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地铁车站换乘形式有十字换乘、T形换乘、L形换乘以及平行换乘等。平行换乘形式具有换乘便捷、节约乘客时间、运营维护方便等优点。做好平行换乘地铁车站的低压配电设计,可以节约工程投资,简化各类专业接口,有效实现各类资源共享。介绍青岛地铁3号线与2号线的平行换乘车站五四广场站的低压配电系统设计,提出平行换乘地铁车站配电设计应结合运营时序等因素考虑,并做好2条线的技术对接,采用先进照明计算软件模拟站厅光环境可以提升照明设计质量,采用先进BIM软件可解决管线集中区的配电设施敷设难题。  相似文献   

2.
总结了国内已运营的多座多线换乘车站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多线换乘车站的设计思路。以广州地铁天河公园站为例,全面剖析了多线换乘车站的设计历程,并从车站总体布局、站台型式、换乘流线以及柱网优化等要素出发,对方案进行优化调整,为该站后续运营管理及乘客换乘提供便利条件。  相似文献   

3.
通过介绍马德里地铁的线路、车站特色,详细阐述其在车站站台及枢纽设计、运营、票价、节能及安全方面的理念及措施;重点介绍马德里地铁车站设计的独特性和换乘的便捷性,对比分析国内地铁现状,为未来我国地铁的建设及运营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4.
首先分析德国慕尼黑地铁的系统设计特点,包 括车站设计、线网设计、换乘设计、接驳设计以及换乘枢 纽设计,然后对慕尼黑地铁的运营特征进行分析,主要 对运营组织模式和票价管理进行重点分析,最后归纳总 结慕尼黑地铁的成功经验及其对我国地铁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从大客流运营角度谈地铁车站的建筑布置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地铁车站的设备和管理用房布置原则、影响乘客行进的站内设施布置要点以及换乘车站的换乘设施设置等方面,对地铁车站的建筑布置进行了探讨,力求使地铁车站的建筑布置真正体现大客流交通建筑的特征。即:设备区布置紧凑、方便管理,公共区保证乘降安全、舒适,客流疏导通畅、迅速。  相似文献   

6.
介绍我国地铁发展现状,调查目前国内现存换乘车站,分析地铁乘客换乘时的典型习惯性心理特征,阐释换乘车站的设计要求,分析既有几种换乘车站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进行思考,提出一种地铁换乘车站双向同台换乘方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加强地铁车站防火灾设计措施的研究(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目的:为地铁车站的防火设计探求系统的方法和对策,深入研究分析地铁车站防灾的设计措施,特别对大型换乘枢纽的防灾设计提出设想与展望。研究方法:结合地铁的相关火灾案例,分析地铁火灾的特点;从站台型式、安全疏散等方面对地铁车站防灾设计进行专题研究,论证地铁车站防灾的对策。研究结果:对不同的车站形式、不同的换乘功能,提出加强防灾设计的对策;对大型综合交通枢纽提出可操作的防灾设计建议。研究结论:地铁火灾危害极大,设计必须高度重视;建议优先采用岛式站台车站,严格按照规范落实防火分隔及疏散要求;大型换乘枢纽的建筑空间应结合下沉广场和出入口通道的设置统一做好消防规划。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地铁换乘车站变电所的功能及设备构成,提出了换乘车站变电所整合原则,并分析了地铁换乘车站变电所整合方案及需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对地铁标准站进行换乘改造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结合工程实例,对未预留接口的既有地铁标准站被改造成换乘站的设计进行探讨。在分析边界条件的基础上,对站位设置、换乘方式、换乘空间及客流、既有车站的改造、新建车站的防火及疏散问题等进行切实的探讨,有较强的可实施性。研究结论表明:在既有线未预留换乘条件的情况下,两线实现客流的单向换乘,并将对既有线的运营影响降到最低,做到换乘方案合理,施工方案可行。同时线网的规划应紧跟城市发展的步伐,尽量确保线网规划的科学性,从而减少标准车站被动的改造成换乘站,造成工程的重复建设。  相似文献   

