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以甘肃为例,从解决综合交通网现实发展与未来需求的矛盾入手,阐述了运用"点轴开发"理论,加快构建以"三点五轴"为主体的综合交通网点轴系统;按照"点轴渐进式开发、以点带线联网拓面"的发展模式和空间布局结构型式构筑多枢纽互联型、区域均衡型和开放型的现代化省城综合交通网.  相似文献   

2.
“点—轴系统”理论作为区域开发的基础性理论,对区域旅游开发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1]。本文在分析嘉陵江流域旅游资源类型与空间分布的基础上,提出在嘉陵江渠化开发的背景下,以“点—轴系统”理论为指导,实行嘉陵江流域旅游“点—轴”开发模式,以优化流域旅游空间结构,实现区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区域性综合运输大通道的规划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红刚 《公路》2008,(4):126-130
在国家相关规划的指导下,对运输枢纽和运输通道体系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系统论证,并从履行西部运输区域合作12 1框架协议和发展区域交通运输一体化的角度出发,结合甘肃交通区位条件及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特点,提出了按照"点—轴渐进式开发"、"以点带线、以线串点"的发展模式和空间布局结构型式,构建区域性综合运输通道体系的基本思路与方法,并依此提出了甘肃省综合交通运输通道体系主体框架的总体布局与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蒋树屏  李静  徐湃  朱代强 《公路》2023,(5):188-197
城镇化的不断加速,城市范围的不断延伸,使得当前城市不得不面临四大交通问题:“热”—绿色化不足,污染严重;“平”—立体化不足,形式单一;“挤”—智慧化不足,交通拥堵;“灾”—安全化不足,灾害频发。为应对四大问题,提出智慧地下立体交通网,即“慧地之衢”,以戈德堡多面体的正十二面体为交通网结构,设计同层路网和层间磁流体管道,其转换节点作为交通换乘枢纽,并倡导地下城市建设围绕交通换乘枢纽展开,实现“交通引导开发”内涵;以构建的“交通大脑”云平台为中枢,实现与智慧设施的实时通信;以正常工况和灾害工况为背景进行场景设计,实现正常工况的运营设想和灾害工况的运营预演。此概念设计作品——“慧地之衢”旨在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建立绿色、立体、智慧、安全的地下立体交通网,以期为未来城市规划设计提供解决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十二五"阶段,在综合交通网发展规划中,把环境保护摆上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与经济社会发展统筹考虑、对于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交通行业、建立"畅通高效、安全绿色"的交通运输体系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角度,将中国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2007)与美国交通网发展规划——2030年运输愿景(2008)和联邦德国交通发展规划(2003)进行对比分析,分别从目标、准则和技术3个层面,对3个国家的综合交通网发展规划中在环境保护方面所考虑的内容进行分析,对所采用的绿色交通规划方案和改善措施进行比较研究,针对中国综合交通网发展规划在环境保护方面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和存在问题,提出"十二五"期间完善中国综合交通网发展规划在绿色交通建设方面的基本建议。  相似文献   

6.
从都市圈之间以及都市圈内部2个层面,分析了城市群交通需求特征、交通网络结构特点和交通发展模式.以苏南城市群为案例,分析了苏南城市群交通存在的问题和交通发展对策.结果表明:都市圈核心城市之间表现为高度集聚的区域运输走廊,以公路和铁路为主要运输方式,形成“点—轴”总体结构布局;都市圈内部表现为围绕核心城市的放射状运输走廊,具有明显的圈层特征,内圈层轨道交通处于主导地位,中圈层适度发展BRT和都市圈轨道,外圈层以小汽车出行模式为主;苏南城市群是国内高度城市化的地区之一,应加快发展轨道交通、理顺干线公路功能,引导区域城镇形成紧凑型网络空间.   相似文献   

