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该文分析了交通量、互通式立交相邻侧构造、交织段、司机驾驶、交通标志布置以及经济、地区7个因素对互通式立交间距的影响。根据立交间距的定义,采用匝道切线长和变速车道长度确定构造长度;采用车道变换模型、交通标志布置以及满足主线无交织运行的距离确定立交净距。最后,提出了主线设计速度80 km/h的互通式立交最小间距。  相似文献   

2.
上海内环线浦东段的快速化改造工程,将张江立交提升为枢纽型立交。该文介绍了该立交改造后的交通组织方案,重点介绍了立交交通标志标线指路系统的设计,可为今后同类工程的交通组织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分析绕城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间距的影响因素。根据立交间距的定义,采用匝道切线长和变速车道长度确定构造长度;采用车道变换模型、交通标志布置以及满足主线无交织运行的距离确定立交净距。从而,提出了主线设计速度80 km/h的互通式立交最小间距。根据路线设计规范得出立交最大间距。最后,对全国35条绕城高速公路的相邻互通式立交间距进行统计。  相似文献   

4.
城市快速路互通立交最小间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得到符合我国交通流特性的城市快速路互通立交最小间距,实现城市快速路的安全高效运行,首先对城市快速路互通立交间距的组成要素进行了分析,将其分为加速车道长度、两立交净距和减速车道长度3部分;然后以概率论和微分法相结合的思想,结合主线交通量对加速车道长度进行了研究;以概率论和微分法相结合的思想,结合交通标志的位置设置对互通立交净距进行了研究;运用动力学原理并结合驾驶员的驾驶舒适度对减速车道长度进行了研究。从而得到了城市快速路互通立交最小间距模型。最后计算得到符合我国实际的城市快速路互通立交最小间距值。  相似文献   

5.
针对高速公路交通标志存在种类多、数量大,数字化管理过程中涉及设计、管养等诸多环节,目前尚无统一编码方法的问题,在分析高速公路交通标志信息管理现状与相关规范的基础上,形成了由分类码、位置码和属性码组成的编码方案。结合国家与交通行业现行标准为上述3部分编码建立编码规则和编码结构,形成高速公路交通标志编码体系,并采用功能模块化思想,设计了交通标志数字化管理系统,并以实例验证了提出的交通标志编码方法在数字化管理中的可行性,实现了高速公路交通标志数字化编码。该编码方法可为实现高速公路交通标志数字化管理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道路交通标志是一种重要的交通安全设施,它必须具有良好的视认性。该文从驾驶员对交通标志的视认过程与要求出发,探讨了交通标志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以提高交通标志的视认,为驾驶员迅速视认交通标志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7.
针对立交设计的特点,提出了采用空间曲线对立交匝道进行拟合设计的方法,该方法可以方便地获得立交方案的三维图,有利于设计人员迅速判断立交设计方案的优劣。  相似文献   

8.
为了满足不同车流在独立互通式立交场景的差异性使用需求,克服因最小净距不合理而导致的各类交通问题,搭建了最小净距数学分析模型.在剖析车辆驾驶人员获取、分析道路信息、作出决断,以及操纵车辆响应全过程的基础上,搭建变换车道场景模型;结合工程经验,确定变换车道转角与行车速度间的递归关系,分析车辆获取可接受间隙过程中的行进距离,获得独立互通式立交间的合理最小净距;并结合公路立交设计实例进行论证.研究成果显示:独立互通式立交间应降低非必要交通标志设置密度;行车速度为80 km/h、100 km/h对应独立互通式立交间的合理最小净距分别为872 m、1407 m;车流特征中大型车辆密集的场景应在上述合理最小净距的基础上增加200 m左右.  相似文献   

9.
交通标志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TSCAD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会学 《公路》1996,(8):59-62
TSCAD是根据国家标准和基于实践经验开发的交通标志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该系统具有实现交通标志的板面设计与绘图、结构设计与计算以及初步设计与施工图设计的绘图等功能,已经成功地用于国内多条高等级公路的交通标志设计中.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深圳市黄木岗立交改造方案研究,分析了既有的城市立交对城市发展及轨道交通建设带来的问题,讨论了城市枢纽立交节点改造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论述了方案研究比选过程,提供了一套立交改造设计比选方法,对今后类似枢纽立交改造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连接中国大陆与周边邻国交通运输通道上的交通标志设计面临诸多问题.在比对<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 5768-2009)与<大湄公河次区域便利货物及人员跨境运输协定>标志差异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国内外驾驶员的需求,针对不同类别的图形类标志分别设计了国际通道的方案,并通过驾驶员试验研究,测量中国驾驶员对方案标志的视认反应正...  相似文献   

