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汽车技术》2006,(4):46-46
丹麦B&K开发的PULSE测量分析系统是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界面,他继承了B&K公司传统的模块化原理,为该系统的功能扩展及升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PULSE噪声振动测量分析系统包括噪声测量分析系统、振动测量模态分析系统、机械故障测量分析系统和电声测量分析系统软件。  相似文献   

2.
《汽车技术》2006,(7):46-46
丹麦B&K公司PULSE测量分析系统是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界面,他继承了B&K公司传统的模块化原理,为该系统的功能扩展及升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PULSE噪声振动测量分析系统包括噪声测量分析系统、振动测量模态分析系统、机械故障测量分析系统和电声测量分析系统软件.  相似文献   

3.
阶次跟踪技术及其在汽车NVH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汽车室内噪声严重影响汽车的乘坐舒适性,一直是汽车NVH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将阶次分析同传统频谱分析相比较,详细介绍了阶次跟踪原理分析了室内噪声产生的原因及其振动传递路径,使用PULSE多分析系统在给定工况下测试分析了某国产轿车驾驶员及副驾驶耳处的噪声,成功识别出室内轰鸣的共振频率及其发生时的转速和阶次,分析了产生轰鸣的原因并提出初步的解决方案。通过本次测试分析,为进一步解决该车的振动噪声问题提供了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汽车驱动桥振动噪声检测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汽车机械式变速器台架试验评价指标”(JBn4125—85)规定汽车驱动桥在出厂前均要进行噪声测试。而装配车间一般具有很强且变化的背景噪声,无法测量驱动桥的噪声。介绍了通过采用二次修正背景噪声的方法,解决强噪声环境下测量汽车驱动桥噪声的问题,同时对振动加速度也进行了测量。系统软件包含系统配置、自动检测、数据管理、信号分析、标定和帮助等模块。采用基于对组件模型的软件开发方式快速构成系统原型,加以剪裁和配置,形成了满足用户要求的系统。  相似文献   

5.
根据声强测量的基本原理,利用B&K3360声强测量系统,对CA6102型汽油机表面辐射噪声源进行了识别,并采用参考声源法,测量、研究了该机辐射声功率随转速、负荷的变化关系。依据上述结果,针对该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降噪措施。  相似文献   

6.
发动机振动传递系统建模及刚度参数影响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左曙光  靳晓雄 《汽车工程》2003,25(2):119-123
推导了某类轿车发动机悬置振动系统模型,分析了发动机对车身振动噪声的传递特性,说明该类轿车前梁和副车架是引起噪声放大的主要环节。根据移频减振降噪原理,借助实验优化设计,分析了振动传递系统的六个刚度对抑制振动噪声传递的主次关系。分析说明:降低发动机对轿车的振动噪声最有效的刚度修改措施是调整车前梁与车身联接点的刚度,比直接修改发动机三个悬置点刚度更有效。  相似文献   

7.
如何提高汽车的操纵稳定性是汽车研发过程中一大难题,也是制约底盘自主开发的因素。文中说明了什么是悬架系统的K&C特性;为什么要研究K&C;怎样研究和如何评价K&C。  相似文献   

8.
一种中型乘用汽车表面噪声的声强测试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郝志勇  韩军  毕凤荣 《汽车工程》2003,25(4):392-394
依据声强测量的原理,研究了声强测量系统在汽车噪声控制中的应用问题。对某中型乘用汽车的车外辐射噪声进行了声强测量试验,并在此基础上对该车的主要噪声进行了识别和研究,为降低该型汽车的表面辐射噪声提供了有效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车用发动机表面辐射噪声源识别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一车用6缸柴油机为研究对象,通过表面振动测量法进行了发动机表面噪声源识别的研究,首先在半自由声场条件下测量了该发动机的实际声功率,而后通过发动机各噪声辐射部件的表面振动速度的平方对对时间和在振动表面上的平均值预测了各部件表面辐射噪声声功率,从而识别出了该发动机的主要表面噪声源。  相似文献   

