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陈小峰  郭春  郑鑫  张振华 《隧道建设》2019,39(6):953-959
为探究城市综合管廊通风阻力影响因素和计算方法,通过调研综合管廊通风系统设计和交通隧道通风阻力的相关研究成果,得到综合管廊线缆舱单位长度通风阻力系数的计算公式。建立综合管廊线缆舱三维数值模型,利用ANSYS FLUENT软件并采用标准双方程模型对通风障碍物比例约为15%的综合管廊线缆舱室内部支架、线缆和热效应对通风的阻力影响进行模拟。分析得到: 1)相较于内部无支架、线缆的综合管廊线缆舱,有支架、线缆时对通风阻力影响极大; 2)随着通风风速的增大,综合管廊线缆舱通风阻力逐渐增大,而通风阻力系数减小,且逐渐趋于稳定; 3)进口空气温度、线缆发热及舱内温度产生的热效应对通风的阻力效应有一定的影响,且随着进风温度增大,通风阻力和通风阻力系数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2.
姜炯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2,(11):248-250,258
以某综合管廊穿越地下交通隧道为例,分析讨论了两者的竖向关系及协同设计。综合管廊采用“管廊变舱+结构共建”的形式上跨交通隧道,通过调整管廊的舱室数量、净高、净宽,将管廊内敷设管线的重新排布,尽可能减少了管廊穿越对交通隧道竖向设计的影响,起到集约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减少工程投资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目前综合管廊工程中典型的预制拼装技术体系中,节段预制拼装技术是我国综合管廊建设中较早采用的技术体系,具有技术成熟、单舱案例多的特点,但在大断面多舱综合管廊工程中少有应用。依托辽宁省某大断面多舱节段预制拼装综合管廊工程实例,介绍了节段预制构件、预留预埋、连接构造等设计方案及主要施工工艺;为降低造价、缩短工期,分析总结了在该工程中采取的总体设计优化、预制构件优化、接缝优化、预应力筋优化、防水设计优化等主要关键技术方案及对策,为其他类似节段预制拼装综合管廊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现阶段我国管廊建设已成规模,并以给水管、中水管、电力和通信排管入廊的单舱支线管廊为主,少数建设有污水舱、雨水舱和燃气舱。由于重力雨水、污水管对高程、支管衔接和运维的要求较高,建设工程中雨污水入廊并线案例较少。以成都市玉虹路综合管廊为例,从工程总体和污水入廊方案分析,介绍综合管廊横断面、入廊管线、管廊平纵、典型节点设计,根据污水入廊方案介绍污水管材、接驳井、自动冲洗系统等针对性措施,总结污水入廊的基本条件,以期为类似管廊项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预制拼装作为一种综合管廊施工工艺,具备质量稳定、工期短、综合成本低、节能环保等优势。本文以河北省某四舱综合管廊工程为依托,介绍一种在管廊结构上方运输及安装预制节段的拼装工艺,该工艺能满足整节段预制拼装管廊节段在长节段、大吨位的条件下施工,现场反馈效果较好。同时本文对该工艺下管廊结构设计、防水设计、吊装设计等关键点进行研究,为类似管廊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厦门市环东海域美山路综合管廊全长7.91 km,设计采用单双舱两种断面形式,单舱断面尺寸2.9m×2.9m,双舱断面尺寸2.5m×2.7m+2.3 m×2.7m.该文主要介绍了该项目综合管廊建设必要性、管线收纳、断面拟定等总体设计的要点分析,以及部分节点构筑物和附属设施的设计经验.其内容可为后续的相关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综合管廊为近几年我国大力推进的市政建设项目,包含了干线综合管廊、支线综合管廊及缆线综合管廊。而其中覆土深度较浅的缆线管廊与市政排水管网埋深接近,往往在交叉口及路段存在管线竖向交叉冲突。针对此类情况提出多种交叉避让处理方案,分析各方案利弊。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分析复杂环境下新建综合管廊施工控制要点以及对原综合管廊改造工程中采用封闭加固止水、降水、自动化监测等技术手段保证土方开挖、新旧管廊接舱施工阶段,周边环境、现行管廊以及廊内管线的变形情况受控。同时对接舱段节点采用多重防水措施来保证结构的防水效果,以期通过本工程的实践为以后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老旧城区采用传统明挖工法建设综合管廊多因交通影响、管线迁改等问题而举步维艰,采用暗挖工法建设综合管廊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为了将暗挖技术与综合管廊建设技术合理的结合,以推动老旧城区综合管廊建设的发展,通过广泛查阅文献资料,对暗挖综合管廊的历史和发展进行概述。将暗挖综合管廊的发展历程分为需求驱动阶段和主动探索阶段,分析暗挖综合管廊发展的特点,认为暗挖综合管廊发展的关键是解决如何在长距离暗挖综合管廊工程中实现综合管廊必需的功能要求。结合暗挖工法与综合管廊的技术特点,指出管廊功能整合,暗挖施工井的综合利用,长距离暗挖区间的防火、通风与逃生设置,垂直顶升技术等是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正2018年6月1日,由成都兴城集团投资、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施工的成都市玉虹路地下综合管廊工程顺利通过竣工验收。该管廊采用三舱整体预制,单节结构尺寸为宽10.5 m、高3.6 m、长2 m,质量近60 t,为目前国内最大尺寸、最大质量的预制管廊。管廊由综合舱、燃气舱、污水舱3个独立舱室组成,集燃气、给排水、电力、通讯等功能于一体。管廊接口采用契型结构,利用膨胀胶条、楔形胶圈防水,纵向采用预应力筋张拉使管节连成整体。  相似文献   

