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地应力下特大异形断面隧洞塌方处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高地应力下的锦屏二级水电站隧洞群施工中容易发生的塌方问题,对多洞交叉等难点地段塌方处理技术进行研究.通过对交叉口地段围岩地质、断面形状与几何尺寸及其变异、施工条件、多次施工扰动进行分析,结合隧洞施工理论及方法,得出对锦屏隧洞群施工过程塌方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地质、断面条件、开挖方法和施工顺序等方面,提出了适合于锦屏特大异形断面"先固结塌方体、再低强度开挖,后加强支护"的总体处理方案,确定了塌方地段低强度开挖的控制爆破技术参数,给出了塌方地段开挖后的加强支护措施.实践表明,研究出的高地应力下施工塌方处理技术可满足工程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2.
某双线铁路隧道施工处位于不良地质地段,岩层产状紊乱、节理和地下水发育,在施工过程中曾发生多次塌方,本文重点分析塌方原因、预防措施和塌方处理.希望本文能对类似隧道塌方处理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3.
介绍殿沟隧道塌方处理情况:采用注浆管棚、注浆固结塌体和型钢支护相结合的方法,顺利通过塌方地段。在体会部分,作者强调了施工方法应根据围岩变化作相应调整,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安家坡隧道塌方段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家坡隧道发生大塌方后,根据塌方地段的具体情况,采取了处理塌方、恢复继续施工的相应措施。分析了塌方产生的原因,总结了应该吸取的教训。  相似文献   

5.
桃花铺二号隧道大断面塌方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通过对西安—南京线桃花铺二号隧道大断面塌方段的处理 ,阐述隧道塌方的原因 ,以及利用迈式锚杆及小导管注浆等方式通过软弱围岩大跨度隧道塌方地段的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6.
黄土具有直立性较好的特性,有一定的自稳时间,因而在黄土隧道施工中发生的失稳塌方往往是突发性的,难以预见,在浅埋、松散破碎和有水地段更容易产生塌方。本文结合包西铁路石沟渠隧道塌方处理的实践,阐述在黄土隧道施工中对塌方的处理。  相似文献   

7.
注浆技术在岩溶隧道施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工程实例,介绍用注浆技术加固处理岩溶塌方地段,而后使隧道通过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京九线赣龙段两座隧道,施工中先后塌方数次,冒顶两次,由于采用了管棚法,得以安全成功地通过塌方地段,还达到了节省费用、缩短处理时间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色尔古电站引水隧洞工程在洞身跨度大,穿过碳质千枚岩软弱地层,地下涌水量大的情况下洞内出现了大塌方。塌方处理时通过加固未塌方地段和对塌方松散体的注浆,再对固结体分部开挖支护使塌方顺利通过。隧道软弱围岩的施工必须控制开挖进尺,适当超前支护,紧跟初期支护和二衬,加强监控量测,确保结构稳定和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10.
铁路隧道塌方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大管棚辅以超前预注浆方案加固处理铁路隧道塌方地段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文章通过工程实例介绍了这种方案的成功运用  相似文献   

11.
隧道围岩差异性风化地段施工塌方原因及处治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地质情况本身所具有的不确定性,尤其围岩差异性风化,再加上设计施工认识不够等人为原因,导致隧道塌方时有发生。结合某城际铁路盘道岭隧道工程施工期间塌方情况及塌方段差异性风化的地质情况,分析了该隧道塌方原因,从而提出了处治该隧道塌方的方案。同时,在隧道塌方处理及处理后的过程中,对塌方段洞内及洞外均进行了监控量测。根据监控量测的数据结果分析,该隧道塌方处理方案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12.
郭庆昊 《铁道建筑技术》2012,(Z2):129-130,143
结合实际工程,介绍了某隧道浅埋段塌方冒顶的处理方法,详细分析了塌方原因,结合实际情况采取了相应的处理方案。同时在塌方处理和处理后过程中对塌方段洞内及洞外均进行了监控量测。实践证明该隧道塌方处理方案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13.
太中银铁路岗城隧道突泥塌方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岗城隧道位于陕西省横山县,为一单洞双线隧道,全长4 575 m.施工中发生突泥塌方,涌泥约1 000 m3,塌方处隧道埋深94 m,地表最大沉降5.137 m,针对突泥塌方段的特点,对于岩层加固进行了"大管棚+上半断面超前预注浆"法、夯管法和冻结法的比选,推荐采用"大管棚+上半断面超前预注浆"法施工.研究结论:(1) 岗城隧道突泥塌方处理方案选定合理;(2) 岗城隧道涌泥涌砂塌方地段的超前支护注浆加固是治理塌方涌泥有效的方法.(3) 岗城隧道突泥塌方处理证明了做好地质超前预报是安全施工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红旗岭隧道开挖过程中多次发生塌方地段的工程地质特征,分析了引起隧道塌方的叠瓦状断裂带的构造特征、力学性质、以及控制该地区主要地质构造的现代应力场的地质特征,重点分析了断层带活动对于隧道周围岩体中的岩石的力学性质所产生的影响,并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对危险地段岩体加强长、短期地质超前预报工作,通过进行喷浆、结合钢支撑的组合支护方式、以控制隧道变形为主的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塌方是隧道施工中常见的施工风险,通常情况下难以避免,对隧道塌方进行处理和防范,是隧道施工和配合施工中重要的课题之一。介绍绩黄高速佛岭长大隧道施工期间洞内拱顶局部塌方情况,并对塌方原因进行具体分析,在此基础上制定了详细的处理方案,处理后围岩变形监测结果表明处理方案合理可行,并提出了山岭隧道施工期塌方处理的一般原则、方法和操作步骤。  相似文献   

16.
镇保隧道左幅进口端偏压浅埋段塌方的处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郑淑峰 《铁道建筑》2006,(12):42-44
保(山)龙(陵)高速公路镇保隧道左幅进口端偏压浅埋段塌方冒顶,采取洞外地表加固、洞内加强超前支护,以及开挖预留核心土等综合处治方案,有效地控制了塌方加剧并顺利渡过塌方地段。  相似文献   

17.
通过某黄土隧道塌方情况介绍和塌方原因的分析,给出了塌方处理方案,总结了该地区砂质黄土的特点和砂质黄土隧道设计施工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8.
袁竹 《铁道建筑技术》2012,(Z1):120-121,137
铁路隧道在软弱围岩段施工中经常发生塌方情况。结合兰渝铁路广渝段隧道施工的实际情况,通过软弱围岩段隧道塌方成功处理案例,提出一些可为类似工程借鉴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9.
北京碓臼石软岩隧道塌方处理施工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碓臼石隧道围岩软弱、地质条件差等情况,采用长管棚和小导管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塌方处理,阐述形成一种塌方处理的工法。  相似文献   

20.
红柳林至神木西支线铁路隧道塌方处理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隧道施工中,隧道塌方是常见施工风险,对隧道塌方进行处理、规范和防范,是隧道施工和配合施工中重要的课题之一。分析隧道常见塌方的机理与原因,针对隧道洞口、洞内不同塌方情况,提出相应处理措施。隧道塌方是可以避免的,只要全面详尽了解隧道区的基本地质情况,充分认识围岩特性、各种不良地质发展趋势、不利因素间的联系及其可能诱发的地质灾害,就能在设计和施工阶段,对可能出现的塌方采取合理的开挖和支护方法,就可把不利围岩段容易引发塌方的各种因素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