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参照美国FMVSS 216和SAE J996标准,对某轿车车顶进行了准静态压溃和整车跌落的仿真研究,提出了准静态压溃和整车跌落下的车顶强度评价方法,分析了车顶作用力与压溃深度的关系以及整车应力分布情况,并对主要力承载结构进行耐撞性研究,提出基于碰撞吸能的改进方案。结果表明:改进后车顶抗变形能力提高了24%,车顶最大变形量减小了34 mm,并且零件质量减轻3.45 kg,该仿真方法为开展车顶强度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
以济南地铁R3线龙洞庄车站基坑工程为研究背景,利用FLAC3D对紧邻高层建筑结构下基坑多种支护方案进行仿真模拟,分析各方案下基坑稳定性及支护桩变形规律,综合考虑支护方案的安全性、经济性、工期及可行性等因素建立多属性决策模型,并甄选出最优支护方案。结果表明:针对基坑安全性来说,原支护方案下,超载侧支护桩向基坑内部整体位移过大,超出了安全允许值;采用双排桩的改进方案,超载侧支护桩水平位移值有所降低,但受制于场地条件,施工难度增加;采用桩锚支护的改进方案,两侧支护桩水平位移均在安全允许范围之内,超载侧支护桩变形可控;采用桩撑支护的改进方案,偏压荷载侧支护桩水平位移值较小,但工程造价较高;利用多属性决策模型将各方案目标值的优基数进行加权求和计算,判定桩锚支护形式为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3.
某重型特种车在试验过程中,纵梁外部转向立轴支座存在肉眼可见位移。现有状态下,与支座相连的纵梁、垫板以及螺栓等均有较大变形,车架结构存在安全隐患。针对此现象,选取转向立轴支座处局部模型,利用有限元进行静力计算,并分析了该状态成因,并基于分析结果提出了改进方案;将改进方案结果与原状态作比较,验证了改进方案的有效性,为后续车架结构分析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以长沙市浏阳河人行景观桥(汉桥)为工程背景,介绍了曲线形连续钢桁架桥的整体施工方案和体系转换施工方案,提出了体系转换施工流程;对支承转换后钢桥下弦杆和千斤顶下部钢平台的受力及支墩卸载后钢桥变形和受力进行验算,分析曲线形连续钢桁架桥在施工及体系转换中的受力和变形特点。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某微型车后面碰撞安全性能,结合该车型ECER32法规达标性能开发,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分析了车身结构改进设计方案对碰撞过程中侵入量的改善效果,并结合实车碰撞试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改进方案对后面碰撞侵入量的改善效果明显,优化方案可行;参照该车型后面碰撞安全性能开发,认为乘用车后部车身结构安全性能开发设计也应遵循逐级变形压溃的原理,提高后纵梁尾部变形区域的变形吸能水平,从而降低后排乘客地板区域的侵入量。  相似文献   

6.
长潭高速公路边坡处治施工稳定性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有限元方法模拟长潭(长沙—湘潭)高速公路K205+560右侧滑坡开挖及处治过程,对滑坡后挡土墙的受力及位移变形进行力学模拟,并分析了挡土墙拆除过程中土体的下滑变形趋势,为确定处治方案及施工流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分析和改进国内某越野车在进行高空跌落冲击试验时,空调支架焊缝局部开裂问题,文章用UG三维软件建立了某越野车空调支架及焊缝模型,采用AnsysWorkbench软件受力分析预测了车辆高空跌落冲击过程中空调支架的焊缝强度,找出了焊缝可能失效的部位,提出一种封顶式加强筋设计思路并对其局部焊脚结构进行了优化改进。分析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焊缝在跌落试验中局部的应力减小49.9%~71.5%,安全系数显著提升,将增大该支架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并经实物验证改进措施有效。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摊铺机受料系统在工作过程中因物料重力及自卸车压力作用产生变形所带来的危害,利用有限元分析,对受料系统建立ANSYS模型,并通过仿真得出其受力变形图,给出改进方案.将改进优化应用于实际的结果表明,受料系统工作时变形量大大减小,验证了有限元法对受力分析的有效性,并为ANSYS技术应用于摊铺机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基于避能结构设计理念,设计了以环形吸能结构(Energy Absorbing Ring)为代表的传力吸能结构,通过对某SUV进行碰撞区域划分,设计正交试验,利用仿真计算结果建立了高精度响应面模型,得到不同碰撞区域的传力分布及吸能匹配的优化方案,并进行正面碰撞工况仿真验证。结合平台化开发特征,对与该SUV同平台的MPV车型进行了结构改进,获得了满足目标要求的仿真结果,利用响应面模型获得的车体结构变形与实际仿真结果误差为11%,验证了响应面模型的准确性。基于以上优化过程,总结获得了一种"控制不同碰撞区域传力吸能"的平台化小偏置碰撞结构优化设计方法及流程。  相似文献   

