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桥无缝线路梁轨相互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桥的具体结构形式,建立了考虑后继结构影响的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桥梁轨相互作用有限元计算模型.计算分析了某典型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桥的无缝线路纵向附加力,并对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桥长钢轨纵向水平力的合理计算模型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梁轨相互作用计算模型较传统的干线铁路桥无缝线路纵向附加力计算模型更能反映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桥的结构特征,其计算结果也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2.
以重庆轻轨3号线为例,针对单轨高架桥安全逃生方案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应用基于TRIZ理论常用创新方法及Innovation Studio软件平台的可行性研究途径,建立了该高架桥安全逃生系统组件模型。经过展开分析,发现了该组件模型的主要矛盾;根据矛盾的量变指标在矛盾矩阵中获得其对应的创新原理;基于原理的指导方向产生了针对性的初步方案设计,体现了研究的可行性及实用价值,对单轨高架桥逃生系统方案的设计和实施具有实际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广深铁路桥梁桩基托换施工监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介绍深圳地铁三号线广深铁路高架桥桩基托换工程中的监测技术,包括监测内容,测点布置和计算分析.测试结果表明,各项监测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托换结果合理.  相似文献   

4.
为缓解合肥市日益紧迫的交通压力,合肥马鞍山路高架桥与地铁1号线需同位并行、同步建设。为解决该问题,设计采用了一种新型的站桥合一结构——"地铁站、高架桥同位分离式组合体结构",即地铁车站与高架桥同期开工,结构体在车站顶板与桥梁墩柱扩大基础之间采用防水层进行分离。计算分析表明,该结构形式安全可靠。目前,市政高架桥已经通车运营5 a,地铁车站已经通车运营1 a,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通过建立轨道-桥梁和桥墩-土体两个相互作用的动力学有限元模型,计算列车以80 km/h的速度通过高架桥的整个时间历程,计算得到减振器轨道下高架桥的动力响应及桥墩支座的反力,并将计算结果施加到桥墩-土体有限元模型上进行振动传播特性分析.结果表明,高架桥上减振器轨道结构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达到国家环境控制标准,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对某无横撑钢管混凝土拱桥实施静力荷载试验和动力荷载试验,测试并分析静载工况下的拱肋和系梁挠度、吊杆拉力、拱肋与系梁的截面应力.试验结果表明,该桥受力合理,具有良好的刚度与强度.在动载试验中,测试其自振特性,进行了跳车试验,并分析了在行车下的冲击作用.  相似文献   

7.
对高速铁路典型地形GSM-R系统电波传播特点进行分析.对典型准平原和平原高架桥地形条件下的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和计算,建立典型准平原和平原高架桥地形高速铁路GSM-R系统电波传播大尺度路径损耗模型和小尺度衰落模型,并对各模型进行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8.
研究目的:站区内高架桥多受铁路、站台和景观等限制,在跨度和线形等方面不尽合理.在设计受限的情况下,站区桥梁常设计为失稳风险较高的单支点曲线箱梁的形式.本文以天津西高架桥为例,研究提高其稳定性的合理措施,以保证站区高架桥的安全性和景观性的协调.研究结论:通过有限元方法建立计算模型,并进行针对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空间模型可较真实地模拟曲线钢箱梁的受力特点,选择适宜的墩梁固结措施可有效降低曲线钢箱梁的倾覆风险,同时合理选择结构的支点偏心值亦可提高结构的稳定性与安全性.文中研究结果对类似工程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桥头跳车是高速公路"八大质量通病"之一,它严重影响了高速公路的行车速度、安全性和舒适性,迄今为止未找到能够完全消除的方法.一般认为桥头跳车主要是由于桥头台背填土及其地基在自然环境和荷栽作用下发生较大沉降造成的,笔者在工程实践中发现,一些工后沉降大的桥头没有发生跳车,反而有一些工后沉降小的桥头发生跳车.通过分析这些路段跳车与不跳车的原因,为设计和施工提出了一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0.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静动力特性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座实际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为背景,应用MIDAS CIVIL2006软件,采用空间有限元模型分析其最不利弯矩、应力、变位和自振频率,并与该桥静动载试验测试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主要测点的应变与挠度实测值均小于理论计算值,相对残余应变与挠度在控制值以内,实测自振频率高于计算频率而实测冲击系数小于计算值.该成果可为此类桥梁长期跟踪监控提供依据,也为完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设计积累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