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在以往高速公路收费站采用增加车辆分配器或者人工复式解决联动控制外设的研究应用基础上,针对国内目前一些高速公路采用的单车复式收费,提出单车道上复式收费中多个收费亭的联动处理解决方案,目的在于改善与解决同一车道上多个收费亭之间不能联动控制外设,导致收费站人员投入多、收费速度慢、逃费现象等问题。从软件角度,根据计算机数据结构中队列的概念,在复式车道中增加收费亭间通信功能,使同一收费车道上的多个收费亭能共享车道内通过车辆的信息,减少由于人工操作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在不增加外设的情况下,对收费车道软件系统做相应的改造,解决了复式收费中联动控制外设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随着广东货车全计重收费政策的落实,珠三角部分高速公路车道数少及车道扩建难,无法满足大车流量通行能力,已出现服务水平下降等问题。依托广珠西线高速公路复式收费模式,利用一台称重设备和车牌识别仪,通过车道外部设备共享,优化收费软件,解决车辆排队功能,实现了货车全计重复式收费,有效提高车道通行能力,可供全省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3.
不停车收费系统(ETC)的应用及车道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二顺 《公路》2004,(8):315-317
根据笔者在国家ITS中心的调研,以及我国的ETC发展状况和试用情况,分析过渡时期交通流的构成,收费站车道分布特点,结合ITS中心已有的ETC实验车道,提出符合我国国情的车道设计。  相似文献   

4.
车道布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上海市高速公路的ETC需求的实际情况,侧重对ETC专用收费车道进行了研究,提出了ETC车道的配置和布设方案。  相似文献   

5.
在采用DSRC通信协议的ETC收费方式中,车道设备的不同配置会影响ETC的整体通信性能和通信可靠性.采用建模和计算机仿真的方法对系统性能进行估算,分析各种参数对ETC系统性能的影响,从而优化参数选择和ETC车道设施的配置,提出了一种ETC车道设施配置优化设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基于仿真的高速公路混合收费站通行能力确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剑  刘力力  胡宾  翁剑成  荣建 《公路》2012,(7):183-188
高速公路收费站通行能力直接决定了高速公路的通行能力,在总体上制约着公路的交通运行状况。随着电子收费系统(ETC)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大量人工收费车道和ETC收费车道并存的混合收费站随之出现,合理地确定混合收费站通行能力是收费系统设计的重要问题。分析了高速公路混合收费站中人工收费和ETC收费的交通流特性,结合现场实际调查数据标定参数并建立了VISSIM仿真模型,获得了收费站人工收费车道和ETC收费车道数在不同比例的情况下收费站的综合通行能力,并给出了收费站通行能力最优时,ETC交通量占总交通量的最佳比例。此外,研究还进行了收费站综合服务能力仿真研究,给出了在输入交通量一定的情况下,ETC交通量分别占10%、30%、50%的情况下收费站的服务能力。研究为混合收费站的合理通行能力确定,以及ETC车道开设方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随着沪杭高速公路八车道拓宽,沪杭高速公路主线的路面畅通有了很好的保证,而如何快速通过收费道口,实现出口付费方式的便利快捷,采用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收费技术逐步取代传统的人工作业方式,大力发展电子不停车收费技术(ETC)是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8.
将先进的非接触IC卡技术应用于京石高速公路(北京段)的收费业务管理中,实现了对硬件设备和使用人员的科学管理。收费中心采用集中式管理模式,由管理员统一管理所有IC卡及卡箱,并配合卡箱移动员办理通行卡以及使卡箱在各个收费站的收费车道之间的协调移动(卡箱安装与拆卸)。收费车道由收费员操作,通过发卡天线和收卡机具体办理通行卡的发出与收回以及按卡收费操作。通过在京石高速公路(北京段)试运行,证明该系统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阐述目前软件测试技术的主要类型和技术水平,介绍主流的软件测试工具,说明应用测试工具与传统手工测试相比的优点,利用图示叙述当测试过程中发现错误时,对错误数据信息的流转过程。根据高速公路收费软件分为收费车道、收费站和收费中心三级,每部分软件具有不同功能的特点,讨论软件测试工具在高速公路收费软件检测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应用方法,以使用Mercury公司的测试软件LoadRunner测试收费中心常用页面最大并发数为例,描述测试软件性能测试过程。以使用Mercury公司的测试软件Test Director测试收费软件功能测试为例,介绍软件测试工具在功能测试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江西省将再建69条ETC车道(电子不停车收费专用车道),使全省ETC车道总数达到81条。预计这69条ETC车道将于明年建成,届时,全省高速公路将全部实现不停车收费。  相似文献   

