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莲花岗大桥为工程背景,对大跨度连续梁桥悬臂浇筑施工控制方法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并基于施工真实状况建立了有限元计算模型,具体分析了该桥各个施工阶段的内力和变形,为施工过程提供了控制依据。  相似文献   

2.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悬臂施工阶段应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考虑连续梁桥的悬臂施工过程中各种影响因素,对连续梁桥进行施工阶段的模拟计算,得到相应的各个控制截面的控制点的应力值,为施工过程提供控制依据。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三跨一联连续梁桥满堂支架施工存在的风险,用MIDAS/Civil程序分析计算了支架结构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通过调整主梁结构设计和施工工艺,保证了桥梁施工的安全性。在此基础上,用GQJS分析了主梁各施工阶段的结构内力和变形,为施工控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郝北京 《中国水运》2009,(9):209-211
以京沪高速铁路客运专线上的一座三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为工程背景,对大跨度连续梁桥悬臂浇筑施工控制方法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包括施工控制计算及施工监测,基于施工真实状况建立了有限元计算模型,为施工过程提供了控制依据,可供为各类桥型的施工控制做参考。  相似文献   

5.
蒋久念 《中国水运》2010,(4):166-167
桥梁的形成须经历漫长的施工及复杂的体系转换的过程,其施工过程中的结构安全和成桥状态能否满足设计要求是桥梁建设成败的关键。施工控制的最终目的是使各个施工阶段理论控制值与实测值基本一致,最终达到设计成桥状态。在大跨连续梁桥的建设中,为保证桥梁施工质量和桥梁施工安全,实施有效的施工控制是相当重要的,越来越多的大跨连续梁桥在施工中进行了专门的施工控制。  相似文献   

