及时、有效地清除残骸并对清除费用作出补偿,填补国际法关于残骸清除制度的空白。早在1993年,国际海事组织法律委员会就开始《残骸清除公约》的起草工作,起初是在工作组内进行讨论,经过多年法律委员会几届会议的充分讨论,于1999年法律委员会第79届会议上初步形成了残骸清除公约的草案。当时的草案只有17条,后来经过几届会议的反复,终于在2006…  相似文献   

14.
为了简化从事国际航行船舶抵达、停留和离开港口的手续和减少这方面的文件要求和程序,在一些航运发达国家的要求下,1965年4月,国际海事组织(原名为政府间海事协商组织)在伦敦召开外交大会制定了《便利国际海上运输公约》.该公约由十六条法律条款和一个附则组成,附则分为五节,每一节都有若干“标准”和“推荐做法”.该公约于1967年3月5日生效,现有缔约国106个.此后于1973年作过修改,并分别于1969年、1977年、1986年、1987年、1990年、1992年、1993年、1996年、1999年、2002年和2005年对附则作过几次修改.除2005年修正案将于2006年11月1日生效外,其余各项修正案均已生效.  相似文献   

15.
2007年5月14日至18日,国际海事组织在联合国驻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办事处召开外交大会,审议并通过了《内罗毕国际残骸清除公约》,其目的是明确沿岸国对专属经济区内残骸清除的权利和义务,以确保及时、有效地清除残骸并对清除费用作出补偿,填补国际法关于残骸清除制度的空白。早在1993年,国际海事组织法律委员会就开始《残骸清除公约》的起草工作,起初是在工作组内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6.
压载水公约生效面临的难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船舶压载水造成的外来物种入侵问题,国际海事组织(IMO)于2004年2月在英国伦敦召开外交大会,通过了《2004年国际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控制与管理公约》。然而,距今压载水公约通过已经过去了整整10年,截至2014年6月16日,该公约共有41个缔约国已满足生效条件之一,但这41个国家占世界商船总吨位数的32.01%与公约生效条件还有一段距离。  相似文献   

17.
江福才 《中国水运》2000,(10):24-25
国际海事组织(IMO)1978年通过实施的《国际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公约》(简称STCW78公约)是海船船员培训、发证和值班要求的国际规范,是IMO约50个公约中最重要的公约之一.截至1999年1月1日,该公约已有133个缔约国.我国是缔约国之一.  相似文献   

18.
2009年在中国香港举行的“国际安全与无害环境拆船公约外交大会”上,国际海事组织(IMO)以决议形式通过了《2009年香港国际安全与无害环境拆船公约》,也称为《香港公约》或HKC,适用于悬挂缔约国国旗500GT及以上国际航行船舶和缔约国所属的拆船设施.《香港公约》的颁布,意味着与航运企业息息相关的船舶报废工作开始响应国际社会对船舶无害化回收再利用的呼声,迈向更为负责任的环保拆船.  相似文献   

19.
2007年5月14日至18日,国际海事组织在联合国驻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办事处召开外交大会,审议并通过了《内罗毕国际残骸清除公约》,其目的是明确沿岸国对专属经济区内残骸清除的权利和义务,以确保及时、有效地清除残骸并对清除费用作出补偿,填补国际法关于残骸清除制度的空白。早在1993年,国际海事组织法律委员会就开始《残骸清除公约》的起草工作,起初是在工作组内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0.
一、国际安全管理规则实施现状 国际海事组织(IMO)于1993年11月召开的第18次大会上,通过了A741(18决议案,即《国际安全管理规则》(ISM规则)。1994年5月又在外交大会上,将该规则列入SOLAS74公约,成为新的第Ⅸ章。1995年11月IMO召开的第19次大会,通过的A788(19)决议案,又进一步督促船公司提前一年,即在1997年7月1日前向认证机构提交认证申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