12.
沙漠公路交通安全设施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包卫星  李元  韩广华 《公路》2007,(12):115-118
通过对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交通安全影响因素的分析,结合新疆第二条沙漠公路阿拉尔至和田沙漠公路的特点及交通安全设施设置情况,对阿和沙漠公路的标志、标线、护栏、景观带及平面交叉口等方面进行了优化,提出了在沙漠公路上每隔一定距离设立限速标志牌,提醒司机控制车速,谨慎驾驶;增设景观带,缓解司机的视觉疲劳,改善心情,提高行车安全性;改变部分标志牌颜色,增强警示作用;设置纵坡预告标志和下坡标志,提供纵坡信息;设置柱式轮廓标,方便司机确认行驶区域;对交通量较大的交叉口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交通安全工程设计及交叉口渠化等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13.
对京港澳高速公路小塘至甘塘段交通标志改造工程的标志现状调查、命名与编号标志、标志地点的选取、地方路上的交通标志以及旅游标志等进行了深入探讨,除满足命名与编号要求外,重点体现标志设置的系统性和一致性.同时针对运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设置了安全行车指引标志.  相似文献   

14.
刘勇 《公路交通技术》2012,(5):129-132,140
从驾驶者的有效视野角度出发,探讨交通标志设置、设计的思路和理念.结合国外交通设施标准和报告,剖析驾驶者有效视野的分布及其与道路宽度、车速、驾驶负荷的关系.设计时,应充分考虑交通环境对驾驶者有效视野的影响,着重从标志的位置、大小、材料设计进行提升,以实现视野补偿,确保交通标志具备合理的视认性.  相似文献   

15.
公路隧道交通工程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郑新定 《隧道建设》2007,27(1):37-40
公路隧道交通工程的设计,主要从隧道交通安全、功能服务、防灾救灾和交通管理四个方面考虑,具体由标志和标线、交通监控设施、通风与照明控制设施、紧急呼叫设施、火灾报警、消防与避难设施、供配电设施和中央控制管理系统与设施等组成,介绍了设计的指导思想,解释了各内容的功能和作用,同时指出了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基于信息度量的交通标志视认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曹鹏  吴文静  隽志才 《公路交通科技》2006,23(9):118-120,130
将信息理论运用于解释交通标志信息的传递过程,建立了交通标志的信息传输模型。运用信息熵方法将驾驶员接受的标志信息进行量化,并以长春市区实际调查数据为依据,运用该方法评价现有交通标志的信息传递质量。结果表明,利用信息度量方法对交通标志视认性进行评价可以有效衡量标志的设计质量,有助于标志设计者从驾驶员认知角度出发,提高交通标志的工效性。也为筛选标志设计方案提供了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7.
南昌市一环路于2019年成环通车,是南昌市的第一条快速路环线。在分段建设过程中,各建设单位只限于对施工范围内的道路指路信息进行设计和建设,造成一环路成环后指路标志缺乏系统性、连续性,还存在部分路段采用的指路标志等级与道路等级不符等问题。通过分析现状南昌市一环路交通指路标志设置杂乱症结,探索既满足国标又符合南昌市交通发展需要的一环路交通指路标志系统优化方案,为南昌市新建或改建的城市快速路交通指路标志设计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8.
现有部分一级公路功能与交通需求不相匹配、平面交叉和出入口布设密集、路段和交叉口的交通组织不甚合理,导致公路通行效率较低、道路安全性较差。以上海市大叶公路为例,对干线一级公路交通组织进行了设计研究,基于公路的功能定位选用相适应的技术指标,通过合理的一般路段与平面交叉口交通组织设计以及指路标志设计,提升了公路的整体运行效率和交通安全,并为后续干线一级公路的建设提供了一定的工程经验和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9.
城市环线交通标志设计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长沙市二环线交通标志设计为例,就交通标志的颜色、形状和图形以及文字尺寸、视认距离和交通标志设置的基本原理等作了初步研究,并介绍了国外在这方面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20.
根据我国老龄化的现状以及老年人交通事故频发的基本情形,分析现有道路系统存在的各种不利于老年人出行的因素,如绿灯时间过短、道路人行条件差、交通标志标识不明显、老年人乘坐公共交通不便等,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老年人的交通设计改进措施,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