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于珠三角北江流域地质的特殊性,路基下伏的可液化砂层对结构物稳定性影响较大,广贺高速沿线软基分布广泛,同时软基中分布可液化砂层夹层。广贺高速三四段为更好的指导后续施工,在项目整体施工之前,选择了长约1km路段进行了软基处理试验段研究工作。对存在可液化砂层路段,采取挤密砂桩处理方式综合治理砂土液化和软基加固。  相似文献   

2.
李韻怡 《中国水运》2014,(2):251-252
广州国际生物岛堤岸工程中堤基土表层均为淤泥质土,表层以下为淤质细砂层,砂层以下为淤泥质土或淤质土(软塑),大部分堤段基岩埋深大,为解决软土沉降变形、抗滑稳定、震陷和砂层渗透变形、渗漏泥质粉细砂震动液化等问题,其基础处理方案采用碎石桩。本文对淤泥层及淤质细砂层较厚的堤段基础处理的碎石桩方案设计进行了介绍,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3.
以GB 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的判别和评价方法为研究方法,研究了袋装砂井和堆载预压对可液化砂土地基加固的抗震效果,并得出如下结论:一定高度的路堤能提高下卧地基中液化砂土的密实度,改善液化砂土地基的抗震性能,降低震害;加强型袋装砂井可以提高液化土层的标贯击数,小间距加强型袋装砂井对标贯击数的提高更为显著,这表明小间距加强型袋装砂井对液化砂层地基可以产生较强的挤密作用;加强型袋装砂井可以降低液化土层的液化指数,小间距加强型袋装砂井对液化指数的降低更明显。对于抗震烈度为7度和8度的设防区域,加强型袋装砂井可以将严重至中等的震害降低为中等至轻微。  相似文献   

4.
半封闭钢管桩桩身自沉原因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港散货码头接长工程部分桩基采用半封闭钢管桩,桩尖打至砂持力层后,由于砂层液化引起管涌发生。结合工程实践分析找出管涌发生原因,提出具体解决方案,为类似工程预防管涌发生提出了很好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南通狼山港区三期集装箱泊位堆场的陆域系由围垦吹填形成,地基加固采用了排水板振动碾压联合处理新技术。天然地基竖向排水板为梅花形分布,吹填砂层中铺设水平向排水板并采用分层吹填、分层铺设、分层碾压施工技术。陆域4.27万m2的地基沉降变形大部分发生在天然淤泥质粘土层中,并在地基处理后的第6个月间趋于稳定。经联合处理后的吹填砂层密实度达到稍密、中密,满足了地基抗震液化的标准及其要求。堆场地基处理竣工至今已安全使用11年,验证了吹填地基排水板振动碾压联合处理新技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江苏滨海液化天然气(LNG)码头吹填工程土质为黏土,该种土质密度高,输送难度大,对操作要求高,在该项目长距离输送过程中,堵管、爆管频繁。基于该项目工况条件,对堵管前后数据进行分析,采用理论计算及实船试验的方法,剖析参数变化规律,总结堵管爆管原因,优化管线布设及操作,解决了长吹距输送黏土堵管爆管频发的问题,提高了船舶时利率及生产率。  相似文献   

7.
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二期工程航道疏浚施工项目LYG-302-H1.1标段施工过程中,绞吸船多次发生堵管现象,影响施工效率。为避免事故频繁发生,通过整理事故多发地土质资料,分析土层特性及堵管原因,对此类难挖地段的土质指标进行归纳总结。结果表明:绞吸船施工难挖地段土层分布不均匀;同一高程下,黏土层中含有黏质粉土和砂质粉土,且混有离散的钙质胶结物;标贯击数大于20击。  相似文献   

8.
天津地区标准贯入试验在液化判别中的简化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采用标准贯入试验法进行粉土及砂土的液化判别过程中,根据天津地区实际地质及规范规定的条件下,可以最不利条件确定不同深度处的液化判定标贯击数临界值,然后在外业施工过程中,根据实测标贯击数大于最不利条件下的临界标贯击数时,可直接判定该标贯点粉土或砂土不液化,而不需取扰动土样进行室内颗粒分析试验,这样既满足规范的判定要求,减少室内试验的工作量,同时又能节约勘察成本,是值得采用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9.
不同的疏浚土质会影响绞吸挖泥船的绞刀产能,特别是密实度高、砂性较大、局部夹粉质黏土团块、混砂粒和黏粒的粉土,会造成绞刀挖掘困难。根据“天麒号”绞吸船挖掘稍密-密实粉土数据,进行挖掘产能与切削比能分析,建立了典型疏浚粉土特性指标、挖掘产能与切削比能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挖掘产能与粉土标准贯入击数存在二次多项式相关关系;切削比能与标准贯入击数存在指数关系。得出的生产率公式与实际工程监测数据吻合度较高,可为挖掘类似土质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针对深中通道西岛斜坡段存在的砂土液化导致沉管上浮风险,采用PLAXIS 2D有限元软件开展沉管结构地震液化分析。通过选取粉砂层最厚的K11+950里程断面建立平面应变模型,基于现场100年10%地震波形时程数据进行计算,通过分析砂层内超孔隙水压力、有效应力、沉管结构变位以及沉管底部桩基内力和变形等,研究土体液化程度大小及对沉管结构与桩基受力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在100年10%超越概率地震荷载作用下,现有沉管结构下部桩基方案不会发生沉管的显著上抬现象,是可行的基础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11.
刘冰 《珠江水运》2024,(5):99-101
曹妃甸地层土均为吹填堆积而成的吹填土质,具有厚度大、面积大、固结时间长、液化程度高等特点。对该类吹填土的地基加固,针对不同工程地质可选择不同的加固处理技术。本文通过对曹妃甸吹填土地基分别采用强夯法和真空预压法的试验研究,得出两种方法在不同土质下各自的良好经济性和技术优越性结论。  相似文献   

