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安全行车同样如此,通过对大量车辆事故案例的分析可以发现,车辆事故的发生,表面上看是偶然的,但偶然中包含着必然性。每次发生大的车辆事故后,由于善后工作处理不妥当,驾驶员的正常稳定心态遭到“破坏”,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由此产生恶性循环,再次引发车辆事故。因此,认真研究车辆事故后的驾驶员心理状态,探讨加强驾驶员心理调节的方法,对于防止车辆事故的再次发生,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抓好驾驶员新训车辆预防事故,对进一步促进新训质量的提高,加强部队全面建设,遏制新训车辆事故的发生,保持部队高度稳定和集中统一,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司训机构,近几年来,广州军区空军后勤部所属某司训大队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为指导,强化教育打基础,狠抓训练强技能,落实制度抓预防,有效地预防了新训车辆事故的发生,保持了新训车辆安全的良好势头,有力地促进了以驾驶员新训为中心的各项工作的圆满完成。  相似文献   

3.
车辆发生事故的原因很多,一般是由于道路通行条件、情况处置方法、车辆技术状况等造成的,但驾驶员身体因素等内因引起的事故也并不少见。对此,应特别注意。立体盲:视觉感的误区健康的眼睛是驾驶员安全行车的明灯。  相似文献   

4.
错误与车祸     
事故的发生除了车辆、道路的原因.还有着不容忽视的驾驶员本身的原因,而驾驶员本身的原因又是错综复杂的。笔者以为,事故发生前几分钟内驾驶员的行为有错误或思维失误.  相似文献   

5.
本文归纳了十一个方面,论述汽车驾驶员超速行驶上发生严重车辆事故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少杰 《汽车驾驶员》2006,(10):78-79
相对于酒后驾车、超速行驶、路口抢行等引发的交通事故来说有些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非常离奇,比如因路上井盖丢失而造成的车辆事故,虽然存在客观因素,但驾驶员在路上只要随时提高警惕,很多事故还是能够避免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查安全教育是否落实 一是检查车辆安全教育的时间、内容、人员是否落实,形式是否多样,各级安全组织网络是否健全,有无名存实亡、只挂名不干事的现象。二是检查车辆安全教育的方法是否有效,防止出现传达了上级指示、学习了兄弟单位发生事故的通报、座谈了安全行车的意义、提出了预防车辆事故的要求,却不结合本单位和每个驾驶员的实际,教育归教育,行动归行动,下了不少功夫,事故却接二连三发生的情况。  相似文献   

8.
为确保行车安全,各级部门都有法律、法规和各项措施,但为什么车辆事故仍然得不到有效遏制?笔者认为驾驶员朋友只有强化三种观念,才能最大限度地杜绝车辆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9.
近日,63978部队以进一步加强车辆管理和驾驶员队伍作风纪律建设、防止发生违章违纪和车辆事故、维护部队安全稳定为目标,组织开展了车辆和驾驶员专项整治活动。通过整治,大大提高了驾驶员的条令法规、遵章守纪和安全行车意识。进一步使驾驶员队伍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0.
车辆事故的发生虽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但就其损害程度来讲,可以通过驾驶员自身的素质做到“大祸化小,小祸化了”。这就要求每个驾驶员均应了解和掌握车辆遇险时的处置方法。一是不要惊慌失措在遇险情况即将发生时,驾驶员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是减轻事故损害的首要条件。据有关资料显  相似文献   

11.
于成欣 《驾驶园》2009,(8):77-78
交通事故中.由于驾驶员操作失误所发生的事故占事故发生总数的50%,而驾驶员的操作失误与很多因素有关,驾驶员的生理、心理因素、道路复杂情况、车辆本身的特点等,了解这些对驾驶员安全驾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2.
为从多方面掌握影响高速公路事故严重程度的因素,基于统计分析方法构建事故严重程度模型,分析其与道路、环境、驾驶员及车辆等因素间关系.鉴于多项Logit模型难以解析异质性及各因素对事故影响的交互作用,构建了混合Logit模型,并提出了刻画参数间相关性的方法.结果表明,考虑参数间相关性的混合Logit模型比多项Logit模型有更好的拟合优度,且能更合理地反映各因素对事故严重程度的作用效果;碰撞护栏或桥墩、女性驾驶员或驾驶员超过56岁时,更易产生受伤和死亡事故;能见度低于200 m、驾驶员驾龄小于3年或超过10年、责任车辆为重型货车或车辆变更车道时,发生财产损失事故的概率增加,而发生死亡和受伤事故的概率有所降低;湿滑路面将导致受伤事故的概率增加3.7%,而混凝土护栏和夜间无照明时将使死亡事故的概率分别增加8.7%和28.8%.   相似文献   

