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双L形设计的8具发射管是为214级新型潜艇研制的,该武器发射装置具有良好的发射装置和系统。水雷可由发射管布放,鱼雷可以靠自身推力出管或靠外部能量发射出管,该发射装置还可发射导弹和使用特种器具。介绍压缩空气发射,推力活塞发射和水发射技术以及不同系统的武器发射装置。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的导弹发射系统包括一个能源(如加压流体)、发射筒内的导弹(发射筒与加压流体相连通)、加压流体源与发射筒之间的流体通道(至少有一个流孔)、堵块(至少能堵塞一个流孔)和阀门(可使堵块移动,从而使加压流体进入发射筒并发射导弹)。可使堵块移动的阀门与发射系统的贮能装置直接连通,且可通过背面加注流体使堵块装置移动。在本发明的方案中,堵块可以是一种活动提升阀芯,也可以是导弹本身。本发明发射系统结构简单  相似文献   

3.
针对通过鱼雷发射管自航发射UUV,分析UUV自航出管的前提条件以及自航出管是否可行。UUV自航出管的可行性与其重力浮力差、最低出管速度及出管时的潜艇航速相关,探究典型口径鱼雷发射管适合自航发射的UUV。对无人水下航行器内弹道建模,分析自航发射时不同的补水方式对自航发射UUV的影响,从理论上对UUV自航出管的可行性进行论证。  相似文献   

4.
美海军弹道导弹核潜艇水下试射“战斧”巡航导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适应沿海作战能力的需要,有效保护美国的利益,必须拥有快速反应、作战效率高的军事力量。改装“俄亥俄”级退役弹道导弹核潜艇来执行特种作战任务就是美国海军一次有着重要意义的项目。根据战略武器削减条约,已服役超过20年的4艘“俄亥俄”级弹道导弹核潜艇经改装,原24个发射管中的1^#和2^#发射管被用于特种作战用途,它们可以与通海舱、干坞防护舱以及SEAL突击队员输送装置实施对接。其他发射管经多管垂直发射箱的改装,每个发射箱可装载7枚“战斧”对陆攻击巡航导弹。未来还将进行多种任务负载、部队网络的试验。  相似文献   

5.
雷翔宝  代义军 《船电技术》2001,21(2):14-20,,43,
鱼雷在发射启动后可能卡在发射管内,此时电池舱已进入海水而开始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热量导致温度上升,如果由电池舱传到战斗部的热量使得战斗部的温度上升到85℃,战斗部就会发生爆炸,其后果不言而喻,本文就鱼雷发射卡管的安全性进行了理论估算,为鱼雷的设计提供热安全性方面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简要介绍国外装备的几型舷外发射装置,并总结认为舷外发射装置目前主要用来发射高性能的小型器材,能够充分发挥舷外发射技术的优势。但舷外发射管使用高压气发射小型器材,应在结构型式上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高压气外溢出管。提出一种结构型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发射原理、能量输入、流体动力和武器运动等方面的综合研究,根据国内外现役发射装置武器的最低安全出管速度4.5m/s建立气动发射系统数学模型,进行仿真计算,寻求发射管结构参数与武器运动参数的最佳匹配结果。  相似文献   

8.
通过鱼雷发射管进行布放回收是潜艇使用无人水下航行器(uuv)的最佳方式之一,而UUV自航出管是否具有可行性是首要问题。首先,根据潜艇发射自航鱼雷的技术要求来建立UUV自航运动方程和边界条件,并通过计算分析求得UUV自航出管所需满足的条件。随后,在鱼雷内弹道仿真研究的基础上,建立UUV在鱼雷发射管内运动的数学模型,并对其受力和速度进行实时仿真。最后,将仿真结果与UUV自航出管条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UUV自航出管的可行性与其重力浮力差、最低出管速度及出管时的潜艇航速相关。因此,可通过设定恰当的性能参数来实现UUV自航出管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通过鱼雷发射管进行布放回收是潜艇使用无人水下航行器(UUV)的最佳方式之一,而UUV自航出管是否具有可行性是首要问题。首先,根据潜艇发射自航鱼雷的技术要求来建立UUV自航运动方程和边界条件,并通过计算分析求得UUV自航出管所需满足的条件。随后,在鱼雷内弹道仿真研究的基础上,建立UUV在鱼雷发射管内运动的数学模型,并对其受力和速度进行实时仿真。最后,将仿真结果与UUV自航出管条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UUV自航出管的可行性与其重力浮力差、最低出管速度及出管时的潜艇航速相关。因此,可通过设定恰当的性能参数来实现UUV自航出管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控制潜艇发射导弹的水下弹道的装置,它利用弹体内含有的气体从导弹的内部通过导弹外部的口排入水中,以改变导弹外部的水压分布,借此产生使导弹转动的纵倾力矩。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一种空投模拟设施的加速装置。该加速装置用于投雷装置的加速,以模拟直升机前飞状态投雷。由于带有空投附件(降落伞等)的鱼雷不能直接进行管装发射,因此,该加速装置释放的高压空气不直接作用在鱼雷上,而是作用在挂有空投鱼雷的载雷车上。载雷车达到预定速度后,释放空投鱼雷。该加速装置的工作原理虽与普通气动发射管相似,但在结构形式上两者却有很大差别。  相似文献   