11.
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收费车道系统,收费站管理系统,结算中心管理系统等方面阐述安徽省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系统。  相似文献   

12.
预开通的粤西区域高速公路联网收费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闵红星 《公路》2002,(B11):75-79
介绍粤西区域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系统开通后,区域中心、路段分中心将实现的主要功能,以及收费系统的未来发展。收费车道、收费站、路段分中心、区域中心、省“一卡通”中心间收费业务信息数据的传输以及物理连接通道。高速公路收费监控的现状及发展。联网收费区域中心构成,收费业务相关的卡和数据的安全处理。  相似文献   

13.
张文光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1,(12):206-206-208
全国联网收费以来,ETC车道成为了非现金收费的主流模式。但是,仍然有部分车辆采用现金、微信、支付宝等支付方式。新收费模式下,现场收费人员需要面对更多的异常事件,工作压力与日俱增。如何减轻现场收费人员的工作压力,优化收费员的配置,降低企业运营压力,成为了各高速公路管理单位的难题。  相似文献   

14.
本文简要说明了联网条件下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ETC)系统应用将会面临的几个问题。其中,重点分析了ETC车道设备兼容互换性问题。在分析介绍现有的ETC相关国际标准对ETC设备兼容性的规范与影响的基础上.对ETC车道设备完全兼容互换的技术选择给出了几点建议。同时,还对ETC联网收费系统中,ETC系统运营商之间后台业务系统的互联与通行费的清算等问题作了简要的分析与说明。  相似文献   

15.
《城市道桥与防洪》2007,(9):140-140
<正>今年12月,江西省部分高速公路将实现非现金支付和不停车收费。即将上线的江西省高速公路非现金支付和电子不停车收费项目采用组合式收费技术方案,即在人工半自动收费基础上采用高速公路专用支付卡(简称赣通卡)实现非现金支付,并建设电子不停车收费专用车道实现自动缴费。  相似文献   

16.
ETC车道数对收费站服务水平的影响仿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斌  潘红  路小波 《公路交通科技》2008,25(1):120-123,150
介绍了收费站仿真模型的主要模块,讨论了仿真程序的总体框架及数据结构,介绍了关键类的主要成员变量和成员函数,在此基础上开发了ETC收费站仿真程序。选择沪宁高速公路无锡东收费站作为仿真对象,对其交通流特性做了调查和分析。利用仿真程序EISP对1条、2条和3条ETC专用车道情况下的收费站平均延误进行仿真,绘制出低、中、高三个代表性交通量下的ETC车道数对收费站整体服务水平的影响图,分析了ETC车道数和收费站通行能力之间的关系,以确定最适当的ETC车道配置数量,为ETC的实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吴春雷  常玉林 《公路工程》2008,33(5):172-175
为建设合理规模的高速公路收费车道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运用流体力学模拟理论和排队论建立了车辆通过收费广场的延误时间模型。以车辆通过收费广场的总延误时间作为目标函数,总延误时间最小即收费车道个数最优。在进入过渡段和离开过渡段将车流比拟为流体,通过交通流量、交通流速、交通流密度三者间关系宏观描述车流聚集和消散的过程。对应于第2阶段,依据排队论的基本原理,建立关于收费车道个数的模型。然后建立总延误时间关于收费车道个数n的函数,通过表格和图形直观地得到最优的收费车道设置个数。流体力学理论建立的延误时间模型为收费广场收费车道配置提供了计算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建设合理规模的高速公路收费车道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运用流体力学模拟理论和排队论建立了车辆通过收费广场的延误时间模型。以车辆通过收费广场的总延误时间作为目标函数,总延误时间最小即收费车道个数最优。在进入过渡段和离开过渡段将车流比拟为流体,通过交通流量、交通流速、交通流密度三者间关系宏观描述车流聚集和消散的过程。对应于第2阶段,依据排队论的基本原理,建立关于收费车道个数的模型。然后建立总延误时间关于收费车道个数n的函数,通过表格和图形直观地得到最优的收费车道设置个数。流体力学理论建立的延误时间模型为收费广场收费车道配置提供了计算依据。  相似文献   

19.
根据ETC系统的工作原理、交通工程和道路几何设计理论,对路边式ETC车道的设计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车道线形、长度及宽度的具体设计方法,并给出了2个适合中国国情的具有ETC车道的混合收费站模型。  相似文献   

20.
《上海公路》2009,(4):I0001-I0001
上海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ETC)系统开通运行已有一年。有关部门表示:本市ETC车道将进一步增加,预计年内ETC车道总数将达到109根(其中专用车道60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