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 毫秒
1.
翘曲变形是注塑成型工艺中常见的缺陷之一,含玻纤增强的塑料件变形尤其难以控制。基于Moldflow软件,以含玻纤增强的汽车内饰塑料件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变形的根本原因,从结构、工艺角度改善,并在Moldflow中进行优化模拟,最终在实际注塑时验证有效性,变形情况得到明显改善,能满足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2.
欧永杰 《商用汽车》2006,(1):104-105
在客车内饰件中,塑料件占有很大的比例,其成型工艺有注塑、吸塑、吹塑、挤塑等。注塑成型生产效率高,成型的产品精度高,可成型复杂的零件;但模具投入费用大、产品更新慢、零件尺寸受到成型机的规格限制,因此,注塑成型在客车上的应用主要是仪表板、空调出风口等复杂零件以及要求  相似文献   

3.
为了达到聚丙烯内饰零件散发性能的管控目标,从聚丙烯复合材料的添加剂和加工工艺、聚丙烯内饰零件注塑工艺等方面逐一分析了聚丙烯内饰零件散发性能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优化聚丙烯复合材料添加剂、降低螺杆剪切区域加工温度、提高真空脱除挥发物的真空压力、增加后处理烘烤时间和降低内饰零件注塑温度等是提高聚丙烯内饰零件散发性能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在"以塑代钢"的轻量化需求的背景下,对金属制仪表板横梁总成进行塑料代替设计。依据塑料的成型工艺要求对仪表板横梁总成进行整体设计,使其实现一体化的目标。为了满足制造工艺需求及各项性能试验需求,文章基于Moldflow软件和分子扩散理论,建立塑料仪表板横梁的有限元模型,确定材料并分析影响其性能的重要指标熔接痕的强度,在零件设计、模具、工艺等各方面对其进行优化设计。最后通过实际注塑生产零件,通过震动耐久试验和气囊爆破试验,验证了塑料仪表板横梁的结构设计和制造工艺的有效性,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张旺星 《时代汽车》2024,(2):138-140
对带孔状结构零件采用精密高光注塑工艺,运用免喷涂材料,实现外观颜色件的成型,达到汽车造型设计要求,同时实现了整车成本的降低,满足了电动汽车绿色出行的设计理念。通过采用独立模温控制的针阀热流道设计,解决了带孔状复杂结构零件的熔接线问题,同时改进金属粉的形状和颗粒大小,结合高温成型,解决了表面流痕,达到A级表面效果。  相似文献   

6.
对照整车开发流程建立了车内气味的正向开发流程,并制定了气味开发的方法即通过材料、工艺和仓储3个方面进行。以某车型为例,采用该流程和方法进行气味开发,结果显示该车型车内气味达到了开发初期设定的气味目标。并且在开发过程中,总结了注塑零件、座椅表皮和地毯等复杂工艺零件的气味改善方法以及仓储环境改善方法。为主机厂进行车内气味正向开发和零件气味改善提供了实用的方法,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本文基于MoldfloW软件对汽车开关壳体的注塑过程进行模拟分析,在未知塑件的合适工艺参数范围内,探讨正交试验法在塑件翘曲分析中优化工艺参数的效果。通过正交试验法安排试验,选取注塑时间、熔体温度、模具温度、保压压力、保压压力等工艺参数作为重要参数。通过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减少零件的翘曲变形量。目前注塑成型工艺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汽车行业,与此同时,传统的产品开发方式的弊端也日益体现,开发过程中,产品结构、模具结构、工艺参数等方面的问题,需要反复调整才能解决。随着注塑成型CAE技术的发展,使得设计者在模具实际加工之  相似文献   

8.
普通数控机床采用半闭环、全闭环或双位置环的控制方式可将机床控制精度提高到50um以上,但对零件加工精度要求更高的磨床而言,采用这几种控制方式显然满足不了加工要求。增加"在线检测系统",实现"完全闭环控制"后,可使零件加工精度控制在5um以内,完全满足工艺要求;通过优化数控伺服参数,改善机械与电气的匹配性,提高机床动态响应,使零件加工尺寸更加稳定;通过对数控磨床完全闭环控制方式的优化,可大大改善数控磨床的稳定性和控制精度。  相似文献   

9.
本文阐述了汽车内饰用聚丙烯材料及制品气味及VOC的改善措施。通过试验研究和车内空气质量改善实践经验,总结了影响聚丙烯零件散发特性的因素,提出了聚丙烯材料在聚合过程中、改性过程中和注塑生产过程中减少产生挥发性物质,降低车内VOC、气味和雾度的原理和方法。通过选择环保原材料、采用环保工艺并用适当的方法进行零部件的后处理,聚丙烯零部件VOC和气味大幅下降,能够达到企业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0.
以上海大众B5GP后盖饰条与上海通用SGM18防擦条细长塑料零件为例,通过对注塑模具、注塑工艺、电镀挂具及电镀工艺进行改进,解决了细长比大、壁薄的汽车塑料零件电镀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普通数控机床采用半闭环、全闭环或双位置环的控制方式可将机床控制精度提高到50um以上,但对零件加工精度要求更高的磨床而言,采用这几种控制方式显然满足不了加工要求。增加在线检测系统,实现完全闭环控制后,可使零件加工精度控制在5μm以内,完全满足工艺要求;通过优化数控伺服参数,改善机械与电气的匹配性,提高机床动态响应,使零件加工尺寸更加稳定;通过对数控磨床完全闭环控制方式的进一步优化,可大大改善数控磨床的稳定性和控制精度。  相似文献   

