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2 毫秒
1.
人工湿地在路面径流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采用人工湿地进行高速公路路面径流处理的方法进行了探讨。首先分析了路面径流的主要污染成分,论证了人工湿地处理此类污水的适用性。然后,对人工湿地的处理原理进行了阐述。最后,结合广东渝湛高速公路(粤境段)的实际情况,对处理路面径流的人工湿地的设计方法进行了探讨,突出体现了其与普通城市污水处理的差异性。设计方法可以为国内路面径流的人工湿地处理设计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
李伟航 《路基工程》2009,(6):194-195
道路建设产生的环境问题越来越引起人民的关注,尤其是沥青路面对环境的影响更为突出。文中借鉴了发达国家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先进理念,结合广州西二环工程实例,提出了人工湿地在沥青路面环保工程中的应用技术。实践证明,人工湿地具有净化污水与美化景观的环保功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黄少雄  衷平  石翔 《公路》2006,(Z1):228-234
对采用人工湿地进行高速公路路面径流处理的方法进行了探讨.首先分析了路面径流的主要污染成分,论证了人工湿地处理此类污水的适用性.然后,对人工湿地的处理原理进行了阐述.最后,结合广东渝湛高速公路(粤境段)的实际情况,对处理路面径流的人工湿地的设计方法进行了探讨,突出体现了其与普通城市污水处理的差异性.设计方法可以为国内路面径流的人工湿地处理设计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4.
河道旁路处理技术在我国水环境治理中的应用日益广泛,选择合适的河道旁路处理工艺是首要步骤,直接影响污染物去除、占地面积、工程造价、运维费用、生态景观等。现总结主要河道旁路处理技术,进行比较和分析,并结合华东地区某水系旁路人工湿地处理工程实践,总结和分析旁路人工湿地工艺设计特点、运行效果及优势等,总结相关工程设计经验,以期为相关工程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卢正宇  李华  孔亚平  刘勇 《公路》2008,(4):191-196
广州绕城高速公路(九江-小塘段)跨过北江及南沙涌二级饮用水源地。为了保证在运营期所跨区域的水源不受污染,需要对桥面径流进行收集处理。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是一种经济高效的污水生态处理技术方式。根据桥面径流污染物特征及排放规律,提出采用储存调节池和人工湿地串连构成的生态处理方法对桥面径流进行处理,并对桥面径流处理工艺流程设计、人工湿地尺寸计算方法和植被选择等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6.
人工湿地系统作为地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有着重大意义,尤其是人工湿地,不仅能够净化空气,更重要的是可以促进污废水中污染物质良性循环,并充分发挥有机资源再利用潜力。以实现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为前提,针对人工湿地的应用,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且从全面规避气候与温度问题、选择合适的湿地植物、最大程度避免填料堵塞、加强组织管理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建议,目的在于通过发挥湿地生态学系统作用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无锡市城北污水处理厂是太湖流域较早建设的复合型人工湿地提标处理示范工程,已稳定运行了3 a多。介绍该厂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工程设计参数和基质植物配置情况。对污水处理厂人工湿地系统实际运行数据进行分析,表明该工艺运行稳定可靠,出水水质稳定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中的一级A排放标准,CODCr、NH3-N、TN和TP去除率分别为27.5%、42.5%、20.4%和29.4%。探讨了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植物选择不合理、处理效果受进水水质影响较大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人工湿地系统的设计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人工湿地以其建设运行成本低、耗能少、运行维护方便、对负荷变化适应性强、具有较强的氮磷去除能力以及生态环境效益显著等优点在处理污染水体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针对上海市东区水质净化厂二级出水中存在的问题,以二级出水的深度处理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人工湿地深度处理技术的影响和控制因素,开发高效、低成本的人工湿地深度处理技术,可有效去除COD、氮、磷等污染物。  相似文献   

9.
针对公路服务区污水处理低运行成本及管理维护、全年稳定达标的实际需求,通过系统的工艺比选,筛选出曝气生物滤池与人工湿地组合工艺。从曝气生物滤池构造、载体、曝气方式等方面优化形成多介质生物滤池,从人工湿地结构、填料和运行方式等方面改良提出多介质生态湿地,二者有机组合成为多介质生物生态协同处理技术。在此基础上,扩充形成4种技术模式,以适应各种污水处理标准。开展了工程应用验证,经过3年的长期运行,处理效果一直稳定达到一级B标准。最后,为本技术进一步进行工艺优化、提升指明了方向,为采用信息化手段对处理设施开展实时监控与远程控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人工湿地因环境效益显著、经济效益好、应用范围广等特点,近年来在污水处理中得到广泛应用。植物作为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湿地系统最为核心的要素。基于国内外人工湿地植物的研究和应用情况,阐述了植物在尾水人工湿地中的应用情况、影响植物净化能力的因素,以及湿地植物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等,并对尾水人工湿地植物的研究和应用做出了展望。在参考大量文献基础上对湿地植物选择的原则方法、影响因素及主要问题进行了系统性的总结,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化的资质条件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输、仓储等企业如何向现代物汉企业转化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本文强调指出并不是所有的运输,仓储企业都可以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化。文章从运输工具,揽货网点,仓储能力,集装箱运输,物流管理,物流人才,信息平台7个方面论述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化应该具备的条件。  相似文献   

