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6 毫秒
1.
本文从造船技术发展水平等级和船体建造,舾装,涂装一体化技术简介两方面阐明这项新技术的重要意义,并以“内河船厂实施一体化的途径”为题,提出我国内河船厂实施这项新技术的见解和具体建议,本文对我国内河船厂进行技术改造,迅速提高造船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模块化造船技术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一种先进的船舶设计、建造技术——模块化造船技术,论述了采用模块化造船技术的意义,对模块化设计内涵和几种造船模块进行了阐述,并就国外模块化造船实践进行了举例介绍,最后指出应用模块化造船技术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刘传茂 《造船技术》1996,(11):16-21
本文从制造技术角度出发,以造船发达国家的研究为例,对船体钢料加工技术和设备现状作了简要分析,指出了船体钢料加工技术向自动化发展的趋势,并对发展我国船体加工技术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马天白 《船舶工程》1993,(1):42-45,41
壳舾一体化区域造船法是现代化的科学造船方法。本文从船壳和舾装建造法的演变,推行壳舾一体化区域造船法的目的和原则,壳舾一体化区域造船法的生产设计,船壳舾装同步进行物资集配,建立壳舾一体化造船生产的劳动组织和实行壳舾一体化区域造船法的生产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述,这对船厂改进造船方法,提高造船水平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船体(基线)直线度及(甲板)平面度误差等形状误差的测量及数据处理技术在船体建造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造船几何量测量技术入手,对上述形状误差的评定方法等数据处理基本技术展开讨论,并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6.
随着造船环境的不断变化,即劳动力减少和工资增加(特别是在船体分段装配阶段的电弧焊工作),日本各造船公司越来越多地应用机器人自动化。为了获得良好的投资性能价格比,研究发现船体建造工作最适合于使用机器人系统,并需对标准型号的焊接机器人进行修改并增加部分功能。日本石川岛播磨重工(IHI)研制成功一个新的造船系统,即“平面分段和开口处理”系统。它适合造船自动化,并开发成功一套在装配阶段使用的全自动化机器人焊接系统。此系统包括自动化材料输送系统,机器人定位系统和数控(离线)教学系统。此系统已成功地在石川岛播磨重工应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DFMA在船体结构设计中的应用,并分析了其对船厂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提出了中国的造船企业,效率之所以比日、韩船企业落后,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DFHA技术在船舶设计和船厂建设中应用不够。  相似文献   

8.
骆方 《造船技术》1990,(12):1-4
本文从1989年造船工艺的现状出发,评述了工艺技术今后的发展趋势。为提高造船产量和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提出了中期发展的目标。强调了应用新工艺新技术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地方中小型船厂在建造出口甲板驳中存在的问题的探讨,提出应用成组技术和高效焊接技术的建议,以提高生产效率和缩短造船周期。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地方中小型船厂在建造出口甲板驳中存在的问题的探讨,提出应用成组技术和高效焊接技术的建议,以提高生产效率和缩短造船周期。  相似文献   

11.
铝合金焊接在我国造船行业中已逐渐推广应用,如何在焊接工艺上合理的考虑焊缝布置,减少焊接变形,本从焊接强度等各个方面作了较详细的比较。  相似文献   

12.
我们设计部船体设计室船体设计QC小组成立于1997年,小组属于攻关型QC小组。小组成员运用PDCA循环解决了造船设计周期长的难题,完成了课题目标值,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节约10人工时总价值92800元,图纸质量反馈单信息量降低节约资金约20万元和社会效益,为后继造船应用先进的设计技术打下了基础,得到了船级社和船东的认可,通过这次活动,运用QC工具在实施课题活动中取得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综述了药芯焊丝的特点,以及在国内外发展过程和取得的技术经济效果。回顾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将其应用于造船和近海工程中概况,并着重分析了其在日本造船业中应用的趋势及其原因。指出我国造船焊接中应用药芯焊丝的迫切性、可能性,从而展现了在我国发展该焊丝的前景。  相似文献   

14.
郭荣奎  唐建琼 《造船技术》2005,(3):16-18,15
讨论了精度管理在船体建造中的补偿量加放问题。补偿量是决定精度管理成败的关键内容。本文从补偿量发展过程,补偿量加放是精度管理的基础,与造船科技水平的关系,与国外先进造船国家的差距,补偿量加放的作用及其经济和社会效益等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5.
现代船舶生产过程与工位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造船模式提供的生产图纸将生产过程中所有的信息集中到一套图纸中,造成了施工人员的读图工作量大并且管理信息不能和具体的工作对象结合。工位图描述了现代船舶的生产过程,将生产组织、管理模式固化在图纸上,是我国造船业实现转模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6.
适应于壳舾涂一体化的分段划分方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适应壳舾涂一体化的造船方法,大连造船新厂对船舶建造中分段划分的各种方案进行了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并予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基于全站仪和船舶3D设计系统的三维精度测量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船体建造过程中,测量是一项重要工序,与装配精确度关系密切,也是造船精度过程控制的重要内容。随着现代造船技术的发展,全站仪被引入造船行业,成为造船测量的一种重要设备。  相似文献   

18.
并行工程(CE)在今日各种工业技术中都被认为是一种最重要的技术。在本报告中,作者提出了船体设计和管系设计时的计算机辅助并行设计的方法。作者曾给出过计算机综合制造(CIM)的标准系统。该系统是造船设计和安装系统(SODAS),它将船体结构设计系统和管系设计系统结合在一起。并且,这些系统是用产品模式概念结合在一起。因此,作者在本研究中以SODAS为基础,开发了计算辅助平行工程系统。在平行工程中,重要的  相似文献   

19.
何文刚 《造船技术》1994,(12):24-32
本文介绍了澄西船厂在开发建造118TEU集装箱船中所采取的工艺技术和造船设施的改造情况,为今后造船产品升级换代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20.
模块造船的实施方法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本文分析了造船模块的三个要素,阐述了实施舾装托盘与船体分段模块化的方法,介绍了模块造船编码的系统与已有编码系统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