13.
为了把握行人致命事故的特征和致因机理,促进减少该类事故的发生,基于国家车辆事故深度调查体系(NAIS)中的181例真实行人致命事故案例,从事故地点、时间与天气、驾驶员、行人、车辆、碰撞状态以及事故后果等方面进行了数据统计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采用鱼刺图法从行人、驾驶员、车辆、道路和环境等5个方面对行人致命事故的致因机理进行了分析.总结出了行人致命交通事故的7个特征:①行人违章横穿道路突出(60.0%);②老年行人涉事率高(60岁以上占37.0%);③19:00-21:00是事故多发时段(29.2%);④面包车事故是中国道路特色(16.0%);⑤路侧作业行人危险度高(6.6%);⑥行人死亡大多为颅脑损伤(87.8%);⑦车辆前挡风玻璃大多会有网状裂纹等.结果表明,行人违章横穿道路是行人致命事故最主要的原因,加强行人和驾驶员的交通安全教育和管理是预防和减少行人致命事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为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开展的“军车交通安全月”活动,切实做好预防车辆交通事故工作,杜绝车辆事故的发生,93285部队不久前开展了“使命在我脑中、法规在我心中、安全在我手中”活动,以提高驾驶员的安全行车意识。先后举办了高、中、初级驾驶员集训班,分层次、分级别地对驾驶员进行安全行车和装备日常维护、保养教育。通过此次集训学习,进一步加强了驾驶员安全行车意识、  相似文献   

15.
高速公路上预防恶性追尾事故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高速公路上发生连续追尾碰撞事故的主要原因是行车安全间距不够,文中根据影响制动距离的因素,计算出不同车速下的最小行车安全间距,并指出驾驶员应根据天气、车辆技术状况等适时调整行车安全间距,以避免恶性追尾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为深入分析安全因素对校车事故伤害严重程度的影响,探寻事故数据中未观察到的异质性,基于随机参数Logit模型从驾驶员、车辆、道路特征及环境4个方面构建校车事故伤害严重程度模型。结果表明:①涉事车辆数为2辆且对应参数服从正态分布时,不发生死亡受伤事故的概率为83.84%;②驾驶员年龄35~44岁、涉事车辆数为1辆时,死亡受伤事故概率均降低0.58%;③道路限速值为40~50 km/h时发生死亡受伤事故概率增加0.35%,道路限速值大于60 km/h时发生死亡受伤事故概率增加0.96%;④安全气囊状态打开,死亡受伤事故概率增加2.35%;⑤交通控制方式为车道标线时可能伤害事故概率增加1.85%,控制方式为中央分隔带时未受伤事故概率降低1.44%,死亡受伤事故发生概率却增加0.48%;⑥不安全时倒车转弯时发生可能伤害事故概率降低0.42%,分心驾驶、未按规定车道行驶、跟车太近和其他(饮酒)时未受伤事故概率分别增加1.36%,0.56%,0.39%和0.97%,可能受伤事故和死亡受伤事故发生概率却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7.
在拖车过程中致人受伤,责任如何认定? 事故案例:某地三轮车非法载客的现象非常严重,用于载客的三轮车和驾驶员大多没有牌照。当地政府多次加以整顿,仍然屡禁不止。某日,白某驾驶机动三轮车载客,由于车辆机件不合格,中途发生故障。三轮车驾驶员孙某和葛某驾车途径此处(三人均无驾照,所驾车辆均为无牌照车辆)。  相似文献   

18.
龙辉 《汽车运用》2014,(10):23-24
一、预防车辆事故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一)制度落卖不严。主要表现在对条令条例的基本内容不了解、不熟悉;车辆安全的一些规章制度知之甚少:部队和地方交通法规一知半解。汽车分队情况稍好些,“小、散、远”等直(附)属单位则差一些。对驾驶员重用轻管、只用不管现象比较严重,导致对一些驾驶员组织上、思想上和行为上失控.诱发了车辆事故。  相似文献   

19.
在高速公路出口路段,经常会发生车辆追尾、碰撞、横滑、侧翻等车辆交通事故,造成该路段事故多发的原因,大多是前车驾驶员违法驾驶、盲目操作,后车速度快,跟车距离近,驾驶员警惕性不高,处置措施不当等。  相似文献   

20.
大力 《驾驶园》2007,(7):36
车祸猛于虎!车辆在高速行驶时所发生的爆胎事故,往往会使驾驶员失去对车辆的控制,因而造成的事故是惨烈的,损失是严重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