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铁路电气化已有二十多年历史了。1957年开始规划,采用了先进的单相工频电流制,网压为25千伏。当初电力机车采用6Y_2型带有再生制动的引燃管整流器机车,后来国产韶山1型(简称SS1型)电力机车成批投产,又进口了两种6G机车,这几种机车多年的运  相似文献   

2.
在1989年《机车电传动》第1期上,曾对我段1987年底、1988年初发生的几起硅整流柜放电故障进行分析,提出改造方案:增加硅整流二极管的阻容安装绝缘板与散热器间距,将D_1、D_2的阻容安装绝缘板接缝加大。并加强清扫检查后,1989年7月6日,596°机车二级检查时发现Ⅱ端硅整流柜D_1、D_2两元件散热器的B、B′、C、、C′四角有放电痕迹(硅元件完好,阻容安装绝缘板电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机车整流硅机组上的主整流硅元件故障进行统计,分析了造成硅整流元件击穿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提高机车整流硅机组整体稳定性的具体改造措施,并说明了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4.
大功率硅元件发展迅速,1600安2500伏整流元件、1000安2500伏可控硅整流元件和400安2500伏逆导可控硅元件已在机车上使用,元件平均寿命达10~8小时。文中介绍了大功率硅元件在单晶材料、制造工艺、元件结构等方面的动向。  相似文献   

5.
机车用硅整流装置的技术状态总的来说是没有什么令人担忧的,在机车的实际运用中,它们已经不再是经常造成麻烦的设备。不过,据一些长期从事有关技术工作的人员在实践中的体会,有一些长期沿袭下来的概念,在认真推敲之后,感到有些不妥。这里想就机车用硅整流装置的某些性能谈一些看法,希望引起同行们讨论。对大功率硅整流装置的一个重要要求是它的均流性能。由于整流功率大,每个整流臂必须有多个支路并联,这就要求各并联支路有尽  相似文献   

6.
SS3B型电力机车整流柜硅元件烧损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SS3B型电力机车在运用中发生的硅元件烧损情况,分析了机车整流柜硅元件烧损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SS8型机车硅风机易烧损问题,分析了劈相机单-三相供电系统的主要原理,进而找出硅风机易烧损的原因,提出了一种简单可行的防烧损保护装置。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硅元件运用的稳定性、可靠性,降低成本和节约原材料,铁道部和铁道科学研究院历年来对使用于机车上的硅元件的质量和成品率极为重视,不断提出新的奋斗目标。我所多年来一直把提高500安2000伏风冷晶闸管质量和成品率作为重要研究课题来进行,通过近几年的不断实践,多方摸索,元件质量和成品率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韶2机车于1969年造成出厂。当时装用西安整流器厂生产的6台硅整流机组。采用200A、600V螺栓式整流元件。每台硅机组是一个整流桥;每个桥臂元件4串6并,全台车共计576只元件。在宝凤线运行了一万多公里,情况良好。随着我国电子工业的迅速发展,很快就为电力牵引提供了大电流、高电压的可控硅整流元件。因此,韶2机车于1970年底返厂改造。取消调压开关,改整流桥为半控桥,实行整流输出的无级调压。  相似文献   

10.
一、试验目的 6G型可控硅机车在交车试验中,特别是在6G 89、90号机车线路试验时,都发现了可控硅换相引起接触网电压的振荡。由于可控硅机车在电气化区段首次大量运用,搞清这一振荡电压的规律和幅值,对机车硅机组器件电压水平的要求,滤波系统的设计和供电系统的影响均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一、概述我段使用的韶山Ⅰ型电力机车,在调节机车速度即进行调压开关级位轉换时,要接入过渡电抗器。其中除流过負載电流外,还将流过每一段调压绕组的短路电流。由于过渡电抗器有较大的电感,在调压开关断电流时,常引起弧触头的严重烧损和触头焊接现象,以致造成机破临修,给使用和維修带来不少麻煩?我们对韶山Ⅰ型34号机车进行了技术改造,取消了过渡电抗器,加装了过渡硅机组。經过二十多天的试运证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8K型、SS5型和SS6型电力机车的主整流装置及功率因数补偿装置,都采用氖灯作为硅元件的工作状态显示和故障监测。作者对8K和SS6机车在牵引不同级位及制动工况,氖灯装置作为硅元件状态显示作了具体分析,并介绍了利用氖灯装置对硅元件进行故障判断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ZQ—650—1电机系国产韶山1(SS_1)型硅整流器电力机车的牵引电动机。为了取代原仿苏设计的ZQ—650电机,1966~1967年我国自行设计、试制了Z Q—650—1电机,它比ZQ—650电机在换向稳定性和重量指标方面均有显著改善。ZQ—650—1电机首先装于采用引燃管的6y_1—007号机车上。一九六八年经过改进,电机小时功率由650瓩提高到700瓩,开始装到SS_1008号机车上。随着我国铁路电气化事业的发展,SS_1型机车投入了成  相似文献   

14.
阿尔斯通公司在其法国贝尔福工厂展出了新一代电力机车——Prima2型机车。该四电制机车(交流25kV、交流15kV、直流1.5kV及直流3kV)最大输出功率为6.4MW,用于客运的机车运行速度可高达200km/h。该机车采用了标准转向架轴承座,从而允许客运和货运用机车采用Bo—Bo轴式,或者货运用机车采用Co—Co轴式。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HXD2C型机车列车管压力传感器故障导致机破请求救援的严重故障,对HXD2C型机车2起列车管压力传感器故障造成牵引力封锁的故障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坡道启动"的工作原理,指出造成牵引力封锁的原因为列车管压力传感器信号漂移,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一、前言韶山2型电力机车改为可控硅无级调压后,全车六台硅机组共用了360个可控硅和288个整流元件。为了安全运行,设计上已考虑到串联元件数及并联支路数均留有裕量。这样,只要能及时发现并排除故障元件,就可以避免发展成为桥臂击穿之严重事故,确保机车安全运行。早期试制的硅整流器机车,曾设置了监视系统。但是,随着硅整流元件质量提高,设  相似文献   

17.
CKD6E混合动力机车电传动及控制系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我国研制的首台节能环保型混合动力机车——CKD6E机车进行了介绍,对机车电传动电路、控制系统、工作方式进行了设计说明,提出了机车开发调试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及解决措施,总结了混合动力机车区别于传统机车的特点,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介绍美国两大机车制造商——GE公司和EMD公司在其本国市场的竞争态势。文章指出:日益严格的排放法规推动着机车制造业的发展;目前GE公司以其历时6年、耗资2亿多美元开发的“创新系列”机车而略占上风;对为获得更大的牵引力而过分提高单台机车功率的做法提出质疑,认为提高牵引力的最佳做法是重联使用标定功率为4000~4500马力的六轴机车。  相似文献   

19.
根据“72年交通部铁路工业系统硅元件制造经验交流会议纪要”精神,于9月6日至23日在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召开了以型式试验为主的硅元件制造观摩会议。参加会议的有铁工系统硅元件研制的厂、所和部科研院金化所、部科情所。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自然环境及司机操纵等方面,分析了SS8型机车晶闸管散热片烧损的原因,提出了改进电路的建议,实现机车进站时只开硅风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