7.
农业产业相关研究是涉及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课题,交通是区域发展的引擎、骨骼和血脉,构建好综合交通体系对支撑农业生产片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全国首个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为例,基于“农业产业示范区、乡村振兴生态城”的总体定位,以“开放畅达、高效便捷、绿色生态”为核心目标,以特色完整的指标体系为传导,对外以“双快网络”促进农综区快速融入潍坊七城一体格局,对内针对产业新城、创新小镇、农场基地及特色乡村不同的交通特征提出分区差异化控制策略的特色交通体系,以期达成“开放畅达的北部核心、高效便捷的农业产城、绿色生态的田园慢城”的交通新目标,并对农综区两张特色交通网:大道通衢、田园阡陌—高协调的道路网、绿色生态、郊田野趣—高品质的绿行网开展了详细研究。同时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同期编制,注重与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的空间协调关系,成果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保证设施的用地指标。  相似文献   

8.
王修山 《路基工程》2009,(2):196-198
介绍了新加坡城市道路、公共交通网、地铁、轻轨等交通方式以及新机动化交通模式;分析了以美国为代表的“无序机动化”的现实危害;提出了我国城市交通管理“新机动化”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交通与计算机》2006,24(1):142-142
为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谋划“十一五”综合交通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司于2005年11月10日至12日在成都召开了全国综合交通发展座谈会。会议重点研讨了“十一五”综合交通体系发展规划及中长期综合交通网发展规划方案,认真审议了综合交通体系发展相关专题研究报告,同时总结分析了2005年交通运输发展改革情况和2006年的主要工作。  相似文献   

10.
自行车交通可达性强、经济实用,能有效弥补城市轨道交通的缺陷,两者衔接更加符合我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交通发展战略。基于多式联运理念,提出“城市轨道交通(Urban Rail Transit)+自行车交通(Bicycle Traffic)”模式(简称“U&B”模式),在分析现有轨道交通换乘站自行车停车需求预测模型基础上,综合国外经验与Logit模型,研究“U&B”模式下自行车停车需求预测模型。最后提出自行车停车管理改善策略以加速“U&B”模式实现“无缝衔接”,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为了进一步加强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同时缩短城乡差距,加强综合交通网络,并提高城市和农村地区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城乡公交一体化便是公共交通的主流发展。文章在深入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探究了长丰县公交一体化的发展状况,为长丰经济发展助力。  相似文献   

12.
王元庆  李伶  周伟 《公路》2005,(4):16-23
针对鄞州快速城市化地区公路发展的客观要求,探讨了适宜的公路网规划技术方法。先根据快速城市化地区发展的特殊性,对公路交通在不同发展时期的特殊要求进行了分析。本着有利于地区和公路发展的共同要求,结合鄞州区公路网规划实践,对鄞州快速城市化地区使用图论、区位论进行公路网络布局的方法,对为快速城市化地区提供服务的骨架公路与其他区域内部公路的协调一致的工作步骤,对适应快速城市化地区特点的公路网规划精度、预留用地方面的要点,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3.
甘肃省农村公路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系统工程理论、区域经济学理论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理论,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入手。重点研究了农村公路建设与经济发展的相关关系、农村公路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及发展环境,通过运用生长曲线模型对甘肃省农村公路的发展阶段进行了分析。运用回归理论对农村公路的发展规模进行了预测,在此基础上,经过综合分析研究。最终提出了甘肃省农村公路发展的战略构想、战略目标以及战略步骤。并对其实施的可能性及实施效果进行分析。提出了甘肃省农村公路发展的量化目标和战略实施对策。  相似文献   