10.
以天津地铁红旗南路站为例,根据车站试运营期间客流数据预测远期换乘客流,并在换乘通道型式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车站不同时期不同客流情况下对应的客流组织方案,给出对应的评价,选择最优方案并提出改进组织措施,为地铁运营管理人员进行换乘站不同时期客流组织工作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1.
城市轨道交通换乘设施的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换乘设施设计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组织效益和整体服务水平.从设施能力适应性、换乘安全性和换乘便捷性三方面建立换乘站换乘设施的评价体系,提出评价指标的含义和定量计算方法.以北京复兴门换乘站为例给出具体的分析流程,对未来换乘站的设计以及已运营换乘站的设施设备和运营组织改进均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以长沙市轨道交通分期建设的1、3号线共用站厅换乘车站侯家塘站为例,从接口划分原则、设计和施工范围、工程预留接口等方面,对车站土建、机电系统和装修专业的设计接口及施工接口进行分析,梳理出合理的设计和施工方案,减少分期建设的两条线路在设计、施工、运营过程中的相互干扰和影响,最后给出换乘车站建设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3.
从城市轨道交通网的角度出发,以沈阳地铁1号线和天津站交通枢纽工程为依托,研究了线路间监控系统的关系,提出了线路间中央到中央的接口方案及换乘站设置一套车站级监控系统的思路,以简化线路间的接口方案及换乘站监控系统的设置.研究轨道交通监控系统要站在路网的层面考虑问题,监控系统应适应路网运行模式.供轨道交通项目的设计人员借鉴.  相似文献   

14.
广州轨道交通在实现初步网络化运营后,出现暴发性客流增长的特征。阐述广州客流的成长历程和发展规律、线网客流特征和特殊性,以及目前运营存在的问题。对我国的现行设计标准与实际运营状况进行对比和研究,分析设计中存在的不足,并对设计标准及参数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最后提出建议:设计不应唯预测客流而论,系统规模选择应有前瞻性,车厢内站立标准应放宽,应高度重视换乘站设计。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平面曲线最小半径标准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以上海市轨道交通7号线常熟路站为例,说明了不同最小曲线半径标准对轨道交通线路的工程费、运营时间、养护维修费等主要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通过研究得出:降低现行地铁设计规范中车站端部的最小曲线半径标准值是经济合理的,在困难条件下地铁线路最小平面曲线半径标准值可由250~300m减小到200~250m。  相似文献   

16.
在网络化运营条件下,城市轨道交通各线路行车计划之间的良好衔接关系对缩短乘客换乘时间、改善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以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站为研究对象,基于乘客换乘服务水平,建立换乘站列车到发时刻优化模型,研究路网换乘站衔接线路的列车运行图优化方法。同时,选取某城市轨道交通局部路网3条线路共4个换乘站为应用对象,验证了模型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针对弧流电源的低纹波指标及快速电流转移性能要求,设计了弧流电源的系统主电路,采用了以DSP+CPLD为核心的微机控制系统,提高了弧流电源的性能。简述了弧流电源的系统主电路设计及其工作原理,重点介绍了基于DSP+CPLD的微机控制系统的硬件架构和软件设计。试验结果表明,该弧流电源稳流精度高、纹波低、负载端电流转移快速且电流转移深度可调。  相似文献   

18.
归纳了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运营与筹备的主要工作,提出运营三权转移的关键因素、关键线路及工作时序。采用多目标决策模型,计算运营移交过程中各要素目标实现率最大的同时相应成本偏差最小的有效解,并通过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算例分析,进一步评估线路间运营移交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19.
旅客列车开行方案的双层规划模型和算法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在既有旅客列车开行方案研究的基础上,基于客运专线和高速铁路建设路网发展规划,分析旅客列车开行方案的相关费用和优化目标,均衡考虑企业利益和旅客需求,将列车开行方案与旅客换乘方案结合起来,以客流在铁路换乘网络上的分配作为下层规划,建立旅客列车开行方案优化的双层规划模型。通过抽象归纳制定开行方案的经验,将开行方案优化与客运径路确定、旅客列车换乘网络设计、旅客换乘的客流分配、旅客列车停站优化、旅客列车开行方案的评价指标分析等相关子问题结合起来,设计基于模拟退火算法求解的优化算法。根据优化模型和求解算法,开发铁路旅客列车开行方案优化系统,对某客运专线的开行方案实例进行测算,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良好的优化质量和运算效率。  相似文献   

20.
地铁已形成网络化运营模式,换乘节点越来越多。因为规划等原因,建设较早的地铁线路没有预留后期换乘接入条件。因此,在新线建设过程中,往往伴随着新建站带来的既有车站换乘改造和升级。其中,通信传输系统的改移和升级建设是重点工作之一。通信系统是城市轨道的交通神经,包括公安通信系统,民用通信系统和专用通信系统等,支持控制中心与车站、车辆的信息往来,并为乘客提供稳定的通信服务。针对在既有线运行条件下,换乘站改造带来的通信设备改移以及通信扩容需求等问题进行方案探讨,提出公安传输系统增强型MSTP建设方案和骨干传输系统OTN建设方案。以北京地铁10号线西土城站为例进行方案设计,10号线西土城站与新建地铁昌平线南延(简称昌南线)相交,换乘站建筑结构及功能的改变,对通信系统的设备升级、机房部署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将设计方案应用于该换乘项目,验证了所提方案的合理性,研究成果以期为其他既有站换乘改造的通信系统升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