6.
简支变连续梁桥在施工过程中采用简支梁段预制安装,墩顶处梁现浇的施工方法。但这种施工方法在施工阶段和成桥间存在着体系转换,体系转换必然导致内力重分布,因此相较于一般的连续梁桥,其受力状态更复杂。在简支梁状态下,徐变不会对结构产生次内力,在体系转换成连续梁后该结构已经转变成超静定,此时在徐变作用下就会产生次内力。并且这种徐变次内力的大小与施工方法、施工顺序[1]有着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7.
施工控制作为大跨连续梁桥悬臂施工过程中的必要环节,其目标是成桥线形与内力满足设计与规范要求。对于某项目主桥上部结构采用的Mb45高性能卵石混凝土,国内没有相关研究,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大跨度卵石混凝土连续梁桥施工监控中的关键技术,并通过构件徐变试验和缩尺简支梁模型实验研究,从现有的徐变模式中选择比较适用于当地卵石混凝土的徐变模式,掌握结构线形变化规律,确定了合理的预拱度,为依托项目及其他类似连续梁桥的施工监控提供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从连续梁桥短线法施工控制基本思想出发,以崇启跨江大桥50 m跨引桥短线法施工控制项目为背景,建立有限元模型模拟全桥施工,对连续梁桥成桥线形影响较大的5个结构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得到各个参数变化时,对结构成桥线形和结构应力的影响,提出影响主梁预制与安装线形的主要因素,以进一步提高梁段预制和安装的精度。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桥梁的发展,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凭借刚度大,施工效率高等优势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大跨度连续梁桥施工过程复杂多变,为了保证施工阶段安全、受力合理,有必要对施工过程进行监测控制。特别是在高精度工程要求下,采取全过程的桥梁施工监控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以某实桥施工过程监控为例,探讨了施工全过程监控中需要注意的细节和技术应用,为其他大跨度连续梁桥的施工控制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郭东 《中国水运》2010,(5):151-152
文中从工程实际出发,详细介绍了连续梁桥线形控制实施的具体方法及流程,并该方法对一座三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悬臂浇筑施工进行了指导,对悬臂浇筑施工控制有着很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基于无应力状态法原理,考虑结构几何非线性影响,对琅岐闽江桥主桥进行施工全过程施工控制。钢箱梁悬臂阶段按制造线形夹角保持不变确定待拼装节段标高,通过正装迭代合理确定施工阶段张拉索力,采用调索前后无应力索长差快速确定张拉索力;采用顶推配切法进行中跨合龙计算控制;合龙后进行二次调索对结构的内力进行系统调整。通过全面严格的施工控制,琅岐闽江桥主桥顺利实现高精度合龙,桥梁内力和线形均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2.
结合某混凝土连续梁桥实例,通过建立三维有限元计算模型,按照该桥的实际顶推过程,对桥梁进行仿真分析。根据实际监测数据,对顶推施工过程进行控制。顶推施工控制的结果表明:梁体各监控截面的应力实测值与计算值较为接近,在安全范围以内,墩柱的位移和应力的实测值与计算值也较为接近,整个过程满足规范要求,达到了桥梁顶推施工控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当前,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主要采用悬臂方法施工(见图1)。施工过程包括混凝土浇筑、预应力钢筋张拉、挂篮移动、体系转换、合拢等,施工过程中结构挠度变化很大。成桥后结构由于梁体自重力产生的内力和变形与施工过程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4.
青银高速公路济南黄河大桥跨大堤桥为主跨140m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为保证桥梁成桥线形和应力与设计一致,施工中采用了施工控制。文章分析了施工过程中主要工艺参数的控制技术:用自适应控制方法控制施工预拱度;通过实测信息,调整和修正有限元计算参数;借助应变测量,分析了实际结构的真实应力。使桥梁的施工质量处于受控状态,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邓立东 《中国水运》2010,(1):160-161
先简支安装后用预应力使结构连续成为现代桥梁的一种发展均势。采用简支转连续的施工方法,主梁可在下部工程施工的同时进行预制,成批生产,可以缩短施工周期,使施工简便快速,满足施工要求。本文中对连续梁桥施工控制方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预应力连续梁桥在悬臂施工过程中截面应力始终处于变化状态,需要对其进行实时监控。结合工程实例,对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悬臂施工过程中控制截面应力的监控原理和方法进行了介绍。主要通过软件模拟分析和施工现场监测,实行理论与实际的对比控制,并对监测结果进行了误差分析,提出了消除误差的几点建议,保证了梁内截面应力满足设计要求和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三跨一联连续梁桥悬臂施工不同合龙顺序可能导致主梁与支座间存在"间隙"的缺陷,用MIDAS/Civil程序分别计算了在不同合龙工序状态下,结构内力和变形的变化值。结合实例,模拟计算了当主梁与支座间分别存在1~5 mm间隙时,对主梁内力的影响。理论计算表明,当主梁与支座间存在较小间隙时(3 mm以下),采用适当的合龙工序,在具有季节性施工的地区,更具有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变截面连续梁桥竖向曲线线形控制,不仅决定桥梁的外在观感,而且关系到桥梁内部应力分布,影响桥梁使用寿命。本文结合漳诏高速公路A4旧镇特大桥施工,就大跨度连续箱梁桥施工过程中竖向曲线线形控制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马运朝 《中国水运》2014,(1):367-369
某连续梁桥旱地施工,采用支架现浇施工,跨径较大,采用大节段支架施工。通过对支架的施工、AO段箱梁的施工和桥梁主梁线型控制等技术进行探讨,结合该桥实际情况着重探讨解决支架现浇箱梁施工中质量通病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20.
深入研究了应力控制标准的原理,认为应力控制标准是最安全、实用的控制标准,结合全程监控技术,提出了一个完整的连续桥梁支座更换施工的实用应力控制标准,适用于多跨连续梁桥局部顶升施工控制。其方法是:利用施工仿真得到成桥状态应力场,建立关键部位应力控制指标,通过布设的应变计进行全程应力监控。方法成功地应用于某1联4跨先简支后连续大桥局部顶升支座更换施工实际工程,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