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研究上游梯级对岷江下段航道通航流量的影响,特别是枯季来水的影响,以高场水文站作为依据站,以彭山、五通桥水文站作为参证站,采用统计分析方法,首先分析岷江各相关水文站特征流量及年际变化趋势,总体反映岷江年平均流量、1—3月平均流量及保证率95%的流量年际变化特征,再采用高场水文站3个流量系列定量分析紫坪铺梯级、瀑布沟梯级蓄水后对岷江(龙溪口—合江门)航道流量、水位的影响,最后提出本段航道整治设计最小通航流量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岷江上游干流及其支流梯级运行对枯期流量有较大的补偿作用,岷江干流各水文站1—3月平均流量及保证率95%的流量均表现为增加趋势;高场水文站保证率95%流量在紫坪铺梯级蓄水后增加93 m3/s,在瀑布沟梯级蓄水后增加265 m3/s,在2个梯级影响下共增加358 m3/s,相应水位抬高0.43 m,瀑布沟梯级对岷江下段航道的通航流量影响更显著。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受水利工程影响水文站的测流问题,提高测流的准确性,在高州(四)站引入H-ADCP进行在线流量监测。本文从水位、流速、流量3个方面进行了比测试验,试验结果符合规范,相较与传统测流方法能更准确的识别受水利工程影响的流量突变过程,为相同情况的水文站测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收集实测水文站历年水文特征值(断面、水位、流速、流量、含沙量、潮汐特征),桥址不同水位级流向与流速,桥址与水文站联测值,根据有关规范进行分析计算,提供桥梁设计中所需相关水动力条件参数.  相似文献   

4.
芦家洞水文站采用切割水位法进行推流的分析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涉水工程的新建,水文站受水工程或人类活动的影响日趋严重,对径流过程产生了影响,原有的水位流量关系规律发生了较大变化,水文站的测验工作,用传统的测验方式和整编方法已不能满足需求,需要加强测验方式、方法的研究,以提高测验技术手段为支撑,着力提高应对受水工程和人类活动影响的水文测验的水平和整编能力。切割水位法就是一种解决受水工程和人类活动影响的整编方法。  相似文献   

5.
通航为向家坝水电站功能之一。为发挥电站通航效益,明确电站适宜通航水流条件,前期通过实船试航试验初步确定电站最大通航流量不超8 500 m3/s,且最大泄洪流量不超2 200 m3/s双控标准。然而,在近年船舶通航实际调度中发现,向家坝水电站通航水流条件除受下泄流量影响以外,还受下游岷江、横江洪水顶托作用影响。通过建立向家坝—泸州一维非恒定流模型,模拟当汛期向家坝水电站依次按4 000 m3/s至8 000 m3/s各级流量恒定出库时,分别遭遇岷江、横江5~100 a一遇不同典型年洪水顶托后,向家坝水文站水位日变幅、小时变幅情况。得出当遭遇岷江50 a一遇、横江100 a一遇洪水顶托时,向家坝水文站最大水位小时变幅分别达0.55、1.19 m/h,最大水位日变幅分别达7.59、6.87 m/d;且仅当遭遇岷江、横江5~10 a一遇部分工况洪水顶托时,向家坝水文站水位满足小时变幅不超过1 m/h、日变幅不超过3 m/d双控要求,其余工况下水位变幅均超标准。研究成果可为后续向家坝水电站通航调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介绍定点侧视式声学多普勒流速仪H-ADCP在鉴江水系化州(城)水文站进行流量监测的应用情况,通过与传统流速仪法同步测流进行比测,率定瞬时指标流速与断面平均流速关系,结果表明能满足测验精度的要求,可以在鉴江流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茆长胜  李彪 《水道港口》2013,(2):139-143
根据实测资料分析了三峡水库汛末蓄水对长江中游航道条件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正常运行期的蓄水调度方案进行了优化探讨。研究结果初步认为:目前水库蓄水时间必须提前至9月,宜昌下泄流量应大于10 000~12 000 m3/s,每日流量变幅不宜超过1 500 m3/s。  相似文献   

8.
管贤  余秋兰 《珠江水运》2023,(10):114-116
夹岩水利枢纽及黔西北供水工程是贵州省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总库容1323亿立方米。水库于2021年12月28日实现.下闸蓄水,由于前期未考虑导流洞封堵蓄水至泄洪洞进口水位阶段的生态流量下放满足121m3/s环境水量问题,不满足现行环保政策下放生态流量的要求,为顺利实现下闸蓄水、同时满足生态流量下放要求,在制定下闸蓄水方案时,导流洞内安装两条生态道及生态流量闸阀,蓄水前期由导流洞内安装的两条生态下放生态流量,蓄水至泄洪洞进口水位后,由泄洪洞下放生态流量,实施导流洞二期永封堵从而确保了水库水利实现下闸;蓄水,同时满足河道生态流量下放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9.
《水道港口》2017,(1):49-53
设计最低通航水位是长江航道系统整治的关键技术参数之一。依据历史水文资料和水库设计运行方式,推算了三峡单库运行、三峡与上游控制性水库联合运行两种情况下,长江中游宜昌至武汉河段的设计最低通航流量,采用一维泥沙数学模型预测了两种情况下长江中游主要水文站的水位变化趋势,结合近期三峡电站日调节对下游各站的影响情况,预报了三峡蓄水后20 a、30 a宜昌至武汉河段的设计最低通航水位。  相似文献   

