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荣坤 《交通科技》2003,(3):123-124
针对Y.QC45A型牵引车刹车掌经常出现扭曲、变形、刹车分泵损坏的现象,从能量的角度进行分析,对该车型的制动系统的制动鼓及触动分泵进行改造。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受力分析入手,阐述了双排座平头驾驶室前翻时发生扭曲变形的本质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汽车轻量化材料铝合金板材为例,通过铝合金板材在发盖上应用环境条件的讨论,明确铝合金发盖的研究的意义。并通过铝合金和传统钢制板材的材料参数对比研究,从发盖扭转刚度、抗凹性、模态、强度、行人保护等性能角度详细剖析了铝合金发盖的设计要点和目标,总结关键影响因素并提出了一套综合优化方案,为初始阶段的铝合金发盖设计提供了一套可借鉴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针对某车型行李厢盖侧向刚度问题展开分析及研究,初版数据行李厢盖侧向刚度不满足目标要求,通过分析确定影响行李厢盖侧向刚度的主要部件和关键参数,制定3种整改方案,通过CAE分析各整改方案可行性,综合性能、成本等方面因素确定最终整改方案,将行李厢侧向刚度由79N/mm提升到120N/mm,满足目标要求。  相似文献   

5.
文章利用虚拟试验:(Virtual Proving Ground,简称VPG)提取的路谱载荷,基于整车模型系统研究了车型1(轿车),车型2(跨界SUV),车型3(中大型SUV)三种典型车型在动载荷激励下车身开口对角相对变形情况,并将动态法计算结果与静态工况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车型1在比利时路面和共振路面工况下车身开口对角变形量相对较大;基于虚拟路面动载荷激励法与车辆实际服役工况更接近,计算的开口对角变形量远大于静态工况的计算结果;模态贡献量分析显示对车型1,2,3后背门处车身开口对角变形影响最大的模态频率分别是14.49Hz,20.48Hz,21.51Hz,模态贡献量分析结果可为进一步结构优化和性能提升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某SUV混动车型的发动机盖为研究对象,基于等刚度替换原则,选用碳纤维复合材料替代传统钢材料的方案,并通过CAE软件仿真分析其弯曲刚度、前角刚度以及中后部刚度性能指标。通过对碳纤维发盖样件进行弯曲刚度、前角刚度以及中后部刚度试验,计算得到实测刚度数据,并将其与仿真结果对比分析,为碳纤维材料刚度性能目标值的设定提供了实测依据,也为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汽车零件上的应用提供了参考方向。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板簧变形时相关点的运动轨迹,寻找出理论上的计算方法,与“SAE圆弧”法进行比较.得出板簧受制动力而产生扭曲变形时的运动轨迹与扭曲中心的位置。并对其应用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aPLI腿型的理论研究,总结出对其结果影响的主要因素,基于对不同因素的研究,总结了一系列规律:机罩前端X向越向后,腿部整体得分越高;机罩前端刚度越低,腿部得分越高。通过实际车型设计中遇到的问题并对问题的分析及优化,大腿的弯矩及韧带的变形量明显得到改善,证明了理论研究结果的正确性,为其他车型的结构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两车碰撞不相容是被动安全面临的重大问题。文中阐述了碰撞相容性概念并介绍了MPDB测试情况,以该测试为基础,建立等效力学模型,系统分析了整车质量、前端刚度、能量分布对于碰撞相容性的影响规律。针对四种车型建立MPDB仿真模型,分析验证了3因素对于相容性的影响。提出限定前舱最大刚度、限定乘员舱最小刚度、均匀前端结构、增大壁障变形区域等相容性优化策略。针对某车型提出具体结构改进方案,优化提升了该车型的碰撞相容性。  相似文献   

