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基于 UL 法的 CR 列式三维梁单元计算方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为了提高大位移、大转动问题的计算效率和精度,提出了基于更新拉格朗日法(UL法)的三维梁单元分析的CR列式算法.这种方法采用更新拉格朗日列式,运用最小势能原理建立结构的平衡方程,并导出梁单元的刚度矩阵.求解过程中,根据CR列式的原理,采用大转动理论计算更新后的单元和节点坐标,通过扣除结构位移中的刚体位移得到结构变形,进而获得单元的准确内力.最后,给出了2个算例,以证明该方法的正确性和精度.  相似文献   

2.
分别给出了8根弯曲破坏和2根剪切破坏的劲性钢筋混凝土T形截面梁的试验结构,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将劲性钢筋混凝土梁分为完全粘结梁、部分粘结梁和部分完全粘结梁,其计算方法有机地将我国现行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规范的计算机方法与组合结构的计算方法联系在一起,并给出了正截面承载力及抗裂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3.
大型多纵梁矩形渡槽槽身横向结构计算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根据大型多纵梁矩形渡槽槽身结构及其横向受力特点,提出了“弹性支承连续梁”法进行横向受力计算,使复杂的空间结构计算得以简化,计算时,底部弹性支承在各纵梁上,可求得结构的横向受力与弹性支承反力,并根据力法位移协调方程,给出了三梁式和四梁式渡槽横向结构弹性支承反力的计算公式,通过南水北调工程中某大型渡槽的计算分析,表明此方法方便、合理,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一种新的考虑剪切变形影响的梁单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S.P.Timoshenko、J.S.Przemieniecki、胡海昌考虑剪切变形影响计算梁变位方法的优缺点,提出了通过构造剪切位移函数计算梁剪切变形影响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对Finite平面梁单元非节点连接方法的验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介绍了在Finite软件中采用的平面梁单元非节点连接方法及其应用范围.针对工程中常见的T形梁、钢筋砼梁、梁体加固问题,分别用Finite和ANSYS或解析法进行分析.通过计算结果的比较,证实了Finite中平面梁单元非节点连接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6.
采用纵横梁拓宽加固的桥梁,加宽主梁与原主梁刚度不等,常用的荷载横向分布计算方法不适用于此类结构,为此,对纵横梁拓宽加固后桥梁荷载横向分布的计算问题进行研究,采用不等刚度荷载横向分布计算理论和有限元建模计算,分别按不等刚度荷载横向分布理论和有限元方法计算拓宽加固结构的横向分布影响线,经比较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确定了拓宽加固结构的荷载横向分布计算方法,为同类工程计算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7.
钢管混凝土模型拱动力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振动台试验,获得了钢管混凝土模型拱结构的自振频率.利用结构分析软件SAP2000,采用三维梁单元,视钢管混凝土为组合材料,对结构动力特性进行了有限元计算,获得了结构的频率和振型,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为了扩大研究的范围,进一步分析了模型拱在不同条件下的动力特性.通过改变拱肋的刚度、横撑数目以及支撑条件,研究了结构频率和振型的变化,分析了影响钢管混凝土拱结构动力特性的因素.结果表明,加强横撑有利于提高结构的横向自振频率,拱肋刚度对结构自振频率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8.
简支变连续梁加固方法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支T梁变连续加固措施是多跨简支T梁桥加固改造、提高承载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但实践中发现该方法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以跨径为15.6m+15.6m的两跨简支T梁为例,通过理论分析计算表明,该方法在提高跨中抗弯承载能力的同时,却降低了中间支点处梁的抗剪承载能力。建议在采用此方法加固多跨简支T梁的同时应对中间支点梁的抗剪能力进行加固。  相似文献   

9.
在提出以结构体积最小为目标,梁截面和梁位置坐标为设计变量,求全局最优解思想的基础上,利用遗传算法建立了机车车体结构优化模型.通过对各个计算环节的研究,确立了可行的计算方法,编制计算程序,并以算例证明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介绍多种梁的挠曲线与其置换梁的挠曲线的关系研究,给出了求解各梁位移的置换法转角方程和置换原理中的转角连续性关系.鉴于对Г型刚架的求解中稀有几何类方法的情况,运用所述的置换法和置换原理,把解梁问题的手段应用于该型刚架的解算.策划、归纳了求该型超静定刚架不同约束类型时的步骤.具体求解过程所用的计算为代数方程的分式四则运算,方法较通俗简便,结果是解析解.  相似文献   