10.
三峡水库蓄水至156m以来,每年汛前水库腾库消落至145m水位运行。随着库区水位的升高,库区汛前水位与腾库后水位变幅和回水变动区范围越大,回水变动区消落期事故频率将大大增加。三峡水库175m蓄水在即,本文通过对水库156m蓄水以来回水变动区水上交通事故的特点和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安全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1.
为了验证长洲枢纽坝下3000吨级航道设计最低通航水位的可靠性,采用物理模型、水位与流量对比分析等方法,对坝下3000吨级航道的设计最低通航水位进行了验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实测梧州水文站流量1100m3/s时,实测水位为1.62m;实测流量1050m3/s时,实测水位为1.57m;实测流量708m3/s时,实测水位为1.37m。以上流量均小于坝下3000吨级航道设计流量1118m3/s,但水位均大于设计最低通航水位,差值为0.44m、0.39m、0.19m,可见3000吨级航道的设计最低通航水位是可靠的,且在一定程度上能满足极端天气更低水位通航需求。研究结果对掌握坝下航道通过能力、应对可能出现极端天气的通航需求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受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和调水的影响,汉江下游来水来沙发生了变化。汉江下游河段在调水后总水量减少,且每年受长江水位顶托影响时间较长,通过对典型年的实测水文数据资料计算分析,研究汉江下游河段流量、水位和比降的变化。结果表明调水后汉江下游总体表现为洪峰削减、中水流量持续时间减少、枯水流量历时加大,相同流量下,汉川水位相差超过10m。  相似文献   

13.
《水运工程》2012,(10):110
2012年,三峡水库在前期调洪的基础上开始蓄水,逐步抬升水位,原则上9月30日蓄水位按165.0 m控制,10月底或11月份争取蓄至175.0 m。至9月14日8时,三峡坝上水位已达到164.69 m,按照设计运行要求,三峡船闸由五级补水运行转换为五级不补水运行。结合三峡船闸上下游水位组合计算的门槛最  相似文献   

14.
三峡工程175 m蓄水运行后,重庆主城区胡家滩河段成为变动回水区上段。受枢纽调蓄影响,该河段走沙期从枯水期调整为汛后蓄水前和三峡水库消落期,冲刷历时缩短,冲刷能力减弱。在本河段航道整治工程方案研究过程中,为充分利用消落期不同流量冲刷能力,论证整治建筑物头部2.5 m和3 m两级高程,最终以2.5 m和3 m的两级阶梯式坝体为推荐方案。物理模型系列年试验成果表明,方案实施后可保持胡家滩新挖航槽的稳定和合理的上滩指标。  相似文献   

15.
根据流滩坝枢纽坝下、沱江河口洪水位及李家湾水文站洪峰流量分析了长江回水顶托对沱江河口段水面比降的影响,采用流滩坝枢纽坝下一般受顶托影响和不受顶托影响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和相应比降分别推求了龙透关沱江大桥受顶托影响和不受顶托影响的3 a一遇洪水位,应用二维水动力数学模型SMS对上述2种工况进行数值模拟,分析论证受长江回水顶托的龙透关沱江大桥通航净空尺度。  相似文献   

16.
叶志伟 《水运工程》2019,(10):141-147
针对三峡水库蓄水后新水沙条件对东北水道航道条件的影响问题,进行了东北水道航道演变趋势研究。采用动床模型试验研究的方法,得到了三峡水库蓄水后典型年和系列年试验水沙条件下东北水道水位、流速、流态、地形冲淤及航道条件变化趋势。分析结果表明:在无工程情况下,三峡水库蓄水运用后,由于来沙量的减小,东北水道航道条件出现不利变化趋势;方案实施后,可以遏制水道的不利变化趋势,维持当前较好的滩槽格局和航道条件,对工程河段沿程水位、流速分布以及近岸流速等因素的影响较小,能够为航道尺度的进一步提升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海口港马村港区为研究对象,通过物理模型试验的手段,分析研究在花场湾泻湖通道口门外通过回填陆域形成码头的方案建设对流场、航道水流的影响情况,着重分析其对泻湖通道通航环境的影响大小。研究结果表明:进港主航道内平均流速在0.28~0.59m/s间,最大流速为0.59m/s,航道最大横流为0.11m/s;泻湖口门处通道由于受新建码头影响流速减小,出流期最大流速为0.50m/s,进流期最大流速为0.47m/s。潮段平均流速出流期为0.30m/s间,进流期为0.34m/s间,较现状均有所减小。  相似文献   

18.
基于最新河道断面资料,建立向家坝—泸州的一维非恒定流模型,定量分析白鹤滩水库蓄水期间,在保证正常通航情况下向家坝水电站的最小通航流量和对应日调节出库流量方案.按横江70 m3/s、岷江700 m3/s恒定侧向入流,向家坝水电站按不同量级出库情况模拟,计算沿程各断面水位,求出向家坝下游最低通航水位265.8 m对应流量约...  相似文献   

19.
根据沿线水文站多年实测水位、流量资料,采用频率法分析出10年一遇洪水位作为设计最高通航水位时,发现与水利规划5年一遇除涝水位存在一定的矛盾,通过设计流量法进行补充计算,分析矛盾存在的原因,探讨采用频率法推求设计最高通航水位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0.
李俊娜 《水运工程》2020,(10):138-142
根据西江控制站梧州水文站多年历史资料及近期实测资料,在分析梧州设计水位变化特征的基础上,采用推算设计流量和下游设计水位,以数学模型计算工程前后设计水位的方法,综合考虑枢纽坝下河床下切、潮汐作用、工程疏浚等因素影响,计算分析西江长洲枢纽坝下3 000吨级航道工程的梧州水文站设计最低通航水位,为附近工程建设及类似航道整治项目相关设计水位取值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