10.
4行程发动机曲轴振动是其主要振动噪声源,对于多点电控喷射系统,各缸不均匀性的控制策略直接影响曲轴转速的波动.为此对A,B两台样机在采用S型和D型两种不同控制系统时的整机噪声进行了对比试验分析.结果表明,S型和D型系统对各缸不均匀性控制策略的不同造成样机噪声水平不同,样机A振动噪声较大的主要因为不仅在于其整机结构的频响特...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汽车空调系统的噪声-振动-声振粗糙度(NVH)问题进行分析,阐述了膨胀阀与空调系统匹配的重要性,以及膨胀阀匹配性对空调系统噪声的影响。针对膨胀阀对空调系统相关噪声形成的 3 种影响因素,即膨胀阀节流过程产生的噪声、冷媒流动的噪声、振动产生的噪声,分析其各自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另外,简单分析了膨胀阀迟滞对系统噪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汽车后桥噪声的分析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仪垂杰  张建 《汽车工程》1994,16(5):289-295
本文对JHC6400型汽车后桥的噪声功率,表面声强,表面声压,表面振速及相应的频谱等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测量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后桥噪声能量主要分布在中心频率为0.8-2kHz的频带内,它由桥体和桥盖的表面噪声构成,后桥噪声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后桥齿轮副在运转中产生的冲击与振动;噪声产生的直接原因是后桥表面的振动,所以后桥噪声的治理应在上述频带内以振动控制为主,以振动传递的路径和发声体做为主要研究对  相似文献   

13.
柴油机表面噪声的声强测量与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韩军  郝志勇  刘月辉 《汽车工程》2003,25(3):272-274
依据声强法的测量原理,对一台车用增压柴油机进行了声强测量研究,得到了该发动机整机噪声分布的声强云图,确定了该机的主要噪声源位置。用振动速度法对声强法测量的结果进行了验证,两者是吻合的。  相似文献   

14.
高钰 《汽车实用技术》2021,46(7):101-103
车身间隙影响车辆的密封性,进而影响车身振动噪声及防风雨性能。传统人工检测耗时长,无法满足在线测量的需求,因此现在整车制造厂正在采用激光扫描仪来测量车身的间隙面差以代替人工测量,文章介绍了激光扫描仪的测量原理以及间隙面差的计算方法,并在实际案例中对测量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声强法识别整车表面噪声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声强测量的原理,研究了声强测量系统在汽车噪声控制中的应用瘌2,对某中型乘用汽车的车外辐射噪声进行了声强测量试验,并在此基础上对该车的主要噪声进行了识别和研究,为降低该型汽车的表面辐射噪声提供了有效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简述纯电动汽车用驱动电机系统振动噪声的来源、传递路径及优化途径,并针对某纯电动汽车蠕行模式驱动电机系统24阶振动噪声进行分析,得出车辆在130~200r/min转速范围内、 74Hz频率附近局部强化的24阶振动噪声是由驱动电机激励、驱动电机电磁力波频率同车辆动力总成固有频率共振引起的。同时提出了增加预置扭矩、优化扭矩阶跃强度的方案,有效地减弱了蠕行模式驱动电机系统24阶振动噪声。  相似文献   

17.
液压助力转向系统油温影响转向油的稳定性、橡胶件性能以及噪声大小,从而进一步影响系统的正常工作.为了保证液压转向系统在适宜温度下运行,就需要对设计的转向系统油温的控制效果进行测量和分析.本文搭建了一套客观评价油温控制效果的系统,同时介绍了数据采集、分析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8.
汽车排气系统噪音与振动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汽车产品“CK-1”经市场反应驾驶室内振动噪音较大。本文通过测试与研究,发现排气系统所产生的振动噪音是该车主要噪声源之一,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噪声源和振动源。同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降低排气系统噪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现实采用的几种移动电站噪声测量方法,根据实际发展需要。针对噪声测量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低噪声电站噪声测量方法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0.
汽车噪声声强测量分析系统的开发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邓兆祥  徐滇 《汽车工程》1994,16(5):283-288,F003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微机的声强测量分析系统,详细讨论有关理论和技术关键,并用于汽车发动机表面声源识别,证明该系统是研究和控制汽车噪声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