12.
精选矿粉是一些含水矿产品海上运输中,存在着因货物渗水而导致货堆液化流动的问题,本文系统分析了该类货物动输中产生的渗水的根源,并提出预防控制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3.
李连泉 《水运工程》2008,(2):114-117
挖泥船在无潮区无潮点的海域施工,因无潮位、流速大、土质硬等特点和特大风浪袭击的风险,常规的疏浚工程变成了具有危险性的特殊工程,通过采取适当措施,顺利完成了施工任务.在工程实施过程中,不但积累了宝贵的施工经验,还观测到粉砂液化现象,为港口选址提供了关键性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三堡二线船闸下游既有靠船墙加固为例,提出了对于粉土地质条件下既有靠船墙下部及前沿淘刷、液化严重情况的加固技术,主要包括水上钢板桩二次沉桩止土抗冲技术、墙底灌填砂浆及高压旋喷桩托换技术、骑缝止漏结构技术及双道围堰内限制性降水技术等技术措施,有效解决了液化软弱粉土地质条件下的靠船墙加固问题,可为类似工程的加固及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以室内动三轴试验为基础,对黄河三角洲沉积土(粉质土)进行振动液化试验研究,发现在循环荷载作用下,其振动孔压比与振次比之间满足双曲线关系,粉质土振动初期孔隙水压力急剧上升,随之逐渐趋于稳定,并分析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高水压力强透水性条件下桥梁深水基础施工关键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京沪高速铁路苏州西桥段望虞河大桥水中承台封底混凝土底面位于望虞河常水位下16.0m,河床下土质为强透水性粉砂土,承台封底混凝土承受的静水压力极大。通过对封底混凝土采用三维有限元程序计算,确定了封底混凝土的厚度;根据土质采用水力学渗流计算,决定了是否会出现管涌,并进一步确定承台开挖方法是采用围堰排水后开挖还是水下直接开挖。通过实践证实,上述分析比较准确,有效指导了施工,保证了工程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7.
新疆伊犁某水电站工程右岸坝基所处阶地上部堆积第四系低液限粉土和卵石混合土,厚度较大,本文介绍了该坝基上部堆积物的分布范围及其物理性质,并对其液化可能性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黄骅港地区广泛分布着粉土及砂土层,对码头桩基稳定性有重要影响。鉴于砂土液化判别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本文引入模糊综合评判理论,通过对黄骅港海伟码头砂土液化判别资料的分析,应用模糊信息分配法建立包含砂土测试深度、粘粒含量及标贯击数3个影响因素的模糊关系矩阵,进而建立了适用于该工程的砂土液化模糊信息分析模型。通过对实际工程数据的计算对比,该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一致,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19.
肯尼亚拉姆港疏浚及吹填项目中吹填区须进行临时围埝施工。由于当地石料价格较高,陆地砂源少,因此只能通过大型绞吸挖泥船采用水下取砂的方式进行备砂。而施工区土质为黏土混砂,且含有大量贝壳,砂层较薄,取砂效率极低。为此,研制一种管线用滤砂装置,该装置可将砂与其他废土分离,并分别吹填至不同区域。该大型绞吸挖泥船黏土与砂混挖分离施工技术,解决了砂与黏土球及贝壳分离的难题,保证了砂袋充填砂的质量,提高了充填砂袋施工效率,大大降低了施工成本。  相似文献   

20.
为了分析研究埕岛海域浅层粉土土质对桩基工程的影响,建立模型进行试验,求取粉土地基独立桩基的p-y曲线和t-z曲线,并将试验得到的p-y曲线与目前海洋工程设计依据中国船级社《浅海固定平台建造与检验规范》使用的p-y曲线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原设计使用的p-y曲线较为保守,为下一步海洋工程优化设计提供技术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