12.
潜艇布放回收UUV方式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针对潜艇鱼雷发射管、巡航导弹发射管、潜艇背驮和坞载4种布放回收UUV的方式,比较详细地描述了他们的工作原理、使用过程和装备对象,简要分析了他们的优缺点和使用要求。巡航导弹发射管布放回收UUV,具有对潜艇总体性能影响小、布放回收UUV种类多和数量大、可满足一次成组使用不同UUV的要求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的是能使弹射气体在密封环周围的某个区域旁通的装置和方法。该密封环安装在导弹后端与发射筒之间,可对导弹后端提供一个定心力,以确保导弹发射期间稳定筒内弹道。  相似文献   

14.
潜载飞航导弹发射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并分析了潜载飞航导弹发射技术的发展过程,重点介绍了俄罗斯(含前苏联)、美国和法国的发展概况。文章谈到了潜载飞航导弹由水面发射到水下发射的演变,重点分析了目前潜载飞航导弹实施水下发射的多种方式,即采用标准鱼雷管的无动力运载器发射、有动力运载器发射和裸弹发射;采用专用倾斜发射管和垂直发射管的运载器发射和裸弹发射等。在比较各自的优缺点后,本文认为,采用无动力运载器和专用垂直发射装置发射潜载飞航导  相似文献   

15.
供水工程中水锤问题是影响供水安全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对于梯级泵站串联加压供水系统及高扬程泵站供水系统,水锤问题更加复杂,更难于削减其危害。本文针对上述两种复杂供水系统,通过仿真分析和模拟计算,提出两种类型的旁通装置来削减水锤,并应用于工程实践,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借助ANSYS/LS-DYNA程序,分析加筋球面艏端隔壁在静动载荷作用下的动响应,求得了静动载荷作用下的球面艏端隔壁结构的动力响应;分析潜艇发射雷弹时发射管的转角变形,给出了潜艇发射雷弹时发射管转角变形的规律。分析时选用顺序求解法,即借助ANSYS对艏端隔壁结构进行静力分析,将其结果作为艏端隔壁结构动力作用下的初始条件,然后再借助LS-DYNA进行艏端隔壁结构的动力响应分析。通过大量的数值实验,并结合理论分析,最终给出了潜艇发射雷弹时发射管的转角变形规律。  相似文献   

17.
采用基于气体动力的高速射弹并联发射装置,开展并联射弹水下运动的实验研究。利用高速摄像机得到射弹水下运动的画面,并通过图像处理技术提取出流场的演化过程以及射弹的弹道参数,在此基础上分析并联射弹空泡的演化机理和脱落特性,得到了射弹间距对并联射弹水下运动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并联射弹双空泡受彼此流域压力梯度的影响而表现出不同的演化特性。随着射弹间距的增大,双空泡之间的耦合影响逐渐减弱,下方射弹空泡尺寸逐渐增加,弹道稳定程度逐渐增强,异步并联射弹的尾迹脱落由分叉模式到靠拢模式最后为孤立模式。实验结果对水下多弹体的并联发射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针对超空泡射弹火炮武器在航空反水雷作战中的应用,本文基于耦合欧拉—拉格朗日(CEL)方法对射弹高速入水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重点对入水空泡的捕捉精度问题进行了研究。对于平头射弹而言,采用刚体壳单元进行几何离散、求解,由于双侧接触问题会使入水空泡的捕捉失真。基于对壳单元双侧接触形成机理的分析,获得了改善射弹高速入水空泡捕捉精度的方法。通过射弹入水后的超空泡形态与试验、理论研究结果的对比,表明了CEL方法对高速入水数值求解的有效性;进而通过射弹带攻角垂直入水尾拍过程的数值模拟,捕捉到了与水下发射试验相近的空泡不连续演化特征。最后,对数值模拟得到射弹尾拍载荷特性、射弹尾拍航行状态下姿态偏转角速度变化的分析表明,射弹尾拍对其水下弹道性能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9.
采用基于气体动力的高速射弹并联发射装置,开展并联射弹水下运动的实验研究。利用高速摄像机得到射弹水下运动的画面,并通过图像处理技术提取出流场的演化过程以及射弹的弹道参数,在此基础上分析并联射弹空泡的演化机理和脱落特性,得到了射弹间距对并联射弹水下运动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并联射弹双空泡受彼此流域压力梯度的影响而表现出不同的演化特性。随着射弹间距的增大,双空泡之间的耦合影响逐渐减弱,下方射弹空泡尺寸逐渐增加,弹道稳定程度逐渐增强,异步并联射弹的尾迹脱落由分叉模式到靠拢模式最后为孤立模式。实验结果对水下多弹体的并联发射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孙士明  褚学森  王志  颜开 《船舶力学》2023,(11):1581-1593
本文基于CFD方法针对带尾翼射弹跨水中声速斜入水过程开展数值研究,分析射弹入水过程中空泡形态、流体动力及运动稳定性等特性,获得入水速度、入水角、攻角、侧滑角等入水初始参数对射弹入水初期弹道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1)射弹跨水中声速入水瞬间的冲击会在水中产生压力波并以声速向周围传播,射弹头部前方始终存在高压区,当速度超过水中声速时,弹头前会存在弱脱体弓形激波随弹体运动;(2)射弹斜入水过程会造成空泡以弹轴为界、上部分开口比下部分大的非对称发展特征;(3)对于本文射弹算例,入水速度主要影响入水轴向载荷,入水角通过影响尾翼撞水时间影响入水弹道的偏转,但其作用相对较弱,攻角和侧滑角通过尾翼撞水后产生的俯仰/偏航力矩成为影响弹道偏转的主要因素;(4)不同参数之间存在耦合影响,入水角的减小会增加正攻角下弹道偏转,降低负攻角下弹道偏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