10.
针对某SUV转向随动性不足问题,利用后轴变形转向效应对该车五连杆后悬架上摆臂重新布置,并在ADAMS中建立了后悬架运动学模型及整车动力学模型。通过对转向盘转角阶跃输入、脉冲输入的仿真结果分析和对原车按新方案改进后进行的操纵稳定性主观试验验证表明,新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转向随动性问题,减少了特殊工况时后轮侧滑及甩尾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一种基于子结构拓扑优化的大客车车身骨架耐撞性改进设计方法。首先通过测试和仿真进行某承载式大客车耐撞性评价,分析车身结构变形的症结;提取前端驾驶区骨架为子结构,以其碰撞吸能量相同为等效条件,进行子结构耐撞性分析与改进;接着为控制子结构的局部失稳变形,以吸能盒碰撞力峰值为载荷条件,进行子结构空间区域拓扑优化,完成8组改进方案的对比分析,选取质量最轻的达标方案进行台车实验验证;最后将该方案导入整车结构中进行耐撞性改进验证。结果表明:整车的耐撞性得到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12.
针对国内SUV车型背门下垂的问题,运用ANSYS软件进行仿真揭示,背门下垂的主要原因是背门框整体变形及背门框承受较大偏载。为此,通过5种背门框结构改进方案的对比,确定了改进背门框受力状况的方案,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导向机构。实车道路对比试验验证了改进方案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张红涛  郭晓辉  骆闯 《专用汽车》2012,(4):90-92,95
体建模方法和其插件Simulation有限元分析工具,找出了导致变形的根本原因。通过对侧翼板结构进行改进,并对新方案进行计算分析,最终验证了改进方案可以满足使用要求,解决了侧翼板多次展合后易变形的问题。针对流动舞台车侧翼板在多次展合使用后易出现较大的变形问题,采用Solidworks软件实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路堤信息化监测环节中存在对工程地质信息和监测数据潜在价值挖掘力度不够的现象,将数值模拟技术和预测理论与信息化施工相结合,提出一种改进的路堤信息化监控流程.以邢台一临西高速公路软基试验段工程为背景,基于FLACD<'3D>构建三维工程模型,对软土路基的变形特征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借助数值计算结果确定仪器布设方案.基...  相似文献   

15.
对现行合理低价评标法进行改进和完善.介绍了采用改进合理低价评标法组织招标的流程;阐述了改进后的资格预审流程及补充完善的相关条款;描述了改进后评标定标阶段的标底计算方法、单价的合理性评审方法和附加分的内容及计算规则.  相似文献   

16.
根据健跳大桥的周围环境及自身结构特点,提出无替代法、钢导梁兜吊法和拱肋兜吊法3种吊杆更换比选方案,主要从施工中桥梁的安全性,运用有限元软件MIDAS对备方案施工过程进行计算分析,并介绍了施工流程和关键工艺。结果表明钢导梁兜吊法在施工过程中拱肋变形、桥面变形和吊杆索力均在允许范围内,且施工工艺不会危及桥梁安全,因而推荐采用该方案。  相似文献   

17.
基于仿真分析的轿车门框密封条装配结构改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燕敏 《汽车技术》2011,(11):34-38,42
借助MARC有限元分析方法,对某款具有代表性的单泡管型门框密封条进行插拔变形和弯曲变形模拟分析.根据变形过程和仿真结果,确定原设计存在装配困难、容易脱落及弯曲塌陷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通过计算机仿真、零件性能测试和装车效果评价相结合的方法,验证了装配结构改进后的门框密封条在插拔性能和弯曲性能上均能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8.
针对商用车挡泥板支架产品在开发过程中因制造工艺缺陷失效的情况,提出一种基于实测路谱数据的计算机辅助工程(CAE)仿真与台架对比验证流程。首先确定失效模式;其次判定失效部位的工艺缺陷;再次进行工艺改进,并结合实测路谱对改进前后样件进行CAE仿真与台架对比验证;最后制定产品的检验标准,后续使用跟踪显示,改进效果良好。研究表明此验证流程可对挡泥板支架产品失效情况做出准确有效的改进方案,为后续同类悬臂梁结构产品的开发提供流程借鉴。  相似文献   

19.
针对客车侧翻时腰梁接头局部变形的特点,提出一种腰梁接头结构改进方案。首先建立了客车中段侧翻模型,并分别进行侧翻过程的仿真和试验,得到的仿真结果与试验较接近,验证了客车侧翻仿真的有效性;然后通过车身段模型侧翻仿真,对比改进前后的腰梁接头结构在冲击载荷下的变形特性,最后将改进方案引入某客车整体模型中,与改进前的腰梁接头结构进行侧翻性能对比分析,进一步验证了改进后的腰梁接头结构有效性,为客车结构侧翻安全性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了配料给料机两斗机架的结构。运用ANSYS软件建立了配料给料机两斗机架的三维计算模型并对其结构进行计算,求出了其在载荷作用下的最大变形和最大应力值及变形和应力所处的位置。根据计算结果提出了两斗机架结构设计改进方案,并对改进后的结构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结构既节省材料又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