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确定接触网系统的关键零部件,编制其疲劳载荷谱,是高速铁路接触网疲劳可靠分析的基础。本文建立接触网故障树模型,结合接触网零部件的故障率统计数据,确定接触网系统的薄弱环节;建立连续28跨的接触网结构有限元模型,针对列车在单弓、双弓两种运行模式分别进行250km/h、260km/h、270km/h、280km/h、290km/h、300km/h等六种速度的振动响应分析,确定接触网系统的关键零部件。对典型工况下关键零部件的载荷历程进行浓缩和载荷分级,采用雨流计数法对载荷计数。利用Goodman直线对载荷进行均值处理,编制关键零部件的疲劳载荷谱。  相似文献   

2.
伴随我国轨道交通建设快速推进和信息化需求提升,BIM技术不断深入改变着接触网设计方式和流程,接触网零部件众多,设计时手工进行大量参数修改已难以满足高效、高精度的接触网设计需求。结合BIM和参数化设计理论,建立属于接触网专业的参数驱动型零部件族库系统,构建接触网族库系统架构,利用Inventor平台,研究接触网参数化零部件建模和装配参数化与关联设计,提出并构建接触网参数化零件库和部件库,并基于二次开发对接触网零部件进行参数修改。其成果为开发面向于接触网专业的BIM系统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接触网零部件是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系统中的组成部件,而零部件原材料的成分变化会影响到接触网零部件的性能。因此,在产品检验过程中对接触网零部件产品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是一种有效的控制产品质量的手段。目前,使用直读光谱仪检测金属化学元素含量的方式已得到了广泛应用。以接触网零部件中的定位管卡子为例,对采用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其锰含量不确定度的来源进行分析,并对锰含量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4.
对接触网零部件先进行计算机三维建模 ,并在此基础上对零部件的应力进行有限元分析 ,可以直观、量化清晰地看到接触网零件在外力分布作用下的应力分布。该项工作可以对今后接触网新零件的设计和接触网系统的设计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 ,因此工作的实际意义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5.
接触网规范体系以及系列化、标准化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简要回顾国内外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标准化、系列化的发展历程以及规范体系的现状 ,分析并评述我国在接触网这一领域与先进国家的区别与差距 ,对我国接触网规范体系的修改、接触网系列化标准和相应安装图库的建立以及接触网零部件简统化的实验等进行一定程度的探讨和研究 ,提出较为合理的接触网规范体系结构以及接触网零部件简统化的主要原则 ,在分析制定接触网系列化标准时应考虑的主要因素的同时 ,提出我国接触网的系列化标准。  相似文献   

6.
针对我国既有接触网设计、施工及装配、线材、零部件制造种类繁多等技术体系及技术标准不健全的状况,对接触网系统技术体系及主要技术标准进行研究和探讨,建议接触网按适应速度目标值建立体系,并对主要技术标准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整套较为适合中国国情的接触网系统标准建议.  相似文献   

7.
重载铁路具备牵引质量大、功率高、接触网载流量大等特点,对接触网的系统需求不同于普通铁路,有必要对接触网关键技术方案进行深入研究。通过计算机模拟仿真分析和多方案比选论证,确定接触网导线规格、张力配置、主要零部件选型及电分相形式等关键技术方案。研究成果已经成功应用于山西中南部铁路、张唐铁路等重载线路。针对目前重载铁路接触网零部件规格型式不一,不便于运营维护的现状,建议加强对重载铁路接触网主要装备的统一化、标准化研究,保障运输安全、降低工程投资。  相似文献   

8.
高速铁路接触网系统中零部件功能及其实现方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零部件在接触网系统中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重点论述高速铁路零部件功能实现的4种方式,即:通过接触网动态设计,准确预测零部件运行工况;合理选用接触网零部件的材质和加工工艺,并根据运行条件选择对应检测方法检验,保证零部件性能达标;通过精细化施工,保证接触网几何参数达标;运营维护阶段,积累运营维护经验,反馈信息,优化接触网设计,提高施工安装水平,实现闭环管理。  相似文献   

9.
高速铁路接触网零部件的重要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牵引供电接触网通常所采用的可靠性指标可用概率、频率、持续时间的分布等概率性指标来表示.为了更好地描述接触网各零部件对接触网整体失效的影响程度,本文结合近期开通的高速铁路和客运专线工程,阐述了接触网零部件的概率重要度的分析方法,并给出了与实际运营经验相符的概率重要度排序研究数据,对探索新建高速铁路接触网系统的可靠性规律和...  相似文献   

10.
对开展接触网零部件状态描述标准词典研究的意义与价值进行了分析,提出以相关标准的规定确定状态描述标准词典中接触网零部件名称,并以层级关系分级描述,以传统应用经验与视频图像智能识别技术相结合的方式规范零部件状态描述名称和分类方式;通过建立编码规则为接触网零部件名称、状态描述名称、各层级分类分别设置数字代码;初步形成了接触网零部件状态描述标准词典,为建立接触网检测视频图像类大数据库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