10.
利用有限元法,通过计算机辅助仿真分析软件模拟离合器盖的使用情况,对离合器盖模型进行静态分析,得出离合器盖的变形量及应力分布,为离合器盖加强筋的设计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正>当车辆与行人发生碰撞时,为减轻对行人的冲击,广汽本田第十代、第十一代雅阁车型上配置有弹出式发动机室盖系统。1弹出式发动机室盖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弹出式发动机室盖系统主要由行人碰撞传感器、动力单元部件及安全气囊控制单元(SRS)组成。(1)行人碰撞传感器安装在前保险杠内的前保险杠安全板上,负责检测因该板变形而引起的加速度,并将加速度信号发送至SRS。  相似文献   

12.
网格变形技术在车身改型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中将网格变形技术应用于某基础车型的改型设计中.根据拟定的变形方案,改变白车身有限元模型的几何尺寸,高效地建立新车型的有限元模型,并通过有限元分析对其性能进行预测.结果表明,网格变形技术避免了设计对详细CAD数据的依赖和费时的仿真准备工作,缩短了车型开发周期,降低了开发成本,真正体现了CAE引导设计的理念.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LS-DYNA3D软件对某车型的行李箱盖系统实施了开关操作的动态模拟。在充分考虑了行李箱盖、铰链、门锁、密封条及车身相互作用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动态模拟,分析得到各种运动结构的作用力响应曲线和各部位的应力分布,近一步分析该系统的疲劳强度,并最终提出改进方案,改善了设计质量,提高了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有限元方法在汽车应用的必要性。对某款车型前悬架在二三种工况下的受力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利用PATRAN和NASTRAN有限元分析软件对该车型的转向节进行了强度和变形的分析计算.找出了该结构设计的薄弱环节.为改进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客车底盘检修盖沉重、车型间通用性差等问题,设计一种重量轻、结构强度大的通用型客车底盘检修盖.  相似文献   

16.
以某车型顶盖侧板为例,介绍了一种新型的间歇式吊楔机构.此机构用于解决汽车覆盖件冲压成形过程中,在侧翻边和侧成形共存的工艺内容中,由于传统吊楔机构的侧翻边和侧成形镶块不同时接触制件,造成的制件扭曲变形问题,并经过了生产验证,取得了预期的效果.本机构的开发研制对于有效控制制件质量、缩短生产周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奥迪Q7为一款大型SUV,其后备箱盖也比一般的SUV车型厚重,这就使得该车后备箱盖手动开启和关闭时会更加费力,为此后备箱配备了电动开启和关闭装置。电动后备箱盖装置可以在收到驾驶员打开和关闭的信号时,使后备箱盖电动开启或关闭。  相似文献   

18.
选取某车型ORVR活性炭罐本体盖为玻纤增强注塑件研究对象,运用Moldex3D模流分析软件对其浇注系统、冷却系统进行优化分析。针对模具温度(A)、熔体温度(B)、保压压力(C)、保压时间(D)、冷却时间(E)五个工艺参数,采用五因素4水平进行正交试验的优化分析,最终确定出最优的工艺参数组合为A4B4C2D4E2。即模具温度(115℃)、熔体温度(300℃)、保压压力(100 MPa)、保压时间(15s)、冷却时间(15s)。该注塑工艺下注塑件翘曲变形最小,最后进行模具的设计。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介绍影响前盖烘烤变形问题产生的原因。通过仿真模拟、现场数据收集、实车验证等方式,总结了几种解决前盖烘烤变形问题的方法。在项目中进行了验证,能够有效地降低前盖烘烤变形量,减少后续匹配调整工作量,为后续新车型项目类似问题提供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奇瑞汽车公司现有两款车型B14/B11焊装生产线的生产利用率,将一款新开发的车型B16的焊装生产线放进B14/B11生产线进行改造。分别对B16发动机舱总成、B16后底板总成、B16左/右侧围总成、B16门盖总成等给出了详细布置方案,对机械化设备的通过性进行了分析,并将3款车型的部分总成进行外委,达到在有限设备投资下同时生产多种不同车型的目标,加快了新产品的开发制造周期,节约了研发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