11.
自2012年以来,综合管廊工程建设在乌鲁木齐市得到了大力推进,规划近550 km 的综合管廊,目前已建成管廊长度达数十公里.因工程特点、地质情况、边界条件的不同,新的项目在建设过程中会遇到新的问题.基于乌鲁木齐市某综合管廊工程实例,对设计过程中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主要提出诸如两舱管廊投料口的新做法、标准段支座处的纵筋锚固问题、下穿新建车行地道时的管廊受力问题、临近高架桥引道挡墙引起的管廊附加荷载等问题,通过分析得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传统明挖法在综合管廊应用推广中存在的局限性和不足,以哈尔滨市老城区化工路综合管廊盾构段为工程背景,对综合管廊设计采用明挖法和盾构法设计选型的优势和缺点进行详细探讨。结合化工路路面交通和地下管线现状,分析该综合管廊采用盾构法施工的原由。着重介绍了综合管廊横断面形式、衬砌结构设计以及盾构管廊综合井设计。阐述盾构法施工过程中需要特殊考虑的关键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最后说明综合管廊采用盾构法施工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和技术优势,拓宽了综合管廊施工的技术手段,并为今后综合管廊的发展提供了相关的技术储备。  相似文献   

13.
概述了综合管廊相对于传统管线地下直埋的敷设方式的特点。分析了综合管廊主体的布置、结构特点、分舱原则、通风形式。分析讨论了综合管廊内各入廊专业管线的运行特点、安全隐患及相互影响。从兼顾保护巡检人员安全及管线运行安全需求出发,在综合管廊附属设施监控设计及安全运营管理方面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如何因地制宜的选择综合管廊建设路段、入廊管线,从而确定合理的综合管廊断面是综合管廊建设的重点及难点。介绍了武汉市汉口滨江商务区综合管廊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如何结合实际建设条件对综合管廊的规划路由进行优化调整、选择入廊管线以及断面设计。同时,根据自身综合管廊规划设计工程经验,对综合管廊因地制宜设计要点进行了探讨,为综合管廊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以沈阳南运河某盾构形式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为例,总结了在中心城区采用盾构法进行综合管廊建设的设计经验,介绍了管廊圆形盾构式综合管廊内部舱室布置及入廊管线设置情况,探讨了综合管廊平面、纵断面高程设计要点,并重点论述了盾构形式综合管廊工艺节点井内部布置形式。工艺节点井将双线综合管廊进行连接,其内部设置出入口间、吊装间、出线井、通风机房、配电间等多个功能间,做到了将管廊所需的人员逃生、设备吊装、通风等功能有机统一于单个节点井中,以适应盾构工法建设综合管廊的特殊要求。  相似文献   

16.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对于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可以防止管线破裂,杜绝反复开挖路面,有效缓解交通拥堵。在对国内外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对国内外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管理模式的对比分析,总结我国综合管廊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PPP模式投资建设综合管廊并建立公司化运作、物业化管理的运营管理模式的建议。同时根据新、老城区的特点,在规划、设计和施工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重点分析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在管线收容、埋深、横断面、交叉节点、抗震等方面的设计问题,并对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与其他城市地下空间一体化设计进行分析,从规划、设计、施工等方面为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和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以乌鲁木齐市城北地区高架道路、综合管廊、地铁等多项占道施工项目集中建设为案例,基于各项目施工期间的交通相互影响以及待协调问题的梳理分析,提出了上下游节点便道设置协调、交通分流组织协调及施工工序协调等城市路网多线施工情况下交通组织协调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   

18.
以中关村西区建设的综合管廊为例,总结并分析了综合管廊在市政工程中的应用与前景。在市政工程设计综合工作中,改变了传统的以重力流管线为主导的设计思路,提出了以管廊为主导,合理确定管廊内部空间分配,充分利用管廊内、外部空间的新思路。通过对重力流管线系统的优化调整,较好地解决了重力流管线与管廊平面位置和高程交叉的矛盾,提出的一些建设性意见均得到了一级土地开发商的认同和有关设计单位的采用。通过对中关村西区建设综合管廊的思考,还对如何发展北京综合管廊事业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地下建筑越来越多,而近些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逐渐提上日程,而基坑工程恰恰是地下综合管廊施工的基础,其安全、可靠常受周围环境、天气变化、施工技术等影响。现通过概述市政管廊基坑支护设计及施工现状,并在此基础上,详细论述了市政管廊基坑工程施工及检测技术,旨在为基坑支护设计者及施工者就相关基坑监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泉州市秀涂南北主干道在城市路网中的功能定位,提出了主辅路的横断面方案,在交通优化设计理念的指导下,通过交叉口渠化、主辅车道出入口设计、公交专用道设置、路段掉头设计、人行过街横道、主线局部绿波交通等设计理念的综合应用,完善了道路交通功能,极大地提高了泉州市秀涂南北主干道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