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9 毫秒
1.
本文利用收集的历史水文资料,对比分析了近年来研究河段设计通航水位变化情况,其中设计最高通航水位下降明显,而设计最低通航水位仅小幅下降.结合珠江三角洲河道特性及广东省对采砂活动的控制情况,预测未来一定时期内该河段的水位将基本保持现状或小幅变化且不会对东平水道通航安全造成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三峡工程蓄水后影响枯水位变化的主要因素,采用1982—2002年水文资料对荆江河段设计水位进行计算,参照水沙数学模型所得预测值,并利用蓄水以来的荆江河段枯水位对其进行复核,得到的设计水位偏于安全,既体现了蓄水后的影响,又反映了设计水位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3.
基于拟建的景观工程相关资料,本文选用具有代表性的水文组合对景观工程改造前后的行洪水位、流速、流量等水动力因素进行了计算和分析。根据计算结果给出了拟建工程后工程河段的壅水和冲淤的变化,其中流速前后变化最大差值为0.23m/s,最大水位变化差值为0.019m/s;景观工程建成后对河道的冲於变化、水位变化影响都比较小;在此基础上,对潭洲水道的行洪安全、排涝影响、河势稳定性以及水利工程与设施进行了影响评价,研究可为类似工程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
李俊娜 《水运工程》2020,(10):138-142
根据西江控制站梧州水文站多年历史资料及近期实测资料,在分析梧州设计水位变化特征的基础上,采用推算设计流量和下游设计水位,以数学模型计算工程前后设计水位的方法,综合考虑枢纽坝下河床下切、潮汐作用、工程疏浚等因素影响,计算分析西江长洲枢纽坝下3 000吨级航道工程的梧州水文站设计最低通航水位,为附近工程建设及类似航道整治项目相关设计水位取值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围堰是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重要临时设施,其稳定性直接影响施工安全。水位变化会导致围堰所受水压力发生变化,形成动态水压力,这会对围堰的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本文以水位变化的动态水压力对围堰稳定性的影响为切入点,首先阐述了水压力的基本概念和水位变化对水压力的影响,提出了动态水压力的计算方法;然后具体分析了水位变化对围堰抗滑稳定性、抗翻稳定性和整体稳定性的影响;最后,详细计算了案例中水位变化的动态水压力并分析了其对围堰稳定性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控措施,旨在对水位变化动态水压力及其对围堰稳定性的影响机理进行全面分析,为围堰的设计、施工和运行阶段的安全防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长江中下游设计最低通航水位变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综合历时曲线法,利用1981—2002年水文资料,计算了长江中下游部分水文站不同保证率时的设计水位,结合影响枯水位变化的因素,比较分析了保证率为98%的设计水位计算结果与上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计算值的差别及其变化过程。结果表明,长江中下游河床形态、水流条件发生了较大变化,设计水位也随之有一定幅度的升降。  相似文献   

7.
刘臣 《水运工程》2017,(4):151-155
为分析乌江渡水电站泄流对下游乌江渡码头通航水流条件的影响,建立了乌江渡码头河段二维非恒定流水流数学模型,并运用实测水位流速资料对模型进行验证。对恒定流通航条件进行模拟分析。针对电站发电泄流代表方式,采用流速和比降历时变化、10 min水位变率,分析电站泄流引起的乌江渡河段通航水动力变化过程。结合船舶上行能力,分析电站泄流对船舶进港靠泊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我国西南地区地势复杂,内河水位变化幅度很大,水位的变化使得内河码头的边坡含水量产生变化,由此引起的边坡水流渗透对码头的稳定性会造成很大的影响.采用理想弹塑性模型和摩尔库伦屈服准则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对架空斜坡式码头岸坡在水位变化条件下的稳定性分析,得出了水位下降过程中各种因素对岸坡的影响;同时发现,岸坡岩土材料的黏聚力对岸坡的稳定性影响要大于内摩擦角.  相似文献   

9.
针对沂河堤岸坍塌险工工程特点,通过系统归纳沂河流域历史险工资料和实地调研,从流域的水文地质、河势变化、人类社会活动等方面分析了堤岸坍塌险工的形成原因,并分别从岸坡稳定和河流动力学的角度研究了堤岸坍塌的机理.结合堤岸土体组成进行了岸坡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水位的变化对堤岸稳定性有较大影响,随着水位升高,堤岸安全系数呈先减...  相似文献   

10.
枢纽的建设及运行会对河道水位形成的物理条件造成影响,并导致设计最低通航水位统计样本出现非一致性,而剔除破坏前的水位序列将导致统计样本代表性不足。以临淮岗复线船闸为例,针对枢纽的建设、运行和非汛期蓄水导致水位样本出现非一致性,综合考虑上游来水变化趋势、人为因素对水位的影响程度、近远期的调度方案以及工程的实际情况,确定设计最低通航水位采用的代表性资料,并计算得到闸上、闸下设计最低通航水位。结果表明,采用2007—2018年水位资料计算出的闸上、闸下设计最低通航水位分别为19. 27、17. 14 m。  相似文献   

