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 毫秒
1.
注浆技术是岩土工程中应用较广的一种加固地基和截水防渗方式,已经形成了非常成熟的理论和施工方法,但目前国内外对钙质砂注浆研究非常少。本文选取了四种常用的注浆液,分析了不同注浆液的性能,比选了适合钙质砂的注浆液,可为钙质砂注浆加固提供注浆材料参考。  相似文献   

2.
设计了一种基于FPGA和微控制器的微震动同步数据采集器,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套微震动数据同步采集系统.该系统采用IEEE1588协议实现了同步采集器的数据采样时间的同步,利用FPGA实现A/D数据预处理和缓存.现场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时钟同步精度可以达到亚微秒级,微震动信号的采集本底噪声低,动态范围达到116 d B,完全可以满足微震动数据采集的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3.
在高风险岩溶隧道注浆材料的研制中,为了确定水下抗分散剂的种类、掺量,初选了2种水下抗分散剂 P,H,通过直观观察优选出一种 H,再通过测试不同掺量下试件的强度,确定掺量大小。最后通过 pH 值测试、水陆强度比试验评价水下抗分散性能。结果表明,掺入适量的 H 后,浆液水下抗分散性能良好,有利于封堵高压、富水岩溶区的突水、涌泥。  相似文献   

4.
对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推荐配合比的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具有粘稠、流动性好、高水下抗分散性和低弹模高塑性的特点,经济可行,施工方便。  相似文献   

5.
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室外水槽模拟试验,研究浇注落差及水平扩散间距对不分散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并与陆地成型混凝土进行对比,采用钻芯法进行测试,并通过数理统计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浇注落差不宜大于0.75 m,两个浇注点的间距不能大于1.0 m,随着浇注落差的增加,不分散混凝土的物理力学,J生能及耐久性能呈非线性衰减趋势,不分散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与普通混凝土具有相同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6.
7.
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已被广泛应用于实际工程中.目前大多数的研究侧重于对其施工性能的改善,而有关其力学及耐久性能研究则鲜见报道.依据优选原材料及外加剂匹配试验,设计9种配合比,在配合比满足强度考核要求前提下,进一步开展不同介质水中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冻融试验,分析不同配比条件下,混凝土质量损失率、相对动弹性模量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采用的配合比不仅满足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要求,还具有良好的抗冻融性能.相关结论可为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在水位变动区及有抗冻要求环境中的抗冻融破坏技术措施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8.
《水道港口》2017,(3):223-227
泥沙实体模型试验中,模型沙的选用及其物理、运动特性的确定直接关系到泥沙运动及河床变形的相似性和试验成果的精度。文章对以膨胀珍珠岩为基材研制的膨胀珍珠岩模型沙进行了容重、起动流速、沉速、水下休止角的研究分析。结果表明:该膨胀珍珠岩模型沙与其它模型沙相比,具有容重可调、粒径范围广、颗粒形态同于天然沙、物化性质稳定等优点,具有较大的开发研究和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燃燃联合(COGAG)国内尚无两台同步自动离合器并车运行的使用经验。本文针对2台同步自动离合器在试验台上进行并车试验研究,通过电机控制来模拟燃气轮机特性,成功实现了功率从一台同步自动离合器到另一台同步自动离合器的转移,直到2台电机输出载荷均衡为止,从而达到了2台同步自动离合器并车运行的目的。并车运行过程中,离合器接合/脱开动作顺畅,工作平稳可靠。此项研究填补了国内离合器并车领域的空白。  相似文献   

10.
分别用石灰和粉煤灰作为外掺剂,进行了膨胀土的对比试验。研究了不同剂量对膨胀土"团粒化"作用效果的影响。对于石灰改性膨胀土而言,灰剂量在4%~6%时改性效果最佳;对于粉煤灰改性膨胀土而言,灰剂量在20%~30%改性效果明显。总体上石灰的改性效果比粉煤灰好。  相似文献   

11.
聚氨酯高聚物灌浆材料锚固力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非水反应类双组份发泡聚氨酯高聚物注浆材料作为土层锚杆的锚固材料,比传统的水泥浆具有明显的优越性。通过锚索现场张拉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高聚物材料凝固后不但无收缩,而且材料的自膨胀特性具有明显扩孔作用,使得锚杆极限抗拔力提高了近1倍;高聚物材料的不透水性可以防止钢制筋材的腐蚀;高聚物材料能够在15 min内达到其强度的90%,且无需养护,可大大缩短施工工期。  相似文献   