14.
2015版长沙骨干路网规划围绕“一轴两带多中心”的城市发展方向和“一主两次五组团”的城市空间格局开展,提出了“两环四横七纵十二射”的高、快速路和“五横、五纵”的快捷路组合的骨干路网结构。结合2035年长沙建设新兴国家中心城市、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和都市圈建设的示范城市的总体规划,随着城市空间的不断拓展,“三个高地”的奋力建设,黄花机场、渝长夏高铁等重大交通设施的启动,长沙需要重新审视骨干路网建设,以支撑应对多重战略叠加带来的发展机遇,全方位提升城市能级、全方位辐射长株潭、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为减少以集装箱卡车运输为主的港口公路集疏运给城市交通和环境带来的不良影响,集装箱港区逐步提出一种新的可持续 发展运输模式———地下物流系统,以解决当前港口城市发展面临的共性问题。 针对上海外高桥至嘉定线的地下物流系统布局方 案,根据预测的外高桥港区港口公路集疏运交通量,从碳交易、时间、成本3个角度,建立综合运输网络优化模型,以此分析在集装 箱港区实行地下物流系统的合理性; 利用Lingo12求解获得综合运输网络运量的分配,得到引入地下物流能够降低成本支出的结 果,同时达到节能减排和缓解交通拥堵的目的。 此外,对碳交易价格和地下物流系统运输单价的合理区间进行讨论。 试验结果可 为地下物流系统建成后货物配送计划和实现综合运输网络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张兵  邓卫 《公路》2012,(6):149-155
为快速高效地对经济圈交通网络进行评价分析,在确定经济圈交通网络评价指标后,采用新的评价方法——基于支持向量机的综合评价方法,通过计算机编程对样本数据学习,能较好地识别经济圈交通网络的评价等级。支持向量机对小样本、非线性的数据具有较好的学习识别能力,对具有相同数据特性的经济圈交通网络评价指标数据进行模式识别,可以准确地判断经济圈交通网络发展水平所属等级。最后对珠三角和长三角经济圈交通网络评价指标数据进行验证,并与基于BP神经网络的评价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客观、准确,具有较高的评价效率。  相似文献   

17.
交通运输的快速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如何实现运输环境的净化,运输与物流的可持续发展,运输资源的充分利用,运输效率的有效提升等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从环境的角度对运输物流体系进行改进,实施绿色运输,发展多式联运,建立信息网络,形成一个与环境共生型的运输与物流系统是解决以上问题的有效途径.第16届COTA国际交通科技年会是在此背景下由国内外学者共同举办的研讨会,从非机动化交通、交通安全与应急响应、交通与环境、港航运输,以及铁路运输等方面对交通运输行业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和全面的分析.当前交通运输行业的学术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车联网、大数据、无人驾驶、无人机、应急疏散、拥堵管理等方面.并对交通运输行业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In metropolitan areas of developing and emerging economies in Asia, a remarkable phenomenon of motorization with rapid economic growth is accelerating a continuous formation of auto-dependent urban structures. The delayed timing of urban railway introduction could contribute to a negative spiral of motorization, which could provoke a severe increase in CO2 emissions from transportation sector. In this paper, we attempt to evaluate the timing of urban railway station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level of automobile share and an analysis of the CO2 emissions in the catchment areas of newly introduced urban railway stations in Asian metropolitan areas; Japan, Malaysia and Indonesia. The result quantitatively reveals that the earlier development of the stations in comparison to the progress of motorization tended to result in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reduction of CO2 emissions from transportation year-by-year in the catchment areas. In addition,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statistically that urban development harmonized with urban railway systems with a higher service frequency should be a key factor on the strategic realization of low-carbon urban forms along public transportation corridors.  相似文献   

19.
先进的旅行者信息系统对出行者选择行为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前研究先进的旅行者信息系统对出行者选择行为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对路径选择行为的影响上,而忽略了对出行者出行终点和交通方式选择的影响。假定路网中的出行者一部分装有信息装置,另一部分没有装信息装置,利用离散选择理论中的层次选择结构模型和交通规划理论中的随机均衡方法,研究了先进的旅行者信息系统对出行者终点选择,方式分担和路径选择行为的综合影响,建立了一个与网络均衡条件等价的数学规划模型,设计了模型的求解算法,并用一算例分析了市场渗透率和信息质量对出行者选择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针对国内缺乏枢纽新城地区交通规划的实践经验和规范指导,文中以广州南站地区交通规划为例,通过对国内外经验的总结研究以及模型测算,提出交通发展目标、理念和策略,勾勒了地区发展的交通网络,并提出了枢纽布局、交通组织和公共交通系统等枢纽新城交通规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