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铁路各级环境监测站承担着全路工业污染源的日常监测工作。环境监测站完成污染源监测工作的情况和监测数据的质量将直接影响环保管理部门的管理工作,而环境监测工作的质量是与监测站的管理水平、人员素质、仪器设备配置有紧密的关系。由此可见,环境监测站管理的信息是环...  相似文献   

2.
中国铁道学会环境保护专业委员会环境监测学组年会暨第三届铁路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学术交流会于 2 0 0 1年 1 1月 1 4~ 1 7日在衡阳召开。环保委员会杨安立秘书长和部发展计划司节能环保处有关负责同志到会。哈尔滨、沈阳、呼和浩特、北京、济南、上海、南昌、昆明、柳州、乌鲁木齐铁路局和广铁集团公司环境监测站站长及学术交流的部分论文作者共 38人参加了会议。杨安立秘书长介绍了中国科协第六次代表大会精神和铁路环境保护及其相关专业学术交流的发展现状 ,结合“数字环保”的新概念对铁路环境监测今后的工作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建议。部…  相似文献   

3.
高速综合检测列车视频监测系统包括列车运行前后环境监测、轮轨接触状态监测、弓网接触状态监测三部分。列车运行前后环境监测主要监测列车运行前后环境情况,及时发现影响列车运行安全的各种异常情况,在视频图像上实时叠加线路名、里程和速度等线路信息,并进行存储;轮轨接触状态监测主要是实时监视列车运行过程中车轮与轨道的真实接触状态,在视频图像上实时叠加线路名、里程和速度等线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朔黄铁路通信网络系统(传输、交换、接入、数字调度专用、光纤在线监测、充气机及电缆气压、动力及环境监测、大楼综合定时系统)现状及网管系统的不足之处,并就建立综合网管系统,实现全通信网络综合管理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是指在整个环境监测过程的全面质量管理。它不同于环境监测的质量控制。要提高环境测质量,就要用系统论的观点,全面系统地分析、研究环境监测质量问题,搞好环境监测的“内部”和“外部”质量保证工作。本文仅就环境监测部门如何开展内部质量保证工作提出了建立建全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的组织机构;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工作的基本条件;环境监测过程质量保证的程序;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工作要注意的问题等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铁路运输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路运输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是铁路环境监测重要领域。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铁路运能、运速的提高 ,发生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潜在危险也在增加 ,建立铁路运输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体系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制定应急监测预案 ,建立必要的组织协调机构 ,落实相应的监测分析方法和仪器设备 ,确保在污染事故发生时 ,能够迅速赶赴事故现场实施监测 ,及时准确向决策部门提供环境污染危害状况和发展趋势 ,对防止污染扩散 ,减少污染对人和环境所造成的损失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通过对铁路运输重点地区、重点环节的有效监督 ,预防污染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变化复杂的市场环境给高等教育决策带来不确定性和风险。建立高等教育市场环境监测系统,分别对就业因素、招生因素、政府控制因素、供给因素进行监测,以监测为基础综合分析高等教育市场趋势、高等教育市场需求现状、环境中的机会和威胁,为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8.
部网首届环境监测学术交流会在富阳召开铁路环境监测网(简称部网)首届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学术交流会于1995年10月26~29日在富阳铁五局疗养院召开。会议共收到论文122篇,基本反映了1990年以来铁路环境水质、大气、噪声与各种污染源监测及铁路环境监测...  相似文献   

9.
由于编组站调度人员所承担繁重的工作任务,面对高新技术设备和铁路所采取的新措施,要求调度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但在岗调度人员因专项业务培训不足和选用人员标准不高等原因,造成有的调度人员知识层次和文化水平不高,对掌握新技术设备和适应新的运输生产形势的能力出现困难,跟不上运输生产的现代化步伐,应采取相应措施进一步提高调度人员的科学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高速铁路基础设施检监测制度发展现状,梳理了日本、欧洲、美国、中国的铁路桥隧检监测制度及劣化评定标准,从检监测类别、周期、人员、技术要求、状态评定等方面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高速铁路桥隧实际检查无法覆盖制度规定的全部指标,检测周期与检测类别不匹配,人员要求及作业流程未规范化,重点桥隧结构尚未建立统一监测制度,劣化...  相似文献   

11.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在各级党委正确领导下,我站于1974年成立了监测科,一年多来,对监测这项新的工作由不认识到初步认识,从不会到能在实践中掌握监测技术,在我局管内展开了环境监测工作。我们全科同志是根据工业发展和铁路运输生产的“三废”治理需要,克服了人少任务多的困难,在大庆人“有条件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革命精神鼓舞下,采取了边学边干,以点带面,集中兵力打歼灭战的工作方法,在基本摸清管内厂、段、站“三废”排放途径和危害程度基础上,建立了“三废”监测制度和基础资料。除完成北京市卫生防疫站统一的大气监测任务外,还开展了锅炉烟尘浓度测定,工业废水监测,水源污染监测,废气回收装置测定及医院污水调查等项工作,为现场改造环境,预防污染危害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工作的体会是:  相似文献   