12.
半圆形构件冰力和冰温度膨胀力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半圆形构件是港口工程中新型构件,通过冰力模型试验,研究了作用在构件上的水平冰力和竖向冰力,试验工况包括不同水溶和不同冰速,论述了构件内部存水冻结的可能性,分析了冰层温度场,采用层合板理论对冰层做了热弹性有限元的分析和计算,给出了冰层宽度最大的第一层冰的温度膨胀力,最后对于这种新型构件在渤海湾一带港口工程中的适用性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3.
利用压力板仪,进行不同干密度条件下非饱和膨胀土的土水特性试验,分析膨胀土土水特征曲线的基本特征,探讨干密度对膨胀土持水能力的影响,并根据试验得到的土水特征曲线推出其两个基本特征值。结果表明,不同吸力阶段干密度对持水能力的影响程度不同,对基质吸力低于进气值的边界效应阶段影响不大,基质吸力超过进气值进入转化阶段后,干密度增大明显增强了膨胀土的持水能力;膨胀土的进气值和残余含水率都比较大,并且随着干密度的增大均增大。应用数学模型描述不同干密度膨胀土的土水特征曲线,分析了干密度对数学模型参数的影响,给出了干密度、基质吸力和饱和度的函数表达式。  相似文献   

14.
王艳芳  江涛  张磊  夏炎 《水运工程》2022,(11):215-221
为提高航道岸坡膨胀土的水稳性及干湿条件下的抗裂隙能力,选用浓缩型MB-148 CA型土壤稳定剂对膨胀土进行土性改良。开展土的水稳性、干湿循环条件下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以及扫描电镜试验,从宏、细、微观多角度研究MB-148 CA型土壤稳定剂的改良效果及机理。试验结果表明:1)改良后土体水稳性较好,无侧限抗压强度显著优于素膨胀土。在干湿循环条件下土体强度衰减速率及裂隙扩展速率得到有效抑制。2)土壤稳定剂改良膨胀土的稀释浓度不应低于为1:300(体积比)。  相似文献   

15.
讨论了影响同步发电机瞬态电压变化的主要因素,建立了基于MATLAB/SIMULINK的中频同步发电机励磁控制系统仿真模型,在试验验证模型正确性的基础上,对如何提高励磁控制系统响应的快速性进行了仿真分析,并结合一台无刷中频同步发电机的试验研究,总结提出了在对瞬态电压指标有较高要求的应用背景下,应注意的问题与对策,这对于同步发电机的设计与工程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船舶吃水对微气泡减阻影响的水池试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针对大比尺平底型船模,分别在船模底部的首、中部安装多孔硅材料板以生成微气泡,在大型拖曳水池中进行了不同拖曳速度、不同喷气量下,吃水对减阻率影响的对比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仅在首部喷气以及首、中部等量同时喷气且Fr≤0.646时,浅吃水时的减阻效果好.Fr<0.646时,浅吃水下纵倾角较深吃水明显减小;Fr>0.646时,浅吃水下纵倾角增幅较深吃水大.试验结果为实船应用提供了有用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分析微颗粒对空蚀损伤及噪声的影响,开展不同水质的检测,提出水质的模拟方法,进行不同水质中的振动空蚀噪声试验、旋转圆盘试验以及循环水槽船后螺旋桨噪声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水中微颗粒含量对空蚀有较大影响,微颗粒含量高,空蚀破坏更严重;微颗粒对螺旋桨无空泡状态的噪声影响较大,可提高螺旋桨噪声的总声级,而对空泡状态下的螺旋桨噪声影响则不大。

  相似文献   

18.
为分析微颗粒对空蚀损伤及噪声的影响,开展不同水质的检测,提出水质的模拟方法,进行不同水质中的振动空蚀噪声试验、旋转圆盘试验以及循环水槽船后螺旋桨噪声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水中微颗粒含量对空蚀有较大影响,微颗粒含量高,空蚀破坏更严重;微颗粒对螺旋桨无空泡状态的噪声影响较大,可提高螺旋桨噪声的总声级,而对空泡状态下的螺旋桨噪声影响则不大。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了研究应用于核动力装置的吊装孔在事故工况下的密封性能,搭建一套能够实现蒸汽微泄漏量定量测量的实验装置。[方法]在该装置中,0.66 MPa下的饱和蒸汽被充入加压腔以模拟事故工况,泄漏的蒸汽则通过敷设了保温层的收集腔来收集,并且不会发生冷凝。实时监测收集腔内温度、湿度和压力等参数的变化情况,以推算蒸汽的泄漏率。[结果]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厚度为1.5和3.0 mm核级垫片的吊装孔模型的蒸汽泄漏率分别为13.93和11.91 g/24 h,均能满足低漏设计要求,其中,3.0 mm垫片的密封性能更优。对同种垫片和同样压力下的干空气和蒸汽测量的结果进行分析,得到的密封系数nd4十分接近,验证了实验装置对蒸汽微泄漏量测量的准确性。[结论]所提方法可推广应用于各种密封结构或压力系统,为事故工况下堆舱密封性评估提供了新的测量思路。  相似文献   

20.
王芳  姜哲  崔维成 《船舶力学》2018,22(6):727-735
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正在研制中,其载人舱材料的合理选择是保证潜水器在严峻环境中使用安全的重要因素。高强度钛合金TB19是全海深载人舱的备选材料之一,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将承受高应力水平下的蠕变疲劳载荷的作用。文章对TB19的低周保载疲劳寿命和破坏模式进行了试验研究,并与已应用于在役载人舱的Ti-6Al-4V ELI材料的性能进行了对比。该研究结果可为后续全海深载人舱的选材和载人舱初步设计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