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尹海卿 《隧道建设》2014,34(1):60-66
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是连接香港、珠海及澳门的大型跨海通道。主要介绍了:1)人工岛的设计方案、钢圆筒制作运输及振沉技术;2)沉管隧道设计施工关键技术,如沉管隧道基础、深埋大回淤节段式沉管、沉管管节预制、沉管浮运及安装、曲线段管节等;3)各施工阶段的主要专用设备,如8锤联动大型圆筒同步振沉系统、定深平挖抓斗船(精挖)、耙头定压专用清淤船和全断面预制液压模板系统等。解决了工程中遇到的众多问题,克服了重重困难,取得了一定进展。  相似文献   

2.
以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沉管隧道基础工程为例,详细介绍了液压振动锤在沉管隧道基础块石夯实过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潘家林 《上海公路》2013,(1):41-43,49,13
由于沉管隧道不同于盾构隧道,因此采用常用隧道结构渗漏封堵材料封堵沉管隧道的渗漏,效果并不是很理想。为提高沉管隧道养护施工堵漏的质量,通过外环线沉管隧道采用橡化沥青非固化防水材料试验应用,介绍了该材料的施工工序和应用效果,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4.
强夯加固土石混填路堤夯沉量数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强夯加固处理是山区土石混填路堤施工的有效措施,夯沉量作为施工检测的重要指标,在土石混填中研究甚少。论文采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三维数值模型,对夯沉量随夯击次数的变化进行了系统研究。与实际工程对比,得出2 000 kN.m夯击能10击后的模拟夯击沉降量为1 158 mm,与实测结果976 mm相比,满足误差精度要求,证明了建模分析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在钢壳沉管隧道施工中,钢壳管节浇筑前后的验收主要是对端钢壳进行三维姿态测量,主要包括端钢壳面板(端面板)平整度、端钢壳横向垂直度(水平偏角)和竖向倾斜度(竖向偏角),目的是保证沉管精确地沉放安装.根据深中通道沉管隧道端钢壳施工验评标准,要求端钢壳总体测量精度达到mm级,难度较大.为满足测量精度,采用了一种钢壳沉管三维姿...  相似文献   

6.
沉管安装涵盖基础、舾装、浮运、安装等施工,潜水作业作为一种特殊的技术,在沉管安装施工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基槽清淤、回淤监测、二次舾装、沉放对接到安装完成后舾装件拆除等都需要潜水员协助完成。结合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沉管安装施工实例,浅谈沉管安装施工中的潜水应用。  相似文献   

7.
杭州湾跨海大桥Ⅳ标钢管桩沉桩施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增财  吴健  刘振川 《公路》2006,(3):19-30
以杭州湾跨海大桥Ⅳ合同钢管桩沉桩施工为背景,对海上钢管桩沉桩船舶群的组成及选型、沉桩前的准备工作、沉桩过程的关键技术、停锤标准,以及高桩处理等沉桩施工技术进行了系统介绍。  相似文献   