12.
铁路信号机房环境监测是保障信号设备可靠运用的有效手段之一,其组网方式从早期的信号集中监测独立组网到今天的通信动环系统组网,都未能完全满足设备维护管理部门对信号机房环境监测的需要。新提出的改进型信号机房环监组网方式,继承了动环系统集成化、专业化的特点,并利用既有信号集中监测的网络通道及终端,为各级信号设备维护管理部门及时准确掌握机房设备运行环境状态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电磁环境监测手段无法实现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各无线通信系统运行环境的实时在线监测.通过分析传统监测方法的不足,结合无线电指纹识别算法,提出一种实时、在线的电磁环境监测系统及测试方案.以LTE-M(基于长期演进技术的城市轨道交通车地综合通信系统)和TETRA(泛欧集群无线电)技术为例,阐述了无线电磁环境在线监测系统的组...  相似文献   

14.
目的预防和控制铁路环保监测人员职业健康与安全伤害风险。方法收集资料和现状调查。结果锅炉环保监测人员在现场检测过程中,存在着接触尘毒和噪声等物理、化学职业病危害因素所带来的职业健康风险与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损伤、电击伤害和锅炉房事故导致意外伤害等职业安全伤害风险。对策和建议监测机构应强化监测人员职业安全与职业卫生知识宣传教育,配备个人劳动防护用品,提高防护意识和防护能力,同时开展健康监护;锅炉被检单位应积极治理尘毒和噪声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建立检测平台,保障电源供给和有效照明,消除职业健康与职业安全事故的隐患;建议完善相关法规标准,加大新改建锅炉房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控制效果评价和环保峻工验收力度,改善锅炉房职业卫生与职业安全防护状况  相似文献   

15.
结合铁路系统环境监测工作分别论述环境监测工作中监测布点、采样、分析测试和数据自理系统中的质量保证工作,以提高环境监测全过程的质量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某学院计算机房及终端室工作人员的健康检查及环境监测,试图探讨职业危害因素。通过调查发现工作人员头晕、头痛、胸闷、眼睛疲劳、记亿力下降等症状明显高于对照组、晶体改变亦明显高于对照组。环境监测可见空气中负离子浓度下降,正负离子浓度比例失调、噪声強度大及照明度较弱。今后除改善环境外,应重视改善荧屏显示技术。随着四化建设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在各行业中的应用日益普及,作业人员也逐渐增多,长期在空调装置的计算机房作业的人员,在冬季呼吸道疾患发病率最多,平时普遍反映有头昏、头痛、胸闷、乏力和精神不振等症状。在显示器终端作业的人员,还可以引起眼睛疼痛、流泪、疲劳和怕光等不适症状。国內外称为“空调病”、“冶房病”或“近代工业病”。这是当前电子计算机房及其作业人员极待解决的问题,也是劳动保护的重要课题,现将我院电子计算机房劳动条件及其工作人员的健康调查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针对有线列车通信网络的灵活性差、扩展范围窄,布线繁多等问题,提出应用ZigBee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建立无线自组织树状拓扑网络,应用AODV路由协议算法,通过多级中继方式实现铁道客车车内环境监测和数据传输的解决方案.整个监测系统由协调节点、路由节点和终端传感器节点组成.详细介绍3种类型节点的硬件组成与自组织建网过程,采用Delphi编写上位机监控软件,并对系统进行实际测试.试验表明,监测系统在30 m通信范围内数据传输稳定可靠,维护方便,完全满足车内环境监测的应用需要.  相似文献   

18.
海南省琼中至乐东高速公路施工中,由于台风频繁,路堑施工及线路运营后长期经常受到台风的影响。为此,结合深路堑边坡的综合防护形式和施工期间的气候变化,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和结构特点,对该边坡布置地表位移监测、内部位移监测及环境监测,并利用GPRS/3G/4G网络将数据实时上传。当边坡出现异常时,系统能够第一时间将预警信息发送到平台及相关人员的手机上,各级管理部门及相应的技术人员可以随时掌握边坡的监测数据状况,并据此提出应对措施。通过该工程中对台风地区路堑边坡的监控预警系统的开发和应用,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施工期的生态保护与环境污染控制是铁路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开展铁路建设项目施工期环境监测,用现场监测数据来定量分析说明环境问题,可以为指导施工、保护环境及预防环境污染事故提供重要的技术手段。铁路建设项目施工期监测须在环境监测工作规划及监测技术支持下,全面考虑水环境、声环境、大气环境、生态环境的多种环境要素,选取适当的指标,制定出一套既规范而又科学的指标体系,用于指导和开展施工期的环境监测工作,以准确地反映施工期的环境变化及存在的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20.
高文 《铁道通信信号》2004,40(11):38-39
在秦沈线22个无人值守中继站都设有动力环境监测设备,它们与本站的监测计算机、监测中心的服务器通过广域网组成完整的监测系统,对引入电源、环境、电源屏输出值、UPS输出值、门禁、室温等进行实时监测,为保证运输生产的安全畅通,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