11.
考虑溢流费用的路径选择模型的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考虑路段的溢流费用,即路段交通负荷超过该路段交通负荷标准时所分配给用户的费用。路段交通负荷低于路段负荷标准时补贴给用户。建立一些约束条件,动态用户最优的路径选择条件和动态用户最优的溢流费用条件等。为进一步建立具有溢流费用的动态交通网络流的路径选择变分不等式模型及其算法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2.
利用反传神经网络算法,将沥青混凝土级配等参数作为输入参数,并通过变换不同混合料结构类型的训练样本,可以估计沥青混凝土最佳沥青含量。通过实验验证了这种方法的可行性,并提出了改进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为克服参数敏感性分析方法在研究液体黏滞阻尼器最优阻尼参数时计算工作量大、分析效率低的缺点,利用随机振动理论推导了桥梁上部结构振动系统的理论最优阻尼比,得到了线性液体黏滞阻尼器最优阻尼系数的解析表达式.采用能量等效原理,进一步推导了非线性液体粘滞阻尼器的最优阻尼系数的解析表达式.以某连续梁桥为例,采用动力时程法分析了参数的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桥梁用线性液体粘滞阻尼器存在理论上的最优阻尼比0.5,其对应的阻尼系数可以使阻尼器的减震效率达到最大值.与线性阻尼器相比,非线性阻尼器的最优阻尼系数和最优阻尼力分别降低了55%~67%及16%~22%.   相似文献   

14.
根据遗传算法的多目标优化方法和结构荷载模糊模式识别的原理,提出了一种应变传感器测点的优化方法.根据各点应变的变异系数和线性相关性,确定了测点的候选集;采用混合遗传算法,对测点的选择进一步优化;以钢牛腿结构为例,进行了模型数值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优化后的测点,钢牛腿结构荷载的大小和作用位置的识别精度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对有序组合树法的改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提高有序组合树法的运算效率,必须充分利用约束条件中的有关信息.通过深入分析,提出了极差、必选变量、不可选变量等概念,将多个约束条件联系成为一个整体.提出了用检验约束条件的相容性,并以相容性为判据进行截枝的新办法.证明了如果必选变量全部取值为1是可行解,则必是最优解。给出了改进后的有序组合树法的计算步骤流程.  相似文献   

16.
石武客运专线TJ1标位于湖北省大悟县境内,在进行全线路基填筑施工前,选取DKl064+350-DKl064+500段作为试验段,通过室内试验和现场施工相结合进行工艺性试验研究,确定填料的最佳含水率、摊铺层厚度、压实遍数、松铺系数,为整条施工线提供可靠的工艺性参数和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用差分进化算法实现平面四杆机构轨迹和速度双目标优化综合,以位置误差最小和速度值误差最小为双目标函数,并把原动件的角速度也作为设计变量之一.差分进化算法简单易执行,结合实际问题对算法的变异操作、选择操作和控制参数做出了改进,并分别对不同的轨迹和速度情况进行了计算求解,结果证明了算法的可行性、有效性及全局寻优能力.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参考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以灰绿岩为骨料,采用高模量改性沥青为原料,分别设计了CAM、AC-13(1)、AC-13(2)和SMAI共4种改性沥青混合料。通过对上述沥青混合料在各自最佳油石比下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能及水稳定性进行了相关规范规定的试验,试验结果对比分析表明CAM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良好。本文研究的试验数据可为CAM的推广应用提供基本参数。  相似文献   

19.
To choose the optimum construction method of metro tunneling,we conducted research with numerical simulation on strata consolidation subsidence by dewatering,dynamic dewatering,and non-dewatering construction method,taking the integrated effects of fluid-solid coupling and tunneling mechanics into account.We obtained the curved surfaces of ground surface subsidence and strata consolidation subsidence.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quantity of ground surface subsidence is 31 mm for the non-dewatering method,39 mm...  相似文献   

20.
以克拉玛依90#石油沥青为基质沥青,对掺量为0.3%、0.6%和0.9%的DUROFLEX高模量沥青改性剂和4%SBS的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掺加DUROFLEX改性剂的高模量沥青混合料可以明显改善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和水稳定性,而对低温抗裂性和抗疲劳性的影响不大。从性能方面考虑,建议DUROFLEX高模量沥青改性剂的最佳掺配量为0.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