12.
BRT也要适合中国国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毅 《商用汽车》2006,(8):42-43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轿车(包括私人轿车)等非公共交通车辆已经成为城市道路的主要占用群体,其人均占用道路面积大大高于公共交通车辆,使得占少数比例的有车族占用了大量的道路资源,而占多数比例的公交族只能使用少部分道路资源,这显然有失公允。目前大多数依靠公交出行的市  相似文献   

13.
有关人士用了两个指标说明中国汽车产业研发经费的投入不乐观。一是国家统计局采用的"全国研发经费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如2007年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3664亿元,比上年增长22.0%,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49%,其中基础研究经费180亿元。而同年的韩国则占GDP的3%,印度占GDP的2.5%以上,美国、日本的科研投入也达GDP的2.8%以上,美国每年的科研投入相当于人民币27792亿元,日本则也高达10892亿元。  相似文献   

14.
《经济导报》2005,(2):9-9
位于德国萨克森一安哈特州的zellstoff StendaI工厂,将通过扩展两个附加SuperBatch蒸煮器的蒸煮过程优化其操作。蒸煮器由Metso纸业公司提供。这将在促进生产特殊纸浆品质和使用各种木材原料方面更加灵活。扩展也使工厂能够增加它的年产量,目前的年产量为55万吨。全部订单总额大约为600万欧元(人民币6300万元)。新蒸煮器将在今年年底投入使用。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内蒙古东部地区敖汉旗采取综合治理的方法 ,在防治公路沙害工作中的具体经验  相似文献   

16.
王林 《时代汽车》2012,(6):19-22
"油改气"给车主省钱,带来了实惠。尽管如此,但油改气非法的尴尬局面却一直没有解决,惹来诸多争议。近日,位于河北省廊坊市的一个加气站内人满为患,很是热闹,等待加气的"油改气"车辆排起了长龙,其中还不乏从北京赶来的司机师傅,不时有车主从车内下来聚到一起谈论起今天跑了多少公里,加了多少钱的气,省了多少钱之类  相似文献   

17.
云清 《商用汽车》2012,(23):107
作为全球领先的轴承、密封件、机电一体化、服务和润滑系统的供应商,斯凯孚(SKF)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推出了卡车轮毂单元(THU),至今已经过几代产品更新。斯凯孚THU是封闭系统的、更易于安装的卡车轮毂轴承单元,经过了最优的预紧、润滑和密封,并将轮毂轴承、密封件,润滑脂等诸多组件封闭的组合在一起。与传统的分离单  相似文献   

18.
庄严 《商用汽车》2008,(5):114-117
当记者组离开南宁,奔向动力之城--玉林的路上,笔者一直在思索着与玉柴机器有关的一切事情.一个位于西南边陲的企业,从不大的规模逐步超越众多前辈,成为中国最大的柴油机生产基地;走在国内落实排放法规的前列,相继研制出中国第一台符合欧IV、欧V排放标准的柴油机;在北京城市客车市场与国外发动机企业分庭抗争,似乎有着太多的奇迹属于这家企业,从网络、报纸、杂志不止一次地读到过关于玉柴的报道,却始终不能撩去那层神秘的面纱,心中对这个中国柴油机行业的领袖充满了无尽的好奇,热切地期盼着有机会去走进玉柴、了解玉柴.当这个机会出现的时候,一个疑问不停地在耳边响起:是什么原因造就了玉柴今天的辉煌?  相似文献   

19.
20.
对于真空联合堆载预压路基沉降预测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定 《公路工程》2008,33(4):145-147,151
传统的沉降预测方法主要用于确定公路工后沉降,而且其使用条件通常局限于恒载条件。现阶段随着不断要求提高的施工效率,由此产生了软基处理的多样化。介绍真空联合堆载预压路基沉降预测的一种方法,经与实测数据相比较,不仅可以较为准确的预测工后沉降,还可以在非恒载条件下预测沉降发展,从而拓宽了沉降预测的应用领域,并提供前瞻性数据指导施工,有效地缩短了工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