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为实现轿车国产化,对轿车部分耐蚀零件提出了电镀锌镍合金的要求。使用弱酸性锌镍合金镀渡后,能得外观光亮,结合力良好,耐蚀性高的锌镍合金镀层。  相似文献   

2.
为了查找制动管装配后制动液微渗漏的原因并进行快速有效改善,分别从零件本身符合性、国产零件与国外原装进口零件(KD)差异性、装配工艺符合性进行分析和排查;结果表明,国产制动管的密封垫片在外观形状、镀层、变形量等方面均与KD件存在差异;采用改变制动管垫片镀层成分、增加制动管垫片外圆直径2项改进措施,有效解决了制动液微渗漏问题。  相似文献   

3.
某车型组合尾灯外观匹配,两灯体间缝隙呈上大下小趋势,落差达2.0 mm,目视外观效果差。经对零件、钣金逐个进行测量,累计偏差值仍与实际状态存在较大差异,无法吻合。通过在标准检测主模型上对零件逐个装配、比较,发现在局部安装位置的设计余量无法满足实际的累计偏差,导致零件在实车装配时出现过约束,将偏差放大,是造成差异的主因。通过优化局部结构优化,释放公差累计,最终保证了组合尾灯缝隙匹配满足设计要求。通过此分析表明,对缝隙匹配的尺寸链分析中,除直接考虑偏差代数值累计外,还应考虑由于累计偏差导致的放大影响效果。  相似文献   

4.
文章介绍了铝合金铸件在机加工后,零件加工表面外观检验规范的建立过程,并提出对某些需要返修的情况可按照本规范进行返修。  相似文献   

5.
浅拉深小曲率外覆盖件面畸变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浅拉深小曲率外覆盖件与深拉深覆盖件相比,具有塑性变形小、回弹量大,零件定形性差、变形不均匀等特点。因此,其在冲压过程中,在冲压零件形状急剧变化的部位周围表面易产生局部起伏(或凸凹),即面畸变,而无论从白车身的焊接还是油漆后的外观要求,这些外覆盖件的面畸变是不允许的。本文从浅拉深小曲率外覆盖件冲压过程的变形特点入手,分析了面畸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6.
文章主要论述了运用CAE分析对低压注塑零件注塑可行性及刚度进行分析与改善,在开发阶段确保零件设计满足工艺要求,结构强度满足目标要求;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通过工艺调整和系统优化,改善零件的外观缺陷。  相似文献   

7.
某车型前轮眉与前门装饰板存在面差超差现象,轮眉高出装饰板1.5 mm,经对轮眉及装饰板进行检验,单件均合格,但是装车以后出现不合格现象。从尺寸角度使用尺寸链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均值偏移是造成外观匹配超差的主因,通过调整相关零件模具,改善零件均值偏移,最终保证了轮眉与装饰板的面差满足设计要求。通过此分析表明,均值偏移在大多数外观综合匹配问题中占主要影响,控制零件均值偏移成为对零件品质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8.
汽车风挡玻璃作为重要的外饰功能零件,其周边的尺寸匹配是评价整车外观质量的重要指标。风挡玻璃在安装过程中受拍击易产生变形,进而影响玻璃与周边零件外观尺寸配合质量。文章介绍了用CAE软件仿真后举门玻璃安装变形情况;通过研究安装过程中的拍击力(动载)转化为CAE模型特定位置等效持续力(静载)的方法,建立了风挡玻璃受力CAE模型,从而实现了在设计阶段辨识问题,提前规避,减小变形带来尺寸匹配问题风险。  相似文献   

9.
前言随着叉车性能不断提升,其外观个性化也越来越重要。而构成叉车车身、驾驶室、覆盖发动机与底盘的薄板覆盖件就成为其个性化最有力的彰显武器。覆盖件既是封闭薄壳状的受力零件,又是外观装饰性零件,不仅要满足结构上的功能要求,还要满足表面装饰的美观要求。因此覆盖件是工程机械生产制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某车型左前门铰链处变薄问题,通过计算机软件建立研究模型,开展了冲压成型仿真研究,运用正交试验法对摩擦因数、压边力、压边圈行程等工艺参数展开系统研究,获取最佳参数组合后开展现场试验,结果表明零件变薄率达到最优状态,所提出的分析方法可为汽车企业冲压零件外观缺陷问题提供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