8.
申嘉湖高速公路桥头软基处理Y形沉管灌注桩新工艺介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Y形沉管灌注桩是一种异形沉管灌注桩,通过本次大面积工程应用获取了较好的现场施工经验和工艺参数,进一步检验了桩的完整性和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9.
沉管隧道施工技术虽然已在国际国内成功应用,但是风险管理经验还不够充足,尤其是沉管外海安装施工风险管理知识匮乏,施工过程中风险事故频发,每一起事故都会造成施工成本倍增、工期延后,影响整个交通设施的正常通行营运,给社会和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为实现沉管隧道外海安装施工的风险可控,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施工团队结合工程工况开展风险管理研究,并建立了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保障了复杂海洋条件下沉管隧道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10.
张青海 《隧道建设》2015,35(11):1150-1156
沉管隧道基础铺设、浮运系泊、沉放对接、锁固回填等施工技术及工艺复杂,施工风险管理难度大。目前,有关外海沉管隧道浮运安装施工的风险管理文献资料很少,沉管隧道项目组织施工可借鉴的风险管理经验紧缺。为解决上述难题,首先调研了国内国外沉管隧道安装施工风险案例,结合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总结了项目施工内容和施工特点;其次,根据项目特点比选风险评估方法,首次提出应用风险矩阵法对外海沉管隧道浮运安装施工的风险因素进行评价、管理分析,并将该法应用于正在施工的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中,在该项目风险管理过程中辨识出施工风险点主要集中的工序,有效地预防了重大风险事件的发生,以期为类似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提供可借鉴的风险管理方法和经验。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我国跨江跨海隧道工程的不断增加,沉管法施工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管节接头是沉管隧道中很薄弱但非常关键的环节,管节的不均匀沉降会导致接头的错位与张开,对接头位置抗剪结构的施工造成了极大的不便,也对整个沉管隧道结构受力的安全产生巨大的威胁。一方面,沉管隧道内狭窄的作业空间限制了抗剪结构的施工方法;另一方面,不均匀沉降带来不规则位移,令抗剪结构难以完成刚性连接,抗剪性能面临失效风险。本文依托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介绍了创新型注浆囊袋在沉管隧道不规则抗剪支撑体系中的应用,有效解决了施工空间不足及抗剪结构失效的问题,为沉管隧道接头抗剪结构施工积累了宝贵经验。此外,本文为创新型注浆囊袋广泛应用于各类不规则支撑体系设计、施工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2.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应用振动沉管方法解决人工挖孔桩施工过程中碰到的流砂、涌砂问题,并分析了其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3.
振动沉拔标语振动桩锤主要参数的选择及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实践经验,给出了振动沉拔桩机振动桩锤主要参数以及相关数据的计算方法,为振动沉拔桩机振动桩捶的设计和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肖晓春 《隧道建设》2011,31(6):701-705
基于大型沉管隧道的节段式管节设计施工理念,以厄勒海峡沉管隧道管节的工厂化制作为工程背景,对沉管隧道管节预制的一种新技术--工厂化预制技术的基本原理、场地布置、工艺流程以及工厂化预制所涉及的模板工艺、混凝土浇筑及管节顶推等关键技术点进行介绍。工程实践表明该方法具有占地少、经济环保、施工周期短、质量可靠性高、全天候施工等优点, 能大大提高管节的制作速度与质量,降低工程成本。  相似文献   

15.
沉管隧道的施工环境越来越复杂,沉管管节的规模越来越大,仅应用一种沉管测控方法很难满足沉管管节水下精确定位的要求。针对外海超长沉管隧道安装水深大、安装过程实时轴线控制要求高、现场条件复杂等特点,为了提高沉管安装定位精度,研发了首端相对定位系统和尾端绝对定位组合式测控系统,在工程中取得了良好效果。重点介绍该组合式定位系统的原理、技术、应用等,以便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振动沉管碎石挤密桩在高原湿地软弱地基的应用,并阐述了振动沉管碎石挤密桩加固软弱地基的原理、适用条件、设计计算及施工。  相似文献   

17.
吴彪  吴志才等 《东北公路》2002,25(2):76-77,71
本文以跨凌水河特大桥工程为例,叙述了振动沉管碎石在软基处理施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高等级公路液化地基强夯法收锤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高速公路工程液化地基强夯加固试验的实测数据,对高等级公路液化地基的收锤标准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用孔隙水压力、地基中侧向位移、夯沉量作为收锤标准控制指标,能取得一致。鉴于高等级公路地基处理特点,采用夯沉量来作为收锤标准控制指标,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19.
仑头-生物岛沉管隧道管段浮运方案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沉管技术的发展,干坞形式的多样化,突显出了干坞与隧道的距离不再是沉管隧道干坞方案比选的决定性因素。但新的问题是如何长距离运输管段并达到经济、合理的效果。通过仑头—生物岛沉管隧道的管段浮运,探讨移动干坞法预制管段前提下,管段长距离浮运方案比选和具体实施细则,为今后大型沉管隧道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港珠澳大桥沉管最终接头是沉管隧道贯通的关键结构,为了确保施工作业安全和施工质量,创新地选择了整体主动止水结构最终接头,具有快速、可逆、无潜水作业的施工特点。最终接头本体结构由外包钢壳和内部高流动性混凝土组成,为国内首创钢壳三明治复合结构,是世界沉管隧道建设史上全新的施工工法,将水下施工转变为工厂预制和管内施工,是一种有效提升质量和工效的方案。文章对最终接头本体结构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进行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