12.
针对基于轻量化设计的吸塑工艺复合轮罩挡泥板力学性能、抗石击性能、振动耐久性能、吸音性能、抗风阻变形量进行研究及分析,并与成熟的注塑工艺、模压工艺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复合轮罩挡泥板综合性能满足乘用车轮罩挡泥板的技术要求,与注塑产品相比,抗石冲击性能及吸音性能更优,质量减轻22%,轻量化效果显著;与模压产品相比,可节省开发周期,更具成本优势。  相似文献   

13.
《经济导报》2006,(4):121-122
为注塑成型的塑料件涂漆仍然是一个耗时且成本密集的过程。一种尚在开发阶段的新工艺很可能改变这种情况,这是一种注塑成型和反应注模成型(RIM)相结合的模丙涂装(IMC)工艺。 通过这种两个步骤的工艺,零件先以注塑方式成型,然后在旋转模、旋转平板或推台的作用下转移到第二个空腔中在这里,通过工艺对反应物双组分聚亚安酯体系进行注望。  相似文献   

14.
针对IVECO车身雨檐等零件的锈蚀状况,结合其成型、焊接和涂装等工艺要求以及对不同镀锌钢板特性的分析,确定了采用镀锌钢板的技术要求,进行了有关工艺、性能试验,介绍了采用镀锌钢板解决雨檐等锈蚀问题的措施和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合金化镀锌钢板与电镀锌钢板在耐蚀性和成型性方面存在一定差别,为满足不同零件的工艺要求和耐蚀性要求,需对镀锌钢板作出选择,同时镀锌钢板的表面状态影响零件的涂装性能,表面涂油不钝化处理,有利于零件的磷化和涂漆。  相似文献   

15.
针对IVECO车身雨檐等零件的锈蚀状况,结合其成型、焊接和涂装等工艺要求以及对不同镀锌钢板特性的分析,确定了采用镀锌钢板的技术要求,进行了有关工艺、性能试验,介绍了采用镀锌钢板解决雨檐等锈蚀问题的措施和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合金化镀锌钢板与电镀锌钢板在耐蚀性和成型性方面存在一定差别,为满足不同零件的工艺要求和耐蚀性要求,需对镀锌钢板作出选择,同时镀锌钢板的表面状态影响零件的涂装性能,表面涂油不钝化处理,有利于零件的磷化和涂漆。  相似文献   

16.
针对IVECO车身雨檐等零件的锈蚀状况,结合其成型、焊接和涂装等工艺要求以及对不同镀锌钢板特性的分析,确定了采用镀锌钢板的技术要求,进行了有关工艺、性能试验,介绍了采用镀锌钢板解决雨檐等锈蚀问题的措施和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合金化镀锌钢板与电镀锌钢板在耐蚀性和成型性方面存在一定差别,为满足不同零件的工艺要求和耐蚀性要求,需对镀锌钢板作出选择,同时镀锌钢板的表面状态影响零件的涂装性能,表面涂油不钝化处理,有利于零件的磷化和涂漆。  相似文献   

17.
以某车门护板的开发过程为例,探讨微发泡注塑技术在门护板总成上的应用研究。该技术减轻了产品质量,加快了注塑的节拍,降低注塑模的锁模力,在实现零件轻量化的同时,提升生产效率,节约能耗,对于汽车内饰件的设计和工艺选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先进高强度钢车身零件局部几何特征设计意图的基础上,提出并举例说明了零件局部几何特征设计意图的图示方法,讨论了该方法在零件冲压工艺设计中的应用。采用这种表达方法,冲压工艺分析人员根据车身零件设计人员提供的设计意图可针对性地提出几何设计变更,改善零件的可制造性;车身零件设计部门根据冲压工艺分析部门提供的设计意图,优化零件设计。该方法的完善和推广,有望降低车身零件制造难度,缩短车身零件设计与制造周期。  相似文献   

19.
液压成形工艺适宜于生产空心变截面轻体管件,应用于汽车底盘扭力梁零件可以获得更好的刚度、强度等性能,因此近年来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文章建立了变截面线长液压成形管件扭力梁正向设计思路及流程,基于设计空间和设计目标开展拓扑分析分析,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扭力梁概念模型,结合拓扑分析及敏感参数影响研究在概念模型基础上进行了多轮细化设计,获得了满足设计目标要求的变截面线长液压成形管件扭力梁设计,成形仿真分析显示,设计零件满足可成形性要求。  相似文献   

20.
以某车型汽车双色前大灯装饰盖为例,通过对零件结构进行改进、优化,相应注塑模具结构进行改进,采用合理的模具结构设计方案,提出了倒装双色注塑模具新方案,从而解决了该零件可以实现双色注塑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