11.
与其他升船机相比,三峡升船机具有上游通航水位变幅大的特点,同时还受三峡五级双线船闸充水影响。通过4条不同船型、尺度、排水量的船舶13个航次的实船试验,获取了三峡升船机上游145 m水位下,上游水位变化对船厢对接过程的影响,主要内容为船厢水面波动及变化特性,为三峡升船机过机船舶技术要求的制定提供了重要依据。研究发现,当上游水位在145~150 m时,受双线船闸充水影响,升船机上游引航道水位变化对船厢上游对接影响明显加剧,且易导致船厢水深不足,影响升船机及船舶安全。  相似文献   

12.
长江回水顶托对汉江兴隆至汉川水沙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汉江、长江口水位站的来水来沙资料的收集与分析,得出了长江不同时期水位变化情况对汉江来水、来沙过程的影响范围及程度。为兴隆至汉川段航道整治工程完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三峡蓄水后宜昌断面枯水位下降趋势及应对策略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立  许文盛  何小花  韩飞 《水运工程》2006,(5):59-64,73
宜昌断面的枯水水位是反映葛洲坝船闸通航条件的特征参数。自葛洲坝修建以来,宜昌断面枯水位明显下降。三峡蓄水以后,宜昌断面的来沙量降低,河床发生冲刷调整,枯水位将发生相应变化。依据实测资料,对三峡蓄水运用初期宜昌至虎牙滩河段的冲刷特性、宜昌枯水位的变化、影响宜昌断面枯水位的因素以及下降趋势进行了分析,初步探讨了应对宜昌水位下降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李明 《水运工程》2017,(4):156-160
三峡工程蓄水以来,长江中游宜昌至大埠街这一沙卵石河段的河床持续冲刷下切,枯水同流量下水位逐步下降。基于实测资料,对枯水水位变化的原因进行研究,并就枯水水位下降对通航条件的影响进行分析。认为:沙卵石河段内的河床冲刷下切是枯水同流量下水位下降的主要原因,但河床粗化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水位下降幅度;随着枯水水位的进一步下降,为确保葛洲坝船闸的正常运行,三峡工程枯水期调度压力将逐步增加,且局部卵石浅滩的碍航问题也会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15.
赣江东河设计最低通航水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罗春  秦柯 《水运工程》2007,(8):130-134
赣江东河属于赣江尾闾地区,受人为采砂影响和鄱阳湖水位变化,赣江东河水动力条件发生了较大变化。通过对该河段的水动力条件和数学模型研究,分析了赣江东河水位变化,并通过数学模型计算与河工模型试验推导本河段航道整治工程方案的水位变化,最终确定设计最低通航水位。  相似文献   

16.
三峡水库蓄水时间尚短,河床处于不断冲淤调整中,现有航行基准面与航道条件以及现有资料与设计水位确定方法的矛盾日益明显。通过对蓄水前1981—2002年资料进行时段划分的方法,确定出设计水位修正值,对蓄水后河床处于调整期的在实测资料基础上计算得到的设计水位进行修订,确定出蓄水后长江中游河段各站的设计水位,并对比分析蓄水前后设计水位值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三峡水库蓄水后长江中游航道设计水位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峡水库蓄水时间尚短,河床处于不断冲淤调整中,现有航行基准面与航道条件以及现有资料与设计水位确定方法的矛盾日益明显.通过对蓄水前1981-2002年资料进行时段划分的方法,确定出设计水位修正值,对蓄水后河床处于调整期的在实测资料基础上计算得到的设计水位进行修订,确定出蓄水后长江中游河段各站的设计水位,并对比分析蓄水前后设计水位值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基于黄骅港港池站和航道40+0站的潮位实测资料及该海域的气象资料,对黄骅港余水位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合风要素特征对余水位的预报进行了研究,得出了余水位预报公式。研究成果表明:(1)黄骅港余水位增水和减水发生的次数较接近,总体增水发生次数略多于减水发生的次数。余水位幅度90%左右都在0. 4 m以内,大幅度的余水位占比非常少。余水位的变化与风要素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2)余水位越大时余水位计算公式可靠性越强,采用越宽阔海域的风资料其计算可靠性越强。  相似文献   

19.
为了进一步掌握平面被动式减摇水舱中水位变化对减摇效率的影响规律,为减摇水舱总体设计提供参考。根据目标船和减摇水舱结构特点,选择5档水舱水位和无水状态分别进行静水横摇衰减模型试验、规则波模型试验和4级海况不规则波模型试验,针对减摇水舱水位变化对目标船固有周期、阻尼特性、减摇效率的影响规律进行分析,确定最佳水位区间。研究结果表明,水舱水位增加对目标船横摇固有周期和阻尼系数都有影响,水舱水位在水舱总高50%以内,减摇效率随水位增加而提高,在50%~60%之间减摇效率最高,超过60%时,减摇效率有降低趋势。  相似文献   

20.
三峡蓄水以来,长江中游近坝河段出现了枯水位下降、日变幅较大等变化特点,给航道维护工作造成了一定影响。本文基于历史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总结了长江中游近坝河段枯水水位变化、水位日变幅、水位日内分布规律,分析了水情变化对航道维护的影响,并提出了后续研究工作建议,可为航道维护和相关科研工作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